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第11课窃读记练习题及答案
对于语文的学习,除了背之外,还要多做练习!那么,对于初一的语文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初一上册语文第11课窃读记练习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一上册语文第11课窃读记练习题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汗涔涔( ) 尴尬( ) 众目睽睽( )
贪婪( ) 诅咒( ) 饥肠辘辘(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________(难堪 尴尬 难受),________(涨 羞 映)红了脸。
(2)终于有一天,求知的________(欲望 想法 念头)________(逼 迫 催)使我再度地停下来。
(3)我合上最后一页——________(吞 吐 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________(知识 道理 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
(2)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3)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 )
(4)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
4.下面语段中有一处语病,在文中画出来,并进行修改。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14~17周岁人群对课外书的选择偏好主要集中在文学类上,这一比例占到了58.5%;其次喜欢的课外书类别依次是历史类、科普类和心理类,选择比例均大约在20%左右。对于学生阅读课外书,66.0%的学校老师和74.3%的家长表示赞成,另有9.6%的学校老师和6.6%的家长因担心耽误学习而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各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1)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
(2)我的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再大些!再大些!”( )
(3)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
(4)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
6.请你仿照下列句式,也打个比喻,赞颂好书。(要尽量押韵)
书是师,最可亲;诲不倦,更热心。书是友,常交流;天下事,共探求。
7.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活动中有一位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分类编排。请你为他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为其写一则前言。
①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②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
③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⑤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⑥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⑦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⑧历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名言集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为此名言集写的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读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