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感人的爱情故事

2017-05-18

爱情,是免费的。那份不由自主的倾慕,那份无法遏制的思念,那份风雨同舟的情,那份相濡以沫的挚爱,正是生命最深切的慰藉与最坚实的依靠。关于那些超感人的爱情故事你读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超感人的爱情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超感人的爱情故事篇一

在药都这个小城里,人们似乎都在什么地方和时候见到过老于,但又没有一个人对他产生过兴趣。

其实,老于还是挺有名气的,只不过那是在四十多年前了。那时他在药都梆剧团里是头把胡,那二胡拉得学鸟像鸟,学人像人。有一次,团里演出《秦雪梅吊孝》,正遇着饰秦雪梅的主角,唱着唱着突然间哑了嗓子,老于急中生智竟用手中的二胡替秦雪梅唱了半场。也就是从这次开始,饰秦雪梅的头牌演员梅香,才真正注意到老于和他手中的那把旧二胡。那时,梅香心气儿高,虽然是从省团犯了错误下放来的,但她因着有一副金嗓子和身手传情的演艺,以及那年轻标致的模样,自然不会把县城剧团的什么人放在眼里。这一次,她却稍稍改变了自己的一些态度,一是老于救了她的场,二是老于竟有如此的技艺!当然,那时老于还是小于,也才二十一岁,比她还小了一岁呢,这是梅香心里不得不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去,梅香除演出外是极少跟团里的人说话的,她孤傲得像开在岩石缝里的一朵花,让人只能远望而不能近观。现在,她有了些变化,那就是人们时不时能看到她与小于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没几天,关于她和小于的绯闻就传遍了药都城。小于也一下子成了药都城茶余饭后议论的名角儿,他精湛的二胡技艺也一下子被人们发现。但人们最关注的并不是他的二胡技艺,而是他与梅香能不能成婚的恋爱前景。

而事实并不像人们议论的那样,他们俩并没有恋爱。这样说似乎也不完全符合事实,小于开始爱上梅香了,只是梅香并没有一点爱的意思,她对小于的感情只是那种愿意多说几句话而已。这种情况的结局,自然让人们后来大吃一惊:一年后,梅香又被调回省团;小于接连到省城找过她几次,结果肯定糟得很,这从小于当时那欲死不能的表情中是显然易见的。接下来,药都人都开始骂梅香绝情,当然也有人讥笑小于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现在看来,这应该是正常的,花花世界,什么样的人没有啊,何况还有那些梅香的铁杆星迷,他们怎么会同意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嫁人呢。

然而,这一次变故对小于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小于这个当时的胖小伙子,一个月内瘦脱了几层壳,而且再也没有胖过,他在人世间的形象,从此就永远是一副挂了衣服的衣架模样。后来最让人伤心的是,从那以后再没有人听到,他那把能哭能笑能唱能吟的二胡声了。准确地说,小于从梅香走后,就再也不拉二胡了,他成了团里的杂务,人们总是见他单薄的身子,一声不响地在搬来扛去的。据说团里曾要他重操二胡,可他一握住胡弦手就颤得像筛糠一样。

可以说,从此小于就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但他仍然活着,而且还活得相当的坚韧,因为他找到了一个让自己生命走下去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一管羊毫笔。其实,在这之前小于是对毛笔毫无兴趣的,但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突然就离不开这种软软的羊毫笔了。他开始无休无止地写起了毛笔字,秦刻汉碑魏帖晋书,真草隶篆颜柳欧赵……各种法帖字体流派,他都不停地临写,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只写两个字:梅香!

一晃间,春夏秋冬四十个轮回过去了。小于不仅变成了老于,而且彻底地从药都人的记忆中淡去了。老于靠着他那几百元的退休工资,在人们的漠视中孤零零地度着晚年。工资虽然不多,但对于一生未娶的老于来说,还是够他买墨和纸的。这样,他仍然一个人在家里不停地写着那已经写了四十多年的两个字……

去年腊月,一个梅花飘香的雪天上午,老于像平日一样铺纸蘸墨,挥毫疾书之时,他的门很有节奏地响了。这对老于来说可是极少有的事,有谁这时来叩自己门呢?静了一会儿,叩门声仍在继续,他放下手中的羊毫笔,拉开了门,站在他门前的竟有一帮人!前面的年轻人很是恭敬地说:“这是从美国来的华侨杜女士,她是慕您老的大名而来的呀!”老于的脑子一时竟有些眩晕的感觉,他弄不清眼前这个一身富贵的六十多岁女人,怎么会来找自己呢。

进了房间,那个年轻人对老于说,“于老,你可记得前年有一位外国人从你这里买走了一幅字?杜女士就是来求您的字的!”啊!老于忽然想起来了,前年他还住在那条老胡同里,那天他正敞着门在写字,有一个人从门前走过,那人站着看了好一会儿,就用生硬的中国话说要买他一幅字。当时,老于正要动迁房子需要钱,就从案子底下找出一幅递过去,那幅字共有九十九个“梅”字和九十九个“香”字,每一个字各有不同。那人连声OK,竟给了老于一万块钱。现在,老于竟把这事给忘了。

这时,眼前这位杜女士用有些生硬的中国话激动地说:“请于先生给我也写一幅吧!”说话间,身边的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宣纸给老于铺好。老于定定地瞅着杜女士,足足有五分钟,转身拎起那管羊毫笔,蘸墨,润锋,凝神而书,雪白的宣纸上,一枝由字组合的墨梅渐渐凸现了……眼前的一帮人啧啧称赞不绝,正在这时,老于突然收笔,接着,身子一顿,竟倒入站在他右边的杜女士的怀里。

杜女士和老于一样被人们送进了医院。然而,老于再没有醒来。杜女士醒过来后,人们才知道,她就是四十年前的梅香。梅香出院以后,把老于屋里写过字的纸和老于的骨灰,一同带走了……

超感人的爱情故事篇二

“左边第一行?左边第二行?右边第一行?右边第二行?”病床上的杨建付眨了下眼睛。

“z?c?s?y?w?”杨建付又眨了一下眼睛……借助夫妻俩烂熟于心的拼音字母表,同样是用眨眼的动作确认,鲁冬梅接着拼出了第二个字:da,四声。

“伟大?你说我伟大?”鲁冬梅轻轻“呀”了一声,眼睛弯成月牙儿:“你咋舍得夸我了?”

1998年7月,鲁冬梅产后几天,时年28岁的丈夫杨建付结束休假归队了。一天中午,这个壮汉突然觉得浑身疼痛,肌肉无力。刚开始,他没把这当回事,以为休息几天就好了。可此后,杨建付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先是右手不能动,随后左手不听使唤,后来,走路也不灵了。这是多么骄傲气盛的年轻人啊,五公里越野拿过炮兵学院的冠军,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打得一手好篮球……但经诊断,杨建付患的是罕见疾病——运动神经元受损症,存活时间不超过5年。听到这个结果,杨建付顿时脸色煞白,浑身瘫软。

拖着疲惫的身子,他回到了老家滁州,鲁冬梅闻此消息急得差点晕过去。杨建付也万念俱灰,几乎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鲁冬梅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连夜和丈夫抱着女儿、背着行李回到部队,她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把丈夫的病治好。

得病后,杨建付的脾气变得异常暴躁,经常为小事大吵大闹,对鲁冬梅发一些无名火。1998年冬,一天夜里,北风咆哮,下着鹅毛大雪,两人又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倔强的杨建付坚持让鲁冬梅立刻离开部队回到老家。鲁冬梅能理解丈夫的心情,她另找地方对付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照样烧饭洗衣服。

杨建付的病情日渐严重,身子一天天软下去,鲁冬梅先是搀着、扶着丈夫,后来,只能背着;再后来,她拖着、抱着丈夫。她非但没觉得自己难,反而对丈夫心疼不已:原本能跑能跳的男人突然软得像面条,心里得多难受?

不出门的时候,鲁冬梅觉得自己像带着两个孩子:丈夫不能走了,女儿正好学步了。没多久,摔得满身伤痕的杨建付,只能坐在轮椅上看女儿满地撒欢儿四处奔跑。走了十几个城市见了几十位专家上百个病友,鲁冬梅终于相信:运动神经元受损症是世界性难题,甚至比癌症还可怕。

2003年7月,在被301医院告知回天乏力之后,鲁冬梅推着丈夫去了故宫,看了天安门,坐了地铁。故宫台阶多,她一阶一阶抬轮椅上去;地铁推轮椅不方便,她抱着丈夫上下。七天后回到家,鲁冬梅全身瘀青。可她还是觉得自己能做的太少:“每次看到电视上那些换肾啊换肝的新闻,我都在想,我情愿他得的是这种病,这样我就能把我的肝我的肾都换给他。”她别过脸,“可他偏偏是这样的病,我什么都给不了。”

为了给丈夫筹集医药费,鲁冬梅卖掉了所有的首饰;为了省钱,她狠着心断了女儿的奶粉。她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巨额外债。得知消息后,部队官兵纷纷慷慨解囊献爱心,短短三天就筹集捐款1。5万元。

2007年10月,杨建付病情进一步恶化,躺在床上除了意识清醒,其他功能几乎都丧失了。为了方便鲁冬梅照顾杨建付,部队出钱在医院附近帮鲁冬梅租了房子,帮其女儿办理了淮安市入学手续;部队领导和战友捐款设立了“鲁冬梅爱心基金”,安排战士每月一轮换帮着照顾杨建付。

这些年,不分白天黑夜,鲁冬梅每半小时就要给杨建付翻一次身,天气暖和了,再把他抱到轮椅上散步、晒太阳,多年卧床的杨建付身上一个褥疮也没有生过。每天,杨建付都要吸痰几十次,呼吸机几乎由鲁冬梅一个人负责。她还跟护士长朱霞学会了全套护理技术。

肌肉严重萎缩,杨建付失去了吞咽和咀嚼功能,只能靠胃上插管进食,鲁冬梅把肉、菜和米饭打成糊糊,用针管一针针打进管子里。为保证营养,杨建付每天还要“喝”一次牛奶,“吃”两次水果。不管多贵,鲁冬梅都给丈夫买时令蔬菜、新鲜水果,自己常常啃块馒头吃点咸菜就打发了。春秋季,鲁冬梅只有两条裤子替换。她说进商场太费时间,“他离不开人。我不知道能陪他多久,多陪一会儿,少遗憾。”

如今,专家说杨建付活不过5年的预言早已被打破了。鲁冬梅说,只要每天能说一句杨建付起床了,我就很知足。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