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优美散文欣赏
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优美散文欣赏,希望我们的文章你能喜欢。
中秋节的优美散文欣赏篇一:中秋佳节,倍思亲
睡不着,已经躺下得我起身于这城市的夜晚,一个人,此刻,却不是很安静,灯光下的车流不息,这让我本来的就不好的心情无疑又加了一成霜,却不敢喝醉,摇摇晃晃的在这热闹的城市里,孤单一人欣赏着夜景。
痛,无比的心痛,不希望谁能懂得此刻的感受是承受着怎样的思念和复杂,在明日的到来好像是个快乐的节日,然而,我却并不这么认为,在这个离家很远的地方,我只感叹,中秋佳节,倍思亲,谁懂?
这不仅仅对家的想念,还有心中那不说出的感受,那无人能够理解的痛苦,明天,未知数,茫然的不知所措,是,这一刻,才感觉其实自己并不是把什么心事都写出来,然后说无所谓,月亮湾仔里珍藏着我最真的祝福,夜里,我遥望远方,期待那一刻的美丽能够永远呆在家的身旁,正想着,笑着,一个人独享这一刻的悲伤,忽然之间,车声身边划过,把我从幻想拉回了现实,才知,最美的也不过如此,想多反而会很累,顺其自然,也要有这温柔的灯光相随,才能看到那心中想了已久的天堂。
如若上天能够让我拥有一对翅膀,我定会在此刻来到你的身旁,我不在乎你是否会把我对你的爱在心中珍藏,如若天上的太阳失去了光芒,你要带她一起飞翔,傲游你似曾许诺的天堂,我不在乎这无痕的受伤,如若你只想安静的呆在那和她相约的地方,我不在乎为你折断翅膀,为你,我打开了心房,任由你自由的欣赏,
如果你需要一个依靠的肩膀,我绝对是你永远的榜样。就算爱你如此彷徨,迷惘,让我迷失了方向,风在吹起的时候,等待就是我心中最美的愿望。
回想,在家的时候,那自由,那心情,比起现在,孤单,无聊,我只有一张床,除此之外,一切都是不变多想,还记得,和妹妹在一起,想到离别的日子进入倒计时,心中有千万个不舍,那时,多希望时间能停下,世界停下,比起现在我只想心能停下,因为真的那种感觉说不出来,真的很痛,如果停下是解脱,多停留几分钟没有那个必要,此刻,此时,只需停下就好。
期盼了太多,感觉失去的也很多,其实不然,只需顺其自然即可,放下,不去想太多,把已经丢掉的就在昨天,永远忘记,把今天所拥有的,留在脑海里,如果有一天失忆,还不至于一塌糊涂,就算要忘记的干净,至少还有这一刻的想起。
曾经,家是避风港湾,现在孤单是最好的陪伴,出门在外,孤身一人,珍惜太阳给的灿烂,辉煌,心还在昨天留恋,明天,未来,停留,便是最好的站台。
中秋节的优美散文欣赏篇二:又是一年中秋节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佳节之际,看着天上的月亮,我不自觉思乡起来。
在中国,中秋佳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古代人民在这个节日到来的一天,全部穿上盛装,一家人坐在亭子里吃着点心,赏着天上的明月。由于在这一天,恰好是月亮和地球挨着最近的时候,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最圆的,古代的人就是爱想象,看着这天上的月亮,就想到了人间的团圆。其实,在长期在外的游子眼里,远方的牵挂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看着月儿是如此的圆,可是自己呢,还是在异乡奔波,不能和家里的父母团圆,心中的伤感顿然涌上心头。于是,人们就把这思乡的情感聚集起来,渐渐地,这就成为了属于游子的节日。
古代没有现代这么发达,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要是想家了,就拨号给家里打个电话。因此,他们只能借助手中的笔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了,而且,虽然古代有驿站,但是这书信并不属于官方文件,给家里写一封信,家里人收到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在外地呆的时间越长,这种思乡的情绪就越浓烈。如果以古代游子的评价标准来衡量的话,我也算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吧!
以前,国家并不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好像是韩国把端午节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遗这件事发生后,国家才意识到别人正在挖自己的根,这才被打醒,一下子把端午节,中秋节等不是很重要的节日全设定为法定节假日了。和国家一样,我家没有在外地打工的人,一家人长年生活在一起,到了这中秋佳节,家人也不是很重视,只是听说集市开始卖月饼了,才知道今天是中秋佳节,是一家人团圆的节日。我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自然也感觉不到游子的心酸。但是,自从我参军入伍之后,两年不能回家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而且,还是在军营里接受高强度的训练,这种生活上的巨大反差,让我在中秋佳节之际不自觉想起家来。望着天上的一轮圆月,回想起自己最近的日子,我就觉得家还是最温暖的地方。家,可以不富裕,但不能不温馨。
现在,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我已经在外拼搏近四个年头了,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猛然觉得家才是最好的归宿。?以前,我可是不怎么喜欢吃月饼的,现在,我开始吃月饼了。尽管,在这三天假期内,有不少游子提前订票,不管路途有多遥远,他们一定要回家看看。毕竟,老是和家里人打电话,没有亲眼看见母亲那样有感觉。现在,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不能回家和父母一起在阳台上赏月,但是在这中秋佳节之际,我还是和父母通个电话,向家人问好。家里现在也挺忙的,即割谷又是晒谷啊。
母亲说,现在家里正忙,稻谷都黄了,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儿。听说,最近家里要下雨,母亲说几天稻田里的谷黄了好多,一下子用收割机割了好多,全部晾晒在后面的水泥路上,一听说要下雨,父母可急坏了,一直在忙着收谷,现在刚收完谷回来,还没吃饭。听了母亲的话,我顿时心里酸酸的,母亲都一把年纪了,已是五六十岁的人,现在还是种那么多田,甚至比我上高中时还多。以前,之所以种那么多田,是因为在一户农家有三个孩子一起读高中,学费开支还是一笔不少的钱,可是,现在,只有老三一个人在读书,学费也不贵,我和老大都脱离家的负担了,可是,父母种的田不减少反而增多了。
每次听父母说自己最近很累,以前的病又犯了的时,我就提醒父母以后少种点田,都五十多岁的人,不是年轻时的那阵子。可是,母亲就是不听,老是说自己没事,说以后我们结婚还要钱呢!父母还真是想的远啊!我们还没想这事,父母就提开始替我们操心了。孩提时代时,父母操心我们是否健康成长;学生时代,父母操心我们的学习;出门在外工作了,父母开始操心我们以后的家庭了。好像父母老是有操不完的心。父母种了一辈子的田,老是想在自己还身体力行的时候多种点田,家里多积缵点钱,以后肯定是有用的。没办法,我只能多劝劝父母注意身体,不要把自己累着了。
通过电话后,我只能把所有的思念寄托在天上的明月了。真好!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们都怀着同样的一颗思乡梦圆的心,于是,一位战友建议,干脆每个人出一点钱,买点吃的,在阳台一处摆上一桌,喝个啤酒,大家都把心中的思绪说出来,对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我们各自代表各自的家庭碰杯!小家不能团圆,就让祖国这个大家团圆吧!
中秋节的优美散文欣赏篇三:中秋之月,亦心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前日,网友给蓑翁寄来贺卡,正好就是这首苏东坡的《中秋月》,很美的画面配以清凌凌的音乐,甚是喜欢。不过,湖湘的八月十五,还没有清寒的意味。吟诵这样美妙的韵句,不然而然,心胸间有了一种悠远的惆怅,就像是清亮的溪水中,旋动的一片枯黄的树叶。其颤动,犹如不胜寒凉的晚秋的荷。
于我,东坡所云“明月明年”,似乎还隔着一段很遥远的距离。我甚至怀疑,我能否走这样长的路程?
还算幸运,只要等待一个时辰,看得到月的。天空用比较肃穆的灰蓝色,等待月的冉升。
夜籁的声音,贴着夜的濛迷,借着夜的阴掩,续续不断响了起来。虽是有了不少凉意,但,却非抽泣那种。何尝不说,夜乃丝丝的呢?其亦如虫子之练声,反反复复,添了诸多的韵律。蓑翁口里,心里,保持着一致,不发出丁点干扰。虫子为什么要发出如此声音,自然有虫子的道理。夜的寂静,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的合唱,才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融。至于,人该如何打发自身的孤独,落寞,虫子不会关心的,我莫知虫之嘶,虫亦不懂我之哑,然各得其所宜。
如是,户外以一种别于常规的,无以触摸到边际的空廓,等待着可能的“发生”。无论什么意义上的暗影,虚形,都不成为隔阂的。未来的,眼前的,过去的,均以心之序次,连联。
时至九时,蒙蒙之中,银的光,被远处水的涟波,漩散而开。随之,一种耳朵听不到的声音,柔柔地抵达心灵,唤醒心内睡着的情思。一些沾着玉露一般的清润,唤醒了那一枚枚酣睡的、被梦一样的青纱掩着的字。
一切开始变得茫远,正因为茫远,才感受很近的酥痒,撩了肤表,一种清逸直往深心。飞升的萤火,它的闪耀,不再囿于一片青叶的范畴。甚至可以感受萤火的光,成为文章里的字,抑或虚词,把无关的美的散碎,联缀起来,很婉约的诉说年少时的梦。
似乎,每一年的中秋,更多是用一种感觉的方式,而非物化的方式度过的。如果没有小孩子,吵要月饼吃,那么,这中秋晃了过去,也不会自觉。
一点也不错,吃月饼,过中秋;过中秋,吃月饼,这是诸如蓑翁这一辈人孩提时最富诱惑的事情。记得,那时候,一个小孩子很难吃到整块月饼的。一块月饼,总会分成几份。尤其是兄弟姐妹多的人家,能够尝尝月饼的味,已经很不错了。
距山冲二三华里,有一小食品作坊,作坊没有其他工人,也就夫妻俩,姓王,约莫五十多岁,没有儿女。每年只要过了农历七月半,就开始做月饼了。他家的月饼馅选料无非自家的鸭蛋,自家地里的花生芝麻等等。没有不喜欢的,我甚至会跑二三里,爬到作坊后山那棵高高的酸子树,透过酸子树的叶隙,可以看到王家作坊的内院,这样不光看得到一些制作月饼的工序,最重要的是可以闻到月饼特有的香味。
现在吃月饼,一个人可以整块整块吃,似乎味道失去了那种淳美。
祭月,拜月,这样的活动,无了踪影。蓑翁更愿意诸如祭月拜月活动中,月色装饰的女子,于银辉柔泽点缀,而发散的馨香。这馨香不是化学的,那效果不是工厂车间可以炮制。
山野,住家的越来越少,本来很人伦的日子,失去了更多传统的内容。无论怎样,月色,特别是这中秋的月色,是一种黏合剂,其可以修复人伦的缺失。此时此刻,人又可能于最纯粹的一个表情,那怕就是一声浅浅的问候,一抹淡淡的微笑,得到幸福之满足。蓑翁,从不愿把一个日子装饰得很特别,让其它的日子更黯然,这不是哲者的思考。然而,变迁的时代,变去了原有的精髓,丢弃了人与人之间最实质的最自然的联络方式。
如是,蓑翁对于中秋,还有着传统躯壳的日子,心存一种古朴情怀。我踱出茅庐,脑子里幻灯一般放映一张又一张熟悉的脸,我反复回想一些有意义的细节,那怕就是自己琐碎中的尴尬,并非都是烙印似的事情。
好的心情,更需要自身的酝酿。一丝云的无重,它是无垠之湛蓝里的舒悦,也若美文中的句子,总能提升人内心的慕望。
去年的中秋,好像月色没有,不过,桂花的香,还是很清雅的,隔三里五里,都闻得到。其实,蓑翁把它当做了月色的芬芳。在如此境界,自天涯而来的,相似的心跳,总可以书写一段挺美的恋爱的。
月到中秋格外圆,其实是心里的效应。不同的中秋,于时序总有不同的意蕴,除了忽略年齿老了一岁,感受没有绝然的相似。
焚一炷香,时光于幽曼的月的气息里,响应了古远的情怀。很多的夜晚,特别是这中秋的夜,月的效果是医疗的,可以诊治最内髓的伤殇,可以化去心胸的痞块的。月下的祷告,总可以收获一段时间的沉静。
月亮冉冉而升,精致的一盘,其实,她是天空中的明眸,肃穆,静寂,不会被那些微弱的声息损害。我看到了,一张渍泪的脸,一团荷的脸,写了纯纯的胸臆,把一种凝思,曝于月的窥看。
对于人文之峰峦,其脉络所绵延的人类朴素情感,总会在自然的力量下,呈现。悠远中的行走,风景的叠现,在一个一个的驿站里,所悬之灯火的徽记,能够读出更多更多的永恒。
无需清晰,轮廓似的物象,剪影似的物象,给予的想象,可以没有边际。
蓑翁只可以停下自己的行走,却停不了自己的思绪。夜已经很深很深,蓑翁倚靠者窗,月色,匀在蓑翁薄薄的衣衫,匀在蓑翁脸上的沟壑,这种无意的填充,胜于文字的效果。
一丝青藤依了窗台蔓了上来,柔亮,柔凉,晶微微的,是不是月的凝脂呢?颤颤的,绝非由于蓑翁的心动,那应该是月说话的韵吧,和着夜的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