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2017-04-09

深入理解导学案设计的理念,学习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科学有效地运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使教学设计更好地为七年级生物课程服务,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设计

生物的特征

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

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说出生物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

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

(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

(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创新

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新课改农村初中生物教学途径

摘要:

改革创新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教育也搭上了这一潮流的顺风车,新课改应运而生。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切入,阐述了新课改下生物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分析了一系列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而探讨了有效提高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质量的方法,而作为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农村教育教学,尤其需要在新课改环境中,加强对初中生物教学的研究和改变。

关键词:

新课改;农村;生物教学;问题;途径

一、新课改下生物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

1.知识成为兴趣点

新课改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造能力。对于生物这一门对实践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学科来说,学生更是要加强动手能力,通过反复的实验发现并总结某些生物规律。因此,教师需要转变长久以来单纯传授知识的身份,转而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使学习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的一部分,使知识成为其兴趣点。

2.教师采用的方式影响教育的效果是否可观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学方法也被历代教育从业者反复探讨,其宗旨在于寻找一个最能为学生所接受的途径,从而在教育可以实现的范围内最好地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保障教学的品质。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却总有共通之处,它们必须结合生物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初中学生的特殊性格。实事求是、对症下药进行应对,才能更有力地发挥效果。当然,对于生物老师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验品质教育效果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3.学生能够把知识嫁接到实际的生活中才是教育质量高的终极体现

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运用,所有的理论知识也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发挥作用、造福人类,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在越来越讲究实际效益的现代社会,实用的知识更能得到大众青睐。这不仅要求老师的教学不能再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课程的核心点,化繁为简、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也需要摆脱传统教学习惯给自己加上的枷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能根据时代进步更新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不沉沦于“老学究”形象的老师才能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发展。最能活学活用的学生才是课堂的王者,一味死学的书呆子只会被时代淘汰。

二、教育中的不足

1.学生现代意识缺乏

传统生物教学中,老师倾向于向学生灌输死板的生物知识,学生养成了抄烂笔记、背熟课本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意识——不管是长年累月的死记硬背,还是临时抱佛脚的挑灯夜读,最后的目的都是拿一个高分。然而,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局限在单纯记忆和复制知识的层面,只有原创性的东西才是个人实力的最高体现。所以,学生需要树立现代意识,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去发掘生物的本质价值,去提高生物方面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农村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由于农村在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劣势,许多农村初中生物老师的实际能力不强,喜欢装模作样、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等也会影响在农村推行新课改,进而影响生物教学的效果。如果农村老师对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概念没有透彻的理解,对现代高新的生物技术没有充分的认识,对前沿的生物研究成果没有探索的眼光,就只能沦为“老学究”。

3.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生物教学是面向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生物种类而言的,为了培养出色的生物学科人才,必须让学生充分接触大自然。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远远不是课程图像文字所能完全展示的。此外,实践出真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开设实验室是势在必行的。学校不能为了减少实验室配备的资金成本,选择能省则省、低劣的实验设施和浮于表面的实验形式,这都不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如果一味依靠课本和老师的单向灌输,只会让学生拥有一个麻木的大脑。

4.农村教学课程资源较为匮乏

课程资源是学生进行生物课程学习的基础,就像大树需要汲取养分才能维持生存一样,学生需要依靠课本、网络、实验室等课程资源来提升生物内涵。然而,现在许多农村中学,由于资金不够雄厚、实践意识不够强烈等原因,缺乏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挖掘,没有使其发挥作用。农村学校实验室的开发也不是很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正常进步和稳健发展。

三、在新课改环境中改善教育质量的举措

1.师生践行新课改思想

意识指导行动,在新课改实践之前,就要对课改主体——教师和学生进行意识上的启发和培训。学习生物固然有太多需要记忆的东西,课程因背诵显得枯燥和累人,学生也要尽量培养兴趣点,多亲近大自然,在自然之美中愉悦身心。此外,学生要注重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要一味沉醉于课题的攻克。要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把自己打造成德智体美齐头并进的优秀人才。老师也要转化角色,不能只保持课堂上一板一眼不可侵犯的权威,要走进学生的日常和生物学习生活中,亲切地解决学生的生物学习困难,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带领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新课改的意义。

2.创新丰富教育的方法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必须紧扣“新课改”的时代脉搏和核心主题,其首要特征即在于“新”上。生物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高中学生要提高创新能力,当然,教学也要是新型的,所以,必须大力开展探索式教学。探索是对新东西的发掘,而讨论更能擦出新思想的火花。老师要鼓励学生大量地进行积极讨论。其次,要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新东西,如果只是抱着书本“朝九晚五”,成果都难免是“纸上谈兵”,学校应该热情地组织筹备实践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在行动中自己解决问题。

3.合理优化农村的课程资源

许多农村的课程资源匮乏,如何进行优化和搭配是一门学问。要摆脱老式教学的束缚,便要在课程资源优化上降低对课本的依赖程度。网络知识五花八门,正确使用网络是对学生有巨大的帮助,尤其是对生物教学排版中有联系的知识点分散布局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网上查阅未学或未懂的知识来帮助理解和联系。

4.融入信息技术发展大背景

信息工程是顺应计算机技术快速进步的环境提出的全新的网络系统工程,对于教育体系而言,它旨在指导教育机构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的力量打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使新课改的进展可以乘上高科技的东风。网络的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便捷,这些优势的确不失为推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发展,带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良方。

总之,初中生物教学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新课改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反思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创新。采取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新课改教育意识、大力开展探索式教学、合理优化课程资源、充分融入新型信息工程系统等有效手段,争取实现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生物人才。

作者:黄兴旺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淑娟.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4,(10).

[2]沈丽琴.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7).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