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德育毕业论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被我们提上了教育日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小学德育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小学德育毕业论文范文一: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导读::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品德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际,谈几点尝试与体会:
一、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儿童的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引起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而,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品德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如:教学《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我先用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创设了“危险无处不在”的生活情境,给孩子敲响安全的警钟,所用的图片与录像都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让孩子有一种真实感。九顷小区活活烧死五岁小女孩,新华小区一位一年级女生在假期被邻居杀害等。然后让孩子寻找身边的危险,孩子们从家庭、小区、路上、学校等生活场景中列举一些危险实例。从这些身边的真实案例中,我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只有树立安全意识,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危险。我又设计了一个小品表演环节:我们要远离危险,但是遇到下面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办呢?(1)家里着火。(2)放学途中遇坏人。(3)有人落水。通过生活情境表演来巩固所学知识,体会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正是这些源于生活的素材,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动机,使学生对安全的认识提高了,自我保护与防护能力也增强了。
又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我启发学生: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在家中父母是如何关心、疼爱自己的?由于父母的疼爱表现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家中能够体现父母关爱的地方很多,通过寻找,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了许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中,都蕴藏着父母深深的爱。如在炎热的夏日里,母亲为自己扇风;在过生日时,父母准备丰盛的晚餐和精美的礼品;在自己生病时,父母守候在病房里…当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一件件小事都凝聚着父母的爱时,真实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有了这些真实体验,当教师要求学生讲述父母疼爱自己的故事时,孩子们跃跃欲试。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二、以游戏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大特点。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组织活动,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五册品德教材中从“自画像”“猜猜他是谁”到“为父母过生日设计活动方案”,处处闪烁着游戏的魅力。教学中,我们经常组织儿童开展比较喜欢的各种活动,让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如教学《我不耍赖皮时》,我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孩子们亲身参加“击鼓传花”游戏。游戏前老师提出规则,鼓声停,花在谁手里,谁就要表演节目。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懂得了大家共同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好、玩得愉快,并能增进同学间的友爱。
三、以角色转换为途径,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自我
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如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为了能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我让学生回家假想一下和父母换角色:自己就是这个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父母假如就是你的孩子,你每天要承担多少事情?通过这么角色转换,学生突然觉得当个父母真的不容易,现在的我应该做父母的小帮手,而不能做父母的“小烦恼”。一位同学充满深情地说:“我体会到了父母每天烧饭菜很辛苦,而我有时还嫌菜难吃。我真是太不对了。以后,我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开心快乐,多和父母换角色,让他们多多休息。”
四、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激发学生探究与表现的欲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有效的评价就是一种激励性的评价,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寻求进一步探究与表现的欲望。
1.教师评价
对学生品德学习的评价应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重视学生活动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考和创意等。其次,可适当采用延迟性评价。因为学生的良好品德,生活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内化,因此,教师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不要过早地轻易地就给学生下定论。
2.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发扬自身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使评价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激励、调节作用。如:让学生自己评价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家务情况等。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如上《自画像》时,在让学生“画画、写写我自己”后,可以让同桌两人互相评价对方画得怎么样,写的个人特点是否符合实际,从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4.家长评价
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日常过程性评价,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如学完《家庭树》一课,让学生回家画画家庭关系图,可以请家长联系实际,如实予以评价。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今后,我们应根据学科和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李方艳学周刊2016-02-25
2、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秦红上海师范大学2005-05-01
有关小学德育毕业论文范文二: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论文导读::在当代,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城市,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也遭到了污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农村地区人们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那么,针对环保意识培养这个问题,教育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从小就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
论文关键词:意识培养,合作探究,环保习惯
一、农村地区小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及重要性
(1)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更有甚者几乎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只对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稍有了解,但是对于环境为什么会污染,生态环境为什么会恶化,生态为什么会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后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等问题缺乏根本认识,所以,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来改变现状。
(2)农村大部分小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都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且易受负面影响,大多小学生都喜欢效仿别人的不良行为,就会导致他们无法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如,看见别人乱丢垃圾,心理便会产生一种模仿效应,即别人都可以乱扔,为什么我不可以,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就不会对环境问题予以重视,或者他们明知那样的行为不可取,但在潜意识里没有形成乱丢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意识,最后,意识支配了他们的行为,就会让他们形成不好的习惯,对于类似的不良环保习惯没有认识到,随意的乱扔垃圾,使环境受到了污染。
(3)农村小学生对于“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等类似的专有名词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在内心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意识环保习惯,当他们看见父母习惯于把废弃的塑料垃圾当做燃料使用,而把燃烧释放出的浓浓黑烟看作是正常现象,却不了解燃烧产生的废气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农村地区生活用水随意排放、农药的任意使用、牲畜粪便的不合理处理等都会导致河水污染,进而引发一连串的水污染的不良反映,导致河中鱼、虾等一些水生生物和植物死亡,生态食物链受损等现象,可对于这类现象的原因他们却不得而知,殊不知是因为他们缺乏环保意识,所以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尤为重要。
(4)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生物资源都十分丰富。但是很多小动物、昆虫、鸟类都成了小学生的玩伴,如:去稻田里捉蝌蚪,掏鸟蛋,捕捉蝴蝶,用弹弓打鸟等成了很多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眼里那只是玩耍的一部分,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生态的一部分,没有意识到那样会破坏生态的平衡。所以,要纠正他们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在心里形成爱惜小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与非农村学生的差距较大,加上很多农村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家庭教育产生的效果不明显。不能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收到切实的效果。另外,与城市生活资源相比较,农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一般不会产生严重性的缺水和水污染等现象,但近年来和城市相比较,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水资源的浪费,电的浪费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此外,农药、灭鼠药的随意使用,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任意排放,打猎、过度捕捞等一系列的行为成了农村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这些行为的发出者大都是多成人或长辈,所以对孩子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左右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导致农村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淡薄。
(2)学校教育原因
如今,大多农村学校的教学主要把重点落实在书本教书上,而对环境教育还不够重视,根本没有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大纲要求中,更是很少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课程,大多情况只是向学生宣传最基本的环保行为,没有作深入了解,另外,农村小学的环境教育缺乏专职的教师,这主要归结于农村的小学老师大部分也是生长在本地区,对环保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的环保教育的开展,小学的环保教育和学科教育之间还未能衔接起来,因此,学科渗透就相当缺乏,那么,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同样缺乏。
(3)社会原因
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大部分还存在与社会脱轨的现象,与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接受的相关环保教育常识也较少,加之全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习惯,如:在学校考试要求学生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在校外,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随处乱扔也不会受到处罚,这就会让小学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环境保护对于他们的约束力就会降低。所以,由于全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就进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保教育。
(4)自身原因
农村小学生还处于低龄阶段,因此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从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再到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他们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再到深奥一些的环境问题,他们更是谈不上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在他们的意识里就会形成环境与自己没有关联,自然就不会关心环保。也就造成了他们环保意识的淡薄。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1)学校教育应充分挖掘渗透在各科教材中有关环保意识教育的内容,把环保 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中,量体裁衣,有争对性的进行学科渗透教育。
保护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地区有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不同的栽种,教师可把这一先天优势开发成课程资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带领学生到田间参观学习,让学生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农作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了解一旦环境和生态遭到破换和破坏,农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2)结合农村特色,从身边的事物中开展活动,师生共同探究环保知识。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的饲养场,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喂养小物,在喂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对小动物保护的本能。了解动物粪便的合理利用即可成为肥料,但如不经过处理就有可能污染水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衍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加强课堂环保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巧妙穿插。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育,如通过故事、寓言等具体形象地向学生传递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的结论,而是提出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阅读资料去了解环境问题,学生们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此时的老师就该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所得的结论,老师可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合理性,并运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来进行学习,此外,老师在环保教育中不能单纯的只做宣传,而是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前提下环保习惯,巧妙地渗透环保内容,让学生逐渐领悟、体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
(4)多开展小学生环保实践活动
环保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形成环保观念,加强学生的环保决心,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转化强而有力的实际行动。环保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更要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保护自然生态必备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学生随意丢垃圾,乱摘花、践踏草坪、随地吐痰等现象,教师就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让学生随即检讨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便能增加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师生一起组织“爱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并能将垃圾进行分类,对废弃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废水的循环使用,这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还帮助学生领悟身边常用资源的可贵性,不应随手丢弃,而应珍惜爱护,进而加深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5)充分利用环境纪念日,激环境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每年有关保护环境的纪念日不少,那么教师可充分的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纪念日的意义,如每年的3月22日植树节、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可以这些节日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保护环境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巩固环保知识,如,植树节可带领学生参加植树,绿化身边的生活环境,这样学生即参加了活动,有从中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深化了课本上所学的有关知识,世界环境日也可开展“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观察,总结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协助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家庭是孩子除学校外的一个重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在农村地区,在学生的课余以及假期时间,大部分都是帮助家人在田间干农活,在这段时间里环保习惯,他们能发现很多新的问题,而此时家长的简答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如反常的气候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学生自然不明白气候反常的原因是因为生态的破坏,而很多家长也不明白这一点,鉴于这个原因,学校可向家长介绍一些相关的环保小知识,对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可以让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中利用教材,将直接知识和间接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参与、观察、实践,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成为环境保护活动的参与者,监督者,在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结合农村现状,及时的对农村小学进行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下一代能过健康的成长,共同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李友梅,刘海燕.环境教育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丁兆雄.环境教育师范先行[J]. 环境教育,2000 (5):24-26
[3]许江映.小学环境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J]. 环境教育,2003(6): 36
[4]田菁.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2001.
[5]任耐安.环境教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6]白月桥.环境教育目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有关小学德育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小学德育论文范文大全
2.小学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3.小学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4.关于初中德育毕业论文
5.初中德育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