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十八岁的一封信
孩子们,十八岁,代表成年,代表责任,代表一篇全新的人生篇章,要去闯荡,要有勇气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下面小编整理了给孩子十八岁的一封信,供你参考。
给孩子十八岁的一封信篇一
孩子:
今年,你十八岁。
你会争辩说,是十七,还有九个月才满十八周岁。你很认真,我不得不改口。如果我不改口,你就会变脸。你说你是怕老,我猜,你不是不想长大,是怕长大。
我是从十四岁开始对年龄有了意识,当时喜欢上了一个男同学。我想,无论如何也得等到十五岁恋爱才说得过去吧。但那一年好长,长得我终于失去了喜欢的耐心。那之后,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十几岁的年龄上,我常常希望赶快长大,我发现长大了能获得更多生活的权利。
如果你是个孩子,他们可以不严肃甚至轻蔑地对待你,对待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的选择甚至你的身体。比如,你必须在什么时候吃东西、吃什么东西以及吃多少,头发必须以何种发型留多长,哪种衣服可以穿哪种衣服不能穿,能不能穿高跟鞋、用面膜、化妆……
就像你几次跟我抱怨的情形,在饭店,你去找服务员点单,对方多半会再来桌前跟我确认,孩子在他们眼里是没有意义的。
在父母的爱里,孩子的遭遇也至多喜忧参半。凡间爸妈大多拿捏失当,大多是用无微不至的照拂和“为你付出了一切”后的合理期待把孩子的“自我”给吃了。
“你还是个孩子”,六个字足以一票否决你所有的自我意志。而成年人,他们可以恋爱、生孩子,可以赚钱、过自己的生活,他们不仅占有孩子,还占有另一个成年人的世界,强大霸道而且复杂神秘。有时,你就站在世界的门口,却拿不出年龄这张入场券,只能讪讪、悻悻地止步。
而你,怎么会不愿意被说成是十八岁?何况,十八岁之后你还有另一个挑战。
就像作为一个孩子,作为一个女人也常常会被不严肃甚至轻蔑地对待,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的选择甚至你的身体。
比如,你应该喜爱并擅长清洁烹调针线等家务活儿,不然就得有点儿自卑自责;你必须注意穿戴搭配得符合潮流品位,不然就是粗鄙可以被嘲笑指责;体重和胸围必须保持在什么范围……
就像你小学一年级时跟我抱怨,假期里参加了学校的足球兴趣班,不久,老师就劝你退出,原因是班里只有你一个女生,老师带起来实在不方便。所以,你要么永远守门,要么赶紧离开。
就像你这几年的偶尔抱怨,当男同学想要假装成熟世故地结束你们的争论时,他们会轮番使用这样的陈词:好男不跟女斗;跟你们女人说不清,女人都是情绪动物;女人嘛,只要长得漂亮就行,长得不够漂亮就该尽心尽力把自己收拾漂亮。“你只是个女人”这六个字足以否决你方才的处心积虑和别出心裁。
这种不严肃甚至轻蔑,在歧视和打击你的同时,还可能诱发你的压抑和逃避——做女人是有退路的,就在一转念一转身间。
就像我告诉过你,生你之前,我和你爸爸都没有特别期待过你的性别,当生育与延续传承相连,我自动地将腹中的你称作“儿子”。虽然我说过,看到自己初诞的孩子,哪怕那是只青蛙也定会珍爱,但当我知道你这个“儿子”是女儿时,我是有些失望的。随后我跟你爸爸说,“俗话说得好,生儿子是神气,生女儿是福气。生个女儿全家都可以不那么辛苦,咱俩实在落魄了还可以把她嫁了换钱”。
就像我常听到的女同事之间的议论,“你看我的不求上进就知道我家庭生活幸福,看她的兢兢业业,就知道她在家里肯定不满足”。
我不知道你将来会不会有落魄到想嫁了自己换生活的时候,但你一定会有艰难得这样想的时候:女人天生该被男人照顾呵护;女人何苦让自己拼得那么累;女人最大的事业就是把自己嫁出去,女人最好的成功就是成为贤妻良母。
我论不清其中的逻辑,但我直觉,唯利是图的商人赚不到最丰厚的收成,以嫁人为己任的女人修不到最幸福的婚姻。有人把女人的职业成就与社会价值当做她们对自己不如意的情感和婚姻生活的替代补偿,这是偏见。
即便被爱令我们有价值感,也只有当我们有价值时才能被爱。若是一个自立尚不能的女人,我们可不可以怀疑,她是把谋生的狩猎或寄居说成了爱情,甚或当成了爱情?
年轻和漂亮当然也是价值,无奈殊难恒久,注定快速折价。你要有智慧和能力为自己创造一些能保值增值的优质资产:好性情、积极乐观的态度、助人利他、精深的专业素养……它们是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在爱情和婚姻里也同样重要。不想被人轻视,首先自己要克服歧视——认为男女有不等的权利,复以女人之名申请特权。
还是那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免费的晚餐,没有免费的任何一餐。这不是残酷,这正是世道的公平。优惠必然以权利的让渡为前提,今天可以请男人帮柔弱的你拎包让座,明天就该由强大的男人替你入职升迁。
身为女婴,你出生时要割断依赖于我的生物脐带;身为成人,你十八岁时要割断依赖于父母的心理脐带;生为女人,你始终别忘了割断依赖于男人的文化脐带。
长大的路上还有一关。
就像作为一个孩子和女人,作为一个人也常常会被不严肃甚至轻蔑地对待,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的选择甚至你的身体。
比如,你应该在多大年龄结婚、应该跟什么样的人结婚、能不能不结婚、一个孩子都不生或者生上一个足球队,你可不可以不要稳定的收入只要自在地写诗唱歌?你可不可以在温饱或清贫间泰然自若地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要警惕和反抗这个时代的物质主义的诱导、强势文化的霸权和多数人群对个人意志的镇压和轻蔑。他们会说“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能怎么样?你不过尔尔!”他们会在你坚持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时打击你,说你不在意物质就是阿Q精神、自我解嘲、自欺欺人;他们会在你追求高尚和美好的时候打击你,说你的向上向善是矫情虚伪“装”;他们会在你变得丰润坚强的时候打击你,说你清高、不近人情、站着说话不腰疼。
每每有人在我用手机发的微博后面评论道:用的竟然是小米?我能买得起苹果,所以我不在意,如果我真的买不起苹果,我真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如此不在意。在你长大成人的步履维艰中,在那些打击来临的时候,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挺得住。
那就简单一点儿吧,做个好人,一定会得到幸福。慨叹好人没好报者,仍然以做好人为手段而不是修炼,所以慨叹时仍不是好人,没有好报便解释得通。真正的好报是一种心态,那样的心本来无不满,何处惹尘埃。
是不是看到了这样不易的前程,你在十八岁面前踟蹰徘徊?
大多数人不缺乏人生道理的教诲,缺乏的是对那些大道理的坚信,总以为自己在成长中可以走捷径。我和你都不属于特别聪颖的人,幸好!那就让我们慢慢来,这过程需要勇敢,不是和别人争斗,是跟自己的恶劣较量;需要耐心,不是等待成功,是习惯平淡;需要宽容,不是放弃自我,是让自我更有弹性;需要善良,不是用来标榜自己,是借此让自己获得幸福。如果这是一桩必须自己完成的事,那么就连你在那里独自苦斗,我也只能在一旁默默看着。
只是,你有没有感觉到,我有没有让你感觉到,我的目光里有不同的爱,是十八年前由你的到来而生发的不同的爱。我会爱你,我当然希望你是智慧美丽幸运成功的好女孩,但即便你不是,我仍会爱你。这是我们的关系中我唯一能肯定的胜任,也希望这是你在未来不确定的生活中永远能肯定的幸福。
XXX
XXXX.X.X
给孩子十八岁的一封信篇二
小女:
20号晚上,你发来短信说:“爸爸,我23号过生日,满十八岁了”。想了想,我短短的回了:“嗯,记得。祝贺你,过了生日就是成年人了!”
我一直是一个笨拙的父亲,我想你早已清楚。你给我发这个短信,估计也是为了提醒我吧_你知道我一向来对各种生日纪念日多是满不在乎。
但这次我确是记得的。而且好几天以来,我一直在想,我也许应该给你做点什么,趁着你的成年日之前,趁着你还是个孩子。想了想,还是就简单的写封信吧。
可以这样说,为了这封信,我已经准备了18年。
在你出生后的岁月里,我的生活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在外的多在家的少。这让我并没有多少时间与你一起共同生活,像其他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尤其后来与你母亲分开之后,相见的时间就是更少了。
这在你的心里,也许有抹不掉的阴影。这对于我,何尝不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和无法言说的愧疚。虽然我一辈子都在试探着生命的深度,但是当我回头,却发现上自己在最重要的一环上几乎是残缺不全。
你是上天给我的功课,我却在这里缺课甚多。
因此我要对你说,作为一个父亲,如果那些孟浪的岁月给作为孩子的你带来了伤害,我希望作为成年的你能够原谅。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能够给予弥补。
但是无论如何,你已经18岁了。你健康、活泼、心智良好、勤于学习也懂得娱乐,这足以让我感到高兴和幸运。
过了这个生日,从年纪上你就是一个成年人了。
也许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个日子既让人感到自豪,也让人感到隐隐的忧伤。因为从从这一天往前,每一个日子都越来越靠近离别。不管父母如何热爱他们的儿女,儿女如何依恋他们的父母,这都无法阻挡成年的孩子要展开自己的生活,父母子女相互离别。
这些离别,有些是一时,有些却是一生。我们无法预测也无法阻挡。世世代代的人们,就是这样在这个星球上成长、离别和生活。
就像所有的船,都要去远方逐浪,所有的鸟,都要去虚空飞翔。
现在,离别的船已经拉响了它的第一声汽笛。那么,趁着我的女儿还在身边,做父亲的我也说点什么吧。
这也可以看作另一个成年人,从成年世界分享给你的一些体悟。毕竟,你的父亲像一只乒乓一样,在这个世界已经闯荡多年。
首先我希望你能作好你当下的事情。你现在已经是一个高三的学生,这个阶段对于你来说,其重要程度无论怎么说都不过分。虽然你的父亲,历来都是中国教育制度的批判者,但是也不得不说,在当下的中国,你一定得全力以赴。
因为这一年之后的结果,无论好坏,也许都将影响你的一生。
有一种说法,高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从智慧方面来说,人在任何条件下都可能获得成功或者幸福。但是从一个身体力行的人来说,在恶劣环境中每天忍受煎熬已经颇不容易,哪里有精神去谈论成功与幸福。
在中国,高考就是一条通向成人世界的绳索,每年都有人摸索着它走向自己未来的位置。对于大多数人,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这一生,面对这个世界的方式和气度。
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因为没有全力以赴而给未来埋下更多的委屈。
你应该还记得,我曾经把龙应台给安德烈的一句话抄给你:“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自你小学入学以来,爸爸从未对你的学习有什么硬性要求,但在今天,我愿意把这段话再一次抄送给你。
其次,我希望你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一个人懂得感恩,自然会有所敬畏,不会自高自大,胡作非为。如现在的人,大多数没有什么感恩之心,认为一切都是天然如是,理所当然。小至一饮一啄,大至宇宙运行,天地之间除了因缘的支持与交织,并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孤篇。
而在人间,一切事物运转的背后,都是各种人的辛劳与汗水。就是看似平凡的每口饭菜,倘若没有人种,种了没有人收,收了没有人运输来城市,城市里没有人起早贪黑的把它们进行买卖,我们能否吃得上一顿早餐也是个问题。
也许有人说,用钱自然可以买到一切,有何感恩可言?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一个人置身于没有这些因缘的原始森林,纵然无数钱财,又有什么用呢?他难道可以从虎狼的手里买到食物,还是从禽兽那里得到诊治?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深夜里烧钱取暖吧。
如果没有这些必要的因缘,金钱其实一钱不值。我们应该感恩这些因缘。
你也应该常常感恩你生命中遇见的人,亲人朋友师长玩伴。哪怕他们仅仅是在你郁闷的时候,给了你一个微笑,你都应该把它看做如获至宝。
一个人懂得感恩的人,必定会幸福。而一个人不懂得感恩,他的生命之路只会越走越艰难。
我也希望你能宽容。一个宽容的人是有福的人。
有个颇有影响力的人物曾经说过,成人世界与孩子的世界最大的区别,就是成人世界失去了“不批判”的能力。我想,他说的“不批判的能力”应该就是宽容吧。
按照这位人物的话来讲,只要我们具有宽容的能力,成人的世界其实和孩子的世界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不但要宽容他们,也要宽容自己。也只有能偶宽容自己的人,才能真正的宽容他人。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很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我可以尽力去做得更好,但我们并不需要对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而感到可耻。
这个世界永远有高下之分贤劣之辩,我们可能永远成不了最好的那一个人,受到所有人追捧的那一个人,但我们足够宽容,我们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同时我们也应该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知道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而这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如果我们宽容了自己,也宽了他人,也就宽容了生活。她也会对我们显现她的宽容,给我们各种幸福。
或许有一天你会明白,一个人的感恩之心决定着他的世界的深度。而他的宽容之心,决定着他的世界的广度。
乱乱的说了太多,也只是作为父亲我的一点希望吧。至于你将来究竟有什么样的人生与世界,终究来说还在于你自己。
因为我始终相信,世界就是每个人自己亲身经历、触摸的样子。每个人的世界都只存在于他自己的血脉之中,而不是他人的各种转述之中。哪怕转述者是个很著名的人物,他的说法也只能仅供参考。
哪怕那个转述的人,是你的父亲。那也只是他的愿望,并不能让你有包赢不输的人生。
因为你的父亲其实也只是个笨拙的成年人。
但是在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面前,也许所有的人都是笨拙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实习。而且每一代人都是那么的不同,让我们没办法把一切模式化。也许这也正是生命的迷人之处吧:让每代人都可以在生命中学习生命,在生命中探索生命。
在我看来,那些所谓成熟的人,其实不过是装的老练罢了。装的久了,他们自己就信了。我倒是希望你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好奇之心,来对待所谓的成人岁月,对待你的世界和生命。
作为一个父亲,我在现在与过去之间切换的记忆,有时让一切显得那么的不真实,甚至有点不可思议。当我还想着你扭着小屁股在人群中跳舞的小小模样的时候,你却已经悄悄长大。
记得那次来学校看你,我离开的时候,你跑过来拥抱,我发现,我已经几乎不能轻易把你抱起来了……我就想,我的女儿已经长大了啊……一时之间竟然无比唏嘘。
是啊,明天就是你18岁的生日了。过了明天,你就是可以说自己是成人了。但无论何时,我依然是你笨拙的父亲,我会一直看着你,一直祝福你!
父亲
2016.9.22.
给孩子十八岁的一封信篇三
亲爱的安德烈:
你在电话上听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刚刚赛完足球才进门,晚上要和朋友去村子里的酒吧聊天,明天要考驾照,秋天会去意大利,暑假来亚洲学中文,你已经开始浏览大学的人学资料……“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你说,“MM,你十八岁的时候知道什么?”安德烈,记得去年夏天我们在西安一家回民饭馆里见到的那个女孩?她从甘肃的山沟小村里来到西安打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赚两百多块,寄回去养她的父母。那个女孩衣衫褴褛,神情疲惫,脏脏的辫子垂到胸前。从她的眼睛,你就看得出,她其实很小。十六岁的她,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吗?十八岁的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我住在一个海边的渔村里,渔村只有一条窄窄马路;上班上课的时候,客运巴士、摩托车、脚踏车、卖菜的手推车横七竖八地把马路塞得水泄不通,之后就安静下来,老黄狗睡在路中间,巷子里的母猪也挨挨挤挤带着一队小猪出来溜达。海风吹得椰子树的阔叶刷刷作响。海水的盐分掺杂在土里,所以,椰子树的树干底部裹着一层白盐。
我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二十三岁时到了洛杉矶,在驶出机场的大道上,我发现,对面来车那一列全是明晃晃的白灯,而自己这条线道上看出去,全是车的尾灯,一溜红灯。怎么会这样整齐?我大大地吃惊。二十三岁的我,还习惯人车杂沓、鸡鸭争道的马路概念。
我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台风往往在黑夜来袭,海啸同时发作,海水像一锅突然打翻了的汤,滚滚向村落卷来。天亮时,一片汪洋,锅碗瓢盆、竹凳竹床漂浮到大庙前,鱼塭里养着的鱼虾也游上了大街。过几天水退了,人们撩起裤脚清理门前的阴沟。自沟里挖出油黑黏腻的烂泥,烂泥里拌着死鸡死狗死鱼的尸体。整条街飘着腐臭腥味。然后太阳出来了,炎热毒辣的阳光照在开肠破肚的阴沟上。
我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唯一与“艺术”有关的经验就是庙前酬神的歌仔戏。老人坐在凳子上扇扇子,小孩在庙埕上追打,中年的渔民成群地蹲在地上抽烟,音乐被劣质的扩音器无限放大。
渔村唯一的电影院里,偶尔有一场歌星演唱。电影院里永远有一股尿臊,糅着人体酸酸的汗味,电风扇嘎嘎地响着,孩子踢着椅背,歌星不断地说黄色笑话,卖力地唱。下面的群众时不时就喊,扭啊扭啊,脱啊脱啊。
游泳池?没有。你说,我们有了大海,何必要游泳池。可是,安德烈,大海不是拿来游泳的;台湾的海岸线是军事防线,不是玩耍的地方。再说,沙滩上是一座又一座的垃圾山。渔村没有垃圾处理场,人们把垃圾堆到空旷的海滩上去。风刮起来了,“噗”一下,一张肮脏的塑料袋贴到你脸上来。
我也不知道,垃圾是要科学处理的。
离渔村不远的地方有条河,我每天上学经过都闻到令人头晕的怪味,不知是什么。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是人们在河岸上焚烧废弃的电缆;我闻到的气味是“戴奥辛”的气味,那个村子,生出很多无脑的婴儿。
我不知道什么叫环境污染,不知道什么叫生态破坏。
上学的时间那样长,从清晨六点出门候车到晚上七八点天黑回家,礼拜六都要上课,我们永远穿着白衣黑裙,留着齐耳的直发。我不知道什么叫时尚、化妆、发型,因此也不知道什么叫消费。是的,我没有逛过百货公司。
村子里只有渔民开的小店,玻璃柜里塞得满满的:小孩的袜子、学生的书包、老婆婆的内裤、女人的奶罩和男人的汗衫。还附带卖斗笠、塑料雨鞋和指甲刀。
我的十八岁,安德烈,是一九六九、一九七〇年的台湾。你或许惊讶,说,MM,那一年,阿波罗都上了月球了,你怎么可能这样完整地什么都“不知道”?不要忘记一个东西,叫城乡差距。愈是贫穷落后的国家,城乡差距愈大。
我的经验是一个南部乡下渔村的经验,和当时的台北是很不一样的。更何况,当时的台北也是一个闭塞的小城啊。全台湾的人口一千四百万,“国民”平均所得只有二百五十八美元。台湾,还属于所谓“第三世界”。
我要满十八岁的时候,阿波罗登上月球,美国和越南的军队侵入柬埔寨,全美爆发激烈的反越战示威,俄亥俄州有大学生被枪杀;德国的勃兰特总理上台,到华沙屈膝下跪,求历史的宽赦;日本赤军连劫机到了朝鲜而三岛由纪夫自杀。还有,中国大陆的“文革”正在一个恐怖的高潮。这些,我都很模糊,因为,安德烈,我们家,连电视都没有啊。即使有,也不见得会看,因为,那一年,我考大学;读书就是一切,世界是不存在的。
我要满十八岁的时候,台湾高速公路基隆到杨梅的一段才刚开始动工。
“台独联盟”在美国成立,蒋经国遇刺,被关了近十年的雷震刚出狱,台南的美国新闻处被炸,我即将考上的台南成功大学爆发了“共产党案”,很多学生被逮捕下狱。保钓运动在美国开始风起云涌。
那一年,台湾的“内政部”公布说,他们查扣了四百二十三万件出版品。
但是这一切,我知道得很少。
你也许觉得,我是在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但是,不那么简单,安德烈。
对那里头的许多人,尤其是有个性有思想的个人,譬如雷震、譬如殷海光——你以后会知道他们是谁,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费的。可是整个社会,如果历史拉长来看,却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因为,经验过压迫的人更认识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难得。你没发现,经过纳粹历史的德国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点吗?
那个“愚昧无知”的乡村对于我,究竟是一种剥夺还是给予?亲爱的安德烈,十八岁离开了渔村,三十年之后我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这个渔村的关系。
离开了渔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后的悠悠岁月里,我看见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目睹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更参与决定城邦的兴衰。当价值这东西被颠覆、被渗透、被构建、被解构、被谎言撑托得理直气壮、是非难分的地步时,我会想到渔村里的人:在后台把婴儿搂在怀里偷偷喂奶的歌仔戏花旦、把女儿卖到“菜店”的阿婆、那死在海上不见尸骨的渔民、老是多给一块糖的杂货店老板、骑车出去为孩子借学费而被火车撞死的乡下警察、每天黄昏到海滩上去看一眼大陆的老兵、笑得特别开畅却又哭得特别伤心的阿美族女人……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存在我心里,使我清醒,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
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你懂吗,安德烈?
同时,我看见自己的残缺。十八岁时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和态度,是无法补课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水的植物,但是生活艺术,更应该是一种内化的气质吧?它应该像呼吸,像不自觉的举手投足。我强烈地感觉自己对生活艺术的笨拙;渔村的贫乏,造成我美的贫乏。
而你们这一代,安德烈,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网络让你们拥有广泛的知识,富裕使你们精通物质的享受,同时具备艺术和美的熏陶。我看你和你的同学们会讨论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正义问题,你们熟悉每一种时尚品牌和汽车款式,你们很小就听过莫扎特的《魔笛》,看过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去过纽约的百老汇,欣赏过台北的《水月》,也浏览过大英博物馆和梵蒂冈教堂。你们生活的城市里,有自己的音乐厅、图书馆、美术馆、画廊、报纸、游泳池,自己的艺术节、音乐节、电影节……
你们这一代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啊。但是我思索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是什么?终极的关怀是什么?你,和那个甘肃来的疲惫不堪的少女之间,有没有一种关连?我的安德烈,你认为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在乎方向吗?或者,你要挑衅地说,这是一个无谓的问题,因为热带鱼只为自己而活?
父亲
XXXX.X.X
给孩子十八岁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1.爸妈写给18岁孩子的一封信3篇
2.写给十八岁孩子的一封信
3.致十八岁孩子的一封信
4.写给孩子成人礼的一封信范例4篇
5.一封给十八岁孩子的信
6.女儿十八岁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7.成人礼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