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差的原因

2016-12-06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文明,但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学生创新能力差,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创新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学生创新能力差的原因吧!

1学生创新能力差的原因

1.1传统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模式

"尚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以礼节情;道家主张至人无己,绝圣弃智;墨子在强调"兼爱"的同时强调天子总天下之义,只有天子尚同于天,所以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这显然是强调共性而压抑个性的尚同思想。到理学兴起后,"存天理,灭人欲"就更明确地表达了一种以共性淹没个性的价值取向。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天道观,"过犹不及"的哲学思想和"小富则安"的小农思想,至今仍根深蒂固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等处世观念严重地束缚了个体的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发挥。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思维,重共性而轻个性,注重求同式思维而忽视求异式思维。西方哲学家在谈到中西民族思维特点时,往往爱用这样的比喻:东方人的思维像《易经》中的太极图,封闭而和谐。西方人的思维如基督教的十字架,呈放射势态,开放而发散。这样的思维方式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常常是多演绎式和循序渐进,而少归纳式和浸透跳跃,重逻辑而少直觉。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虽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统一要求,有利于获得系统而扎实的知识,有利于考试,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2注入式和演绎法的教学方法

我国传统教学基本上是填鸭式灌输、注入式教学,所谓注入式教学是指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的一种教学。这种教学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重结论而轻过程,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经验而少创新,只给学生"鱼"而未授予学生"渔",缺少教与学的互动,片面强调繁琐的练习、盲目的抄写、过多的背诵以及偏重死记硬背的考试,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我国传统教学注重演绎法,即先给出结论,然后举例分析、说明。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比较注重归纳法,即先举出大量的实例,然后让学生从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演绎法教学是从"一般——特殊",属于接受学习,它有利于聚合思维的培养,归纳法教学是从"特殊——一般",属发现学习,它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发展,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主导成分。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是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中学是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不难发现,从"特殊——一般"的归纳式教学与从"具体形象——抽象逻辑"的儿童思维发展趋势在本质上是吻合的。可见传统的演绎式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而且也不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

1.3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过多规范约束

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并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完全消遁,目前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等"教育管理"角度看,还是从知识体系选择、观念更新、思想信念的确立等"价值取向"角度看,教师的权威性是不容学生漠视的。在教师绝对的"权威性"打压之下,学生的选择只能是"听话",不乱来,按照教师的吩咐去做。在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教师的潜意识中认为:教师的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使教师错了,学生也不能指出,这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据北京市的一项1200人的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5]由于师生不能平等地进行交流,造成学生的心理失衡,严重压抑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多向发散,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中国有着悠久的"礼教"传统,"礼教"不只是对行为的框束,同时也有着对思想的规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假如到了极度严酷的地步,也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是接着来的常是更恶劣的、更危险的、心情颓废的毛病,那时,你便算是丧失了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换来了一个心神沮丧的家伙"[6]我国目前的教育普遍表现出规则过多,如上课双手放背后,发言先举手,作业按规定格式书写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训练儿童的盲目依从性,降低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性、自信心,把他们投入到既定的不容怀疑的世俗和理智生活中去,获得新的束缚。在这种气氛中长大的儿童,越来越颓废、萎缩。他们所理解的责任就是听话,满足****的所有要求。结果造就的是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小****。

1.4教材结构不合理,内容落后过时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课程还比较单一,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偏难偏深现象还较突出。突出表现在课程标准单一,一个学科的教科书全国划一,或只有很少几种。课程中的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之间的比例严重不合理,必修课约占96%多,比重过大,选修课、活动课只占4%左右,造成学生的课程选择性和自主活动的时空非常有限,非常狭隘。现行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的陈述,而轻视实践应用,尤其是记忆性知识所占的比重偏大,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过于重视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渗透。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和注重经典知识,基础知识训练较为扎实,但是实践环节不足。有些教材的知识比较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内容,及时吸纳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比如,中学现行历史教材中,有多达67处错误,经读者反映到报社,披露出来,有关专家竟坚持不改,反而指责媒介炒作。2000年大学自考《法学》考试大纲中,有至少3项合同法已经被国务院废除,《计算机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提到的软件,绝大多数早已经被淘汰。一些中共领袖人物如瞿秋白、陈独秀等,中央早有新的结论,但高校的《中国革命史》中对他们的评价依然沿用旧论。[7]

1.5不合理的考评制度

目前中小学考试由于过分强调对已有知识的记忆,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以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程度作为评价教学和学习质量的标准,因而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高考试卷的结构上看,客观试题往往占40—50%。我们知道,客观试题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的收敛性思维,而不是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类试题对记忆型学生极为有利,许多学生是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和长期积累而取得好的成绩。近年来,随着标准化试卷的不断强化,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围绕标准化打圈,不敢越雷池一步,"标准答案"成了圣条。特别是高考,由于采用电脑阅卷,虽减轻了评卷者的劳动强度,但使具有很大伸缩性、灵活性、创新性的高考试卷,变成了机械、呆板、程式化的机械作业品。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必然造成死记硬背,限制甚至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思想一致,共同努力"这句话写成一个成语,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若是填"齐心协力"即被判错;将"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这句话写成一个成语,标准答案是"惟妙惟肖",答案填"栩栩如生"也判错。有一道小学语文填空题:"( )的彩虹"。学生填为"(绚丽)的彩虹"。结果老师打了"×",理由是标准答案为"(美丽)的彩虹"。某小学语文考试,有道题为"雪化了是什么?"有学生答为"雪化了是春天"。老师判为错了,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是泥水"。就是这类标准化考题存在严重弊端的典型例证。这类例子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各种参考书和复习资料中更是比比皆是。正如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所指出的:"死记硬背......与标准化考试方法有很大关系。标准化试题也叫客观题,好处是客观、准确,易于评分,缺点是量大而且死板、机械,容易把学生引向读死书、死读书的方向。我们的标准化考试由高考影响到中考、初考,现在小学都搞标准化考试,利弊得失,谁大谁小是要研究的。"

1.6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教师必须有创造力,二者有很大程度的相关。在我国师资队伍中,一些教师意识落后,素质不高,知识老化,能力偏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某教师在讲了《狐假虎威》之后,问学生:"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大多数学生都答道:"狐狸太狡猾,老虎不该上它的当。"老师正要作小结时,一个叫李强的学生却站起来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他说:"我说狐狸很聪明,它面对凶恶强大的老虎毫不畏惧,开动脑筋,利用老虎的弱点,保护了自己。"老师听后摇摇头:"大家说得对,狐狸是坏蛋的形象,狡猾无比,老虎就上了它的当,我们可别上当。李强的奇谈怪论,该不是上了狐狸的当吧"教师一席话说得李强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其实李强从另一角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言之有理,创新可喜,教师应充分肯定、褒奖才是,然而这位教师却给予讽刺和挖苦。教师的创造能力和人格特征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托兰斯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这说明教师创造力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8]另一项研究探讨了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自主和重要性的认识,与儿童倾向于挑战、好奇心、独立控制自己的愿望有明显的相关,而且当学生认为自己的教师是从内心积极工作时,学生就会把自己看成是较有能力的并认为自己也是受到内趋力推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和自我的指导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而影响创造性"。[9]有位教师在上一堂创新活动课时,预先设计了一个带有点、线和箭头的方形图案,让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纷纷要求发言,但只讲了像钟表时针、路标等答案后,这位教师便匆匆收场,大约这位教师备课时就只想到了这几种答案,如果继续让学生讨论下去,很可能控制不了局面,这说明这位教师的驾驭创新教育的能力有限。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2.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属于应试教育,现代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教育。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提到创新或创造,人们便习惯地将它与了不起的发明创造等同起来,自觉不自觉地将它与"天才"划等号,认为创造、发明是学者、专家、教授的专利。正是由于这种模糊认识,严重地抑制了人们创造能力的激发和施展。其实,创造并不神秘,人人都有急待开发的创造潜力。吉尔福特说:"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于整个人口中间,"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就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深刻地说明了创造力人人有之,并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专利。科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本身就是人的大脑长期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自然属性,它是随着人的大脑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大脑的进化而进化,因而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应具有的潜在能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创造力都是天赋的。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首先是因为发育中的人脑在大脑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大脑的可塑性及其变化,将导致学习、记忆、行为以及精神等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大脑的可塑性具有终生性的特征,这使得神经系统形态与功能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一般人仅仅为10%,即使是杰出的专家学者,也不会超过30%。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将创造力划分为普通的创造力和伟大的创造力,认为普通的创造力是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都具有的,它能使人获得满足感,消除受挫感,为人类提供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伟大的创造力是指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创造力,能给人类创造伟大的成就和推动社会进步。[10]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给予适当地教育都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性人才。所以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模式化教育转向多样化教育和因材施教,从沉闷僵化的教育转向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培养继承型人才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为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教育观念。

2.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它与注入式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而后者只注重灌输现成的知识;前者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而后者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前者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后者是培养"唯上、唯书"的书呆子;前者教学信息是双向或多向传递,而后者只是单向传递。启发式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启发诱导,使他们按知识的重演律,重新品味前辈获得这些知识的最精彩过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由老师加以讲解和评论。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胆略、意志和思维方法等的全面锻炼,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美国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中不仅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而且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答案。教师经常出一个较大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找资料,整理成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美国小学,教师给学生出了一篇作文《二次大战问题》,并给学生出了几个思考题:(1)你认为谁应对这场战争负责?(2)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美国学校的教师正是从这种设问中,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学生学会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有些可能要让学生一辈子去思索,但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3创建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

法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美国创造学家史密斯主张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中,"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知识环境"。也就是要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自由、平等、和谐,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相长。马克思说过:"哲学研究的首要基础是勇敢的自由精神",[11]所谓"自由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冲破旧习惯观念和旧势力的力量,它是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实现。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精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美国学校,课堂气氛一般都十分活跃,除一般知识外,诸如世界和平、解决粮食问题、动物保护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等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只有专家和高级官员才有资格和能力发表看法的问题,也是美国中小学课堂讨论和问题。活跃、激烈而自由的争论,甚至天方夜谭式的幻想,尽管可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对于启发思维,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方法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所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

2.4更新教材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材每年有20%被淘汰,世界上最权威的生物教材每五年也要重写一次。所以教材内容要推陈出新,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性和新颖性,要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时编进教材,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大量的空间,引导他们去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尽量减少一些记忆性的知识内容,多增加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内容。注重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在保证课程体系科学性、学科核心内容完整性和不降低学科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将相关的学科内容进行合并与重组,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趋向教科书的多样性、多元化,大力推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加大选修课和活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活动的时空,给学生一片自由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改变教材内容的偏难偏深偏多的现象,一些学科在编排上可以打破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知识体系,尝试实行"问题"结构编排法,以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主线的编写法,以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2.5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

我们以往的考评制度往往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工作,这在有意或无意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要把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作为评价的重要量值,要把学生有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判断一名教师、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基本标志之一。学生应当树立"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不是21世纪的好学生"的思想,教师和学校应树立"如果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就是教育的失误"的思想。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更要注重考察学生继续学习的潜能,包括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加大能力的测试,要突出知识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以彻底摆脱教学中死记硬背、题型训练等应试倾向。在题型上,要处理好考察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关系,增加主观题的比重,尤其是文科,要严格控制客观题的比例,在确立答案标准和赋分上,要强调答案的多样性、开放性,不仅要重视答案的结果,更要注重答案的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解答问题。

2.6培养创新型教师

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有研究表明,创造性较强的教师比创造性较差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力提倡教师发挥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1)运用变式教学,教法有新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供民主、安全、幽默、开放的学习的气氛。(3)善于创造性运用提问技巧,鼓励学生多提问。(4)不过早下结论、作判断,鼓励学生的创意,强化学生不平凡的意见。(5)鼓励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自信心和创新精神。比如,有一位教师讲《愚公移山》,突破了单纯由教师分析课文,最后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歌颂了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的传统教法。他抓住"愚公移山"这一核心问题,放手让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有的说:"老师,干嘛一定要移出呢?不就是山挡住了去路了吗?移民不就解决问题了吗?比移山容易多了。"有是说:"实在过不去,也不一定移山,打个隧道通到那边去不就行了吗?"还有的认为移山破坏了生态平衡。教师对同学们大胆冒出的这些想法一一予以肯定,认为有创新精神。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去认识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当时的人们还未摆脱原始落后的状态,愚公移山表现了人们的理想追求,歌颂了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二是引导学生做新愚公,奋发努力,掌握科学武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使他们掌握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之中,并不断创新,用当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