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宫廷礼仪须知

2017-02-22

明朝(1368-1644)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那么你们知道明朝要注意什么宫廷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明朝宫廷礼仪须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明朝宫廷礼仪须知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虽有传流的共性,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其传存的个性。从元、明、清比较起来看,明代更多地保留了汉人的风俗习惯。在明朝宫廷中,皇室、内臣及其宫眷生活阔绰奢侈是民间不能相比的。在宫廷有自己的饮食习俗和特色,本文仅按月份来谈谈明宫饮食的若干习俗。

明代的宫廷饮食机构可分外廷和内廷两大系统,外廷饮食机构是国家官署的一部分,负责以国家或朝廷的名义举办的各种祭祀、宴饮的饮食;内廷饮食机构属宫内机构的一部分,主要负责皇帝御膳的制作。明代宫廷饮食具有食物原料极其广博、重视饮食养生保健、喜食时新果品肴馔、经常禁屠用斋食素、前期尚俭后期奢靡五大特点。

明代宫廷生活主要是指帝后及其家族的生活,明代帝后的饮食文化活动是极尽豪华奢侈的,按照明初统治者的规定,它是礼 的典型体现。明代帝后的饮食文化活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帝后及其家族的节令饮食文化活动;二是统治阶级为了特殊的政治需要和目的而举行的筵宴活动。

二者既互有联系,又互有区别,前者是帝后家族本身为满足生理需求、文化需求而进行的饮食文化活动;而后者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其政治需求,并以此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饮食文化活动,其参加者不但是帝后及其家族成员,而且还包括统治阶级内的诸多官员,其筵宴的规模大小、参加的成员均有严格的等级限定。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宫廷的筵宴与帝后的年节饮膳,既因宫中政治、经济条件无比优越,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家的富贵显赫,从而使得这些宫中筵宴华贵、典雅、庄重、等级森严,且礼仪繁缛;更因其政治色彩浓烈,故宫筵参加者们的政治食欲 ,远远大于其生理食欲的需求。

宫廷帝后及其家族的节令饮膳活动首先,由于帝后及其家族是统治阶级中的最高层,享有各种封建特权,因此,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合理 与 合法 占有者、支配着,可以竭尽享用,奢侈浪费亦在所不惜。其次,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北京便成为明朝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统治中心,每年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时鲜饮食食品汇萃京都,进贡皇宫,从而使得统治阶级得以赁薄他们手中所拥有的权力,来满足他们奢侈靡烂的生活需要,可以随时将各地的名特时鲜食品调解皇宫内院,供他们享用挥霍。

再次,正由于明代帝后家族具备以上特权,所以他们可以利用宫中从全国各地征召来的名厨高手,将各种时鲜节令物品加工成美味佳肴,随意尽情享用。

而许许多多的节令应时食品大都具有延年益寿、补气养精的食疗功能,因此,他们也特别注意对节令时鲜食品的摄入,以补养身体。虽然伴随各种节令时鲜食品的享用,宫中也举行节日的庆祝娱乐活动并且节庆的许多内容与民间年节时民人的活动有诸多雷同;但由于这是宫中处于统治阶级的最高层次的成员的活动,故有其特定的文化氛围,也有其特殊的用意与目的,因而对民间节庆的饮食文化活动有着直接、间接的影响。

明朝宫廷女子

1.女医谈允贤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女医明妃传》,说的是关于明代无锡女名医谈允贤的故事。当然这里边的事儿,有很多是不符合史实的,比如谈允贤和明英宗、明代宗两兄弟以及瓦剌太师也先的四角关系。据中国医学史学者郑金生先生考证,谈允贤的生卒年是1461年-1556年;也先死于1454年,此时谈允贤还未出生;明代宗朱 祁钰死于1457年,享年29岁,这个时候谈允贤也还没出生;明英宗朱祁镇死于1464年,享年37岁,此时的谈允贤只有3岁。你们说,这个四角恋爱算怎么回事?

既然如此,女医谈允贤和代宗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杭氏,那更是八杆子也打不着。不过呢,原作作者和剧本编剧也是没有办法,但凡背景设在古代的故事,不和宫闱秘事扯上点关系,不上演霸道皇帝的戏码,就没人看。

历史上真实的谈允贤,无锡人士,父谈纲,是成化五年进士,曾任南京刑部主事。祖父谈复、祖母茹氏皆善医,特别是祖母,在谈氏自小学医的过程中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五百多年前的官宦人家,能让女孩儿从小“弃女红,习医学”,真是了不起。谈允贤50岁时著有《女医杂言》,由其子杨濂抄写刊印。因为夫家姓杨,谈氏也被称为杨孺人或杨谈允贤,后来她在95岁的高寿之年去世。

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有些是讲腑脏功能、经络脉象、病因病理等基础理论,比如《难经》;有些是集理、法、方、药于一体,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著作,比如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些以记载和论述方剂为主,兼具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比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即收录了五千多个药方。而医案专著在明 代以前的医书中是不多见的,有关专科医案的著述,更是少之又少。所谓医案,是中医治病时对有关病例的病情症状、诊治过程、处方用药等所做的关联记录,一个医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一份病史介绍了。《女医杂言》便是妇科专门医案著作, 共收载病案31例,也是中国医案发展史上较早成书的专科医案著述。

女性医务工作者从业,古已有之。汉、唐两代官办太医署就有女医,她们熟悉医典、医方,可以按脉诊疾、用药治病,比如毒杀汉宣帝许皇后的淳于衍就是隶属于太医署的女医。有些女医出自官宦或书香之家,家族医学渊源深厚,有的 熟谙医典,有的临床经验丰富,但诊病范围多限于士宦阶层内部,比如宋代的冯氏、明代昆山徐氏、歙县蒋氏、方氏、无锡陆氏、清代的闵姊、王恒其、顾德华、冯 衢、晚清的曾懿。也有在底层民间游走于户外的从事健康护理的女性,比如医婆、药婆、稳婆。但古代女性医务工作者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汉代义妁、晋代鲍姑、宋 代张小娘子和明代谈允贤,人们把这四位女性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然而只有谈允贤有著作流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