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俗语典故
典故大家应该都了解吧,那典故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常见俗语典故的内容,欢迎阅读
常见俗语典故1
你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看看自己的条件!"这是一句让人听了很不舒服的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用来形容一个人不自量力,不切实际地去奢望自己不可能得到的东西。这种奢望来自于两者的差距,就如同丑陋的猪戒想娶貌美如花的嫦娥为妻是一个道理。
关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俗语,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召开蟠桃盛会,也不知道是不是孙悟空参加的那次,反正王母娘娘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虽然相貌丑陋,但也是名列仙班,所以也在被邀之列。
这位蟾蜍仙来得比较早,恰好在王母娘娘的后花园内遇到了天鹅仙女。天鹅仙女美艳绝伦,大放异彩,蟾蜍仙被其美丽迷惑得神魂颠倒,大动凡心。
在天庭,神仙是不可以谈恋爱的,所以才有许多仙女来到凡间和常人婚配,而且是冒着重罚的危险。这个蟾蜍仙显然巳经顾不了这么多了,他向天鹅仙女表白自己的倾慕之情,想得到天鹅仙女的垂爱。
那天鹅仙女自命清高,即使没有天规的约束,她也不会看上这其貌不扬的蟾蜍仙,更何况她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神仙呢?所以天鹅仙女不但当面回绝了蟾蜍仙,还大声地呵斥了他。可是蟾蜍仙并不识趣,还是死缠烂打,这点有些像天蓬元帅。
天鹅仙一怒之下,状告至王母娘娘处。王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嫦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为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人癞蛤蟆体内。王母娘娘又悔将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璧归赵,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这便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来历。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俗语形容得非常贴切。天鹅是飞禽,高高地飞在天空。癞蛤蟆虽是水陆两栖,但终究脱离不了陆地。所以癞蛤蟆只能抬头望着飞翔在天空中美丽的天鹅流口水了。
常见俗语典故2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句俗语被我们广泛应用,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毛主席的首创,当年林彪坐飞机出逃苏联的时候,毛主席就曾以此句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其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出自古代的一个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生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春风得意马蹄疾",循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新贵还乡。临行前,朱耀宗有一个心愿,想请求皇上,他对皇上提起自己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如何将他从小培养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为命,请求皇上为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亲树立贞节牌坊。皇上闻言甚喜,认为状元一片孝心,于是准奏,为其母树立贞节牌坊。
朱耀宗骑着高头马,众人吹吹打打、前呼后拥地回到了家乡,真是风光无限。当朱耀宗向母亲述说了树立贞节牌坊的事情后,原本欢天喜地的朱母却露出了不安的神色,于是说出了自己想要嫁给朱耀宗的恩师张文举的想法。毫无思想准备的朱耀宗顿时被击倒了,14扑通"一声跪在娘的面前说:"娘,这千万使不得。您要是改嫁了,叫孩儿的脸往哪搁呀?再说,欺君之罪会招来杀身之祸啊。"
正在左右为难、无可奈何之际,朱母不由长叹一声:"听天由命吧。"她随手脱下身上一件罗裙,告诉朱耀宗说:"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净,一天一夜晒干。如果裙子晒干,我答应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不用再阻拦了。"朱耀宗按照娘所说的,把裙子洗了晾在院子里。这一天,晴空朗曰,谁知当夜阴云密布,天明下起暴雨,裙子始终是湿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迭,知是天意。朱母则认认真真地对儿子说:"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天意不可违呀!"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朱耀宗只得将母亲和恩师的婚事报告皇上,请皇上治罪。皇上连连称奇,降了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她去吧!"
后人便将朱母说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和皇上的御旨"由她去吧! ^放到一起形成了今天常说的俗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常见俗语典故3
人们常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来形容一时弄不清事情的原委和底细。为什么有此说法呢?这是因为这里"和尚"其实应该为"金刚",即"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金刚是指寺庙里的佛教雕像,通常高一丈二尺,人们当然摸不到它的头脑。
关于这句俗语的产生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古时苏州要建一个罗汉堂,负责设计和建设的是一个和尚。人们都不知道他的法号,见他身材高大,便都叫他"丈二和尚"。
丈二和尚的施工方式与众不同,施工中一没有图纸,二不将施工计划告诉工匠,只是现场指挥工匠们干这干那。他不仅指挥,还亲自动手,让工人跟随着他,忽而往左,忽而往右,忽而向东,忽而又向西,工匠们被搞得晕头转向,稀里糊涂,不知所措。因此,工匠们都议论说,摸不到丈二和尚的头脑。
就这样,他们稀里糊涂地干了好些天,待工程完成以后,"八卦"罗汉堂造型美观,布局合理,玲珑剔透,众人都赞叹不已,无不佩服丈二和尚的技术精湛和本领高强。于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话便传开了。
常见俗语典故4
人们经常把什么都不懂,干傻事儿的人称为“缺心眼”,之所以用“缺心眼”来称呼这类人和比干被挖心的一个故事有关。
据(封神榜》记载,商朝封王被旭己所迷惑,丧德败行,荒淫无道,颠倒伦常,再加上轻信奸臣的话,导致朝政腐坏。丞相比干身为封王的叔父,责无旁贷,所以经常劝导封王,于是被坦己等人视为眼中钉。
一天晚上,比千应封王之命赴鹿台迎接群仙降临,酒过三巡之后,他发现担己及其所请来的神仙全是妖狐化身,于是暗中请镇国武成王黄飞虎诛杀姐己的狐族。这样一来更是令姐己含恨在心,于是想设下毒计杀害比干。
一天,封王正与姐己饮酒作乐,突然姐己面带病容地对封王说自己心病复发,绞痛难当,活不了多少时辰了。封王一看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忙问姐己有什么解救的办法。姐己一听正中下怀,急忙说自己年幼发病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神人搭救她,用玲珑人心一片,煎汤吃下,病马上就好了,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玲珑心治她的病,恐怕此命休矣。封王一听,马上答应说,只要能治好姐己的病,用谁的心都行。姐己见封王中计,便说这普天之下长有玲珑心的人没有几个,宰相比干是一位忠贤之臣,其心必定是七窍玲珑,我可以借一片吃了治病,病好了就还给他。这个昏庸的封王信以为真。立即命人急召比干。
比干接到圣旨之后,既愤怒又惊恐,突然想起了姜子牙留给他的一个锦囊。急忙打开锦囊查看,里面藏有符诀及救命的法术:将符烧灰入水,饮服于腹中可护住五脏六腑;剖腹摘心之后,在路途中若见有人卖“无心菜”,你就要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卖菜人若是答:“人若无心还活!”你便不死;但卖菜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你就即死矣!比干顾不得那么多,马上依照锦囊内的方法去做。
比千来到朝殿之上破口大骂:“姐己贱人!我死冥下,见先帝无愧矣!”又泣,“成汤先王!岂知封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即拔剑剖腹,但是并不流血。比干将手把腹内的心摘出,掷在地上,掩袍不语速往城门外去。比干一言不发,骑马飞奔了好几里路,忽然听见一妇人(妇人是申公豹变的)大声叫卖无心菜,比于勒马即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登时大叫一声,血如泉涌,一命呜呼了。
再说封王忙命人拿比干的心给担己治病,却发现比干的心少了一个孔。以后孔子在评论这件事情时说,人有七窍,如果封王有一窍是通的,也不会挖比干的心。如果比干的心再多一个孔,也不会被挖心的。后来,人们便用“缺心眼”来形容做事死板,愚钝不明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