初一语文14课 秋天
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你会做哪些事情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14课《秋天》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
初一语文14课 《秋天》原文: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初一语文14课 《秋天》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突发其想的室外应景之课,学生的出色表现令本节课能够基本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开展;但是教师的准备不足和组织乏力,也让本节课充满了败笔,现就本课内容如下反思。
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诵读课文,并通过诵读诗歌来领悟《秋天》的美,初步培养学生对诗词之美的欣赏能力;二是通过让学生创造有关秋天的诗歌,深化他们对秋天的意象和意境的深入理解以入简单诗歌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也有两个,一是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诗歌,二是培养学生的情景创作能力。
二、本节本节的基本教学思路如下:
1、通过提问学生有关秋天的诗句导入新课。
2、解决基本的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3、教师范读课文,并引导学生划分诗歌的节奏与重音。
4、学生齐读诗歌,然后分配任务到六个小组,每两组负责一小节,对诗歌进行阅读和赏析。
5、学生创造有关海丰秋天的诗歌,并进行展示,这个属于提高类的当堂达标内容。
三、本节课的主要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
1、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孩子们第一次能够到室外上语文课,他们囚禁的思想和情感都得到了展开,因而显得格外的投入和用心。
2、学生的组织分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老师布置任务下去之后,几个组长都基本上能够按照阅读课文的一般步骤——读、析、品来进行,虽然部分内容是来自于参考资料,但是我相信等他们能从中总结出一定规律之后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分析模式与方法。
3、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没有过主动或被动创作诗歌的经历,但是他们依然拿出了自己的创意与热情,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创作成果,其中有一位小组的应景写作能力都让老师汗颜。
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
1、准备不充分导致漏洞百出:自已对这首诗歌的阅读不到五遍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范读了,连课下的注解都没有认真看,从而把伐木丁丁(zhēng zhēng)中的“丁丁“读作(dīng dīng),幸好学生一向对我比较宽容,对于这个口误没有太过于纠缠。
2、范读不够到位:由于对诗歌的诵读的次数还不够,没有把《秋天》中的三幅图画“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中所蕴含的情感给恰如其分的读出来,对部分诗句的节奏与重音的把握也不够准确,所以无法真正起到对学生诵读的一个示范指导作用。
3、组织中的穿插、过渡等串联语表达不力:没有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把本节课的向个程序给流畅的串联起来,使得整节个呈现出几个孤零零的片断。
4、教师语言表达中的“嗯”、“啊”口语过多:这一点是我们的姜校长亲自提醒的,“嗯”、“啊”口语过多的表层原因是一种表达的不良习惯,深层原因是因为思维的不流畅造成的,思维的不流畅必须要通过熟练把握所讲内容方能有效避免。
5、部分学生的倾听不够专注:在其他小组展示,小部分学生走神或讲小话商量自己的展示内容,大大降低了听课的效率,也影响了整体的课堂效果。
初一语文14课 《秋天》练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肥硕( ) 2、栖息( )
3、寥阔( ) 4、枯涸( )
5、清洌( ) 6、梦寐( )
二、填空、简答。
1、本诗作者 ,四川万县人。现代 、 ,代表诗集 等。
2、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
答:⑴ ⑵ ⑶
4、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四、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像其中的意境,及其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把诗歌扩写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