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麦如何种植

2017-02-11

莜麦是燕麦的一种,学名为“裸粒类型燕麦”或“裸燕麦”,原产中国的燕麦品种。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莜麦的种植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莜麦的种植方式

莜麦(学名:Avena nuda)是燕麦的一种,学名为“裸粒类型燕麦”或“裸燕麦”,原产中国的燕麦品种。华北称之为“油麦”,中国西北称之为“玉麦”,中国东北称之为“铃铛麦”。莜麦的营养价值极高,其种子内蛋白质、脂肪的含量超过其他粮食作物。莜麦磨制的面粉为“莜面”,是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中北部地区、河北省西部、陕西省北部(基本上是晋语区)人们的常见食物。

莜麦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须根外面常具砂套。秆直立,丛生,高60-100厘米,通常具2-4节。 叶鞘松弛,基生者长于节间,常被微毛,鞘缘透明膜质;叶舌透明膜质,长约3毫米,顶端钝圆或微齿裂;叶片扁平,质软,长8-40厘米,宽3-16毫米,微粗糙。圆锥花序疏松开展,长12-20厘米,分枝纤细,具棱角,刺状粗糙;小穗含3-6小花,长2-4厘米;小穗轴细且坚韧,无毛,常弯曲,第一节间长达1厘米;颖草质,边缘透明膜质,两颖近相等,长15-25毫米,具7-11脉;外稃无毛,草质而较柔软,边缘透明膜质,具9-11脉,顶端常2裂,第一外稃长20-25毫米,基盘无毛,背部无芒或上部1/4以上伸出1芒,其芒长1-2厘米,细弱,直立或反曲;内稃甚短于外稃,长11-15毫米,具2脊,顶端延伸呈芒尖,脊上具密纤毛;雄蕊3,花药长约2毫米。颖果长约8毫米,与稃体分离。花果期6-8月。[1]

莜麦的生长习性

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所以山西莜麦的主要产区在晋西北,全省种植面积约为17万公顷,总产量14~15万吨,占到全国的10%。在中国众多莜麦品种中,以山西“五寨三分三”为最佳莜麦品种。这个品种自成体系,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形长大,粒大饱满,且面白、味美、耐饥。栽培或野生于山坡路旁、高山草甸及潮湿处。

有野生于山坡路旁、高山草甸及潮湿处。

莜麦的栽培技术

备足底肥

底肥是莜麦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以人畜粪尿包括秸秆垃圾与过磷酸钙化肥制的农家杂肥最好。好就好在既可满足莜麦对矿物营养的需要,又可补充有机质,增强土壤耐旱性。试验资料表明,在土壤N素营养不太缺乏的情况下可以不施N肥,通过亩底施农肥1000公斤内含30-50公斤过磷酸钙化肥即可满足亩产100-150公斤莜麦的营养需求。

耕翻整地

说莜麦耐瘠耐旱那只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实践证明要实现丰产,土体深厚肥力较好的砂壤平地更容易一些。当然农田的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改良是需要的,但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但是对轮到或准备种莜麦的地块,无论如何都必须进行耕翻整地,最佳的时期一般应在5月的上旬至5月的中旬,首先是通过耙磨蓄水养墒,其次是因春旱发生给等雨播种留足时间,一但有雨即可播种。总归是一个目的,为种子萌芽出苗创造一个上虚下实,水肥气热协调的良好环境。整地早,整地好,土壤水分得到养护,是形成齐苗、全苗、壮苗的基础。而对旱作来讲,这个基础仅仅是一个阶段性长相,还必须在耕翻整地的同时,施入足量的底肥,夯实丰产基础。

选择良种

良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应与当时、当地、生产水平、生态条件相适应,因此一定要通过试验或种子部门推荐,慎重选择。在莜麦所用的各种生产资料中良种的增产作用最大,连同施肥,所有的技术措施都必须服从良种的种性和个体与群体相互协调的生产性能。因此认为良种在莜麦生产技术中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是莜麦稳产增产的关键。

晒种拌种

待播种子应提前出库晾晒,然后在播前按照使用说明用药剂拌种,常用的杀菌剂是福美霜。通过晾晒、拌种来提高种子发芽率并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也是一项辅助措施。

测算播量

莜麦的分蘖力强,属密植作物,依靠群体获得产量,其构成因素为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密植合理与否与品种的种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应以达到群体、个体生长发育协调为度。因此必须根据品种特性、土地生产力和二者的生产潜力,计划或制定出单产目标,然后确定基本苗,测算播种量。

亩播量(kg)计算公式:计划基本苗数×千粒重g×0.001/1000×发芽×率%×净度%×田间出苗率%一般地块,基本留苗范围在20-30万株/亩之间;亩播量以7-10公斤为宜。在此基础上应根据品种株高、分蘖力、成穗率、千粒重、土壤墒情、种子发芽率、种子净度和田间出苗率等确定产量目标、留苗密度进行播量微调。

确定播期

高寒冷凉地区以秋莜麦为主,春草灭不尽时草荒也是个问题,而地温回升杂草萌发期与一般的播期范围正好有一个吻合点,因此我们提倡在5月中旬至5月下旬20天范围内(小满至芒种之间),依待播地块田间杂草萌芽露头为标志,随机确定播期,这样通过播种机具翻动土层杀灭一部分杂草,也是一项积极措施。而提高出苗率则主要以耕作措施来保证,要求耕翻整地质量高,尽量采用耧播和机播。

科学追肥

科学追肥是旱地莜麦夺高产的保证:①、N素化肥易溶于水而挥发,因此在目标产量100公斤范围内不提倡速效N肥做底肥,因为旱地莜麦拔节以前并不需要很多N素,在土壤内存储势必造成浪费,在严重春旱的年份反而会增加土壤浓度,更科学的施用莫过于追肥;②、磷肥与农肥混合沤制可提高O5P2的有效释放,增强与土壤胶体的结合,达到充分而长效利用之目的;③、旱作莜麦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是水,其次才是肥。肥的作用依靠水来体现,水的作用随肥的存在而增强,因此我们强调遇雨追肥,主要在于协调水肥相互依赖的关系,提高速效N肥的有效利用。在莜麦生育各阶段,以拔节、孕穗、抽穗、开花阶段,水肥需求量最大。尤其是抽穗前后的几天对水肥的反应更敏感。因此我们提出把计划N肥用量集中追施在需水肥关键时期。但是自然降水往往不如人意、不尽作物之需。因此必须关注天气预报,看天、看地、看苗情,瞄准莜麦水肥临界期,采用分段施肥方法:拔节孕穗前遇雨追施25%、抽穗灌浆后期追施75%,原则上准备尿素10-15kg/亩待雨追施,无雨或一次降水5mm以下不追肥,一次降水5mm以上10mm以下少追,一次降水10mm以上全追。当然,这几个阶段始终无雨,追也枉然。这也是科学施肥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有效利用和产投权衡,把充分利用资源和尽可能降低成本结合起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