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保险财务管理论文

2017-05-26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资金管理、财产管理、成本与费用管理和损益管理四个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保险财务管理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保险财务管理论文篇1

保险企业财务流量管理

保险是我国金融行业中的朝阳产业。现阶段保险企业群雄逐鹿,都在全力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在保险企业进行财务流量研究 ,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系统,使财务管理工作满足业务规模和组织结构发展要求,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系统构成

任何公司的持续存在都是以创造能为市场所承认的价值为前提的。保险企业创造的价值可以分成三部分:①保障价值;②投资价值;③服务价值。保险企业一切活动都必须最终对这三方面的价值提升做出贡献,否则就是对资源的无用耗费。推动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资源主要来自于股东的投入和客户的保费。“资源耗费——作业行为——价值创造”是公司运转的基本逻辑。

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由财务信息流系统和资金流系统构成,以提供外部制式化信息、内部管理决策信息、进行费用控制和保障资金收支安全为目的的功能系统。

第一,财务信息流系统——通过财务 会计 特有的“确认”和“计量”技术,从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保险业务自身风险管理和先收入后支出的复杂性,财务信息的生成离不开统计与精算技术。实际工作可以概括为“会计与统计并行,会计与精算互辅”。尽管如此,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通过确认和计量作业反映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及其在会计期间的变化、期间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费用发生和利润增减等“ 历史 性”信息,为公司各个层面的管理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

第二,资金流系统——以效率和风险平衡为原则,以保持资金流量和存量的健康结构为标准,对经营活动中资金流动进行管理控制。保险公司的资源来自于股东和客户,狭义的资金管理工作就是保证资金流动的安全,准确判断各个作业环节对资金流量的规模、时间安排等方面的需求,及时满足业务、费用和资本性支出的需要。同时,对存量资金的使用提出变现能力、波动性、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要求。当然,广义的资金流管理涉及的方面要广泛得多。在现实工作中,财务信息流和资金流管理工作结合得非常紧密一一资金流管理要利用财务信息来判断已拨付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控制过失舞弊风险、预测短期资金流量变动:财务信息流管理要利用资金流动的实际结果来印证收入、费用等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管理核心

目前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 内容 是“确保资金收支的安全、提供制式化财务信息、以费用管理为核心”,体现在三个方面:

1、保险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机构还在高速扩张。由此而引发的一个现实 问题 是基层资金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日常工作中资金收支量巨大,强化并确保资金收支的安全就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尽管这项工作不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但对保险公司基本风险的控制意义重大。

2、保险公司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有政府监管部门、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公司管理层、员工、工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按照要求,财务管理部门每个月要报送大量制式化的报表。财务核算系统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分类和汇总加工生成报表。目前财务核算与公司的管理决策、风险控制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密,真实的、相关的“精致”财务信息还很缺乏。比如,反映资金运用效益的、以完全成本或全耗费成本反映产品盈亏的、费用耗费情况和财务风险等方面的信息都不够充分。随着保险公司管理朝着集约化逐步推进,对高质量、个性化财务信息的要求成为必然,财务报表生成之前的核算工作和生成之后的 分析 工作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费用规模的控制”,即发生前的预算控制、发生时的资金与核算控制、发生后的分析反馈(决算)控制,通过对费用的合理控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的目的。

职能执行

基于目前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把财务管理的职能分解为:资金管理、业务管理、费用管控、决策执行等。

(一)资金管理

对保险公司来说,业务的推动、人员的发展、机构的完善都需要资金支持。从财务学的角度看,资金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营运资本”。对于公司,资金是“流动的能量”。我们认为资金具有“产”和“权”的双重属性。就“产”的属性而言,资金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现金和银行存款。作为企业资源,资金流动到什么方面,这种“产”的能量就要在什么地方释放。同时,作为“产”资金就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它的总体规模、结构和流动节奏都是财务管理工作要把握的。容易被忽略的是资金“权”的属性。按照产权 经济 学的观点“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接点”。就企业内部而言,业主和公司法人之间、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分公司和营业区之间……都存在一种“契约式”的权责关系。即资金出让方把资金运用权交给使用者,使用者要合理运用,并且在偿还本金的前提下要返还资金出让者要求的期望收益。换句话说,资金的使用不是免费的、而是有“资本成本”的。

这里有必要强调与资金运用有关的“约束 理论 ”,它认为公司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其中的某种资源是最关键的限制因素,这种资源被称为“约束因子”。通过有效管理这种约束因子,可以整合其他附属资源,从而改进整个管理体系。我们认为,对于保险公司,资金就是这种约束因子。抓住资金流动的方向、规模和时间等要素,提高资金流量和存量的管理水平,就能够整合企业整体资源的配置结构,总体提升资源的投入产出比。

资金运用要有强烈的“投资”意识——资金运用的方向是否能满足资本成本的条件。当几个方案在争夺资金时,要判断出哪个方案能产生更多资本回报:而作为申请和使用资金的部门要知道资金不是免费的午餐,能不能完成资本成本的要求。而理想的财务管理系统应当能为资金的拨出方提供资本成本,例如:期望利率、期望收益、收益回收周期、风险和波动性方面的论证和信息支持,同时应当为资金的接受方提供资本成本和期望收益的考核标准、资金使用策略等方面的信息支持。

(二)业务管理

财务管理系统的特性决定了它要和所有的业务部门发生直接的、频繁的和紧密的联系(如图1)。财务信息的归集、分类、汇总、 分析 和管理都要植根于业务活动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只有理解了各个业务系统运作程序、控制关键点、决策模型等,才能有的放矢地搜集加工决策支持信息。

比如,精算系统计划对市场营销系统推广产品的盈利能力作一个评估,那么相当程度的成本费用都要从财务管理系统取得。而财务系统提供这方面的数据,离不开对产品特性的了解、离不开对营销方式的了解、离不开对前后线人员结构和相应人力成本的了解,同时也离不开对决策模型和分析技术的了解。只有对两个业务系统的众多方面有充分了解,财务管理系统才能提供真实、相关的决策支持信息。只有对业务系统有全面和深入的把握才能充分披露反映盈利能力、潜在风险等基本而重要的财务信息。 资金流运用的效率更和业务系统密切相关,有如下基本原则:①资本成本补偿原则;②存量和流量结构合理原则:③资金流量和业务需要时间匹配原则;④事前计划预算、事中控制执行、事后反馈分析相结合原则。可以看出资金流管理必须和各个业务系统的战略规划、战术打法、指令、计划、要求、信息反馈等结合在一起才能进行。

(三)费用管控

费用规模控制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

现在保险公司所执行的费用规模控制基本思路是:本着先收后支的原则,按保费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可用费用,然后控制费用发生的总规模不要超出公司可以承受的额度。其中费用计提比率的 计算 是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综合各种因素给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各个项目的“期望”结果,然后倒推出一个“折中的”计提比率。预算控制的目的是费用的规模,但控制力量的指向必须是“行为”,而不是最终的结果(费用规模)。换个角度说,我们不能简单地从规模上“压”费用,而是要明晰预算投入和对应行为的因果关系,提高资源使用的投入产出比。

如果我们把资金比喻成一枝箭,把箭靶想象成为资金配置的位置,那么,效率要通过瞄准来实现一一瞄得越准,箭越接近靶心,就越有效率;而效力是通过“当机立断”的扳弓放箭过程来完成射箭的一系列动作,动作越干净利落,就越有效力。资金的配置使用也是类似的道理。没有“价格”(资本成本)作为准星的市场机制来瞄准,资金这枝箭就不能射中靶心,产生效益;然而,一味的讨价还价和论证效益,又有可能失去机会、缺乏行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企业 的资金既要能有效率地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方面,又要有效力地进行实际的配置和运用行为。

财务管理管控的对象是资金和费用、管控的方面是效益和风险,而管控的执行要做到效力与效率的平衡。

运用ABC法和“基于行为的预算管理”(Acvity—based Budgeting,ABB),有利于费用管控。按现有预算管理思路,把费用分解为业务性、资本性和费用性三部分。先从费用性部分进行突破,基本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成本库设立,成本动因分解,通过成本动因的链接把费用归集到各个部门、人员乃至产品上。不仅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成本费用归集结果,更重要的是明晰企业资源投入的方向、原因和对应的产出。从 科学 预算的角度,测算预算期间作业发生的原因、作业的数量和相应的各个作业环节的投入,可以从“作业行为”的层面做出预算。同时从这三个方面针对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开展预算管理的激励与控制。

目前 的费用管控是一种“保费分成”刚性机制。这种机制有很好的效力——简单、客观、便于操作。但是缺乏效率——资源没有得到最佳配置。特别是当费用的实际使用部门对某项费用的使用有确实的投入产出效率把握时,财务管理的保费分成机制就陷于尴尬之中——讲效率,则违反费用和预算规定;讲效力,则对抗不了费用使用部门的“理”和“力”。我们认为财务管理部门目前可以做两项改进:① 研究 作业预算管理,构建基于作业和投入产出分析的费用管控机制,提高资金运用的投入产出比,掌握“效率”主动权:②在现有管控机制下,根据财务人员的水平和业务实际情况,给予费用管控人员一定的灵活空间。

此外,管控工作本身也要有投入产出的思想,清楚在各个管控环节投入了多少成本,而可以控制的低效、无效、浪费损失(合称“差错成本”)又有多大。如图2所示,管控的准确度在理想水平上的总成本(管控成本+差错成本)是最小的。这条原则很抽象,但是规定了设计管控系统广度和深度的基本要素。

(四)决策执行

执行管理是对财务决策执行过程的控制。公司管理中信息的上传下达、资源配置的具体执行都要依托于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具有一些“天然优势”:掌握财务信息、直接负责资金的划拨、了解公司管理和资源配置原则、对业务有一种财务意义上的敏感性等。但是这些优势往往也蕴涵着某种“天然劣势”:真实财务信息和业绩考核“悖论”、资金划拨及费用支出“冲突”、执行刚性原则对灵活的具体业务“不兼容”等。可以讲,财务管理部门是公司日常工作众多矛盾交汇的结点。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理顺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我们认为用如下模式来完成执行过程:

1.形象 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对自己部门在公司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定位。并且要时刻从他人的反馈中了解其他部门对自己是如何认知的。根据心 理学 的“镜像原理”,一个人的头脑中都对自身形象有一个认知映射,而人们的日常行为受到这种认知的 影响 甚至制约——你越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越会向什么样的人去 发展 。我们认为,财务管理部门应当树立一个决策支持、风险管控、业务服务的健康形象。而这种形象应当具备服务、便捷、透明、公平、效率的品质和相当程度的人情味。

2.任务 要想对各种矛盾的来龙去脉加以把握,必须对特定阶段、管理层面的思路、策略和具体计划进行了解。基于此,财务管理才能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哪里是“大同”、哪里是“小异”。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从5W+1H(为什么、是什么、哪里、何时、谁+如何)方面去明确各个阶段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要分析业务部门工作的方向和节奏,同时把形象要素融入到具体的任务制订中。

3.执行 目前财务管理系统基本是“规则导向的”(Rule-based)—总公司掌握规则制订权、实行集权管理(Centralization),对基层工作多用文件制度来具体加以“刚性”规定。随着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新时期业务发展的要求,可以建立“财务管理框架”(Financial Manage-ment Framework),来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品质。

4.沟通 相当多的矛盾是缺乏沟通导致的。首先,要和公司各个层面的管理高层沟通理念、明确职能、领会业务政策、解释“重大性”财务政策,其次,要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沟通,解释和明晰财务规章和原则、了解业务思路和具体困难:第三,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要对各方面的人员充分普及财务管理的原则、职能和程序,把关系和权责明晰理顺。

保险财务管理论文篇2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提供的产品是无形的,是利用大数法则将投保人缴纳的保费集中起来、对将来不确定的风险承诺保障,因此保险公司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独特的经营模式与产品特征,其财务管理的风险也具有特殊性。文章将就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目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与这些特殊性相关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和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一、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特殊性

(一)资本及其流动性的特殊性

由于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因而应该拥有比一般企业更大的资本。我国保险法规定对于保险公司的开业资本和后续经营资本有严格规定,如《保险法》第69条规定设立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亿元且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本限额来支撑维持其业务规模,而且要求有较高的流动性与偿付能力。

(二)提取各种准备金应对风险

保险公司的经营在时间顺序上具有先收保费后付赔款的鲜明特点,为了保证出险后被保险人索赔时支付赔款的需要,按监管规定在平时收取保险费时必须计提充足的责任准备金,这体现了保险公司收入确认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三)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特殊性

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承保利润和投资性收益,甚至完全依靠投资性收益来支撑,可见保险投资在保险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保险公司必须通过稳健的保险投资,提升盈利水平,分担传统承保业务的压力。而由于保险投保人的广泛性和保险的保障功能,保险资金的社会性显而易见,这使得保险资金的运用必须考虑其广泛的社会影响,采取谨慎的态度,以保证保险资金投资的安全和保值增值,避免出现群体性社会事件。

(四)应收账款过多的特殊性

大多数保险公司在建立初期,往往为了争夺市场,会放松对业务、财务政策的管控,采取延期收取保费的政策,结果应收账款过多,导致业务规模上去了,但保费收入的现金流入不足,而正常的经营管理支出、业务规模相应的出险赔付不减,现金流入量不足以支撑现金流出量,在被保险人出险索赔需要正常支付赔款时,保险公司无法按时、足额支付,导致出现财务风险。

(五)利润的特殊性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多少与费率的厘定有直接的关系,费率的厘定会根据保险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经营目的做适当的调整,因此保险公司的业务收入也具有其特殊性。而保险公司经营成本也不同于一般企业,由于保险产品的现时售价是根据历史的成本计算出来的,而现时售价又是用来支付将来可能发生的成本(赔付)的,且由于影响风险的因素随时在变动,这就使得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不确定性显而易见。

二、目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性不足可能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财务危机

部分保险公司持有资产的流动性较差,尤其是在发生超出正常年景的赔偿或给付时,不得不以低价变卖部分资产或临时以高利贷方式筹资应急,给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带来严重影响。很多新开办的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市场,对业务规模的考核重于对经营效益的考核,导致现金流入不足、流出失控,出现财务风险。

(二)保险准备金提存缺乏严格的财务监督

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按合同规定对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责任,即会计中的或有事项。经营者往往为了粉饰报表提高利润,对或有事项提取的责任准备金偏低,违反谨慎性原则,财务报表显示的财务数据失真,无法保证或有事项的赔付需求或投保人可能解约的退费要求,并可能产生根据虚假盈余来决策不恰当的红利分配等,严重影响公司未来的偿付能力。

(三)资金投资运用缺乏稳健性和安全性

我国的保险事业起步晚,发展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对保险公司投资业务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制衡、监督机制,专业人才缺乏,往往会因为错误决策导致投资失误和经营不稳定,造成投资效益低下或者亏损,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隐患。甚至部分保险公司违反相关规定,将保险资金进行违规投资、出借、挪作他用等,因处理方式不当造成损失,损害投保人的保险安全利益。

(四)应收账款过多容易造成坏账损失

有时保险公司为了使企业业绩增长、抢占市场、完成规模指标任务,会拉拢客户投保而做出延期收取保费的让步,因缺乏对投保人信誉及资质的调查和评估,出现延期到期后投保人继续主动或被动继续拖欠保费,造成保险公司应收账款过多,负债偏高和产生坏账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资产与负债不平衡,产生坏账损失,对保险企业的现金流周转不利,给保险公司带来财务风险。

(五)财务报表利润反映不准确

从准备金提取角度,精算师自身经验与运用方法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准备金计提的准确性。目前,仍然存在部分保险公司将准备金科目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靠主观人为调高或调低准备金的提取比例,造成准备金提存不当或不足,导致财务利润状况不真实,误导投资人、投保人和国家税收政策。

(六)费率厘定不合理

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拿下业务,部分保险公司不惜采用低价政策,恶性竞价,在报价中大幅压低费率,或者不恰当地给予“高返还”等手段变相压低费率,致使中标后的盈利空间在原基础上大幅度缩水,极大地降低了保费充足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保险公司的未来偿付能力水平,势必对财务管理带来较大的隐患,容易引发财务管理风险。

三、优化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关注资产负债比,控制流动性风险

为控制和应对保险公司流动性风险,公司应加强资产与负债的现金流匹配管理,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重视现金流控制、部门间加强沟通、定期对现金流进行监控与测试,制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引发的现金流支付危机,保证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健发展。 (二)谨慎提足准备金,加强监督与问责

严格执行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准备金提取比例、足额提取相应的准备金。总公司要加强对各分公司偿付能力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利益相挂钩,促使各机构努力控制费用,增收节支。同时监管部门加强行业准备金提取充足性的监测与评价,向社会公布各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对出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和处理,坚决制止保险公司通过少提准备金调节利润的行为。

(三)遵循投资安全性第一原则,在此基础追求效益最大化

当前,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竞争激烈,在此背景下需要运用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以追求更高利润来弥补保险业务的不足,但受到人才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投资时很容易忽视资金运用的风险,为了做好投资的风险管理,保险公司应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和投资管理体系,走委托专业机构或专家理财的路子,这样有利于专业保险公司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的效益来弥补承保业务的亏损,从而将公司的财务风险降到合理的范围内,提高保险投资的收益和稳定性,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四)摒弃为了扩大业务规模争夺市场,盲目采用赊销策略的思路

公司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客户信用状况科学分析评估,提高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决策水平。强化应收账款的追踪管理,要实施严密的跟踪以掌握其回收情况。完善公司内部监控制度,对应收账款业务中的每个环节,健全相应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控制程序。保险公司产生应收账款后,要重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努力降低不良资产比重,减少公司的资产损失。

(五)遵循谨慎性原则,及时合理提取各项准备金

保险公司应遵循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的基本原则――保障偿付能力,及时对各项责任准备金进行提取,做好满足随时可能出现的赔付需求,保护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同时要遵循提取准备金的谨慎性原则,合理提取各项准备金,避免人为调节财务报表的利润。

保险公司还应保证财务部门对精算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精算数据的提取应经过财务部门的参与、认可,避免成为公司调节利润的工具。既要避免准备金提取不足及偿付能力不足带来的风险,也要防止过多的提取准备金不能真实地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六)采用“先算账、后做业务”的费率厘定方法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理性应对市场,坚持“先算账、后做业务”理性控制成本,合理厘定费率,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根据保险标的风险程度、损失概率、责任范围、保险期限和经营管理费用等因素,并使用保险精算来量化风险,通过数据的编制来估算未来损失,运用科学的原理并附加一定条件来厘定保险费率,提高保险公司未来的偿付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卓义容.对保险责任准备金计提的一点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0(12).

[2]张菊莲.保险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化解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18).

[3]韩梅.浅谈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现代商业,2011(11).

[4]李琴.保险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