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后勤管理论文
机关后勤是指组织保障机关业务性、事务性工作顺利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性工作。通俗的说就是要为机关的良好运作提供物质和信息上的保障和服务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机关后勤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机关后勤管理论文篇一
地方行政机关后勤管理改革探讨
摘 要:机关后勤改革是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看起来简单,操作起来非常的繁琐也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需要,要求我们要积极务实,认真深入的研究。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剖析后勤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找对策。加强探索和创新,形成新型的后勤服务体系。
关键词:机关后勤;行政管理体制;重要性
机关后勤是指组织保障机关业务性、事务性工作顺利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性工作。通俗的说就是要为机关的良好运作提供物质和信息上的保障和服务工作。人们常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孙子兵法里也说过,先要“带甲十万,千里馈粮”然后才能“十万之师举矣”。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为了顺应历史形势,更加高效的工作,政府一直在不断的深化机关各项事务的改革工作。机关后勤工作的管理改革也就成为各级领导关注的问题。机关后勤改革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而不断的深化,促进了各级机关跟着加快了后勤改革步伐,进行机制转换和后勤社会化市场培育。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步明确了机关后勤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改革目标。
但是一直以来机关后勤改革基也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的矛盾,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与低水平、低效率的现状之间的矛盾,始终阻碍着改革的前进步伐。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
首先是思想观念滞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按照以往传统的思维模式,领导往往把后勤改革看成是机构改革的附属品,缺乏对后勤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在后勤改革中操作中简单模式化,缺乏系统性;同时改革必然触动部分人的利益,使得一些人缺乏实施改革的积极性;而且后勤服务部门“吃大锅饭”和“等、靠、要”的观念残存,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所以没有挖掘出其自身拥有的产业功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其次是政策配套滞后,缺乏科学的依据。
改革的超前性和政策制订的滞后性必然发生矛盾。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要从管理的体制、思维、职能以及服务的机制、方式、手段进行改革。多年计划经济管理下,各级地方单外都形成了小而全的一套后勤部门。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到财务、用车、住房,小到餐饮、环境甚至是洗澡、理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局面就要进行改变了。如今,企业、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按市场规律进行了调整,实行有偿服务,但在机关这些既得利益的剥离却遇到了困难。后勤部门在推进改革中面临着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与机关建立结算制度、国有资产的划拨等一系列相关政策问题,而现有的政策对这些的新问题都没有涉及,特别是国有资产的产权划拨、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等政策的不明确,都已成为制约深化改革的“瓶颈”。这就使得地方政府进度缓慢。另外,公务员范畴的界定也有较大的争议,哪些领域应该纳入进来?哪些岗位算是公务员?这些都是问题。传统观念中,机关公务员一般是指不包括工勤人员的其他机关人员。但是“工勤人员”,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这些都需要政策法规加以明确和指导。
再次是队伍建设滞后,现有的人员达不到当前的要求。
现在的机关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已不再是体力型、服务型后勤,对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后勤队伍建设中,长期以来忽视专业化、技能化人员的配置,在历次机构改革中,机关后勤部门还承担了分流的任务,年龄大、学历低、素质差的人员被安置在后勤部门。这些人员分流后,占据了服务单位的编制,服务单位就无法引进所需人才,给服务单位自身的发展带来阻碍。
该如何推进改革,建立后勤新体制呢?我认为在现阶段,机关后勤改革的思路应该分为四步。
首先应科学设定后勤范畴,避免反复,减少改革成本。
在后勤改革中,应该科学合理地设定后勤部门,减少反复,避免浪费,这是深化机关后勤改革的关键所在。要突破旧有体制,将机关后勤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离,按照其自身规律重新构筑新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在管理上要进一步规范后勤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认真研究,细致的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在服务上要使机关和机关后勤服务部门转变观念,根据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和福利性、保障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原则,确保机关后勤服务单位法人主体地位确立,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法则组织机关后勤的服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发挥市场对机关后勤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后勤服务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二是要转换机制,建立新的机关后勤模式。
要加大机关后勤管理职能的创新,推进机关后勤保障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物资供给方式,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机关公务用车保障方式,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改革机关行政用房的管理体制和分配方式,对机关行政用房和职工住房采取新的管理和供给制度;改革机关职工生活服务保障的实物分配方式,逐步实现货币化分配等等。同时要加快后勤服务部门的机制转换。一是要改革机关后勤服务经费的拨付方式,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费用的结算制度;二是要改革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服务运行机制,深化服务部门内部的财务资产、用人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三是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优化服务经营结构,拓展服务经营领域,扩大服务的规模,变输血为造血。
三是培育市场,尝试与市场接轨创新
培育机关后勤服务市场是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首先要培育和形成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可以在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在管理和服务的体制上做文章,以机关行政主体和服务单位市场法人为主体;在机关后勤资产的界定和运营上,形成机关后勤资产的所有者主体和资产运营主体;在结算形式上,形成机关后勤服务的需求主体和供应主体,从而培育和形成机关后勤服务供求的市场格局。其次,规范和监管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引入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比如专职的物业公司等。机关事业单位后勤管理部门直接与专门的物业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提出应达到的服务要求和标准。当然这种对人事关系的处理过于简单,也容易引发人员安置上的问题。但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做出调整、规范、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是一条可行的思路和方向。加大机关市场对内部服务单位和社会服务企业的开放程度,为机关后勤服务单位走向社会及社会企业进入机关创造条件,形成两个服务主体的公平竞争,将最终推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进程。
四是后勤管理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记得笔者当初被单位指派做一些简单的后勤管理工作时,我的一位直管女性领导曾经对我说:“千万别小看这项工作,我的爱人就是搞后勤工作的。他对我说这个工作是‘好样的不愿意干,孬人又干不好’。”这句话非常形象的总结了后勤工作者和工勤工作的关系。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更愿意到和行政,经济,实业,建设有关的部门工作,后勤工作在人们普遍的认识里不受重视。但同时这项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也繁琐,需要从事它的人有很好的统筹能力,组织能力。而现代化的后勤工作也要求我们更加系统有条理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后勤管理人才上求精,对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要到位,同时在人才储备上也要及早的准备,这才能保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1]深化机关后勤改革的问题研究[Z].
[2]朱永庚.后勤流程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3]郑何康.深化后勤机关改革的思考[J].上海市政公路.
[4]关于深化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Z].
[5]刘强.我国机关后勤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