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动词后“在”的词性问题探讨

2016-11-11

摘 要:用变换分析法把“V+在+处所/时间词”分化为两类句式,得出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呈现的处所”的句式中的“在”是介词,而表示“动作的趋向、位移的终点”的句式中的“在”,则由于受前面动词指向义的影响而虚化为助词。

关键词:在 介词 助词

关于“在”字问题,从1957年王还《说“在”》及1987年朱德熙《在黑板上写字及其相关句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关于“在”字的研究层出不穷。对于处在动词之后的“在”字究竟是什么词性,争论不休,主要观点有:1.“在”与后面的时间、处所词语,构成介词短语,在动词后一同作动词的补语,大多数学者持这种观点。2.“在”字直接和前面的动词结合作谓语,后面的时间、地点词语作宾语,“在”仍为介词,只是动介结构作谓语(以朱德熙、胡裕树为代表)。3.“在”与动词是

有学者根据语音的停顿及汉语的音律节拍得出有的“在”前附,有的“在”后附,“在”字起了平衡音律节拍的作用,“在”之前的音节数小于或等于“在”之后的音节数则前附,反之则后附。笔者认为语音的自然规律恐怕很难作为判断“在”字词性的标准,正因为“汉语是十分讲究韵律节拍的”,我们诵读时,把语音停顿自然地放在了符合我们心理要求的比较平稳、匀称的节拍上,这一点通读成语时表现得最为明显,我们习惯于“2/2”节拍,所以把“3/1”节拍的“一衣带/水”,也读成“一衣/带水”,但是却并不能因此把“一衣带水”的结构划成“2/2”式。同理,“他躲在屋里”和“他晕倒在地,不省人事”的区分,也不能根据语音的停顿划分,只能把它作为判断结构的一个辅证。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主张对动词后的“在”进行两分处理。“在”在动词后的句式,根据语义特征及变换分析,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V+在+处所”主要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呈现的处所,这类‘在+处所’可以变换到动词前”,变换前后意义不发生改变。如:

A.表示状态呈现、动作持续的处所

他躺在床上→他在床上躺着

泪流在脸上→泪在脸上流着

我呆在家里→我在家里呆着

B.表示动作进行或发生地处所或时间的

战士们浴血奋战在战场上→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居住在北京→在北京居住

出生在一九八一年→(在)一九八一年出生

A中“→”前面动词的“持续”义在后面句子中体现在动态助词“着”上,A、B两组句子变换前后意义不变。我们不能因诵读时,语音停顿在“在”字之后,或在“在”字后可以加上“了”字,就断定“在”前附于动词。因为在上述句式中“在+处所时间”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动词前后,所以“在”只能是以介词身份与处所/时间词语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来修饰限制动词。如果“在+处所/时间词”在动词前以介词短语的身份出现,同样的短语出现在动词后则要和动词黏附一起作谓语,岂不是很荒谬?

另一类是“V+在+处所”主要表示“动作的趋向、位移的终点”,这类句式有的“在”可以用“到”来替换。如:

阳光照在湖面上→阳光照到湖面上

他坐在了地上→他坐到了地上

即使不能用“到”来替换,也暗含“趋向”或者说是“指向”的语义特征。如:

夕阳斜在西边天上→?夕阳斜到西边天上

摔倒在地→?摔倒到地

这些“在”字起了引导动词指向处所的作用,这与残存了“存在”义的介词“在”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这类句式中的动词之后的“在+处所”不能移动到动词前,这也表明此类句中的“在”与上一类不是同一类型。所以,这类句式中的“在”和“到”“向”甚至“自”等词相同,是与前面的动词黏附在一起,共同作谓语,而后面的处所/时间词语则是作为宾语而出现的。

那么此时“在”究竟是介词、助词还是动词后缀呢?动词与介词结合为动补短语共同作谓语似乎不太合理,因为介词主要是起标记、引进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用在动词后作补语不常见甚至说没有,所以“在”不可能是介词。此类句中的“在”原本与第一类的“在”一样,都是由动词“存在”义虚化而成的起标记、引进作用的介词,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在”受到前面的动词“趋向”“位移”意义的同化,使得“在”同“到”一样有了方向感,从而也使“在”字语法化为意义更加虚空带有“趋向”意义的虚词,而能出现在动词后面黏附于动词的除了趋向动词,就是助词。显然,“在”与“来、去、起来、上来、下去”等方向明确的趋向动词不同,它所表达的微弱的指向义是由前面的动词赋予的,它本身不具任何方向感,只有与有方向性的动词结合时,它才表达“方向”这一附加语义,但是它与助词一样都是附着到实词、句子或短语上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因此,笔者同意吴守华等人的观点,把“在”定性为“指向助词”或“趋向助词”。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