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的力学原理与太极功法解析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太极就像一个球,且这个太极球“其大无边,其小无内”。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球的力学原理与太极功法解析。
球的力学原理与太极功法解析
联系到太极 拳,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说,我们练拳时,太极就像公园里水面上的游乐大气球,这球在人的重力作用下有一部分沉入水面以下,人在里面运动时必须把重心放低,要 有力在脚下的感觉,即重心线深入到地下。(从这个角度来想“力要入地三尺”就不难理解了。)同时这重心线必须与水面垂直,只有这样人才不至于摔倒。所以当 我们练太极拳起势时必须“气沉丹田、虚领顶劲”,要想象丹田内有一个小球在不断地向外扩张——“腹内松静气腾然”,这张力不以身体为界,球可以大到上天入 地。这只想象之球越大,你运动的气场就越大,动作就越大气,肢体的延伸性也越好。丹田就是这个球的圆心,它控制着这个太极球的旋转、移动、开合、弹跳,是 太极运动的发动机。身体的重心线就是这个球与地面垂直的中轴线。当你沉肩坠肘、胯根后缩、尾闾前收、腰部稍稍前塌下沉时,就是把头顶、胸口、腰、胯、尾闾 这些点都归笼到重心线上,保证了重心线的垂直;在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命门后撑、裆部撑圆时,又保证了张力与压缩力的平衡,就像把球的中轴线用线拉紧了, 给球上所有的弧拉上了一根弓弦,使所有的弧都变成了既有张力又有压缩力的弓,所以身上处处有反弹力——“处处是手”。当压力大时,身体收缩,这是“静之则 合”,即为“阴动”;当张力大时则“动之为开”,即为“阳动”;当压力与张力相等时,就处于静止状态。压力和张力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亦即“阴即是阳,阳即 是阴,阴阳互为根”。这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对抗,在整个太极拳运动中始终保持在有意无意之间,不能太过关注用力。我们知道瘪的球是无法滚动和有弹性的, 而我们练功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体这个太极像打足气的皮球,要有足够的坚韧度和反弹力,在技击对抗中既能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来打击对方,又能做到轻灵圆活, 让对方捉摸不透。
既然太极是球,那么我们能不能从球的力学原理上来研究一下呢?
众所周知,球的运动不外乎旋转和弹跳。
旋转运动有三种。一种旋转运动是直径固定,切面围着直径作360°旋转——“静止转”。例如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纵切面,它可以围着重心线作陀螺转。还有 一种旋转运动是直径横切面上的线、点围着面上的圆心作360°平面旋转,就像我们的手臂作立圆、平圆、斜圆旋转。这种旋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第三种旋转运 动是球上线、点围着球的圆心作三维立体旋转——“滚动转”,就像我们的腿作摆腿、跨步、移动重心等动作。
弹跳也有两种。一种弹跳是球在静止状 态中受到外力挤压时,外力减小时会马上恢复原状,对外产生一种反弹力,就像我们在打拳中利用身体的开合来发力击打。另一种弹跳是球在运动状态中,当受到外 力拍打时外力越大就会弹跳得越高,就像打拳中的转身弹跳。但是这个挤压和拍打要产生反弹力,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个力的方向必须是正对着圆心的,二 是球的后面必须有抵挡,否则球不是滚走就是飞走,就如我们做马步、弓步、虚步时,实腿的作用是保持重心与地面垂直,虚腿的作用一方面是保持身体的稳定,另 一方面是为了使力传递到地面可以产生反作用力。
我们利用球的力学原理,来分析一下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动作——捋、挤、按、采、肘、靠、进、退、 顾、盼、定。其中和“捋”是以手的前后立圆下摆弧为主,“挤”和“按”是以手的前后立圆上弓弧为主,再加上身体的开合、旋转及重心的移动来完成的。如揽雀 尾这个动作,在两手相合作抱拳状时,同时要转动身弓瞄准目标固定重心,此时“钟摆”出现,然后出脚,即“跨步重心定”;当脚踏稳时,此时重心线前移,即 “定步重心移”(其实“钟摆”与“重心线”一直存在着,只是我们只关注运动着的线段而已),同时一手前另一手下按,不但手势要圆,而且的走势——下摆弧也 要圆;当两手后捋重心后移时,同时要旋转身体,改变来力方向使对方失重——“引进落空”;当对方警觉后退时,我再一次旋转身体改变力的方向,利用张力搭手 前挤,此时力在手背,这是“黏随不丢”;当其再次进攻时,我利用压缩力双手引进,这是“不顶”,同时又一次微微转腰改变方向,随即全身相合,双手掌根下 按,利用腰腿的反弹力迅速前攻,使其弹出。“采”和则主要以手的侧向斜面摆动为主,辅以身体的开合、旋转及重心的移动来完成。“肘”和“靠”主要是肘和肩 的斜线动作近身击打,同样要配合身体的开合和旋转。“进”和“退”是以腿为半径前后摆动来移动重心,同时还要辅以身和手的开合旋转来共同完成。“顾”和 “盼”是以身体的左右旋转为主,还要辅以身手的开合和移动重心来完成。“定”是以保持重心的垂直稳定为主,但还是要辅以身体的开合拧转、手脚的平衡动作来 完成。以上一切动作的共同点是必须保持重心线与地面垂直。因此在太极拳运动中利用圆的力学原理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侧重点 不同罢了。从这个角度,我初步理解了魏树人老师的“八八六十四种内劲混合演练”的实质内涵。
在练习中我发现,我们的身体这个纵切面并不像铁板 一块,这一点从球的力学原理上似乎有点解释不通,受到“身备五弓”的启发,下面我想说一下球的组合。由于我们身体的脊椎只有在胸腔和腹腔后面两段呈自然弓 形,且胸腔和腹腔内的肌肉有收缩扩张功能,同时上有肋骨,下有骨盆,而腰部软裆只有一根脊椎支撑着,所以只有腰椎才能自由转动,得以支配上半身的旋转;同 理颈椎支配着头部旋转;两腿像机关枪的支架,支撑着躯体,尾闾就像机关枪枪身的尾部,用上下左右的旋转来支配整个身躯的转动,以便对准目标,而胯根就是联 接枪架与枪身的联接点,它可以自由转动;脚踝支配着两脚的转动。
我们设想一下,在身体的中轴线上串着五个小球——从头顶至颈根是头球,它控制 着头的运动;从颈根到腰是胸球,其圆心是胸窝,它控制着上半身的旋转及两肩的开合,在肩膀的带动下同时控制双手的开合;从腰到尾闾是腹球,圆心是丹田,它 控制着腹部的旋转及两胯的开合,在胯部的带动下也控制着两腿的开合,腰椎是胸球和腹球的切点;从两胯根到脚根分别有两个腿球,控制着腿的运动,胯根是腿球 与身球的切点。所以腰和胯必须松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身姿灵活。(想明白了球的组合,对魏树人老师所说的“胯、腰、肩三道气圈”的作用就比较容易理解 了。)在这五个球中,腹球与大太极是同心圆,它的作用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它往往先于其他球启动运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大太极,只是大太极中的一个小球, 不能直接带动其他小球运动,只有当它牵动着大太极运行起来,才能带动其他球动起来,所以它的旋转角度会与头球、胸球和腿球不同,同时又受身体是一个平面的 限制,相邻两球最多只能作左右90°的旋转。 我们同时再设想,以肩关节为圆心,可带动手臂作360°立体旋转;以肘关节为圆心,可带动小臂及手作立体旋转。同理设想以胯根为圆心,带动大腿作 360°立体旋转;以膝关节为圆心,带动小腿作立体旋转……这些小球的重心线也永远与地面垂直。以此类推,我们身上的每一个关节点都可以作为圆心,这些圆 心也像大太极那样可以“其大无边,其小无内”,带动相邻肢体转动,又是相邻两个圆的切点。每一个关节点自成一体,各自运转,但又受其上面大关节运动的制 约,同时也能影响其下面小关节的运动,身体各部分的开合旋转都在大太极的控制下,就像太阳系似的,有公转也有自转,所不同的是太阳系靠引力拉着,太极体系 靠骨骼牵引着。骨骼由线段组成,可以做曲伸直线运动,而且这些骨骼又是一些小球的直径或半径。这样球的运动轨迹像一个大球中套着一个个相切的小球,环环相 套,它们的运动互相影响,既能以大带小,也能以小带大。
在正式举例说明球的组合前,笔者还想用“0?郾618黄金定律”来说明一下。以线段为 例,假设从A点到B点的长度为1,在AB线段上有两点C和D,从A到D点为0?郾618,从B到C点也是0?郾618,那么C和D这两点就是该线段的黄金 分割点。无论是长度、角度、面积、温度……以及统筹学等一切形式,0?郾618是最具美感、最合适、最舒适的最佳科学分割点。人的身体真的很奇妙,丹田的 位置是身高的0?郾618,胸窝是头顶到尾闾的0?郾618,肘是上肢的0?郾618,膝盖是下肢是0?郾618,指骨的长度是手腕线到指尖长度的0?郾 618……
我非常佩服先辈们,他们虽然没有学过现代的科学知识,但他们确立的好多规矩都符合黄金定律。如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是“丁八步”,两腿 之间夹角为45°~60°之间,丁字步和八字步的夹角是90°,按黄金定律推算:90°×0?郾618=55?郾62°,丁八步应是站立时最省力的姿势。 又如马步的两脚夹角应为120°左右,因两腿间的最大夹角是180°,那么180°×0?郾618=111?郾24°,所以120°左右就是最佳角度。同 理,两手臂抱拳时的弧度夹角也应是120°左右。从架式高低来看,用黄金分割定律来推算,大腿与小腿和身体之间夹角也应是120°左右,这是最舒服的高 度。先辈把两腿间的距离分成五点,重心要落在二、四两个点上,以此来区分双重与偏沉,把打拳的方向划分成八方线,这些都基本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例如做独立步时,我过去一直以为只要保持重心垂直就行了,其实不然。我们的身体是扁平的,很难保持稳定,只有当脚踝、膝盖、大腿、腹部、胸部像镙丝钉那 样按一定的角度拧转时(我的体会是承重腿的膝盖必须对着脚尖,两腿夹角在45°~60°之间),使身体变成圆柱体,只有这样才能稳稳地拧在地上。这说明 头、胸、腹、腿这几个球的旋转角度是不同的,但它们的重心线与大太极是重合的。而当两脚着地时,只要有三个球的重心线重合,就能保持大太极重心的稳定。 (其中头球与胸球的重心线任何时候都必须重合且正对目标,“鼻尖与肩膀成等边三角形”。)所以吴式太极拳的斜中正规定:膝盖和鼻子不能超过脚趾关节根,保 证了头球、胸球与实腿球的重心线重合,而腹球与虚腿球则完全重合成一个大球,从胸窝到虚腿脚跟成了直径,呈斜线状,没有破坏大太极重心线的垂直,所以有合 理的一面。
“陈谱”在论述“三合”时云:“夫所谓‘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 合也。”又云:“若以左手与右足合,左肘与右膝合,左肩与右胯合,右三与左亦然……然此特从变而言之也。总之,一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五脏百骸意在 其中矣!”
在这里我要讨论的是外三合。通过实践,我的体会是:在跨步和动势时,一般肩和胯、肘和膝都应同旁相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手球和足球的 纵切面与大太极的纵切面(身体)重合而灵活旋转、移动,如野马分鬃、云手等。而当定步定势(静态)时,才有可能出现异旁相合的情形,如搂膝拗步、退步跨虎 等。当两足着地“定步重心移”时,从同旁二合转换成同旁三合(如野马分鬃)或异旁三合(如搂膝拗步)时,身体的对角线(腹部成斜面)拉长了手与足的距离, 增加了手的延伸性,加强了腰腿力量直线向手上传递,同时使另一组手球与足球的重心线重合。因此只有时时处处做到“三合”,才能使太极运动做到上下相随、虚 实分明。
虽然我们一开始学太极拳时,就知道打拳要有整体性,但如果掌握不好,即使拼命想把身、手、脚协调起来,也往往顾此失彼,总也找不到恰 当的感觉。例如我过去总以为在两腿间移动重心是平移的,还拼命地用力踩着双脚,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重心下沉,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我这样做非但没有“沉”的 感觉,反而使腰、胯和下肢都僵硬了,只要稍微一动沉劲就“飞”走了。通过练柔力球,除了全身放松外,我发现其实脚下的力也要像手那样走弧线。例如当柔力球 拍摆动时,脚下的力也应该跟着手做有下沉感的弧线运动(重心线的移动应先于手脚启动);又如在做下势时,不是实腿下蹲时靠单腿重心垂直下落,也不是上升时 靠单腿上蹬使重心平移,而是重心线要先于手移动,也要画一个半圆形,是斜着向中间弧形滑落,当到达底部以后转身斜着向前弧形上升,而虚腿则做半圆摆动,这 样既省力又沉稳。同时我还发现,其实有时身体的转动也能使重心线移动,如偏马步时,只要身体由一个方向的45°角转向另一个方向的45°角(作90°旋 转),就能轻松灵活地从左(右)偏马步变成右(左)偏马步,从而实现重心线在两腿间的移动。身体的转动结合重心线的弧形移动更沉稳,更轻灵。那么如何才能 把所有动作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呢?这就如陈小旺老师说的那样:“要以丹田为中心,形成一个运动体系,要做到上下相随,整个人就像一台机器。”“一动无有不 动、一静无有不静。”最近通过柔力球的练习我才有了比较充分的体会。在练柔力球时,当身上稍带一点拙力,球就会脱离球拍;在丹田内转时,在腰腿的带动下, 所有关节不停地运转,同时两足的重心线深入地下,在大太极重心线这根主干的带动下沉降旋转着,哪怕只有手腕轻轻一转,也会引起丹田、脚踝、膝盖等关节的旋 转,这样全身协调一致,感觉到力从脚下顶起,球才不会飞走。
以上这些观点并不是我的首创,而是先辈们早有论述,只不过分散在《太极拳谱》的 “拳理”、“拳法”甚至“序跋”中,我只是把自己的感觉写出来。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当代大师们和《少林与太极》的作者们,是他们的文章使我学到了许多太极 拳的知识,从而让我在练习中有了这些体会。我还按照书上教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如“动步重心定”、“定步重心移”,在走路和爬梯时用这种方法确 实省力不少,特别是爬梯时把上蹬的力省掉了,这样不但可以节省一半力气,而且膝盖也不会酸了。
古人常说技艺由“知、会、熟、绝、神”这几个阶段组成,我目前还处在“知”和“会”的阶段,有些体验可能还不太准确,希望大家批评指导。太极拳是一门常练常新的艺术,要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中才会有新的体验,这也使我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而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