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李时珍课文同步练习
明朝出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叫李时珍,湖北蕲春人.小编在此整理了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李时珍》课文同步练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李时珍》课文-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â mù jiàng lín yǐn yǐn yuē yuē fēi niǎo guī lín
jiǎo jiã lún kuò dà hǎo yuâ sâ xiǎo xíng yâ sù
sù{ ( )舍 ( )度
miào{ 寺( ) 奇( )
chãn{ 灰( ) ( )旧
páng{ 脸( ) ( )边
二、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涎(xián yán )滑 胭(yīn yān )脂 (长常)年累月 生嚼(jiáo juã ) 长年累(lěi lâi)月 (察 查)访民情
三、比一比,再组词。
{ 肯( ) 啃( )
{ 徒( ) 陡( )
{ 拢( ) 庞( )
{ 著( ) 煮(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时珍是( )代( )学家,著有( )。是一个( )、工作( )的人。
2、“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1)、文中“两种草”指( )和( ),它们的( )相似,( )不同。
(2)、段中“端详”一词,可以换成( )。
(3)、“若有所悟”指( ),文中指的“悟”,指的是李时珍明白了( )。他是通过 ( )的方法明白的。
(4)、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前一个表示( ),后一个表示( )。
(5)、面对不确切的草药,李时珍不仅要细看,更要品尝,体现他( )的工作态度。
(6)、通过阅读本段,你觉得李时珍有着怎样的特点?
五、任选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的景色.
六、拓展练习(以心开头的成语)
心花怒放 心甘情愿 心灰意冷 心服口服 心平气和 心领神会 心安理得 心烦意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积累
《李时珍生平与成就》
李时珍(1518-1593)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字东壁,号濒湖,蕲(Qí)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代行医。30岁左右被推荐到京城的太医院任职。他研究药学,重视临床实践。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间单方,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进行鉴别考证,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该著作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内容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李时珍》课文-原文
明朝出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叫李时珍,湖北蕲春人.
李时珍家世代行医.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因为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李时珍可不这样想.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有一回,父亲遇到了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凑到父亲耳边,轻轻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他说的药方正对症,才同意他学医.
李时珍22岁开始给人看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几年以后,他回到蕲春老家,开始写书.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每一种都有图,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几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李时珍》课文-教学设计
一、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中药书籍中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它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们了解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吗?(《本草纲目》李时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板书课题:(当写到“珍”时)请大家注意,“珍”左边的“王”字旁写得稍微窄一些,右边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儿”一撇要比一撇长。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老师请“七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指名后,老师说: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四、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仔细,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一点。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多读几遍,好好体会,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师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1 如果学生说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师不做重点指导,只是边小结边相机板书:
有志气、刻苦
2 学生如果先说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远,严寒酷暑,品尝”还有一些帮助记忆的关联词。学生还是围绕“怎样的人和哪些句子来谈。”教师相机点拨启发。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走遍了说明了地方的广。学生能说到最好,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酷暑难耐,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走遍。真是不辞辛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坚辛吧)
“他有时----------山上过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万里路-----------学到了----------没有的知识”(虚心请教。师述: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更详细,更全面。)
“他还亲口品尝”-------(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师导:同学们谈得很好,都在用心读书,请大家把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读一读。
“为了写这本药书------还亲自到各地采药”(读完这句后,老师小结:李时珍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不但“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采药”,从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不怕辛劳,献身科学的人)
板书:不怕辛劳,献身科学
师导:那么,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药,都是为了要编写一部怎样的药书呢?(完善)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说一说。
学习第四自然段,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学生边读相关的句子,老师边在黑板右上角做简单板书:如:说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板书:不全面。说到“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板书:不详细,说到“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板书:不正确。
然后老师指着板书,边说边划去了三个“不”,所以,内容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全面详细正确)
完善
师小结: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
板书:态度严谨
老师引背第五自然段,同学们,李时珍正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详细、准确”的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 ),还亲自到( )。他不怕( ),不怕( ),走遍了( )。他有时( ),饿了( ),天黑了就在( )。他走了( ),拜访千百个( ),
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 )。他还亲口( )了许多( ),判断( )。
学习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分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整整”说明时间长,“终于”说明历尽艰辛,“著名”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板书:有毅力,有恒心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前景。《学生谈仿佛看见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比方说,在无数个晚上,在炎热的夏天,李时珍怎样做的等等)
六、指板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板书)感到自豪,为有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感到娇傲。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
板书:25 李时珍(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
一心为民,处处留心
(不详细、不全面、不具体)不完善-----态度严谨
不辞辛劳 献身科学
有毅力,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