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情景交互影响的科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一: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与贫富差距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对民众的社会心理造成了一定冲击,也必然影响到社会和谐。文章对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进行总结,对这种差距导致的某些社会心理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促进和谐社会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心理学;贫富差距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已成为一个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国家。社会心理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且敏感的问题譬如上述的贫富差距问题,势必会在社会心理上得到及时且较大的反响,而这种反响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给社会各阶层、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既深且广,其在社会心理及社会和谐方面的影响更为强烈。本文拟针对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状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做一初步分析,进而对如何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提出看法。
一、贫富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平均化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得到一定遏制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了另一个极端,贫富差距逐步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目前,我国近6000万成年人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确定的贫困线,同时我国已产生了一个约400万人的富有阶层(人均拥有财产都在100万元以上)。据资料统计,当前我国占家庭总数约20%的最贫穷家庭仅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中的5%左右,而占家庭总数约20%的最富有家庭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其次,城乡之间的差距。建国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一直存在。据统计分析,1998年城市居民中收入最高的占全国家庭总数20%的家庭,同农村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户相比,差距约13倍,城乡居民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很明显。再次,行业之间的差距。在国有垄断性行业、外资企业、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内就业的员工,不但工资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员工,还且还有各种奖金、提成、分红以及住房、保险等隐形收入,而一些企业由于受国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因企业内部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原因,长期外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甚至破产倒闭,企业职工的收入相应受到影响甚至没有保障。最后地区之间的差距。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差距已普遍接近或超过1:4,其中东部地区和诸如贵州、甘肃等省份的差距已接近1:7甚至更高。可以预见:随着业已形成的优劣环境,随着各类人才的“孔雀东南飞”,随着中西部资源的廉价东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已经拉大的地区差距可能还有进一步拉大趋势。
二、贫富差距产生的社会心理对和谐社会的不良影响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是和谐的。但是总体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没有利益冲突。由于过去我们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至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与此相伴随,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从经济增长规律来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是正常的,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差距拉得过大,必然会造成诸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其中,在社会心理方面产生的不良后果显而易见。首先是导致公众的心理失衡。中华民族一向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心理,改革开放之前,实际上实行的“平均主义”导致了全社会普遍贫穷,但公众的心理基本上是平衡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在一二十年内骤然拉开,人们的心理天平猛然失衡,心灵受到强烈撞击。部分民众的心态长期处于不安、失落、惶惑和焦虑之中,尤其在看到一些人依靠手中的权力和非法手段,发不义之财,过着奢靡的生活时,民众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迅速蔓延,萌发并不断产生一种“仇富恨富”心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适当的方法予以疏导和宣泄,就可能危害社会和造成冲突,威胁社会稳定及安全。其次,还致使多数人求富心理失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准有了普遍提高,但人们的满意度并没有同生活水平成正比。一度流传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说明了生活水准的提高对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感到自己相对贫困,自己是穷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剥夺”,而那些处于温饱或贫困状态的人们,他们的挫折感必然更为强烈。应该注意的是,挫折能引起承受者的情绪愤怒,而且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果某种挫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因素使受挫者众多,那它可能产生的反社会行为就不能不给予重视了。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另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就是激活了部分人冒险求富、违法求富心理。一些人在富起来以后,个体价值本位意识张扬,不思回报社会、造福乡梓,而是胡作非为,横行地方。一些恶人热衷于谋权,金钱在他们手里似乎是万能的“魔棒”,可以换来一切。一部分地方腐败官员对这些人没有给予应有的打击,这种现象反映到社会心理上引发了一种“示恶效应”,造成并强化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感觉。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公平。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使我国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应该看到,效率与公平都极其重要,不可或缺,只有二者兼顾,把效率和公平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总的目的,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毋庸讳言,诸如权钱交易、分配不公、官商勾结、行贿受贿等多种社会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成员经济收入的差别,而经济收入的差别已经在社会层面显示出不良后果,即导致社会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减少,低收入者增多,社会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已迫在眉睫,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所提出的观点,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三、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到十七大报告,“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的提法随处可见,从中可以清晰看到,这些年来我们党对于社会和谐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根据我党关于社会和谐这一问题的相关论述。针对贫富差距产生的社会心理状况,依据社会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就社会心理的优化途径作如下思考。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从全局“做大蛋糕”。社会公平的前提是财富的极大丰富,否则就会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错误公平观。国家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努力加快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从而缩小成本和代价。社会转型持续的时间越长,体制转轨的速度越慢,社会所付出的代价越大。
第二,从宏观层面构筑社会安全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在城镇,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相关福利机构和其他制度性安排:努力为下岗职工和失业者创造边缘性就业机会,建立职业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其素质;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快人才信息流通;在农村,积极探索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从制度上保证成本的最大节约和效率的最大发挥,加大农业的投入,积极减轻农民负担,探索因地制宜的税收政策。
第三,探索真正代表公平的分配制度,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公平分配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公平的收入分配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公平。每个人不管他的出生、能力、背景如何,社会都应为他的发展提供同样的机会,这就是起点公平,起点公平包括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每个劳动者拥有平等的就业权利。过程的公平就是指人们在竞争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从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过程公平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激发社会活力的源泉,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分配结果的公平,就是社会的一切财富和利益要均衡分配于全体公民,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当然,结果的公平并不是意味着平均主义,收入差距是必然存在的,但这个差距必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在社会各个收入阶层都能认可和接受的程度。
第四,加强社会整合功能,建立畅通的流动机制和沟通渠道。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面临着新的整合,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面临着怎样“洗牌”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全局的高瞻眼光,进行制度的创新和完善,逐步建立高度整合的制度,形成一个覆盖所有阶层的心灵的沟通网络,淡化阶层的边界,提升整个社会的亲和度和人文关怀,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曾对和谐社会的特征作了简要的概括和论述,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此,遵循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把缩小贫富差距置于社会心理学视野,必然大大有利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关于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二:简论合作学习的角色扮演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众多高校已将“社会心理学”作为普及大学生心理知识的通识课程,但传统教学不注重将课程与社会需要、优化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些因素结合,只是单纯的理论讲授,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有必要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基于合作学习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自身遇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位身心健康、具有合作精神、能力出众、主动参与的真正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社会心理学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笔者在对这种教学方式近10年的运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同时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为了能让本小组的扮演得到全专业和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他们积极为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不遗余力地在一起讨论剧本、商定演员、排演剧本,直至达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效果为止。笔者从学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属于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内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他们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们坦言自己在今后的人际相处中会更多地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和主体的位置,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随着教师进一步积累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这门课会越上越好,让更多的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关于社会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1.2016年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2.2016年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参考
3.2016年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题目
4.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5.关于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