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
通过教案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学习、运用,可以培养有关人员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
教学时间:3课时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在历史上,有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她们横刀跃马,慷慨赴难,像穆桂英,梁红玉,她们是女中豪杰:
1、冼太夫人。经历了梁、陈、隋三朝。她的一生,为保护岭南安定,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为岭南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和睦,为岭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周恩来总理称她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第一人”。2002年2月,江泽民同志巡视广东时,也称赞她的历史功绩,说她是“我辈后人学习的楷模”。
2、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宋、辽两国,一直战争连年。至仁宗年间,忠君爱国的杨家将杨六郎率兵迎战,却遭辽国大将耶皓南设阵围困,六郎之独子宗保舍身救父,因而遇上南之未婚妻穆柯寨女少主穆桂英,两人便私定终身。萧后欲侵中华,以燕云十六州为奖赏,急召南回朝掌帅印。南手握百万雄兵,摆下无坚不催的紫微九煞天门阵,直迫宋境。桂英已怀宗保骨肉,但仍凭无比勇气,不惜阵前产子,最终带领宋军成功大破天门阵,凯旋回朝。
3、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抗金。名将韩世忠的的夫人梁红玉是位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她击退金兵,黄天荡打破金兀术等业绩历来被传颂,红玉本通武艺,又习战略,常随丈夫征战,参赞军务,录立战功,成为威震敌国的女中豪杰,后来夫妻于朝有功,梁红玉被诰封安国夫人。
而花木兰更是她们的楷模。今节课就让我们穿透历史的烟云,一睹这位金戈铁马的女英雄吧!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木兰诗》 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等等。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
二疏通文意,整体感悟
1、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同——读作()意为——
出门看火伴——同——读作()意为——
2、古今异义字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意是只(副词) 今意是但是,可是(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 郭:古意是外城 今意是仅用作姓氏
双兔傍地走 走:古意是跑 今意是行走
3、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 集市(名词)
愿为市鞍马 买 (动词)
4、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 市:买 名词用如动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骑:战马 动词用如名词
策勋十二转 策:记下 名词用如动词
5、数词运用
军书十二卷 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 同行十二年
(注意:这些数词均不表示具体数目,即表示虚数,言其多。)
三、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3、解释词语和翻译句子:见课文。
4、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 结尾附文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三)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弄清字词句的含义,不清楚的,教师点拨。
(二)讨论问题:(小组讨论,互相解答,不懂的全班来解答)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②能使文章简洁。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①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②战事紧迫。③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④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战场上木兰表现如何?请从文中找出来。明确: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战事频繁,做事机警,智勇双全。女扮男装,竟未被识破。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战斗艰苦,思念家人。保家卫国,壮志未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战争残酷,英雄凯旋。(仅仅十五个字就表现了木兰十年的战斗生涯,可见详略得当,字字千金。)
5、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谈谈看法。 明确: ①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②向往和平劳动生活。③封建礼法,歧视妇女。
6、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7、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后,可进行合理的想像表演)
8、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什么成语?对木兰的赞美。扑朔迷离
9、“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
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 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 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明确:
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
11、“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耕织生活、不募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12、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第三课时
一、齐背课文, 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b b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 、品读探究: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明确:
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 ——详写家人迎接 ——详写木兰改装 ——详写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三、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四、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五、总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六、拓展延伸: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板书设计:木兰诗——双兔为喻 谨慎机警——巾帼英雄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