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经验

2017-06-26

导语: 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会知识,并能正确地评价整个教学。优秀教师应具备这些基本心理素质: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自尊自爱、通情达理、独立性强、自控力强、以教为乐等。

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经验

1、正视中差生

我们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多。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还是要放在首位。在教育教学中对差生的定位。就是不要轻易就把一个学生定位差生。作为教师,只有善待自己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教好他们。如果教师首先的心态没有放在一个合理恰当的位置,一开始就用一种否定的观点去审视自己的学生,总是用消极的思维去内心给自己的学生扣上“差生”的帽子。这样不仅会让很多差生不能从差生的队伍中脱离出来,更为严重的是还会让很多原本不差的学生也被教师的消极、错误的定位强拉进差生的行列中来。

2、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差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对差生来说,他们最害怕老师听到他们以前的情况后,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教师必须打消学生的疑虑,使他们能在新环境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高一我在开学第一次课上简短地说:“老师不知道你们的过去,也不想去了解它。你的成绩过去了,错误也过去了。现在你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努力,你就有可能成为领跑者。” 那简短的几句话在学生中产生了影响。

3、尊重每一位学生 捕捉差生的闪光点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们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所以,我们每位教师一定要关心尊重每名学生,对于学习上、纪律上的差生,他们更需要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尤其是需要尊重,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取得成功的体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差,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差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于表扬,鼓励,让其产生一点“成功感”。

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经验

1、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要努力做到:

(1)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针对性要强,才能有实效。

(2)成竹在胸地上好每一节课——包括知识的拓展延伸,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等,操作性要强。

(3)做好教学的反馈工作——及时总结,扬长避短。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法,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创设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条件,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各有收获,取得好成绩。

2.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

唐代先哲韩愈早就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人民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文化知识,教授学业的光荣职责,同时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崇高理想的布道者,社会规范和价值的传递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是什么样的教科书,什么样的思潮,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由此可见,教师个人影响的重要性:教师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的学生,可以说教师是学生人生的指导者。教师的道德品行在教育中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具有美好心灵的人,才可能使他人心灵美好。因而,教师要注意言行如一,注意自己的模范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平常人的言谈举止也许只是个人修养问题,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对学生施以影响,所以,他的言行就有了与常人不同的意义。教师不但要注意道德品行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还要注意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平时要注意谈吐高雅,语言温暖。体罚、变相体罚和冷嘲热讽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情绪上的对立。教师高雅大方的言谈举止能吸引和打动学生,学生爱听你的课。而温暖的语言则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冰雪,有利于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和进步,有利于使学生接受批评指导。

3.优化课堂教学管理。

(1)优化结构。优化课堂结构是指教学环节及其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宏观管理。不管是怎样的课型,都能使整个课分为相连的几个环节,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满完成

(2)运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就是将外在动力因素激发甚至转化为内在动力因素,抓住了激励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采用何种方法方式,在什么时机运用激励机制是教学管理艺术的重要方面。适时的、恰到好处的激励学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消除他们的学习障碍。

(3)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表现随机决断才能和应变能力的典型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偶然因素或特殊的情境,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时,就要机智果断地临时改变原定的方案。从心理学观点来分析,教学机智又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主要心理能力,而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射则是这一心理能力的显著特性。在教学过程中,促使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与师生情感的交流融汇,让学生愉快、轻快、自信地学习,这种和谐结合也是教学机智的美妙之处。

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经验

(一)明确理念,构建教学模式

新一轮课改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改的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带着这样的思考,2007年我校实地考察了山东杜郎口中学和东营四中。在借鉴他们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学情构建了“352课堂教学模式”。其内涵为:“3”指课堂教学遵循的三个原则。“以生为本、先学后教、全员发展,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提纲主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主线,活动主轴”的教学策略;“自主课、展示课、反馈课”三种课型;“5”指学习流程的五个基本步骤。即下发提纲,自主学习;对学群学,解惑生疑;组组互动,讨论释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巩固训练,拓展延伸;“2”指二项反馈提高:学生整理学习过程,构建知识网络;教师教学反思,生成教学智慧。

(二)严抓过程,确保课改质量

工作中我们本着“抓落实就是走捷径“的工作理念,严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我们的做法是:

课改学科——全面:学校所开设的三级课程,全部按此模式教学。教务处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同时校长行政力推,做到“不换思想就换人”,以此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逼着教师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创新:针对一些教师不写教案、抄教案的情况,我们改变了教师备课的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导学提纲的编写过程遵循“自主备课,编制初稿——合作研讨、优化方案——自主修订,补充完善——教务审阅,签批印发”的原则。

课堂教学——监管: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是教师新的教学观念转化行动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主人的主要阵地。因此,课改的成败,课堂教学是关键。我校的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学生以导学提纲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进行独学。在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双色笔进行标注,把疑问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对学指小组内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组长组织组员对共性问题及独学、对学中的疑难进行讨论。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第二环节:交流展示。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到位后,教师按导学提纲上的内容分配任务,各小组依据任务,充分利用三块黑板,多媒体等进行讲、说、演等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追问、点拨、评价。这样在生生互动中、师生互动中巩固知识,生成知识。

第三环节:反馈提高。主要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看全体同学是否都达到预设的目标,成绩较弱的同学,是否能够学会,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反馈主要以习题为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辅导、作业管理——突破:分析学生差异,针对个别情况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把辅导重点放在知识的扩展和独立思维的培养上。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支持他们拔尖,让他们的专长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问题学生,发现闪光点,放大、激励表扬,激发他们的信心,并逐步引导他们全面提高。

考试评价管理——科学: 考试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规范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方式,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三)强化师资,提供课改保障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树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为此,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学校多措并举。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平台,促进教师自我提高;以教研联席为契机,促进教师借鉴提高;以校园百师讲坛为载体,促进教师引领提高;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核心,促进教师抱团提高。学校构建了声像教材、案例教材、文本教材三个模块的培训资源,用以发挥理论引导、典型示范、强化训练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采用“一研二摩(模)三练”的培训方式。即,注重校本教研,强化课堂教学的观摩和名优教师教学的模仿,强化平日课堂教学的锻炼、上级教学比赛的历练和系列教研活动的拉练。以此提高教师的岗位能力和素质。

(四)实施课改,提升教学智慧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创新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思想:

第一个“基本”:小组合作是有效课堂的基本表现形式。有效课堂是分组的。小组是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有效手段。小组是培养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习惯的场所。我们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主张“同质交流,层级请教” 。“组间同质”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而“组内异质” 又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同质交流”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学习、整体推进、同步提高的高效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组内学生合作交流及学习活动的组织安排。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层次不是给学生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而是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第二个“基本”:“学中心”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学中心”的对立面是“教中心”。它是中国传统课堂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它的产生是受教育体制影响的结果。他的危害是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泯灭了知识的建构过程,抑制了创新能力的生成。在“学中心”与“教中心”新旧理念的搏杀中,“学中心“占了上风,回归了本位。真正的教育找到了生长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了保障。

第三个“基本”:全员参与是有效课堂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告诉我们,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每个班级所有的学生。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的真正价值追求。在体现主体性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做人的尊严,找到了人生的自信,找回了为学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机、有活力、才有爱。

“三基本”思想构建了有效课堂的基本框架。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做到了“三个优化”:

第一个“化”:多媒体使用的常态化。我们坚持多媒体的使用常态化、精细化、科学化。在使用中我们发现:多媒体给学生带来了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求知欲,真是美不胜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形成了自己的导学提纲集,课件资源包。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有自己的导学提纲集,学校有教师的导学提纲库,最后形成有利民二中特色的导学提纲专著。即教师的导学提纲集—学校的导学提纲库—有特色的导学提纲专著是利民二中全体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思考。

第二个“化”:教学情境创设经常化。置于“境之中升出情来”,这恐怕是情境教学法的要义吧。这里说的情境有两种,一是自然界中的真实情境,一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利用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感知,全力使用各种感官,感知越厚,认识越多,思考越多越深。在此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这种知识是主动获取的,是深刻的也是有价值的,更是有效的。在课堂中力主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情境,并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项教学技能,坚持经常。英语教师愉快情境教学设计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并受到了学生的认可。

第三个“化”:教学内容的层次化。一个班的学生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事实。家庭的差异,先天禀赋的不同,经验积累的不同质不同量,身心、爱好、兴奋点、志趣真的是千差万别的。在有诸多差异的背景上进行教学,不考虑差别不分出层次,很难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有效教学很难奏效。首先把教学的目标分为A、B、C三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