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对绘画训练的作用

2016-12-02

水彩画作为独立画种,自19世纪传入中国,很快就被中国民众接受,并在中小学里普及开来。现在,不仅美术院校开设水彩画教学课程,而且在其他高校, 还有中小学美术及色彩基础教学中,均采用水彩和水粉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和知识。水彩画在绘画训练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通过水彩画的训练掌握色彩规律及绘画方法

水彩画是以水与色的交融而形成的画种。它主要借助于光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变化来进行物体的塑造,是真实客观地对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特征作深入刻画的绘画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水彩对客观事物的造型与色彩等因素和艺术表现法则进行全面认识和研究,水彩画成为色彩的科学表现的典范。西方传统绘画观念认为,现实对象最真实的再现只有轮廓和形,而轮廓线是通过与背景不同的色彩和明暗对比产生出来的,西方水彩画追求光影变化的形式成为水彩画通常的表述形式。

水彩画根据对象的明暗光影对其进行形象塑造。它利用明前暗后、明实暗 虚、明强暗弱、明主暗宾的视觉规律来进行水彩画的创作与表现,并能通过光的变化来表现其空间感、质感、层次感和立体感。

同时,画家还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直观印象来描绘和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画家的感觉和观念,把对物体的色彩特征作为描绘的前提和主体,从中发现一般人所不能发现的带有画家个人主观认识的色彩关系、色彩现象和色彩感受。

明暗水彩画所追求的就是塞尚所说的能“代表自然”,而不只是“再现自然”的那种形式和方法。水彩画家为了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经过长期的研究与绘画实践创造出一系列画理和法则。这些画理和法则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水彩画艺术的总结,也是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门类绘画的重要途径。

二、 水彩画与其它画种的联系与区别

(一)与水粉画的联系与区别

“水粉” 这个词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意大利的大师们用一种水质的胶画颜料,或者蛋胶画颜料作画(即坦培拉),并将这种颜料称作水粉。水粉颜料不透明,干后形成没有光泽的粉状表面,与色泽纯洁透明度高的水彩颜料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两种颜料在工具、技法、基底等等方面的要求却很相近。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院校教学中的色彩课几乎都是用水彩作为主要的绘画工具材料与手段。

1965年,我本人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校,色彩课采用水粉材料。而教师的教学范图全市水彩画,可见那时水粉画在我国刚刚进入课堂教学。因为水粉颜料有较强的遮盖力,能够覆盖,涂改,便于初学者的学习,也因其厚涂、干画的画法有些像油画,这对于在当时经济不发达时期,想学油画又学不起的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油画的极好的代用品。

水彩画与水粉画的作画媒介都是以水来进行调配,水粉画的颜料也与水彩画大致相同,只是水粉色的颗粒比水彩色略粗一些,没有水彩颜色那样透明,如湖蓝、粉绿等色度较淡,颜色比水彩颜色粉质多,不十分透明。

但是,水彩画与水粉画仍然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水彩画依靠水的稀释来减弱其色度 ,画面越亮的地方,用水越多,用色越少,空出的白纸的颜色是画面的最亮处。而水粉画则不完全一样,甚至相反。水粉画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接近水彩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接近油画的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中高光和亮色都不是空出来的,而是用白颜色与其他颜色相调后进行非透明覆盖来进行表现。

接近水彩画表现手段的水粉画,可以通过用色较薄、多层覆盖,产生水彩画那样的水色交融、色彩斑斓的效果,同时又有一定的浑厚感。由于白粉的介入, 色彩的调配更为轻松、自由。色彩的处理上,可以深色覆盖亮色,也可以亮色覆盖深色,色彩更为厚重,色彩表现更加自由。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表现方式就不具备水彩画所独有的魅力——透明与清新。

现今的展览会中水粉囊括在水彩之内。因使用树胶为粘合媒介,选用不透明的白色颜料或填充剂加入颜料中,使颜料本身具有一定的遮盖力。因此,国外有“树胶水彩”或“不透明水彩”之称。水彩与水粉的区别也正在于此。

(二)水彩与中国画

水彩与中国画有许多相近或相似之处。这是我们中国人更容易接受水彩画的缘故。其相似之处 ,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材料上,两者均用纸本绘画,讲究用水的干湿变化和对比,使用水溶性颜料和管形毛笔作画。在用水用色的技法上,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中国画尤其是中国水墨画所表现的抚媚华滋、空灵淡远的艺术效果与清新透明、滋润空灵的水彩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国画颜料和纸的性2.jpg能局限所致,国画的透明叠加和水色交融效果不及水彩画。生宣纸吸水性较强,故水在纸上的流动渗化不及水彩,叠加的透明度也不及水彩。熟宣纸上的流动渗化比生宣纸好,但因纸较光而薄,故没有水彩纸上所能产生的那样丰富的变化。所以,国画的透明叠加和水色交融的效果与水彩画不同。

然而 ,水彩画不同于中国画,其区别主要不在于媒介物,而是各自所表达和蕴含的内涵不同。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蕴、哲学思想、民族精神对中国画的影响与渗透是非常深刻的。中国画又将这种民族意识通过造型、线条和色彩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画是以线为表现语言的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有工笔与写意两种。工笔画表现方法工整而细致,作画步骤是先勾后染,色彩绚丽,并富有装饰趣味。水彩画中也有一种表现形式是先勾出轮廓线,然后用水彩色进行塑造的。尽管同样地用水用色用线,然而水彩画中的线条与中国画线条是有所区别的。水彩画中的线条所注重的已不是轮廓的自身,而是在光线的意念中来进行线的表现。水彩画中的线条把明暗光影融入线中,把光影中原本比较宽的背光面有意进行压缩, 变成线的形式,成为水彩画里线的依凭。这里的线,是由影演变而来的,与中国画中的线作为单一轮廓的表达在表现意念上完全不同。

当然,水彩画中的线,在表述方面也可带有中国绘画的意味,中西艺术在这方面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我国著名画家林风眠在这方面的尝试非常成功, 成为中西艺术合璧的典范。

中国写意画重视意境的营造。它要求画家在创作中把创作意图与创作思想 融入所表现的对象之中,以对象为载体来抒发其情感,构筑成某种完善的艺术境界。写意画的表述手段主要体现在用笔、用墨和用色之上。由于笔、墨、色及宣纸的特殊性,画家在运笔、着色、泼墨、施彩的过程中,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变幻莫测的效果。

写意画以墨为主,比较多地利用墨色产生明暗、层次与质感的表现效果,因而不像水彩画那样注重色彩的变化。正如王之江先生说“中国画是水墨画,西洋画是色彩画”。写意画中也经常利用色彩来进行表现,但与西方人用色有较大的区别。西画所注重的是对象的色彩关系和由色彩所产生的明暗关系,关注其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的相互作用,而中国写意画的色彩只关注物体的固有色和画面形成与色彩构成,其色彩不受自然事物的真实色彩束缚, 而只是作为事物的某种符号被象征性地加以运用。

水彩画同中国写意画一样讲究虚实。但东西方对虚实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西方水彩画之虚实是指色彩对比、明暗对比,而中国画的虚实则注重线条的疏密和轻重,轮廓的清晰和模糊,要求“实者虚之”、“虚者实之”,体现虚实相生的原则。可见,中国写意画中的虚实是一种意境和气韵的表现,而不像西方绘画那样,虚实只是层次、空间和远近的处理方法。

在表现风格上,水彩画还应不断追求色彩的丰富,光影的变化,装饰的趣味, 水的淋漓,塑造的极至等等。只有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破除现有的观念和模式, 才能发挥水彩画的所有功能,推动水彩画的繁荣和发展。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