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
受经济危机和高校扩招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形势下党和政府指出要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来促进就业。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1:陈少军和吴继明:大学生废旧手机中炼黄金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市场历经多次“换机潮”,每年被淘汰丢弃的废旧手机成为污染环境的隐形“杀手”。殊不知,废旧手机也是一座富矿,湖北大学环创团队的4名成员就从废旧手机中炼出了黄金,近日还获得了20万元天使投资。
旧手机里藏“金”
这个项目有做头
环创团队成员,湖北大学201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陈少军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日常生活中他发现,很多人对如何处理闲置的旧手机感到头疼。
而做过近2年手机代理和二手手机买卖的同班同学吴继明却认为,这些令人生厌的电子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因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的一项数据显示,经过加工提炼,6700部废旧手机可以产生700克至1400克黄金。
去年11月,通过市场调查和实地走访,陈少军和吴继明发现,目前废旧手机回收渠道主要依靠街头小贩和废品站回收。“一边是每年数以亿计的废旧手机,一边是不饱和的回收市场,让废旧手机炼出‘金’应该不是梦。”二人一拍即合,打算从废旧手机中“掘金”。
门外汉找来技术支援
O2O收手机潜心“炼金”
为了弄清项目的技术难度、市场可行性和落地可行性,两个体育专业的学生成了化学院和商学院的“常客”。后来,他们结识了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学生刘建松,并请到了化学化工学院的陈怀侠教授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团队就这样组建起来。
据介绍,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对18部手机的主板部分进行提炼,通过与化学试剂进行反应和生物技术处理,1公斤的手机主板中大约可以提炼金0.28克,银2克,铜100克,钯0.1克。大约25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出1克黄金。
“我们提炼出的黄金纯度达99.95%,铜可作工业用铜。目前项目处于投资对接阶段,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和改进提炼技术,提高提炼效率。”刘建松说,在前期技术和提炼工厂方面,他们还取得了武汉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并在回收渠道方面与电信达成合作协议。
近日举行的“武汉光彩·促进创业创新公益活动暨Top Doer全球创业周创业孵化行动”中,他们的“炼金”项目获得20万元天使投资。陈少军说,目前团队正加紧筹建自己的网上旧手机回收站,以O2O模式打破传统旧手机回收格局。
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2:3个80后女大学生开跑腿公司创业
80后创业,创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近日,在福州罗源就有这样一家贴心便民的“跑腿公司”,高温难耐的天气里,如果你懒得出门,轻松打个电话,就有人帮你代劳,怎不让人心动?公司的老板是3名青春靓丽的80后女大学生,不少客户亲切地称她们为美女版“罗源合伙人”。
2013年7月26日,记者走进这家跑腿公司,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被分隔成服务台、仓库、休息室等,客服人员正在繁忙地接听顾客电话。公司合伙人之一的叶彩英笑着说:“这就是我们的总部,目前公司刚起步,我们有3名客服人员,2名工人负责为顾客跑腿。”
叶彩英告诉记者,3年前她去浙江游玩,从朋友口中听说当地有“跑腿公司”,如果懒得出门,只要打个电话就有人代办,十分方便。她顿时来了兴趣,深入了解后,觉得很有市场前景,当时就萌生一个想法:如果在罗源也办一家这样的跑腿公司,肯定不错。由于那时有工作在身,这个想法只好搁浅了。
然而梦想的火苗并没有熄灭。去年底,叶彩英回罗源,与朋友连小舟、叶丽琴商量创业意向时,她再一次提起这个想法,大家一拍即合。说干就干,3个闺蜜成为合伙人,具体分工后,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前期准备工作。
她们开始奔走在罗源的大街小巷,有的询问同城送件情况,有的亲自跑城区各条路线计算路程时间,有的向市民开展问卷调查。长时间的劳累奔波,她们原本白皙的皮肤晒得黝黑,体重更是暴减。有一次,叶彩英在骑车跑路线时还不小心摔伤,父母见着心疼,就劝说她别干了。可是她并没有因此退缩,伤还没痊愈就和伙伴投入工作中。
经过几个月的市场调查、宣传营销等前期准备,今年7月18日,公司终于正式运营。开业以来随着高温的来临,市民的需求量渐增,业务量逐日攀升。为了保证24小时给市民提供便利,她们几乎每天吃住在公司,节假日也不例外。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也有不少快乐的小插曲,“我们还当了一回红娘呢!”连小舟饶有兴趣地说,客户林先生由于性格腼腆,想通过“跑腿公司”向心仪的女生发起追求攻势。每天下午,林先生总会打来电话,要求送饮料或水果给在某商场工作的黄小姐。头几次,黄小姐收到东西并不以为然,直到第五天,她的芳心终于被打动,羞涩地对跑腿人说:“你让他明天自己来吧。”目前两人已经成了一对甜蜜的恋人。
叶彩英坦言,创业梦想路上虽然遇到不少艰辛,但面对未来她们信心满满。下一步,她们打算在做好罗源城区业务的同时,逐步扩大乡镇区域业务,并增设房屋装修等业务,给更多人带来生活便利。
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3:孙俊峰:北大硕士不当公务员上海创业干装修
北大毕业干装修月入百万元 孙俊峰干装修两年内在上海买房
熟练地刮墙、批腻子、打磨,除了架着一副厚眼镜,穿着工服的孙俊峰看上去和普通装修工人别无二致。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实是北京大学社会学毕业的一名硕士。毕业后,孙俊峰去当了装修工人,引起了轩然大波。(6月16日光明网)
北大硕士做装修工?这事谁听了都会惊讶。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从北大毕业的“天之骄子”,要么走上仕途,要么进入学界,要么进入国际大公司,怎么会从事这种辛苦的体力劳动,学岂不是白上了?这其实是对读书、上大学的一种误读。
从小孙俊峰一直很听话,2006年考上大学时,家人把录取通知书拿给村里很多人看,当时在他家乡是个新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给家里长脸了”。寒来暑往,几年后孙俊峰硕士毕业面临分配,获得来自好几个省市不同公务员岗位的选调机会。这次,家人希望他进机关当公务员。觉得这样才配得上北大学历。
“从小就听家里的,但这次有点叛逆,因为自己性格不适应体制,想进社会扑腾一下,但不知道能干嘛,做装修是基于两方面,一是身边有人愿意带我,二是觉得做手艺人自由,那时有点理想化,想入行以后开家诚信的装修公司!“尽管如此,只有想法的孙俊峰依然得先从力工做起。家人当然不同意,争执到最后,孙爸爸气的只留下一句话:你自己做主,我不管你了!
做工开始也很难,还出过笑话,工长当众说孙俊峰太干净,不像个干活的,于是他每天偷偷把工服踩脏再去工作。大半年后,了解多了,孙俊峰就开始想办法找人一起承包工程,后来自己也成了工长。
“没过几年我就自己带人做了,“家装还可以,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室外装修就不行了,冬天的时候,我们也得在工地上干活,手冻得全都裂了。”面对镜头,孙俊峰向记者展示手上的伤疤和老茧,现在的他带着工人熟练地搅拌水泥,打孔,批腻子,俨然一副行家把式。只有从厚眼镜中,能看出他当年的学子情怀。
“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现在人买房子不容易,装修时一定要保质保量,把每个家当作自己的新家来装修,一点也不能马虎。“ 每接到一个新单子,孙俊峰都会这样和工人说。
现在孙俊峰的队伍与人装修合作,每月能拿下二十多个工地,营业额超过百万,但偶尔,他还需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北大硕士出来干装修工,多没出息,家里钱都白花了。”对此,孙俊峰也只是憨笑,表情混合了坦承与戏谑,想要质疑他的人要么一时语塞,要么满意地离开了。唯一让他高兴的是,家里对他的选择已经渐渐认可了。
“要不是做装修,我连房子都买不起。” 孙俊峰私下对记者说,用装修赚来的辛苦钱,他帮家里改善了居住环境,还置了东西,装修工人对他而言,只是当初创业的起步, “哈下腰来做大事,不必在乎旁人看法!” 面对镜头,这个曾经的北大才子,偶尔显露出一点当年的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