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作励志日志
相关话题
工作对社会的意义,社会的发展进步,与每个社会组成成员的选择倾向是有密切关系的。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工作励志日志:教学感悟
近日,天气转凉,我这个不耐冻的人终于成功地感冒了,眼睛一遇冷气就睁不开,还不停地流眼泪,但是没有办法,快要到期末了,要上课,而且还看到了要在周五将考卷的打印版交到教务处的通知,因此这两天都坐在电脑前弄高一高二两个升学班的卷子。实习这么久,又一次体会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不同:学生生病了,可以直接请假回家;老师生病了,得看时间,协调课时,如果你的课没有人上,那么只能坚持。而谈到这一点,又不由得想到了有关媒体报道的“机器人教学”。
我们都知道,机器人的优势显而易见:不知疲倦,可以做许多重复性的工作,记忆力、抗压力强,在歌舞、绘画等方面能超越普通老师。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一些地区都有出现机器人教学的情况。例如在江西九江学院,便有信息学院智能机器人工作室开办的机器人创新空间,每周日面向校内外人员开放。除了机器人教学,还有相应的动手实践及趣味实验。机器人的语音和肢体动作与课件PPT是同步的,它能像一位老师一样在台上讲课,开发的老师则在台下或是实验室里辅导学生,提升授课效率。
当然,虽有优势,亦有不足。教育的本质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习,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教师除了授业、解惑之外,还要通过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熏陶引领学生,用爱来感化学生,而这恰恰是没有情感和思维的机器人的命门所在。另外,教师面对的都是个性不同、条件相异的学生,在应对差异性方面,“机器人老师”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无法因材施教。
因此,总的来说,机器人永远无法替代“真正的人类教师”,但却能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巨大冲击,也必将推动教师工作和教学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也应当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有运用新型科技的能力,具备创新教育的思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这周我们学校新安装了白板,并针对其使用方法组织老师们进行了培训学习,让我们获益匪浅。讲课时我已经试用过两三次,在屏幕上写字更清晰,今晚上课时还给学生讲了复习资料,随意放大、标注,非常方便。这就是一种学习。希望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共同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成长、发展,迈向美好的未来!
工作励志日志:2016年如何让你的工作更加有效率?
繁忙≠效率
我们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无论是在火车站、咖啡厅,还是行走在大街上,总能看见身边的人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
前不久,我问一位上过我的培训课的高管海伦一天会收到多少封邮件。“500封”,她竟然答道,“但是,我一封也不会看。如果真看的话,那我就别想做自己的工作了。”她说她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如何获取信息,而是如何不被海量信息淹没,留出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
海伦的助理会帮其查看所有的邮件,她每周只花几个小时与助理讨论一些必须由其解决的邮件。“公司花钱雇用我不是让我做类似处理邮件这种事情的,”她解释道,“如果我整天忙于做一些别人希望我做的事情,那我就没有时间做我应该做的事情了。
在繁忙的网络世界中,你是没法做创造性工作的。”海伦有一个观点,也是我亲身体验出来的,那就是,如果你做得少一点,而思考多一点,你会过得更轻松。
然而,“什么也不做”是不容易办到的,也是不被接受的,因为那样我们会被视为不负责。事实也同样如此,如果什么也不做的话,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内疚。可是,我们更常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忙起来就没完没了,永无止境。
诸如不断查看邮件这种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使我们兴奋得难以停止。切断联系,我们就会面临与世隔绝的危险。可是如果从不间断地保持互联,听之任之,那么就很难实现自我完善,洞察世事,创新点子也不会闪现。
紧张带来“创可贴式的解决方案”
“什么也不做”是开启潜意识的最佳时机。潜意识对我们强大的信息库进行关联搜索后,通过无意识思考进行信息整合。在这种思维状态下,我们很少受限于常规模式。相对于专注地解决某一问题的状态,潜意识状态下更有可能出现创新想法。
潜意识成果通常不会立即转化为有意识的想法,可能需要一个孵化过程。什么也不做或彻底放松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可能还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最佳方式。问题解决达人在停止有意识工作后,仍然会无意识地关注某一问题。创造性解决方案很可能在诸如散步、开车、阅读或与孩子玩耍之时闪现,进而在休闲之余把棘手问题解决掉。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高度紧张连续工作9小时后,接着去参加一个会议。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在会议上得出的方案只是一种创可贴式的解决方案。脱离又专注当下的状态在各个企业中越来越受欢迎,许多高管会通过正念冥想制定决策、解决问题。每天留有一定空闲时间的人,相对于连午休时间都被工作
占据的人来说效率反而会更高。
意大利画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总结道,“有时工作越少,收获越大。”有很多广为人知的天才想法都是“突然冒出来的”,如阿基米德在浴室中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牛顿在林肯郡花园中发现地心引力、保罗·麦卡特尼某天早晨醒来后谱写了睡梦中出现的“Yesterday”旋律。诸如3M、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谷歌、推特、脸谱网等公司都将“断联时间”作为其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
当发现自己永远有做不完的工作时,通常会更加努力地干活而不是聪明处之。我们总是自欺欺人地认为,完成下一个任务后就可以放松一下了。但待办事项在不断地增加,而我们还总想把事情做得更漂亮一些,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如果陷入这样的漩涡,是时候摆脱单调乏味的工作休息一下了。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放下某一问题,通常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豁然开朗,原来办法就摆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