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音乐本科毕业论文

2017-05-29

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人高考音乐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成人高考音乐本科毕业论文篇1

浅析音乐表演在人类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 要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是赋予音乐以生命的创造性的行为,其本质意义就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原作,如何使音乐作品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包括音乐在内的表演艺术,都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真实地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音乐表演艺术是建立在哲学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科学,表演者首先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其次表演者应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自己独具个性的二度艺术创造。

关键词 音乐表演 二度创作 音乐美学 中介环节 音乐创作 音乐欣赏 表演艺术

1 音乐表演是音乐作品的第二度创作

1.1音乐表演的概述

音乐表演艺术是建立在哲学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科学,表演者首先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其次表演者应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自己独具个性的二度艺术创造。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是赋予音乐以生命的创造性的行为,其本质意义就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原作,如何使音乐作品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包括音乐在内的表演艺术,都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真实地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1.2人类的音乐审美活动与音乐表演的关系

人类音乐的审美活动即人的音乐美学观。音乐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牵涉面比较广,它是利用人类在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来对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因此,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对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才能找到音乐艺术的整体规律,才能看到音乐艺术的本质。音乐美学是音乐表演的奠基石,只有掌握了音乐美学的知识,才有可能在音乐表演中不断吸收和创新,自由表现和发挥,从而将音乐表演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1.3作为第二度创作――音乐表演艺术的本质

音乐表演艺术是建立在哲学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科学。著名英国指挥家亨利・伍德在其所著《论指挥》一书中说:“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与它生命。”乐谱与作曲家的生动乐思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而要弥补这种距离,使乐谱无法记录的东西得到展现,这一切都有赖于音乐表演者的再创造。

总之,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还有可能通过表演者的创造,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甚至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正是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的本质意义之所在。

2 音乐表演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

音乐表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作为联系音乐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造的再现环节,在准确、完美并富于创造性地表演作曲家的作品的同时,又可以使作曲家通过表演出来的实际音乐,检验和校正自己的创作构想,并从听众的反馈中了解作品的社会效果,以改进自己的创作。在中国,音乐表演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是人所共知的。具有悠久历史和很高艺术价值的古琴音乐,若没有历代琴家的传谱与加工,没有当代演奏家寻根求源的打谱演奏,这稀世之音当早已湮灭,它独有的深长韵味和含蓄致远的美也不会为世人所知。

音乐表演的地位和作用还表现在对于音乐听众的巨大影响方面。音乐表演虽然也有表演者自娱的功用,然而从本质上说,任何音乐表演都是以把音乐作品传达给听众为目的的。许多著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非常重视和听众的联系,他们把这种联系看作是使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最重要保证。

3 结语

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不同于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能够直接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思想内涵,它必须通过表演者的参与才能将其中的乐音、思想、内涵等加以传达。而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造,不仅是表演者表达一度创作的作品,通过对作品与作曲家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对作品中的人物、意境进行再创作,用演唱(演奏)把乐谱转化为实际音响的创作过程,同时还通过演唱者的再创作实践,把这种反映原作者思想的乐谱转化成听觉感受的音乐美的过程。所以说,音乐是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表演的艺术,单独的乐谱是不能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的,只有和表演一起,才使得音乐具有了不断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张前.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4).

[2] 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M].于润洋,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3] 张前.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1).

[4] 陈雪.论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实践的现实意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5] 玛丽恩・鲍尔,叶琼芳.关于音乐美学[J].北方音乐,1983(1).

成人高考音乐本科毕业论文篇2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之上,合唱教学始终是艺术教育体系中不可获取的支撑单元,尤其对于小学生群体音感强化,有着决定性意义。实际上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主要形式便是固定曲面排练,彰显出实用和普及性等特征。不过自从全新课标制定实施之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模式便必须多元化,同时保证不同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由此,笔者便开始论证如何有效地提升今后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实效性,希望能够为小学生素质全方位拓展,提供丰富的指导线索。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唱形式;有效改善

合唱能够滋生出强劲的凝聚动力,尤其是在各类音色、声部协调交织作用下,将集体艺术形式表现得惟妙惟肖,这就要求单位训练成员彼此通力合作,避免注意力和意志力的分散迹象。归根结底,合唱教学属于一类实践项目,其保留较为显着的音乐综合性,要求团队成员彼此亲密合作,将曲面的横向旋律和纵向和声部分予以清晰化表现,所以单位成员必须各司其职,在维持声部音程和音准的前提下,维持音乐表演的和谐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课标背景下合唱教学的具体规范诉求

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整理论述,合唱作为一类生动化音乐表现路径,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讲存在着深刻的适用性,能够令学生个体文化、身心健康、审美等素质变得愈加完善。对于广大小学音乐教师来讲,合唱教学可以令学生音乐训练成果强化,包括音乐技巧的提升和音乐知识的全方位认知等结果,长此以往,小学生音乐素养也便会焕然一新。

(一)强调审美教学的主导地位

自从我国制定实施素质化教育方针之后,美育便成为一类标准化教育改造方针,所以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应该适当凸显课题内容的审美特性,令学生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产生强烈的感知欲望。具体来讲,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审美掌控原则表现为:

第一,参与性原则。教学主体结合战士音乐艺术,进行学生音乐训练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激活。

第二,情感性原则。音乐合唱教学形式要尽量以情动人,透过各类情感呈现过后,令小学生获取丰富的审美体验。

第三,愉悦性原则。音乐可以说是人文学科的基础性支持单元,能够赋予人们审美的愉悦心情,提升个体美学感知品位。

(二)在合唱教学活动中细致遵循音乐课程规范标准

在小学基础性音乐课堂上,组织合唱教学活动,能够令学生愈加熟练地驾驭沿用声乐知识。不过目前我国合唱教育始终存在诸多弊端,包括教学方式合理性欠缺,使得最终教学功能难以尽数呈现。事实上,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作用下,我国要求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要尽量凸显多个声部的综合表现力度,这样小学生才能获取和别人合作的丰富经验,激活自身情感和音乐艺术表现欲望,并且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张扬个性和创新思维,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二、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改革行为细节

(一)搭建起严格的教学常规规范体制

在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事务中,需要进行教学常规确认,保证后续多元化教学引导活动的顺利布置拓展结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尽快形成健康良好的合唱习惯,保证在教学之前确定声部,提升整体教学工作的流畅性。对于学校音乐实践项目来讲,合唱教学属于一类常见的表现途径,因为其不会承受学校音乐环境、教学器材的深刻影响,并且本身保留较强的普及和高效率特性。合唱教学主张结合学生既有条件,如音色和音域特征等进行合唱角色安排,令所有学生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到各类活动之中,尽数发挥个人专长基础上,提升整体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实效。

(二)想方设法激活调整学生参与合唱教学活动的兴趣

合唱教学对于小学生识谱、听辨等技能提出较为严格的规范诉求,为了赢取教学可观的合唱教学实效,作为合唱成员,必须时刻融入到相关角色之中,并且自觉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稳固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获得音乐素养的全方位提升成就。所以说,在合唱教学过程中,作为专业化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对比教学的方式,令小学生透过合唱和独唱曲目依次演练,领悟合唱丰富的感染效用,包括音乐中蕴藏的意境和美感等。

再就是秉承循序渐进的训练观念,结合学生接受能力和学校实际状况,制定富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持续到学生掌握合理数量合唱技巧之后,督促其独立地进行相关曲面或是段落改编,保证最终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不断丰富歌唱表现模式,令小学生道德情操得以合理陶冶。歌唱教学主张利用歌曲本身艺术形象和学生审美活动等媒介,进行小学生感染和艺术再创造,如今已经被视为一类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径。须知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始终是提升民族素质并培养合格公民的一类标准任务,作为人文教学的重要科目,音乐教学能够很好地修正小学生群体的价值和人生观念。透过合唱教学强化学生音乐感知技能,令他们自主地进行彼此配合,之后选取完善化教材资源,力求令学生音乐感知技能得以潜移默化的调整,保证他们对美的科学感知结果,完成德育教学控制指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确保同步关注教学实践和教学细节,尽量透过训练过程的点滴入手,进一步树立起严格完善的教学常规,全程关注学生二声部视唱训练结果,使得该类群体多方位听赏潜能得以顺利激活,同步丰富自身歌唱多元化表现模式,为后期合唱教学和素质教学等良好效果绽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佳.合唱教学对小学生乐感培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 孙静.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3] 纪向丽.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小学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 丁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