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运河是?

2017-06-13

世界最长运河是?下面小编为大家揭晓!

世界最长运河是?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公元604年, 隋炀帝离开首都长安,到洛阳巡游。第二年,他下令着手两大工程:迁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成千上万的劳工花了六年的时间,将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完成了全176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

这条古老的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杭州的水陆空交通都很方便。杭州是沪杭铁路的终点,又是浙赣、杭甬、杭长铁路的终点。杭州和北京间有直达快车对开,全长1651公里,行驶26时30分。杭州是浙江省公路网的中心,沪杭、宁杭公路穿过杭嘉湖平原,到达上海、南京;杭徽公路翻越浙西山岭,到达安徽的歙县、屯溪。在杭州坐船,可沿大运河到苏州,沿钱塘江可通本省富阳、桐卢、建德、兰溪等地

关于京杭大运河

运河一直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人们一直就有修建运河经济贸易的习惯。而人们都知道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在中国,是京杭大运河,事实上,隋唐大运河才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其长度为2700千米。

费时六年,全长2700千米

隋朝的首都是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修运河由扬州出发,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经河南的东北部,入黄河流域,到达洛阳,此为下半部;然后向东北走,经河北东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为上半部,合起来整体上走“之”字。 隋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用200多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到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重开江南运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2700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也是人类创造的人工奇迹之一。

大运河已有2500年的历史,其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淮和淮河;第二个时期是隋代大运河,南至杭州,北至北京,形成了一条以隋朝东都洛阳为中心的将五大水系连成一体的全国运河系统;第三个时期是元代形成的今天我们说的京杭大运河,人们可以从杭州西湖乘船通过五条大江大河到达北京。

历史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唐大运河(长度:2700千米)“隋唐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运营五百年,如今久废不用

这条运河运营了五百多年,历经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运河。元朝取代金和南宋之后,在北京建都,将大运河南北取直,不再行经洛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又运行了七百多年,直至今日。后来的各个朝代,从维护统治阶级切身利益出发,都继续使用和修筑了大运河。

现存故道:隋唐大运河自南宋偏安一隅定都江浙后,宋、金划淮而治,运河久废不用,逐渐埋入地下。现残存有水运河故道在泗县境内,西从唐河,东至水口魏,全长约28公里,汴河上口宽30~50米,深6~8米,坡度1 2,水深1.5~2米(枯水季节),新淤泥深度约1~2米。虽不通舟楫,也有灌溉之利。城西至唐河段因兴修水利疏浚清理时统一标准:河口宽30米,深6米,坡比1 2,故造成河道口宽比原来少10米。

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今天,“遗存运河”已被《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列入新的世界遗产种类,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大运河申遗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此前,罗哲文、郑孝燮、朱炳文三位专家联名致信给京杭大运河沿岸18座城市的市长,呼吁用创新的思路,加快京杭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运河的遗产保护无论在学界还是在社会各界都成为一个焦点话题。4月在北京千年漕运河码头高碑店召开的首届漕运文化学术研讨会即是在此背景下学术界的回应。该研讨会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主办、北京高碑店乡人民政府承办,具有规格高、涉及学科领域广、具有现实意义等几个特点。 “以漕运文化为对象的研讨会可以说是第一次”。与会学者一致表示,漕运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研讨会的召开必将加快京杭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长城和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长城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运河还没有多少人关注。其实运河的历史很重要,也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下来两千多年一直不断。运河的研究要跳出仅是历史的范畴,作为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和自然的遗产,把这一切综合起来看。

傅崇兰(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从公元前613年到公元1840年,中国是农业社会,经济社会基础决定了国家要指望漕运,而漕运客观上又促进了运河流域和跨流域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发展。历史上,大运河是一条通航、灌溉、防洪、排涝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孕育了众多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经历几千年发展而建设起来的大运河及其漕运,是一个文化体系。随着工业化时代的进步,漕运已成为历史,对此必须正视,不可回避。同时必须承认漕运文化的历史贡献及其价值,保护漕运遗产和文物。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