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心得体会范文3篇

2016-11-10

台湾岛景色美丽,整个岛上都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郁郁葱葱,基本上看不到秃山和黄土。下面是带来的,仅供参考。

台湾旅游心得一:

前段时间去祖国的宝岛台湾走了走,台湾的景色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深,台湾的美食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深,但是台湾人民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台湾,因为手机没有开通国际漫游,所以不能拨打电话,于是我在酒店司机师傅的指引下去了7-eleven(连锁超市)去买电话卡,一进超市,我就被超市老板的人情给深深的感染了。我进去后就很客气的为我介绍各种电话卡,还给我推荐很多特色美食(虽然我最后没有买他推荐的东西,但是他始终都是很客气的为我介绍)。最后我因为不知道台湾哪个频道转播世界杯,老板很客气的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然后告诉我。他是第一个让我感觉到台湾人民的热情,或者说至少他们的服务很热情。

在游玩几天后,在花莲的一家酒店住下,但是回到房间,我发现我的房间不能上网,于是我打电话到了总台,很快就有一个20多岁的男孩上来,他不断的向我表示着歉意,并表示给我换一间房间。那时,我刚洗完澡,我告诉他,我需要换下衣服,让他稍等会,他就在门口等了我十分钟,收拾完所有的东西,把我送到了另一个房间,途中还不断的向我表示歉意,希望我原谅他们的失误。我再一次被他们深深的热情而感染。休息片刻后,我来到酒店对面一家很小的文具店想买支笔,但是因为店太小,没有我需要的东西,店主又是很抱歉的对我表示歉意,他说:非常不好意思,因为他们店太小,文具没有那么齐全,对我造成了不便,同时还主动指引我哪个店有。

在这几天里,我们早上不管离开哪个酒店,酒店的经理和服务员都会在酒店门口排成一队,向大家挥手送别,并且一直目送大家远去。

几天后我们又来到野柳风景区游玩,很多游客在要在一块很有趣的石头前留念,但是因为人特别多,管理人员就组织大家排队拍照。这时排在最前的几个游客(应该是一起过来玩的),不挺的让自己认识的朋友插队拍照。管理员不断的劝说,让他们排好队,但是他们毫不理睬。后面排队的游客都非常生气,于是管理员就去驱赶他们几个人,他们离开的时候朝管理员骂了脏话,管理员很生气的质问道,你居然还骂人,你们是哪里的?那几位朋友居然还嬉笑着回答:ZJ省的。我顿时感觉到一种莫大的羞耻啊。

在台湾的这段时间,不管在哪里遇到的都是笑脸的迎接和热情的接待。回来后,我经常想想,我们现在不断的提出要经济怎样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水平,但是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思考,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

在台湾这几天也许我的所见所闻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我相信只要是去过的人都应该有很大的感触。在改革开发以来,我们内地许多城市的发展超过的台湾,尤其是在城市建设方面,比台湾要漂亮的多,但是在其他方面能否有所改善呢,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能真正从自己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怎会不强大呢!

台湾旅游心得二:

台湾岛景色美丽,整个岛上都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郁郁葱葱,基本上看不到秃山和黄土。

到台湾旅游,语言上基本没有障碍,到宾馆、到商店、岛上的旅游景区和夜市上,当地人讲的台湾味普通话(他们叫国语)我们能听懂,比大陆南方一些省份的人讲话还容易听懂,我们讲普通话他们也能听懂。

从吃饭上说,早餐是自助餐,食物很丰盛,吃多少拿多少,如果某人吃剩下的多,工作人员也不说你,但会对你投来鄙视的目光;午餐和晚餐每顿都是八个菜(荤素搭配而且没有很辣的菜),每餐都有两三样水果。主食有大米、面条、馒头。这对于我们大陆的北方人来说还算可口。每到一个吃饭的地方,坐下就吃,不用等(这是旅行社提前用电话联系好的不是导游临时安排的),这样就节省了时间。

住的就是宾馆,基本和大陆差不多(但感觉比较干净舒适),24小时能洗热水澡;饮料就是矿泉水(每个房间都有电热壶,也可以自己烧开水);房间里有几种不同的茶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饮用。

行动坐大巴旅游车,车况很好,每次行动司机负责装卸行李,有时我们和导游也帮把手。台湾的交通秩序很好,虽然车辆密度大但我们旅游八天没有一次堵车现象。在台湾基本听不到汽车喇叭声。在台湾的街道上除汽车外就是摩托车,没有电动车,自行车也非常少。骑摩托车或坐摩托车的人全都戴安全帽(若不戴安全帽,逮住后要罚6000台币)。台湾的公路交通井井有条秩序良好。在台湾无论是车辆还是行人如果横穿街道双黄线是要受到重罚的。在大陆也有较完善的交通规则,但交通秩序不如台湾好,我看就是执行得是否认真。

台湾的铁路交通不如大陆发达。我们从台湾的花莲到南澳坐的是小火车。导游说这是专门为大陆游客准备的,因为这段公路交通曾出过事故,大陆游客觉得坐火车安全些。其实不然,小火车还是绿皮的旧车,铁路比我们大陆的要窄许多,跑起来侧晃较厉害,不如大陆的火车稳当而且速度也慢。台湾也有较为新式的火车但很少。

台湾人热情好客彬彬有礼,有时候他帮你做了事,他倒会说声“谢谢”,我们觉得不理解。但人家说这是因为你给了他做事的机会所以要说声“谢谢”。虽然也可以这样的解释,但我总觉得有点日本人的影子。

台湾对吸烟控制的比较严格。凡是公共场所均不许吸烟,就连宾馆内也不许吸烟。在台湾,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某个地方有一只垃圾桶,周围有几个人在那里吸烟。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人是大陆游客。对我这个烟民来说,虽说少吸了几支烟,但也不觉得有多别扭。

在公众场合不高声说话,而是窃窃私语,这使我们觉得有点不习惯。

总而言之,这次旅游的总体感觉——心情比较愉快。

台湾旅游心得三:

恍然之间,我在台湾已经整整待了三个月的时间。细数这些日子,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剩下的双休日或者节假日,我都在路上。在申请到台湾做交换生的时候,我就非常憧憬,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台湾这座宝岛就是瑰宝,需要我们近距离接触它的美,不论是山水风景,还是人文情谊。

来台湾之前,我像许多大陆的朋友一样,对台湾的认识大概只停留在阿里山、日月潭,最多加上101大楼。喊的出的地名就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之类的。这不是我们的错,因为课本就只教了这些。这同台湾朋友只认识49年的中国的情况如出一辙。其实,台湾不只这些精采的地方而已。

想想看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岛,从明朝陆续在荷兰文化、葡萄牙文化、明文化、清文化、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的影响下,同在地的高山族文化交融之下,台湾有许多细微的精采布满各处。高山族根据研究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举其中一支早已融入汉人的西拉亚族做例子,西拉雅族存在于荷兰人占剧的今台南、嘉义、彰化一带,依据当时荷兰人的纪录,西拉雅族人无论男女都身材高挑、肤色白晰,举止斯文有礼。深入村落传教的传教士记载,当地的妇女有节育的习俗和技术,甚至较当时西班牙人毫不逊色。事实上西班牙人同西拉雅族大部份时间是和平共处的。再往北边一点则是大肚番王的领地,那是西班牙人也不敢轻易进入的禁地。这些文化遗迹,都遗留在台湾各个角落里、台湾人的各种习俗里头。

在过去可贵的三个月里,我把台湾算是转了个遍,也许感受得和来台单纯旅游的大陆客不同,我喜欢慢慢地感受,细细地去体会每个地方不同的美。给我印象很深的三次旅行分别是垦丁、台北和花莲。

垦丁之旅对我而言是完美的。那是我平生第一次体会玩水的快乐。当我穿上潜水服、戴上潜水镜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的人生又少了一样遗憾。我其实是很害怕水的,当然也不会游泳。但是当天教练带着我们下海,传授我们浮潜的技巧,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去接近海水。当我坐在香蕉船上,被故意甩到大海中的时候,那种乐趣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去形容的。我爱垦丁的一切,台湾的最南端,海很美,心情更美。

去台北的时候正值中华民国百年庆典,喧嚷的人群、繁华的都市,让我不禁想起了北京。简单地比较一番,感到还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就拿故宫而言,北京的故宫只是个建筑物,而台北的故宫是中华瑰宝精华之所在。此中的藏品如翠玉白菜,宋高宗,宋孝宗的书画等等都已十分熟悉。台北,不能不去故宫,台北故宫的表面,是模拟北京故宫而建造,背靠翠绿的山脉,远看起来颇有气势,近处感觉原本也可是一中式博物馆的范围。虽然自知和北京真正的故宫比较,原本就不应该,但由不得会比较。比较之后的结果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我看来,历史遗留下来的宝物需要我们去保护和传承,至于以后的历史如何去书写,只能顺其自然罢了。

花莲是一次感受自然和民族的旅程。这次旅行是阿美族的一个阿姨设计的,同时,带领我们游玩的是一位太鲁阁族的姐姐。进入太鲁阁国家森林公园,我便被大自然折服了。原来,“大好山水”是真的存在的。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保留了太鲁阁族人很多的习俗和文化,当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会脱去世俗的外衣,用人最淳朴的本性去相处、去交流。

此次的台湾之旅会给我留下一辈子的回忆。有很多事情和经历,只有亲身体会,才会有更好地感触。比如,到台北玩可以不去逛101大楼,反正同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往下看也没太大不一样,但不能不去逛距101大楼仅200米远的24小时开放的诚品书店;到宜兰玩可以不去泡温泉,相信我同你在南京泡的也差不多。但如果错过了苏澳的冷泉就太可惜了,因为全世界就2个地方有;到了花莲可以不去海洋公园看海豚表演,你可以在许多地方都看到类似的表演,但如果不走一趟太鲁阁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定胜天的奇观,那你就白走了一趟台湾;了南投没看到日月潭不可惜,因为同杭州西湖比起来也就西子比貂蟬,但如果你没去一趟桃米生态村看看921地震灾民如何把农村变成吸引人的观光生态社会企业,那就错失真正的精采镜头。到了台东可以不吃凤梨释迦,因为你已经能在上海买到它了,但如果你没走一趟绿岛看看绿岛海底下的海洋生物,那就白白浪费了银子,因为绿岛的海底生态在全世界范围内可以同第一名的大堡礁一较争长短。

台湾,值得我们用旅游的方式来体验。因为,行走在这片土地上,你定会有美妙不同的感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