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改革实施
成都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将在全市实施。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改革实施。
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改革实施:提前一月启动 “三证合一”一步到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并确定10月1日为改革启动日。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至6月底,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各地试点推进的改革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三证统发”模式,二是“一照三号”模式,三是“一照一码”模式。成都市的实施方案属于“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模式
为尽快将商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有效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示范城市建设,成都按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统筹推进”的改革原则,提前一个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三证合一”改革。自9月1日起,采取“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方式,将由工商、质监、税务3个部门分别核发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统称为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默认。企业无需再申办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据了解,目前在全国的非试点区域和副省级城市中,成都为首批启动城市。
据介绍,成都已于2007年通过建立“并联审批”制度的方式,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三证统发”,成都高新区于今年初试行“一照三号”,基于我市前期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坚实成果,经过充分准备,成都此次推进“三证合一”选择了难度最大的“一步到位”方式。
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改革实施:审批显著瘦身 “四个一”确保改革成效
根据实施方案,成都“三证合一”改革将实行“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表登记、一网共享”,以确保实现“便利企业注册、鼓励投资创业,维护交易安全、消除监管盲区以及推进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的。
改革后,企业由过去分别向工商、质监、税务三个部门依次申请核发不同证照,改为向市政府、各区(市)县政府指定的“三证合一”登记受理窗口一次申请办理企业登记事项;工作机制由部门间接力式的办理方式转变为一窗受理、一站式审批服务。改革后,企业不重复填报登记申请文书内容和不重复提交登记材料,工商部门将原企业登记申请书、组织机构代码登记申报表、税务登记申请表整合优化为“一表”,申请人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表”即可。工商部门受理企业登记申请后,同步采集企业信息数据,传送至四川省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成都信用网,质监、国税、地税部门通过该平台(或成都信用网)实时提取企业相关信息加以处理和应用,从而实现所有企业登记信息“一网共享”、互联互通。
同时,此次改革专门设立企业换照过渡期(2015年9月1日—2017年7月31日),企业可于2017年7月31日前完成新营业执照的换领工作。过渡期结束后,旧营业执照一律作废。
成都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改革实施:小微企业迎多项利好
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是成都商事登记制度的重大改革,进一步便利了企业注册。“普通企业实现了减负,省时又省钱,小微企业创业门槛将进一步降低;对区域经济而言,改革将有利于持续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成都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改革前,企业在资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办理三个证照平均需4-5个工作日,改革后,将缩减到1个工作日。同时,由于“三证合一”取消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相应的收费同步取消,企业减负明显。
据介绍,今年成都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此次“三证合一”改革将有效推动“市场+政府”双轮驱动,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打响“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品牌。
下一步,成都将不断完善银行、统计、人社、公安等部门信息系统对成都信用网的数据接口,优化数据交换,实现“3+X”协同监管;在加强税收征管、实施信用惩戒、严格市场退出等方面强化部门联动,运用大数据,提高商事制度改革协同性,在放宽准入的同时,重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