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内涵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那么你对经济结构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经济结构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经济结构的介绍
英文为Economic Structure 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它有多重含义。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可能性之上。结构合理就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有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经济结构状况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发展趋向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状况差异甚大。
经济结构的内涵
(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
(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
(4)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经济结构是个经济系统,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结合,有着数量对比关系。研究任何一个经济结构,不但要重视它的要素特性及其结合形式,同时也要重视它的比例关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不是随意建立任何一种经济结构都是合理的。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长期形成的,其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情况;是否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可能性之上;能否充分发挥一切经济优势;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既有利于促进近期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能否取得最大经济效果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
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经济结构调整的含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藉以改善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利用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促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整个国发经济向前发展。当前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
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调整经济结构是应对两大潮流的需要。 第一,高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其中包括信息技术革命、生物工程革命、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革命。这个潮流必然会对全球各国原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有些产业将走向衰落或淘汰,而一些产业将萌生或以爆炸性速度发展,尤其是软件和生物工程产业。第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主要表现在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等方面。这个潮流把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地球成为“地球村”。一国经济要想快速发展,就不能无视这两大潮流的存在,要适时调整传统经济结构,顺流而行。
经济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在结构调整理论上,存在几个误区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结构调整只注重向自然资源的结合。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经济对传统的自然资源的依赖逐步减小,人力资源、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器。作为工业起步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来讲,早期经济建之于自然资源基础是一种必然选择,但在原始资本积累完成后,继续实施自然资源战略就会走向经济发展的反面。
二是目标定位在不切实际的世界最高技术领域。进入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字化等新技术,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不少的经济发达地区,都曾把自己的结构优化定位在对世界最前沿技术的追赶上,但往往现实与目标并不能同步。
三是片面注重经济结构的数量对比,忽视经济结构质的对比。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二三产业比较的理念在经济界很流行,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不是很合理,往往从三次产业的划分中去说开去,结果却往往对这种概念进行反驳。简单地进行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并不能说明经济结构的合理程度,正相反,分析结构必须关注一些结构的质量分析。
四是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的简单比较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所有制本来并不是事物的核心成分,关键的东西是所有制结构后的机制。也就是说,无法证明哪种所有制结构就是最有优势的,而在于可以看到所有制背后的机制存在哪些不足。投资结构也是如此,按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投资结构的改变并不只是受到一种简单的人为力量的影响,而更主要地受到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影响,或者说是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
经济结构的分析技术
简介
经济结构调整的分析技术的成立基于如下假设的提出:一是经济结构有微观与宏观之分,而这里的经济结构指宏观结构;二是微观结构,即企业结构的研究相对成熟,对宏观结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选择的技术集合设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交叉领域,即微观经济结构分析技术的宏观化。
环境扫描
环境扫描是指浏览大量的信息以觉察正在出现的趋势和形成一套设想。它是在研究微观企业内部结构时,对环境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技术。环境扫描技术认为:一,一个组织制定结构战略所需的信息,都可以从公开的出版物中得到,广告、印刷品、各种政府机构的公开报告、新闻报道,以及产业研究都是信息的来源;二,许多机构定期分解其它地区的结构,仔细研究其中有哪些是结构创新与结构分析技术的创新,三,通过对所猎取信息的过滤,筛选出3--4 个焦点问题,围绕这几个重要问题,制作设想方案。环境扫描的重要意义在于,结构调整机构不仅应该关注本地区的结构现状和资源现状,还应该关注地区以外的相关信息,也就是以世界的眼光看地区经济发展。视野是否拓宽几乎成为结构政策成败的关键。环境扫描技术同过去对外埠信息关注的区别在于,以往对外埠信息的了解常常还处于感性状态,没有深入的了解,而新的环境扫描技术介入了系统论、数理统计、概率论等知识,从而增加了扫描技术的科学成分,把对外埠信息的了解建立在科学状态下,最终使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预测技术
环境扫描为经济结构预测奠定了基础。预测技术分为两种类型:定量预测技术和定性预测技术。定量预测技术是将一组数学规则应用于过去的数据序列以预言未来的结果。当结构调整机构得到足够的可靠的数据时,定量预测技术就比较可取。但许多时候缺乏获得精确数据的场合,所以预测往往由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这就是定性预测技术。这两种预测方法不可或缺,都是结构调整非常重要的方法。由于环境因素的动态变化,预测结果常常同现实产生一定的偏离,为了提高预测效果,需要注重五种手段的运用:一是采用简单的预测技术,这是因为,统计发现,简单预测技术与复杂预测技术的结果常常是比较一致的;二是将每种预测结果与无变化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后者大约有50%的准确率;三是不能只依赖一种预测方法,特别是进行长期预测时,应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预测,然后对结果进行权衡;四是不要企图准确界定事物的转折点,许多转折点都是随机的;五是随着预测时限的延长;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随之下降,适当地提高预测期限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率。预测技术是环境扫描技术之后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良好的预测能为地区经济发展确定有效的目标,从而实现经济适度发展。
基准技术
基准技术是寻求不同结构调整机构获得有效结构调整的最佳方式。基准技术的基本思想是,结构调整机构通过分析各个领域的领先者的内部结构,然后模仿他们的做法来改进自己的经济结构。它一般遵循四个步骤:一是结构调整机构成立一个基准化团队,其首要任务是确立参照系、基准化内容以及收集数据的方法;二是因队所需信息包括组织内外所辖范围内外的结构调整情况;三是开展不同结构的经济数据分析,找出结构差距以及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四是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最终达到或超过其它组织的结构标准。基准化事实上是将目标分解,然后观察分解部分目标参照物情况,从中连选出重要的有价值的范式,试行之,并形成新的组合。基准技术是对经济常规化理论的一种延伸,即说明在经济发展中,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需要标明自己的个性,相反,在许多领域,结构安排具有自己的共性,结构调整机构必须首先遵循这种共性安排。
创新技术
由于现实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发展,对其他地区结构的研究与复制,虽然决定了结构调整的对错以及速率,但它并不能真正使结构优化,只有变革才能使结构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有效的调整必须最终落足在创新技术上。一是要通过教育沟通、参与、促进与支持、谈判、操纵与合作、强制等技术手段,降低变革行动的阻力;二是必须关注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包括管理领域结构变革、技术变革、人力资源变革等的新动向,要善于将一些新的创新技术引入变革活动;三是特别注重组织文化的变革,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如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减少外部控制、接受风险、容忍冲突、建立开放系统等等。总之,创新技术是结构调整闭合系统实现结构升级最重要的一环,没有它,结构调整技术都只能是一种经验的判断,而不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