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政府工作报告

2017-06-19

来安县山水自然资源条件优渥,历史人文底蕴独特。小编为你整理了来安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来安政府工作报告篇1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定发展信心,勇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攻坚,基本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保持了全县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主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速度超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去年,列入省、市考核的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6项指标增速超全省或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分别超全省1.2个百分点、全市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52.4亿元,增长21.8%,分别超全省5.3个百分点、全市5.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1亿元,增长13.7%,分别超全省3个百分点、全市1.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1.65亿美元,增长28.7%,分别超全省20.5个百分点、全市9.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亿元,增长13.5%,分别超全省0.5个百分点、全市0.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2261元,增长14.4%,超全市0.3个百分点。

位次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全市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全市第2位,外贸进出口总额总量居全市第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全市第1位,实际利用外资1.99亿美元,增长66.2%,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全市第1位。

创建一批新的国家级、省级品牌。城乡生活垃圾“组合收运”模式被国家住建部在全国推广。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扫黄打非、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跻身全国先进,入选“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汊河经济开发区捧回“中国开发区30年最具发展潜力奖”。县安监局荣获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汊河镇获批国家级生态镇、全国重点镇,半塔镇进入全国生态文明先进镇、全国重点镇。成功创建省级金融生态先进县、园林县城、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荣获全省教育强县、文明县城创建先进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县、农业物联网示范县称号。县司法局获得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半塔镇获批省级森林城镇,舜山镇获批省级生态镇。汊河镇成为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建设示范镇。舜山镇山地自行车骑游邀请赛成为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全民健身活动。农村市场化保洁、招商引资、民生工程、“三线三边”整治、安全生产等许多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创新创业引领工业提质。去年末,全县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8:55.3:26.7,工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成效明显。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个,新增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5件、安徽名牌产品1个。授权专利271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18家。技改投资31.5亿元,增长18.1%。骨干企业规模壮大。新增规上企业33家,总数达151家,新增数和总数均位居全市第2位;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5.3%。金禾、中普、碧绿春、金邦、图强5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精细化工、轨道交通、文具、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五大特色产业集聚规上企业88家,实现产值15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7.9%,增长16.2%。全民创业步伐加快。新增私营企业439户,增长12%,其中个转企109户。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365万元,带动1230人创业就业。

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45.53万吨;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81.7%,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总数达60家;实现加工产值33.9亿元,增长30.4%,增幅居全市第1位。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7万亩,总面积达29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总数达482家,其中罗庄农副产品、绿康蔬菜合作社分别创建为国家级、省级示范社;新增家庭农场201家,总数达634家,居全市第2位。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五大示范区规模发展到15万亩,新增面积2.5万亩;新增3个市级示范区。嘉吉公司实现产值7.7亿元,上交税收1541万元。舜山镇引进投资8.5亿元的百思德风景园林城项目,建成新优品种花木面积2000亩。施官镇冬桃基地规模扩大到2500亩,冬桃作为全县首个果类有机农产品获得了认证。农业招商成效显著,新引进项目11个,总投资6.3亿元。“放心肉”体系基本建成,在全市率先完成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能转划工作。

新兴业态支撑三产发展。新增限上企业20家,总数达114家。文化产业不断壮大,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新投产企业9家、在建 10家,总数达28家,获批省特色产业基地、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成为全省重点扶持的十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商贸物流产业初具规模,峰汇国际商业综合体正式开业;南京湾商贸物流园完成投资12.5亿元,广东家居馆主体工程竣工;金太阳装饰城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乡村旅游渐入佳境,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新增星级农家乐3家、国家3A级景区2个。舞彩国际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池杉湖省级湿地公园修建性详规通过评审,白鹭岛度假村进入依法破产重整程序。现代金融业加快发展,实现社会融资总量28.1亿元。全年域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4.2亿元;存贷比首次突破60%,其中新增存贷比达81%。金禾实业2亿元公司债成功发行,扬子地板在“新三板”挂牌。新华社专题报道了我县金融服务“三农”的经验做法。

(三)城乡建设持续发力,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明显

“两城”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有新变化。全年实施城市建设新建、续建项目60个,投资规模达89.4亿元。启动来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各类专项规划10个。新来城面貌明显改善,老城区对河桥重建项目进展顺利,清流东路一期竣工通车。改造老旧道路7条,改造背街小巷19条,成为全市老城区巷道提升工程的新样板。启动老城区地下管网普查。完成滁来客运班线改造并开通运行。启动以城区“五车五乱”治理为重点的市容管理提升工程。新城区人物馆、博物馆、科技馆开馆,七里、滨河、四阳安置小区建成入住,亿升、贝发、未来城、盛世新安等商住项目新开工面积52.5万平方米。汊河新城功能日趋完善,长江路建成通车,104国道拓宽改造一期主车道基本建成、二期正在加快推进。碧桂园城乡一体化江青圩、黄牌安置小区建成入住,1208套公租房交付使用。汊河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开发区政务分中心建成,万庄排涝站改造工程正式运行,节制闸重建项目加快推进。碧桂园、雅居乐、南京湾等项目完成投资3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碧桂园3.8万平方米商业中心投入运营。

镇村建设在改善农村环境上有新亮点。实施镇村建设项目110个,累计完成投资9.36亿元。集镇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半塔、水口、舜山、雷官总体规划修编。汊河敬老院建成交付使用,施官依庄商贸城商住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水口镇呇味街对外营业,半塔新村完成投资2400万元。美好乡村加快建设,重点抓好8个中心村、2条示范线、舜山苗木精品区建设,新增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总数达22个,居全市第1位。环卫保洁市场化向行政村延伸,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小李庄入选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林桥村“大喇叭”传送致富好声音做法得到省委领导肯定。

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最后一公里”上有新作为。改造县乡村道路60.8公里,239省道来水段、312省道长山段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县三水厂建成运行,新增用户7800户;改造乡镇自来水管网125公里。全年水利建设总投资突破2亿元,居全市第1位,完成清流河治理四期工程,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8座,完成土石方1300万立方米;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万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新奥加气站投入运营,新增天然气用户600户。半塔50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改造城乡电网325公里。

(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加快释放

各项改革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新一轮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上报获批。整合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局,成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文广新局与广播电视台政事分开。承接落实中央和省市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29项;完成行政审批第七轮流程再造,取消前置中介服务事项9项。在全市率先开展被撤并乡镇为民服务分中心建设,社会反响强烈。公布县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3.8%。经济体制改革,落实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新增企业注册资本12.7亿元,增长2.4倍。加强政府性债务审批和基金收入管理,公开县直部门、乡镇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提高了财政性资金使用透明度。农村改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张山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基本完成。社会事业改革,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基层医改成果,在全省率先建立星级村医评选机制。实施乡镇公建民营幼儿园改革,启动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试点。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2个,实际到位资金80.3亿元。榛瑞塑胶等11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扬子新材料、利得隆包装等7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立光电子、晋源铜业、铁洪轨道3家新投产企业当年入规。谋划储备千万元以上项目380个,新开工项目122个,竣工项目113个。列入省“861”计划的38个项目完成投资44.75亿元。嘉吉深加工等1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园区建设扩容升级。全年投入“两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36亿元,新引进项目34个,开工建设33个,建成投产3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扎实开展“四类土地”清理,盘活闲置土地400余亩。县经济开发区扩容规划通过省政府审批,建成区面积新增1.2平方公里;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7.4亿元,增长19.8%。汊河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5.7亿元,增长47.1%;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省级轨道交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批筹建。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持续给力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建设标准化学校10所,改造薄弱学校4所,完成县示范幼儿园拆除重建、来安中学老校区维修改造、来安三中高中部搬迁工作,启动创建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工作。全民健身活动扎实开展,竞技体育在省“十三运”上摘得1金、2银、2铜的好成绩。文化事业,“六馆一中心”文化教育基地建成使用,在全市率先建成城乡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并投入运行,建成农民文化乐园9个,完成水口镇徐郢组汉墓群发掘工作。卫生事业,改建乡镇卫生院5个、维护村卫生室10所,启动县二院搬迁重建工作,全年新农合参合率达99.86%。国防教育动员、人民防空、民族**、修志、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机关事务管理、防灾减灾、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支持共青团、工会、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双拥等各项事业获得新进展。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8.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740套,改造农村危房933户,实施“一事一议”奖补项目113个,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工程全面完成,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建成投入使用。发放“七老”人员补助786万元、高龄补贴440万元、残疾人救助747万元,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标准分别提高1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3%以内。投入民生工程建后管养资金1925万元,确保各项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实施城乡“天网”工程,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市率先建成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特殊人群管理逐步加强,县社区矫正中心建成运行。稳步推进基层维稳信访工作站建设,全省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强化法治教育宣传,建成法制文化公园(广场)6个。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工作全市考评位居第一名。开展示范村创建、后进村整治、合格村提升行动,计生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中央大街成为全市首条小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圆满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六)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做好“绿”文章。开展“绿色来安”行动,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1.1万平方米。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突出抓好山区绿化、绿色长廊创建、环村林带建设,全年新增造林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创建省级森林村庄8个。把实施森林增长工程与培育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全县苗木花卉面积发展到10万亩,新增育苗1.65万亩。

突出“净”特色。实施重点减排项目15个,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5%。开展“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示范线2条、示范段12条,全市“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完成第二轮环卫市场化改革,打造皖东洁净县城实现了既定目标。铺设雨污管网12公里,水口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成试运行。加大水资源监测保护力度,划定8个饮用水源保护区,滁河、来河、清流河沿线环境进一步改善。

锁定“蓝”目标。扎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72万亩,午秋两季禁烧管控成效位居全市前列。组织开展非煤矿山、混凝土搅拌站、建筑工地、黄标车、露天烧烤、生活燃煤小锅炉等专项整治行动,关闭非煤矿山15家,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830辆,改造生活燃煤小锅炉29台,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16家。

(七)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根据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县政府党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认真查摆突出问题,班子成员带头立行立改,共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148个,建章立制23个;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问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进一步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清理超标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公务用车6辆,“三公经费”比上年下降13.4%。

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升。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价制度,出台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政过错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升,年度考核位居全市第一。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和满意率进一步提高。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取得阶段性成效。

廉政建设明显强化。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严格落实县政府及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组织开展小“四风”专项整治,坚决制止违规发放津补贴、奖金和实物行为。加大行政监察力度,严格整风肃纪,全年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4件,处分46人。加强审计监督,清理不规范资金1.97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12亿元。开展土地出让金和耕地保护专项审计工作,查处问题118个。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来安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来安发展也正处于一个重要转型期。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和要素瓶颈制约不断加大,去年我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有所回落,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低于年初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收入16.02亿元,比年初预期目标少8800万元。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城镇化水平偏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机制亟待建立。财政增收基础不牢,民生等刚性支出逐年增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不宽,总体收入偏低。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群众对医疗、交通、教育、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监管等还不够满意。政府机关少数工作人员存有懒政懈怠现象,有的为官不为、为官不会为,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对此,我们必须直面矛盾,决不护短,尽快采取得力措施,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来安政府工作报告篇2

来安总体上是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快、发展不足、发展不优是基本县情,加快发展仍然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加快发展步伐,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比去年还要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县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夯实,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振兴县域经济仍有巨大的潜力。我们既要居安思危,更应树立必胜信念,主动研究新常态,适应新常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推动来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奋进、好中加快”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加强民生保障,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努力推动来安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外贸进出口增长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扩大有效投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全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进行。我们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大政府对民生事业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让源源不断的投资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坚持产业招商,充分发挥6支专业小分队精准招商优势,紧紧围绕特色产业,拉伸加粗产业链条。坚持招大引强,认真研究产业转移规律,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国内300强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体量大、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选商选资,瞄准央企、知名民企、外企,紧盯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强带动力的项目,严禁“三高一低”项目落户来安。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个,其中15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现到位资金87亿元。积极推动保利协鑫等一批牵动性强的龙头项目签约落地,尽快开工建设。坚持招才引智,充分借力南京科研院所技术和人才优势,强化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为来安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文具产业示范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绿色新能源基地、南京湾商贸物流基地、碧桂园城乡一体化、白鹭岛生态旅游度假区、百思德风景园林城、舞彩国际生态旅游区、金太阳装饰城、滁宁轻轨、汊河港、滁河治理等十五项重点工程。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强项目储备管理,着力从基础设施、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新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编制千万元以上项目2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要求,集聚各类要素优先保障大项目、好项目。全年新开工项目110个,竣工项目100个。

积极推动园区“三次创业”。“两区”要加快培育“百亿企业”,助推“百企升级”,打造“百亿园区”。积极探索项目竞争性供地和企业“腾笼换鸟”新机制,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条件。县经济开发区要重点发展壮大文具礼品、新能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着力引进一批延伸产业链项目,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实现税收4.4亿元,确保产值突破100亿元目标。汊河经济开发区要确保扩容升级规划获批,开工建设轨道交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积极打造科技创新港,争创省级创新型园区和“两化”融合示范基地。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实现税收5亿元,确保产值突破50亿元目标。县化工集中区要积极争取发展空间,新上3个亿元以上项目,新增产值12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

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深入实施小型水利改造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8.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2万亩。加快推进滁河、沛河、皂河等重点河流治理,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0座,实施红丰、屯仓水库抗旱水源工程,拆除重建水口闸、高畈闸。铺设供水管网80公里,新增“两城”自来水用户1.3万户;新解决6.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交通建设,力争滁马高速(来安段)建成通车,104国道(来安段)改造竣工通车,改造县乡道路30公里、镇村道路60公里,建成屯仓水库大桥。电力建设,建成投运半塔500千伏变电站,争取相官220千伏变电站获批建设,改造10千伏配变电台区86个,改建农村低压线路320公里。

(二)坚定不移转变方式,加快发展中高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我们既要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又要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探索专业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农户”、农业全产业链等五种现代农业发展新型组织形态。全年流转土地面积4万亩,新增种养殖大户12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10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值40亿元,确保农业产业化工作综合考评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0个以上。加快推进皓天国际农业生态园、天禾粮食产业园、南京中德冷链物流等农业项目落户,力争全年新引进农业项目10个以上,投资8亿元以上。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英有机稻米示范区要完成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争创国家级示范区;嘉吉肉鸡养殖示范区要完成无害化处理厂建设,确保成功创建省级出口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舜山苗木花卉示范区要加快植物科普园二期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百思德国际风景园林城;张山桃花蔬菜示范区要加快蔬菜物流交易中心、石榴采摘园、意农生态园建设,增加种植品种,完善功能配套;半塔罗庄葡萄示范区要新增种植面积2000亩,加快引进葡萄深加工企业,拉长特色农业链条。推进施官镇冬桃种植基地建设,新增种植面积7500亩。

加速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大力培植新的工业增长点。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18亿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54亿元以上。加快产业集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要深化与中车集团合作,快速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全年引进项目5个以上,实现产值30亿元;精细化工产业要新上技改项目,挖潜扩大产能,实现产值100亿元;新能源产业要开工建设大唐舜山风电场项目,全年引进项目3个,实现产值10亿元;文具礼品产业要推动创源文化一期达产,二期开工,全年新引进项目3个以上,实现产值30亿元;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要引进项目4个,实现产值30亿元。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中普石油、金禾实业、晋源铜业、嘉吉等龙头企业进一步上规模,中普石油力争产值超50亿元,金禾实业力争产值超30亿元,晋源铜业力争产值超20亿元,嘉吉力争产值超10亿元。全年亿元以上企业增加到40家以上。加大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小微企业培育力度,全年新增规上企业20家以上。引导规模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实施技术创新。全年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2%以上,新建市级以上技术中心4家、技术研究中心2家以上;创建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7家;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5个以上;实施技改项目50个,完成投资35亿元;新申请专利300件,授权发明专利15件,创建省级著名商标2件。

加速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5亿元,新增限上企业10家。全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开工建设宏大物流园、永阳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南京湾商贸物流园广东家居馆开盘销售,加快打造汊河港临港综合仓储物流园。开工建设金太阳装饰城23万平方米综合改造项目。加快建阳路商业综合体、紫金城商业街等项目建设。拓展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进舞彩国际生态旅游项目、池杉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推进白鹭岛二次创业。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等行业深度融合,全年新增星级农家乐3家以上,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大旅游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办好张山“桃文化”旅游节,提高来安对外知名度。加快发展金融业,完善和发展担保、小贷等机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水平,全年新增全口径信贷投放20亿元以上,其中县域金融机构投放15亿元。积极引导合理住房消费,提高市民居住质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扶持发展电子商务、养老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三)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深化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牵动全局的改革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农村综合改革要出亮点。以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为原则,深入推进10项涉农改革。推广张山乡试点经验,全面完成其它11个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在全市率先消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两证一书”发放工作。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新增金融网点8个、改造升级7个。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抵质押贷款,设立农业产业化信贷专项担保基金。

企业改革重组要出成果。推进直接融资,加大对创源文化、中普石油、金邦医药等10家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力争扬子门业“新三板”挂牌、柏拉图涂层织物在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金禾实业在资本市场再融资。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实现资源重组、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鼓励恒索带业、宝岛冷轧钢等优质企业开展股权合作,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接盘重整伯龙新材料、海洋压力容器等企业。采取租赁、承包、拍卖、转让、股份制合作等形式,有效盘活已改制国有、集体企业和乡镇闲置资产。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促进粮食企业转型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要出活力。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促进更多社会资本兴办经济实体,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600户、私营企业400家。实施强企工程,支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推进品牌建设,积极争创“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发展品牌经济。完善鼓励自主创业政策,打造水口、贝发等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等创业培训,形成能人带动的发展格局。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出效能。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形成精干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取消县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汊河经济开发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设立“一站式”行政审批机构,积极争创省级特别政策区,争取列入“镇级市”试点。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充分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将政府购买服务向养老助残、社会救助、扶贫帮困等民生领域延伸。推广公私合营(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三证合一”、“先照后证”制度,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统筹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公务用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四)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新型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宜居宜业为目标,发挥好城镇化对未来和长远发展的支撑作用。

打造更具魅力的城区。按照“控制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宜居宜业”的要求,有序推进来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老城区建设,深入开展“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治脏方面,巩固市场化保洁成果,狠抓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沟渠等重点部位环境治理。编制二里河、三里河水系治理专项规划,自下而上分期组织实施。治乱方面,综合治理“五车五乱”,从严管理城市交通秩序。治违方面,全面清查城区未批先建、乱搭乱建、超期临建等违法建筑,并建立查处违建的长效机制。增强功能方面,打通来安大道、清流东路,力争开工建设北外环路,完成永阳东路、顿丘北路等路面改善工程。增加绿量方面,继续实施绿色来安行动,全年新增绿化面积64万平方米,建设街头绿地3个。增进文明方面,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启动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评选活动,增强全社会文明意识。提升规划水平方面,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城市特色风貌规划。加强规划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随意变更规划行为。提升建设水平方面,向天长、全椒学习,进一步更新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对城市建设(改造)项目加强全程质量监管,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提升管理水平方面,推动重心下移,探索社区化、网格化管理新模式。规范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新城区建设,扮靓七里节点,推进客运总站、万城国际、亿丰广场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星级酒店,提升主干道沿线城市形象。完善配套功能,七里幼儿园、菜市场要投入使用,规划建设新社区,加快亿升、贝发、盛世新安、金瑞大厦等商住开发,提高商品房、安置小区入住率,吸引老城区人口向新城区集聚。‍

打造更具特色的集镇。牢固树立“镇当城建”的理念,加强集镇建设分类指导,支持乡镇彰显特色、差异发展。打造新安、汊河、半塔镇域经济“金三角”,形成来安模式。水口镇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业;施官、独山、雷官、大英、三城等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张山乡国家级蔬菜生产标准园,将蔬菜产业向新安镇等周边延伸;以舜山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张山、杨郢、雷官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施官、张山连片发展林果经济,做好“桃文章”。深化“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开展镇容镇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精品小镇。加强被撤并乡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功能,集聚人气。

打造更加美好的乡村。以争创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为目标,按照48个中心村建设规划和美好乡村建设标准,重点推进新安镇双塘村、舜山镇炮咀村、施官镇西武村、水口镇水西村、张山乡倒桥村和仰山村6个示范村建设,加快公共服务中心、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亮化、农民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容整治长效机制,实现环卫保洁市场化自然村全覆盖。强化产业支撑,依托不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力争创建省级专业村1个、市级专业村10个。按照“未规划不建设、先规划后建设”要求,从严控制农民建房,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镇集聚。

(五)聚力汊河新区建设,展现“美好安徽第一印象”。 汊河新区是我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我县对外开放的第一站。全县要接力给力,汊河要蓄力发力,齐心协力打造苏皖边界明珠。

打好“承接”牌,推动转型发展。按照“主动对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思路,紧紧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商贸物流两大产业,全力承接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推进碧桂园、雅居乐等商住开发,开工建设雅居乐商业综合体,南京湾品牌区、广东家居馆投入运营,碧桂园、雅居乐完成商住开发60万平方米。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分期建设污水管网,力争碧桂园小学、幼儿园秋季招生,汊河消防站、政务分中心投入使用,八闽总部大楼、金太阳酒店对外营业。

打好“融入”牌,推动与南京同城化发展。抢抓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抓紧修编汊河产业规划,修编新区总体规划,实现与江北新区全方位接轨。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做好南京地铁3号线汊河段轻轨项目报批工作,开工建设汊河大桥,加快汊河港建设,确保汊河节制闸工程竣工通行,实现路网与江北新区无缝对接。加快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建设县二院,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构建新型师训合作模式,推进县职高与南京铁道车辆技师学院联合办学,探索与南京浦口外国语学校合作办学,推动教育、卫生与南京江北新区资源共享。

打好“生态”牌,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与新区建设并重,依托现有100公里河道水渠以及滁河沿岸2.2万亩生态圩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水乡生态旅游,努力打造“生态前哨、品位水乡”。以威光绿园、金弘安、金华萃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结合滁河治理工程和新市镇项目,规划建设沿滁河风光带,支持景华生态园创建4A级景区,吸引更多的南京人到汊河休闲度假、观光旅游。

(六)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事业。

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集中财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精心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以上。积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范围,努力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70套,改造农村危房1000户。实施扶贫开发贫困村4个,新增精准扶贫脱贫人口3000人以上,确保残疾人、孤儿、流浪人群等弱势群体及时得到救助。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级督导验收;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试点,鼓励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公建民营幼儿园办园模式,实施学校全面改薄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县职高为依托,积极筹建县信息工程学校,力争通过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支持党校加强规范化建设,确保成功申报中专体制规格。深化基层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医院住院楼、家宁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做好县文化馆国家一级馆争创工作。完善城乡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工作,新建市民文化乐园和6个农民文化乐园。举办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启动尊胜禅院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力争半塔保卫战旧址保护规划方案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

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应急指挥中心运行管理,健全县乡村一体化治理网络。创新乡村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运行机制,稳步推行“阳光信访”,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信访积案大化解活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法律援助。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防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视频监管网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争创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认真办好十件实事。即:新建来安第二小学;新建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工建设老年公寓;改建县老年活动中心;新建城西公园;对外开放城北公园;改造背街小巷25条;建设老城区停车场4个;改建老城区公共厕所23个;实施城乡“天网”工程全覆盖。我们还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顺应民情民意,积极创造条件,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普惠城乡群众。

(七)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来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以贯彻新环保法为契机,严格执法,铁腕治理,保护好我们的山山水水,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目标。

依法治理大气污染。加大依法依规治污力度,全年淘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6台,完成餐饮油烟整治项目40个,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项目17个。完成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第一轮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清洁生产能力。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全年淘汰黄标车60%以上。严控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站、矿山采石场扬尘。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及时公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接受全社会监督。

综合整治水环境。深入开展来河环境综合治理,严格企业达标排放,确保来河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实施汊河水系疏通工程,扩清河道14.5公里。建成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半塔镇污水处理厂,水口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在6个美好乡村示范点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增强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完成来城地下管网普查,铺设雨污管网9公里。加大屯仓、平阳、红丰、车冲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严防水体污染。

持续推动森林增长工程。全年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3%;建设省级森林长廊示范段25公里,创建森林集镇1个、森林村庄6个,努力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新增种植面积4000亩,实现产值4.5亿元。大力发展公益林、生态林,新增造林面积3000亩,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修复生态。

(八)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政府必须带头。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县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认真组织学习宪法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带头学法用法、严格执法守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做到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能、承担责任,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规范依法决策行为,实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在制定重大规划计划、出台重大政策、安排重大政府投资性项目的过程中,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合规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提高政府依法决策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畅通人民群众了解公共信息的渠道,建立健全政务服务阳光运行机制,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

从严强化监督问责。县政府及部门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要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公务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查处力度,对工作不力的进行批评教育,对为官不为、懒政懈怠的予以行政问责。

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加强县政府及部门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下决心简政放权,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努力铲除腐败土壤。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管。严格财政资金使用,完善招标采购、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制度,严控“三公”消费,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和腐败分子,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时不我待;美好来安,前景广阔。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奋发进取,为建设和谐幸福美好新来安而努力奋斗!

来安政府工作报告篇3

(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我们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强服务保增长、抓投入增后劲、调结构促转型,全县经济逆势攀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7亿元,比去年增长12.8%;规模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7.8%;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增长30%;财政收入12.5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增长16.2%;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2000元,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9700元,增长18.5%。主要指标增幅超省、市平均水平。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超全省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超全省1.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超全省23.2个百分点,超全市18.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全省0.6个百分点。发展位次持续上升。前三季度,在全省13个二类县中,财政收入增幅居第1位,上升6位;各项贷款余额增幅居第3位,上升3位。在全市8个县市区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第2位,上升2位;增幅居第3位,上升4位。财政收入总量居第3位,上升1位;增幅居第1位,上升5位。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总量达93家;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8家,总量达68家;新增金融机构5家、金融网点10个,总量达11家、51个,创造了一个县当年新增金融机构数的历史。

(二)“双城”建设实现新跨越。我们坚持大建设、大发展不动摇,继续组织开展城乡建设“后来居上”行动,基本拉开了来安新城、汊河新城发展新框架。今年是规划投入最大的一年。新投入2202万元,编制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等各类规划23个,城市规划体系更加完善。今年是实施城市建设项目最多的一年。共实施重点项目89个,是2010年和 2011年的总和。滁来路综合改造、来安中学新校区、规划科技馆、图书档案馆已基本建成,新城大厦、文化广场、阳光国际学校、建阳南路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启动旧城改造,建设各类保障房43万平方米,建成并交付使用5.2万平方米,正在实施建阳中路“风貌改造”工程。今年是完成城市建设投资最多的一年。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完成投资63.4亿元,比去年增长28%,其中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亿元,增长82%,增幅居全市第1位。今年是城市形象提升最快的一年。重点项目进展快、手笔大、亮点多,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群众期盼多年的来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来安中学新校区、规划科技馆市内乃至省内一流,滁来路成为全市绿化水平最高的景观大道,七里公园初步建成,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尤其是香江、碧桂园、南车三大集团集聚汊河组团开发,推动汊河新城快速崛起,10月18日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汊河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三农”工作呈现新亮点。我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好乡村,“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预计农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5.2%。粮食生产连续九年丰收。粮食总产44万吨,增长5%,水稻单产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240家。蔬菜产业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张山桃花成功创建、汊河威光绿园有望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初显雏形。高标准编制了嘉吉养殖、大英有机稻米、舜山林桥苗木、半塔罗庄葡萄、张山桃花蔬菜5个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五朵金花”。嘉吉肉鸡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大英有机稻米示范区有望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林桥苗木、罗庄葡萄、桃花蔬菜种植面积分别扩大到4.9万亩、2万亩、 3.5万亩。美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编制了美好乡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34567”空间布局,全面启动“一镇四村”建设和“三条线”环境综合整治,正在重点打造汊河的黄牌村、相官村(小李庄)和舜山的林桥村、大安村,力求成为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的样板。各乡镇全面启动首批18个中心村建设、142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开展乡镇建设“三看三比”,推动集镇建设。共实施集镇建设项目62个,完成投资2.2亿元。乡村旅游业发展提速。白鹭岛成功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练子山水库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汊河镇被评为全省最佳旅游乡镇,水口镇、杨郢乡被评为全省旅游乡镇,小李庄、海得生态园成功创建为五星级农家乐。成功举办第三届白鹭岛生态文化旅游节和首届美食节、张山桃花节、采桃节、半塔葡萄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升级改造大英至雷官、张山至施官、大吕郢至三城等县乡道路26公里,改造危桥8座。完成来河治理一期和1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解决了2.9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四)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果。我们全面接轨“长三角”,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外企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招商引资质量显著提升。成功举办温州、南京、上海等招商推介会,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全年新引进项目95个,实际到位资金15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占53%。总投资30亿元的舞彩国际旅游、总投资12亿元的先特蓄电池设备制造、总投资5.6亿元的成路纸品制造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落户我县。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落户项目13个,总投资29.6亿元;汊河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集聚项目57个,总投资62亿元,初显产业集群效应。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中竣工投产15个。南京湾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元,商贸区、居住区开盘销售;碧桂园地产项目已完成投资30亿元,建成面积75万平方米。省级开发区加快扩容升级。县经济开发区投入3.9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新增开发面积0.7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20家;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75亿元、税收收入2.6亿元,分别增长50%、65%。汊河经济开发区投入1.8亿元建设基础设施,新增开发面积3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14家;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亿元、税收收入1.5亿元,分别增长40%、74%。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在全市率先开展县领导集中走访活动,深入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县财政兑现补助企业扶持资金3240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县企业帮办服务局,设立服务热线,为投资者提供全程帮办服务。

(五)要素保障取得新突破。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用地、融资、用工、用电、用水“五难”碰头情况,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全力化解,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强化用地保障,实施增减挂项目54个,新增建设用地1800亩,盘活闲置土地1134亩,争取独立选址用地指标1422亩。强化融资保障,创建金融生态达标县进展顺利,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徽商银行正式营业,县农商行本月挂牌,工行、农行在汊河设立分支机构,县城投融资平台增资到50亿元,1-11月新增信贷投放10.3亿元。强化用工保障,举办企业用工和人才招聘会17场,为企业招工7800名。开展新型农民、农民工技能培训8000人(次),发放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贴息贷款27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万人。强化用电保障,完成两个开发区电力线路升级和汊河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开工建设复兴35千伏变电站,改造建设供电线路180公里。强化用水保障,投资7000万元,开工建设日供水3万吨的县第三自来水厂,新建日供水5000吨的增压泵站1座,铺设自来水管网340公里。开工建设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汊河污水处理厂。

(六)民生保障取得新业绩。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务,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全年实施民生工程33项,投入资金5.7亿元,占财政年度支出的27.8%;发放各类补助资金2.7亿元,惠及城乡居民88万人(次)。我县实施民生工程财政投入大、建设质量好、群众满意度高,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的通报表彰。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8万人、2.3万人、5.7万人、2.7万人、2.6万人,全年共发放社保资金2.1亿元。新启动实施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县参保人数达29.6万人。启动高龄老人津贴补助工作。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对正常离任村干部给予生活补助。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三德四为”模范评选活动,我县三名候选人成功入选“中国好人榜”,在我县尚属首次。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8个,金禾公司被批准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教育投入达3.2亿元,来安中学新校区已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加固重建校舍1.4万平方米;来安中学被确定为“空军招收飞行学员优质生源基地”,县职高创建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确保学生交通安全,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方式投放校车39台,开通线路32条,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组织开展登山、长跑等全民健身活动,人民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周末街坊大舞台、首届永阳花灯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基层医改进一步完善,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一院、中医院从12月1日起已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基础工作提升年”活动,主要效果指标在全省同类县中位居前列,有望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主体工程竣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民族宗教、档案、修志、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机关事务管理、防灾减灾、农机、气象、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七)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取得新进步。我们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基层民主管理,基层组织自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建设有序推进,顺利完成第二届城市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制定出台《来安县“十二五”社会组织建设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治安保险”工作。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金邦公司被评为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完善“一部三中心”运行机制,建立联系群众“十个一”制度,在全省首创疑难信访事项群众评议、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模拟审理和越级信访陪访代访三个办法,积极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妥善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信访问题,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八)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我们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开展“政府工作创新年”活动,政府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得到提高。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建立政府重点工作调度制度,每月初召开县长碰头会,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对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专题会议决定事项进行专项督查和跟踪督查反馈,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启动实施十项创新工程,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重要工作和重大项目创新。聘请17名政府工作顾问,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依法行政不断推进。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工作得到了省政府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加快法治来安建设,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全民法制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服务项目扩大到131项,减少收费性项目15个。开展效能建设“535”行动,全面掀起“五治”风暴,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达100%。完成政府网站改版,建立群众反映问题交办、督办、回复制度。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确定了廉政风险点,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加大反腐败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收受贿赂、失职渎职、弄虚作假、参与违法建设等案件。完善了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招标采购、财政资金等管理办法,推行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一卡通”发放,在全市率先发放县级公务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