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2017-05-26

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浅谈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篇一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现状让课堂对话的实现陷入困境,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地位,也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打破课堂沉闷,我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尝试做一些探索,得出一些个人心得。

关键词:转换角度 活跃课堂

虽然高中语文新课标已实行七年了,语文学科教材内在结构越来越科学,题材也越来越新颖,但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日益沉闷。罗大佑的《童年》中唱道: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虽然意不在批评教育,但恰恰成了如今不少学生的课堂心理写照。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现状,无疑让课堂对话的实现陷入困境,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地位,也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

对于课堂沉闷的原因,从自身角度,我归纳了几点:

首先,急于求成,随意拔高要求。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完全熟悉课文,充分感悟的情况下进行提问,学生没有充分准备,感觉无话可说,或者只有只言片语,从而使课堂陷入沉闷的僵局。

其次,随心所欲,目标不够明确。很多情况下的家常课,教师对课时的概念往往比较淡忘,表现为较大的随意性:上到哪算哪,即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漏洞,下节课还是可以补。家常课缺失了一种“精品”意识,忽视了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梯度性,学生往往会摸不着头脑。

最后,气氛紧张,缺少宽容与鼓励。这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否定与自信心的挫伤,势必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与情感上的畏惧,从而使学生不敢继续回答,直接导致课堂气氛的紧张与压抑。

其实高年级孩子虽然不像低年级孩子一样好表现,但如果教师善于调控,循循善诱,精心组织,学生还是愿意打破课堂沉闷,积极发言的。我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尝试做一些探索,得出一些个人心得:

一、重视课前导课

一个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很少设计导言,往往是开门见山,进入文章,使学生感觉淡而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在讲课文前,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导语,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那么语文课堂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也会把一篇他们认为乏味毫无趣味的文章饶有兴致地读完。比如,教学《雨霖铃》时,可以放《送别》这首曲子把学生带入到离别的场景;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可以拿一个荔枝实物导入。只要导入合理,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就会让我们的课堂不至于一开始就很沉闷。

二、重视课堂导答

毋庸置疑,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课题。但是,我也常常看到,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教师的提问有时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回答的问题。如果善于导答,学生就会排除障碍,提问便会成功;否则,提问就会归之于失败。可见,善于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善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组成因素。一般情况下,一些学生在教师提问题后有一种等待心理,让别人先说;有的则怕出错遭人笑话,又怕人说爱出风头。这种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作怪,使得他们上课不敢大胆发言,只是被老师点到名时,才勉强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教师若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在提出某一问题之前,搞一些抢答题,“刺激”一下学生。或者首先就给予鼓励的目光,也可以按照电视娱乐节目的风格和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要注意千万不能喧宾夺主。不管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教师都要认真对待,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教师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于错误的,教师注意鼓励与引导,或许学生的奇思妙想能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三、注意转换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

学生的任何一个想法必定有他的理由,教师不能急于否定任何一个学生的看法,更不能因此而否定一个人。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基于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轻易否定,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甚至态度冷淡,这也间接影响了其他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应当试着想想学生的想法有没有其合理性,或者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来加深教师对学生想法的认识。真诚的理解,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彻底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也必能激发他下一次主动、积极回答的勇气。

四、重视学生活动

语文活动有很多种,比如,辩论、讨论、表演、朗诵等,有时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讲课。我觉得每堂课我们都应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活动。比如,学《雷雨》时可以叫学生表演其中的精彩片段,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叫学生配乐朗诵。总之,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实践能力。

五、重视自身积累

语文老师,首先要是“语言大师”。课堂语言可以集中体现老师的智慧,单纯、准确、精练、富有文学性的语言不是不适用,如果加进老师的智慧,让课堂语言在其基础上闪烁着幽默、风趣的感染力,这样的语言学生听了享受,兴趣也会自然而生。所以,语文老师应该学会丰富自己的语言,用语言来感染学生,首先让学生受到自己的吸引。我认为只有博览群书,勤于积累资料,集思广益,才能构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宝库,所以教师在课后要做到多阅读,多思考,多整理,多查阅。

以上只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部分心得,我相信每位老师其实都有自己的高招。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和智慧的讲坛,那就算达到目的了。

浅谈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篇二

课堂气氛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课堂气氛营造。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课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1.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文

在学习《地球的清洁工》一文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首先播放大自然的优美景色,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视听上都有美的享受,然后突然音乐一转,画面随之出面破烂的垃圾、成群的死鱼……,然后我问学生们: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几种不同的景象?”

“你们喜欢哪种景色?”

“是谁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认识这些地球的清洁工。”

在色彩鲜明的图片和柔和的音乐声中,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2.立足文本,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动机的先导,是思维的源泉。课堂导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设计出多种形式的导入方法,以达到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调节课堂学习的气氛,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晚上数过天上的星星呀?天上的星星这么多,你们数得清吗?”话一出,绝大部分学生马上开始议论纷纷,兴趣很快就被激发了。我紧接着再次引导:“今天,我们也要去认识一位喜欢数星星的孩子,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在读课文之前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读的时候,读得非常认真、投入,并积极地思考,学生在课文的解读上,在问题解决上都不错。

二、提出问题的方法要适当

教师在课堂提出问题要难易适当,所提总是太容易,学生没有兴趣,所提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所提问题不具体,指向不明,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都是课堂提问切忌的。设计的问题应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对较难的问题可分解开来,分几步进行提问。如:在学习了托尔斯泰的《穷人》后,老师请同学们谈谈体会。学生不知如何谈起,自然无话可说。不如换一种问法:这一课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动,今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该怎么做?这样一来,学生便有话可说,就会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创新的,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努力探究课堂教学技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能够让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百花园里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孕育出课堂教学的一片灿烂天地。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