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017-06-12

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事实让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充满了担忧。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维护与保持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摘 要】本文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事实,提出应从大学“心理辅导员”这个角度来进行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与方法,更灵活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大学生在学校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以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现实、面对未来,迎接各种挑战。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员 维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学生代表着社会的未来。青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特别是自我意识的不断深化和成熟,使得青年大学生对新事物、新观念尤其敏锐,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因此,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生存状况都非常重视,而大学阶段正处于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真正创立的时期,尚未最后定型,有着很强的可塑性。特别是在当今风云变幻的高科技时代,居社会宠儿地位的大学生难以抵御各种诱惑和消极观念的误导,走向自我迷失与困顿。

大学生处在人生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心理层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不过,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成功化解了自己的低落情绪,迅速呈现出积极的精神面貌,但是一部分大学生却“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极端,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自杀。有专家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而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

对于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其心理健康的状态更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事实让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充满了担忧。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维护与保持呢?作为高校辅导员又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贫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但其影响有一定限度。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但当经济条件能够满足个体和家庭需求后,其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将会停止,当家庭经济收入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准时,反而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说明生活在富裕家庭中的大学生也可能与贫困生一样出现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来源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家住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要高于那些生活在农村,尤其是生活在边远乡村的大学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农村经济条件普通低于城市外,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少年受城市文化、政治、教育、信息和公共环境诸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常要优于生活在农村中的青少年,从而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西部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师资力量薄弱,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和各类考试压力更大。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同学关系、恋人关系、寝室室友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等,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和现象不能正确看待,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

家庭结构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另一因素。父母双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为显著,不健全的家庭结构,不论是单亲家庭还是父母离异的家庭,总会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给子女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使其心理健康受到无形的伤害。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子女身心愉悦,心理压力减轻,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不和谐家庭中的争吵、溺爱、冷淡和家庭暴力都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溺爱和暴力两种家庭氛围尤为突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很多因素有关口,家庭月收入高低、家庭来源地不同、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和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均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类别不尽相同,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

在开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中,不仅要重视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要关注来自富裕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学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将那些来自农村(特别是边远乡村)、家庭结构不完整和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大学生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有区别地从不同角度与层面,用不同的形式、内容和方法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 “心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在传统思维中,高校辅导员都是依据人格魅力和经验开展工作,不需要多高的理论水平。如今,这种思想不仅不再适应高校新的教育形式,而且在现实中还阻碍了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阻碍了其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大学既不是单纯灌输知识的场所,也不是刻板束缚的禁地,要适应大学教育的需要,辅导员必须注重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写出与学生工作有关的调查报告或论文,创造或总结学生工作新经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以往的辅导员往往容易把自己定位为“政治辅导员”和“生活辅导员”。政治辅导员是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要求学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及高校稳定,政治辅导员必须坚持政治强、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生活辅导员是指在生活上关心热爱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是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管理学生方面,辅导员们目前往往采用正面灌输的教育方式,对各种社会思潮和现象也往往采用“堵”的教育方式,禁止学生接触,管理手段也仅局限于开会、谈话等正面接触形式。而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多元文化的渗透,学生的生活空间与交流空间都处于空前的开放状态,学生的选择范围与交流手段也不尽相同,并且学生的生活问题和一些政治性问题经常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单一的思想教育方式和简单的管理手段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需要更新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手段,重视心理辅导,创造全方位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而要做到这些,“政治辅导员”和“生活辅导员”所做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从心理这个角度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应该把高校辅导员定位为“心理辅导员”。

三 更新教育观点,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一年级大学新生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学生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学生集中于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大学生要面对的问题则以择业问题为多,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与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

辅导员工作是一门重要的学问,需要学好多门课程,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批好教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要当一名称职合格的教师是不容易的,要当一名合格的辅导员更不容易,辅导员要面临知识权威性和知识更新的挑战。因此,一名合格称职的辅导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比如一些远离家乡和父母的大学生总会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或者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加剧,从而产生心理焦虑和压力,这时就需要辅导员灵活运用心理学中“心理对抗理论”和相关的心理知识来排解学生这方面的焦虑和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和观念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作为高校辅导员,只有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念和健康理念,才能在工作中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关注心理问题的防治与心理健康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来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

[2]龚晓会.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维护[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叶国清.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z1)

[4]杨和平.黄翠萍.谢模英.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表现和成因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18(4)

[5]门浩.马爽.Men Hao.Ma Shuang 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新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3)

[6]姜笑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干预策略[J].考试周刊,2008(25)

[7]赵峰.孙延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疾病发展诱因及预防[J].商业经济,2009(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