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的原因有哪些_便血的原因有什么

2017-06-19

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便血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便血的原因

便血的原因一:感受外邪

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以感受热邪所致者为多。如风、热、燥邪损伤上部脉络,则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热邪或湿热损伤下部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

便血的原因二:饮食不节

饮酒过多以及过食辛辣厚味,或滋生湿热,热伤脉络,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损伤脾胃,脾胃虚衰,血失统摄,而引起吐血、便血。

便血的原因三:劳倦过度

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盛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便血的原因四:久病或热病之后

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久病或热病使阴精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久病入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便血的治疗

一、肠道湿热

症状:便血伴大便秽腻不畅,腹痛不适,口黏而苦,纳谷不香。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辩证分析:恣食肥甘厚味,湿热下移大肠,热伤大肠脉络,血随便下,故见便血;湿热粘滞,故大便秽腻不畅;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气机不利故腹痛;湿热困于肠胃,运化失调,则口黏而苦,纳谷不香。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肠道有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二、脾胃虚寒

症状:便血紫暗或黑色,脘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怯寒肢冷,纳差便溏,神疲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辩证分析: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脾失统摄,血溢肠中,故便血紫暗或呈黑色;脾阳不足,运化无力,故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脾主四肢肌肉,阳气不能温煦,故怯寒肢冷;脾胃阳虚,生化无权,则纳差便溏;阳气不足则神疲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弱,皆为脾胃虚寒之象。

治法: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