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贺中秋_描写中秋的唯美随笔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随笔散文贺中秋,希望大家喜欢。
随笔散文贺中秋篇1:中秋随笔
窗台上散布着月光透过树枝的残晖,虽然有些斑驳,但是很亮、很干净,我情不自禁的想看清月亮的样子,抬头之后才发现视线里全是交错的树影,我索性披上衣服,走出了屋子。
已经是凌晨,马路上没有行人,在这个城市,中秋的夜晚本来应该很凉了,只是今晚没有起风,也就不觉得冷。此时,没有了树枝的遮盖,皎洁的月光肆无忌惮的投照在我身上,让我有种沐浴的感觉,身边的路灯在明亮的月光下也变得有些暗淡了,我凝望着浑圆的月亮,从那抹银光里,我看出了一点家的影子,可能漂泊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吧,眼睛忽然有些发涩,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头后却发现,脚下是那分外清晰的孤影。
我踩着自己的影子,开始漫无目的的行走。
一个人的中秋总会记起往年一些中秋的事情来,对亲人的思念里大多都是怀念,通常也是以怀念来寄托思念,可是我很努力的搜寻记忆,却发现脑中混沌不堪,甚至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和家人一起共度中秋了,在这个本应举家团聚的日子里,我不知道应该拿什么来寄托我对亲人的思念,尽管我心里面满是父亲日趋佝偻的背影和母亲渐渐沧桑的皱纹……
庆幸的是,外婆的面容在我的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我的中秋记忆似乎一直停留在与外婆一起度过的童年时代。虽然有些模糊,但总还记得,外婆在过节的时候,会提前准备很多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并且一改平时放任我玩耍的态度,整天都陪在我身边,寸步不离,可能是父母不在身边,她怕我会感到孤单吧。等到了晚上,外婆就会和我边吃月饼,边看月亮,还会跟我讲一些外公在世时,妈妈小时候的事情,我也是那时从外婆口中知道,妈妈14岁就开始分担养家的责任了。那些年,因为有外婆无微不至的呵护,所以我从未感到孤单。我想,外婆就是我心中的那一轮明月。
在离开外婆以后的中秋节里,我都会在屋顶上,一个人静静的看着月亮,怀念着与外婆一起的生活。
因为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而且又是独子,父母千方百计的想让我过上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们选择了南下打工。数十载的奔波与漂泊,数十载的思念与牵挂,岁月蚀刻了他们的身体与面容,我想,他们应该是把对我的爱化作了在外漂泊的动力吧,数年如一日的艰辛为我铺就的成长中舒适的人生轨道,可他们却已经耗费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现在时过境迁,我工作了,能够养活自己了,可是还不能完全担负起家的责任,于是,愧疚之心开始折磨我了。
今天上午和父母通过了电话,母亲说了很多牵挂的话,让我过年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回去,还叮嘱我一定要带女朋友回家,说是想看看儿媳妇了;父亲还是重复着那句跟我说了很多年的话“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惹事生非”,听着他们渐趋苍老的声音,我哽咽着的一句话始终没能说出口:“我该拿什么来报答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我忽然感觉到一束强烈的光线照射在身上,原来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街口,右边一处还未建好的楼房顶上亮着一盏很大的探照灯,自己正走到了灯光的焦点处,灯光伴着很浓烈的水泥味扑面而来,让人反胃,我停下了行走的脚步,思绪也伴着脚步暂时停顿下来,背后的月光毫不吝啬的充满着整个夜空,只是同时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我的影子已经被冲得很淡了,那明亮干净的气息也已经被浓烈的水泥味代替,我赶紧转身往回走,想快点逃离这个被钢筋水泥味充斥的地方,直到影子又渐渐清晰起来,空气中没了刺鼻的气味,我才停下脚步。冰冷的钢筋水泥和明亮干净的月光实在是很不协调;陌生的城市和温暖的家乡也一样,感觉冲突了,人就容易矛盾。
回到屋里,月光依然斑驳的散布在窗台上,可是我已经没有了赏月的心情,思念之情开始强烈起来,和衣躺在床上,却无法安睡,我索性起身,写下了这篇随笔。
随笔散文贺中秋篇2: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的古代历法,汉服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个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称“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重要节日之一。
在北方的一年三节中,我最喜欢中秋节。因为端午节是在五月,正赶上青黄不接的时候,何况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立,未免令人有伤感之意。春节是在寒冬腊月,万物凋零,寒风刺骨,仿佛呼出的热气都要被冻住,在穷人的眼里,过年即是过关,虽有爆竹声声,新桃换去旧符,总免不了有对生活窘迫的无奈。
儿时的记忆中,春节里父母忧郁的眼神,在我的心里总会有一丝酸楚,虽然父母强装笑颜,可贫穷的现实摆在面前,只是家人装作视而不见罢了。唯独中秋,是在收获的八月,在我心里中秋节是一个沉甸甸的节日,新粮进仓,果实成熟,单就这一点,那种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更何况有朗月相伴的不夜天。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却说“一年之计在于秋”。春,万物萌发,一年初始,虽给人以希望,但要想收获还得去奋斗,不知结果如何。秋,收获在握,结果尽知,不必再怀着忐忑的心情,去预测奋斗结果的好坏。故也最喜欢在秋天里的中秋节。
中秋节里,生活再拮据,母亲还是要买几包月饼,为的是去看望亲戚。小时候的月饼,没有现在的塑料包装,是用棕色的牛皮纸包的,外面再用棕色的纸绳十字交叉绑紧,一包里有五块月饼,从母亲买来,我的心思就全在月饼上了,想方设法也要吃一块,为了不把包装纸弄坏,先把纸绳解开,拿出一块,再原样包上。虽然怕被母亲责骂,可吃到嘴里的月饼香味,还是暂时驱散了害怕的心理。月饼是五仁的,最喜欢吃着吃着见到一个花生仁,吃到嘴里那个香无法形容。现在的月饼,花样繁多,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饼月的味道。
最后,母亲还是会发现月饼少了,免不了一番责备,只好把少了一块的那包月饼,分给我们姊妹几人吃了,我就会多吃到一块。在我印象里,母亲是不喜欢吃月饼的,如今想来,那是母亲舍不得吃而已。
吃过月饼,当然是要赏月的,家乡的月亮永远是清澈明亮的,仿佛那蟾宫的桂树都能看的一清二楚,树下的玉兔也是清晰可见,真让人有蟾宫折桂的欲望。如今生活在城里,月亮总是灰蒙蒙的,好像蒙着一层纱,心里知道是因环境的影响,所以心思总是放在家乡的月亮上,还没到中秋节,在心里家乡的圆月早已挂在了天上。
遗憾的是,有时因工作关系,中秋节不能回老家,干脆躺在床上不去赏月,可月光还是透过窗户照进屋里,让人更有一丝“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幽怨。
期盼着,今年的中秋能与家人团聚,尽情的和家乡的月亮做个亲近,闻一下月光的味道,不,是团聚的味道。
愿天下游子,中秋之际,趁明月照路,回家团聚。
随笔散文贺中秋篇3:中秋节
今年中秋,是在与父母的简单的一次聚餐中度过的,因为寻常,我甚至找不到一丝值得保存在我记忆匣子里的美好,是因为繁忙的学业掩盖了中秋的味道,更是因为我挚爱的亲人,此时已然不在我身边。我只能从花样日益繁多的月饼中,去找寻,依稀地辨认那些过往。
我又看到了那个忙着品尝月饼的不亦乐乎的我,看到了一张年老而已残旧的桌子,看到外公在月光中隐约可见的慈祥脸庞。那时候,中秋在我脑海中并无概念,因为那时的月亮并无异于评审,可以时常看见,可以让它跟在我身后,很服从,因此对中秋的月亮没了好奇心。可让我对之魂牵梦绕无法忘却的却是一个小月饼。
作为一个对一切具甜味的东西都有着严重情结的我,月饼自然是我所垂涎的,而月饼在我的印象中就简单得只剩下豆沙与砂糖口味了。因此每每中秋,看到外公做起月饼,总会不怀好意地靠近他,好蹭些吃的来。而吃完甜点的我却又露贪婪的眼神,外公此时总会笑着轻抚我的嘴角:“看你这个小馋猫!”
于是每一年中秋节,就在这种与月饼的邂逅中悄然度过,而外公,也在每一个月明的夜晚渐显苍老,于是后来,月饼变了味。
终于一年的中秋节,外公再也没能和我一起度过。那时起,中秋的月饼再也尝不出甜味——在我心中。即使品尝更多口味的月饼,也难以勾起我的兴趣,习惯了外公做的月饼的我,又怎么吃得下其他呢?
而也是那时起,月亮在我的星空却悄然升起。我开始睁着大眼睛,久久的伫立凝望那一轮极圆的月亮,可心中却有丝丝寒意。错过的月圆已然不能再重逢,而逝去的时光也无力被挽留。
中秋节,我依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回过头,想抓住背后那缕月光,却见不到月亮。曾错过了无数次的月亮,又怎么会始终如一地跟在我身后,并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温暖呢?这已然不是那时的中秋了!
梦境里,我走在路上,欢笑着奔跑,一回头,满脸都是幸福的月光,我笑了,月亮也笑了。
也许,那样月光洋溢的中秋,只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