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接受与馈赠礼仪是怎样的
商业的接受与馈赠是我们生活中商业场上常见的,那么你们知道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接受与馈赠礼仪是怎样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商业接受与馈赠礼仪是怎样的
商业接受礼仪
接受礼物时,双手接过并致谢;征得送礼人同意,可以当面打开,对礼物表示赞美。将礼物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是失礼的行为。
商业馈赠礼仪
谦辞敬语的使用,是馈赠礼仪的基础,但馈赠能否成功,是否符合礼仪,还需大家弄清在馈赠过程中的六要素。
这六要素是指:送给谁,为什么送,送什么,何时送,在什么场合送,如何送。也就是馈赠礼物时要考虑的馈赠对象、馈赠目的、馈赠时机、馈赠场合、馈赠方式,简称馈赠礼仪六要素。
馈赠对象
馈赠对象即馈赠客体,是赠物的接受者。
馈赠时要考虑到馈赠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位、身份、性格、爱好、数量等因素。根据馈赠对象确定馈赠内容,安排馈赠时机,选择馈赠方式,方能达到馈赠效果。例如:馈赠的对象是小朋友,则选择的馈赠内容既可以是有意义的赠言,也可以是他们喜爱的学习用品、玩具等。又如,馈赠的对象是儒雅之士,则可以选择香薰作为礼物,并附上祝福纸条。俗话说:“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收礼物的人高兴,送礼物的人也高兴。再说,“折柳相送”也常为文人津津乐道,因为柳的寓意有三:一为表示挽“留”;二因柳枝在风中飘动的样子如人惜别的心绪;三为祝愿友人如柳能随遇而安。
馈赠目的
馈赠目的即馈赠动机。任何馈赠都是有目的的,或为表达友谊,或为祝颂庆贺,或为酬宾谢客,或为慰问哀悼。
馈赠动机应高尚,以表达情意为宜。这里,娜礼仪跟大家分享一个伴手礼的常识。
伴手礼是出门到外地时,为亲友买的礼物,一般是当地的特产、纪念品等。“伴手”是伴人送手礼,也就是古人“伴礼”的意思。这其实是没有什么特别的馈赠目的,只是为了朋友偶尔不见,或是相聚或是重逢,以一个小礼物助兴,告诉对方你还惦记对方而已。
以往的华人社会为农业社会,人情味浓厚,翻出外或是回乡,为表关怀与礼数,都会携带随手的小礼物送给亲友。这些随手的伴手礼并不一定是价值不菲的名贵产品,而是代表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虽只是一份小小的伴手礼,却代表了送礼者的心意,可谓礼轻情意重。
现在,伴手礼已不只是着重于联系情感的一份随手小礼物,而成为商业行销各地名品及特产的专有名词,也为携带伴手礼的人提供了现成的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都成了伴手礼的代名词。
馈赠内容
馈赠内容即馈赠物,是情感的象征或媒介,包括赠物和赠言两大类。赠物可以是一束鲜花、一张卡片或一件纪念品,而赠言则有多种形式,如书面留言、口头赠言、临别赠言、毕业留言等。馈赠时,应考虑赠物的种类、价值的大小、档次的高低、包装的样式、蕴含的情谊等。
赠物的花样种类繁多,不跟大家一一列举,但馈赠的内容,最好是有创意、新意,并尽量做到方便携带。当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访美,克林顿送给他的就是一颗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小石头。克林顿说:“当你觉得疲惫或心情烦躁时,抚摸这块石头,它能安静你的心灵。”这样的礼物既稀缺又包含意义,非常有创意。
对于馈赠内容的检查也非常重要。从商场或者是其他地方买回来的东西不一定就都是完好无缺的。因此,送礼之前要细心检查这份礼物有没有瑕疵,标签清理干净。如果送的是食品,还得仔细检查有没有过期;如果把别人送的东西转送给别人,要检查对方有没有写上你的名字,如果落了款的字画就不应该送给别人了。
馈赠时机
馈赠时机即馈赠的具体时间和情势,主要应根据馈赠主客体的关系和馈赠形式来把握。
可以选择在双方一见面时,也可以选择在双方即将结束会谈告别时,还可以选择在双方谈兴正浓,都很愉悦时。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时刻,馈赠都应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一般来说,馈赠时间的选择贵在及时,超前滞后都达不到馈赠的目的。馈赠时机贵在事由和情感及其他需要的程度,“门可罗雀”时和“门庭若市”时,人们对馈赠的感受会有天壤之别。所以,对于处境困难者的馈赠,其所表达的情感就更显真挚和高尚。
中国人讲究的“雨中送伞”、“雪中送炭”就是这个道理,即馈赠时一定要注意馈赠时机的选择,因为只有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才是最难忘的。
馈赠场合
馈赠场合即馈赠的具体地点和环境,主要应区分公务场合与私人场合,根据馈赠的内容和形式来选择适当的场合。
一般而言,公务会谈,公务馈赠,宜选择公务场合,甚至有时会有摄影摄像以作为日后资料整理、新闻宣传的需要;而私人场合则显得随意。至于要不要在馈赠场合就应该当着别人的面打开包装,应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
西方人习惯在收到礼物后就打开包装,当面欣赏并赞美礼物,而且让众人都来看看。东方人很爱面子,如果我送的礼物和其他客人的礼物比较之下比较逊色,那么这份礼物不仅没有带来欢喜,反而可能怄了一肚子气,一般情况下,东方人很多时候不会在公众场合打开礼物。
馈赠方式
馈赠方式主要有亲自赠送、托人转送、邮寄运送等。毫无疑问,亲自赠送是最能体现馈赠规格的。
亲自赠送时,一定要注意赠礼时的态度、动作和语言的表达。只有那种平和友善的态度,和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是令赠受礼双方所能共同接受的。那种悄悄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中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