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
生活当中,处处都需要记忆,那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好的记忆方法之多通道法
什么是多通道记忆法
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
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这说明远在2000年前中国古代人就已经认识到读书学习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口念,用手写,用脑子想,这样才能增强记忆效果。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有位老师曾经用三种方法让三组同学记住十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同学,他只是告诉说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他们看这些画。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听,没有看。对第二组同学正好相反。老师哈给他们看这十张画,可是不再给他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看,没有听。对第三组同学是又让听又让看。老师不但告诉他们画的内容,而且在讲每张画的内容的同时,就给他们看那张画。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分别问这三组同学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百分之六十;第二组稍多,记住了百分之七十;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百分之八十六!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同学记得最少,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如果把所有的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就更好了。
好的记忆方法之精选法
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之所以加以选择,是因为每个人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这些信息并不是都需要记忆的。
据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有一位大学生,他在图书馆的石阶上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脑受到撞击。从此,不可思议的事情产生了,他的记忆好得不能再好,什么东西都过目不忘,像《真理报》这样的大报,从头版到第八版,只要他阅读后,每篇文章都能倒背如流。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头却疼痛如裂,因为记得太多了,大脑得不到休息。因此,记忆应有选择,记忆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善于学习记忆能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据说古时候,有的人记忆力极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过目成诵。可是郑板桥却看不起这种人,把他们叫做:“没分晓的钝汉。”怎么个没分晓?就是不分主次、轻重,不管有用、无用,一股脑儿全都背下来。
有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谈到精选记忆法时说:“修辞格有数十种之多,但常用的不过十几种。在认真学习每种修辞格之后,我把常用的12种修辞格浓缩成顺口溜:‘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反语、设问、反问、反复、对照、对偶、排比’,并且以这24个字为主,列成一张表。在编排中,除了让它好读、押韵,便于记忆外,还把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用箭头标出,在下边用简练的语言注上联系与区别或特性,记忆住了顺口溜也就记住了12个主要的修辞格,根据排列的位置,想到几组修辞格的异同,进而想到它们的全部特点。这样,在分析句子时就能做到条理清晰,不易混淆和遗漏了。”
好的记忆方法之谐音法
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贮存,易于回忆。
据说,一天,有位老师上山与山顶寺庙里的和尚对饮,临走时,布置学生背圆周率,要求他们背到小数点后22位;。大多数同学背不出来,十分苦恼。有一个学生把老师上山喝酒的事结合圆周率数字的谐音编了一句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
待老师喝酒回来,个个背得滚瓜烂熟。这种聪明的学生就是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的。
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不少人觉得记忆历史年代是件很苦恼的事,不容易记住,而且还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又必须记住历史年代,因为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历史。于是,许多聪明人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例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那么可以这样记,“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再如,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
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