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创业故事
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今天小编整理了种植业创业故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种植业创业故事:
在江苏高邮,提起“王鲜记”和王俊、张玉鸾夫妇的故事,大闸蟹圈里可谓无人不晓。靠批发起家,随后开大闸蟹专卖店,延伸到大闸蟹养殖,两年前开始做互联网销售,如今又在微商领域做的风生水起,所有环节的团队加起来已经有460多人,“王鲜记”不仅把高邮湖螃蟹做火了,今年还新推出了其他产品——小龙虾。
高邮湖面积76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第六、江苏第三大淡水湖,优良的水质和丰富的资源十分适合大闸蟹生长。王鲜记的3000多亩养殖基地与高邮湖仅一堤之隔,王俊遂引湖水入蟹塘,建设了一套可让高邮湖水自然流入蟹塘的微流水养殖系统,从此这汪活水让高邮湖大闸蟹的鲜味儿流向了全国。
不仅熟谙大闸蟹养殖,从水产批发市场走出来的王俊更加精通于大闸蟹等水产品的销售和流通,王鲜记大闸蟹不但在江苏拥有众多实体专卖店,而且近两年在网上的销量也不断攀升,引起业内的极大关注。
【养殖最优产品为终端消费】
由于销量巨大,除了自己养殖的大闸蟹,王鲜记还收购高邮湖里养殖户的优质螃蟹,因为关注的是终端消费,王鲜记的养殖理念只为养出最优质的产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王俊的大闸蟹事业是从大闸蟹苗种培育开始的。
“从亲本选择开始,每年都会在不同的养殖地区选择当地最大规格的公蟹和母蟹,在如东孵化培育大眼幼体,然后再运回自己的养殖基地培育蟹苗。”王俊说,3000多亩养殖基地今年有500多亩用来育苗,明年还要增加400亩育苗塘。
除了自己用之外,王俊还把蟹苗卖给高邮湖里的养殖合作伙伴,“今年外地苗卖30元/斤,我们卖50元/斤,这里的养殖户都认可我们培育的苗。因为我们的亲本都是选择大规格的,苗自然长得就大,亲本大小对后代螃蟹规格的影响非常明显。”和专门的苗场不同,王俊的养殖目标是为了养出好的大闸蟹,最终卖给消费者,而苗场的目的是尽量用低成本产出蟹苗,卖出去获利,螃蟹规格大小不同,价格差异巨大,很少有苗场愿意全部选择大规格的成蟹做亲本,这就是为什么养殖户愿意多花钱买王俊的蟹苗的原因。
今年,江苏兴化大闸蟹养殖水鳖子发病严重,而其他养殖区并不严重。王俊分析原因认为,今年江苏雨水多,气温偏低,蟹塘水草生长期延长、生长旺盛,大量吸收了水中的二氧化碳,造成水体pH值升高,这一现象很少养殖户会觉察到。pH值过高会导致螃蟹厌食、体质下降、生长变慢,再加上兴化本是低密度养蟹地区,但是今年因市场原因放养密度普遍增高,管理跟不上,所以水鳖子病比较严重。
谈到养殖管理,王俊还分享了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螃蟹养殖塘最理想的面积是6-8亩,因为,据业人士内长期实践观察,认为中华绒螯蟹不会游泳,只能爬动。如果大塘口局部环境恶化且水草生长不好的情况下,螃蟹无法及时通过水草爬到水面,只能往岸边爬,太远的距离肯定不利于螃蟹逃命,容易造成损失,此种情况下,小塘口的优势就可以看出来了。况且小塘口管理和投喂肯定可以做得更加精细,这也就是为什么苏北地区大塘养殖产量不及苏南小塘养殖产量高的原因所在。
【看好龙虾产品和大规格蟹】
大闸蟹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美食,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蟹为对象来抒情达意者甚多。王鲜记作为高邮湖大闸蟹的一张名片,必须为消费者考虑周全,为了追求极致的口感,王鲜记大闸蟹养殖全程投喂冰鲜鱼等天然饵料,上市前还要经过多重标准的检查才可以出售。“我们的螃蟹卖出去之前,至少要经过三个挑蟹师傅一只一只过手检查,以保证每只螃蟹有膏有黄,鲜味十足。”王俊说,其实农产品最难做到的就是稳定性,消费者不允许我们有千分之一的错误,能把产品质量做稳定才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随着小龙虾消费兴起,王俊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商机,今年他特别注意蟹塘里小龙虾的养殖。“小龙虾是蟹塘的自生的品种,不用放苗就能自己繁殖生长,我们主要通过微商做小龙虾熟食产品,通过科学的烹饪之后,我们的小龙虾产品获得了吃货们的认可,今年销售额估计会超过700万。” 王俊高兴的说到。
“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做小龙虾产品,第二就是降低密度养大螃蟹。”王俊谈到,由于去年大闸蟹养殖丰收,却受到反腐败影响,市场价格很不理想,尤其是大规格螃蟹价格受打击最大。因此王俊估计,今年养殖户肯定会增加养殖密度,以养中小规格螃蟹为主,正好年初蟹苗便宜,也促成了高密度养殖。但是王俊却要反其道而行,他预料今年大规格螃蟹供应减少,价格肯定会升高,所以要减密度养大规格螃蟹。结果正如他所料,今年雨水多、病害严重,因而质量好、规格大的螃蟹产量大减,目前的市场大规格螃蟹批发商收购价格:母蟹2.5两/只、公蟹4两/只以上规格的价格约50元/斤以上,母蟹3.5两/只、公蟹5两/只以上规格价格在100元/斤以上。
除了常规产品,王俊还有了开发一款新产品的想法,这个想法来自于养殖过程中的插曲:一只螃蟹刚刚蜕壳后不幸被鸟啄伤,养殖工人把这只软壳的螃蟹捞起来煮着吃,发现味道很好,而且不用剥壳。连壳一起吃。王俊想到,如果在螃蟹最后一次蜕壳刚刚结束后,就把它冷冻或加工起来,做成软壳蟹产品推向市场,这种螃蟹非常干净,如果市场能够接受,将是大闸蟹产业的一次革命。
新产品是否能够推广成功尚待时间证明,但是却为王鲜记的“鲜”字又增添了一笔重彩,这里不光有虾蟹之鲜味,更有蟹农的鲜路子、鲜思想和鲜点子。
种植业创业故事:
“简直是笑话,老朱家这小子实在是荒唐,养殖蚂蟥还能赚钱?上了四年大学,终于跳出了‘农门’,居然还是回农村当起了和我们一样的泥腿子,这大学还有什么上头呀……”
2013年7月,带着乡亲们的一个个疑问甚至是嘲讽,毕业于淮海工学院海洋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朱文历放弃了在城里优越的工作,在经过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后,回到了他的老家——郭村镇大彭村,担任该村村委会代副主任,同时也开始了他的蚂蟥养殖致富之路。
【目标,早在大学校园就锁定】
“城里的土地真金贵,上个公厕也得收五毛至一块钱,农村这么多土地,一亩田累死累活也就挣个1000元!”2009年,朱文历在家里喷洒农药时,累极了的他,心里一直这样想着一个问题,如何能够让农村的土地产出最大的效益,那时候的他想到了养殖乌鱼,想到了养殖黄鳝,也想到了养殖螃蟹等特种水产品。
回到学校后,朱文历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自己的老师,谁曾想,老师只向他反问了一个问题:“你说的这些都属于常规的特种水产品养殖,你能不能找到一种鲜活的值钱,同时死掉的也值钱的水产品进行养殖?”
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师的一句话,彻底打消了朱文历之前的想法,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一系列的比对之后,朱文历选择了蚂蟥养殖,在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后,朱文历由此开始关注起蚂蟥的养殖。老师也因此专门为他单独提供了一间实验室,用于做蚂蟥的全程养殖实验,以此来收集蚂蟥养殖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实践,与父亲一起先行摸索】
2010年,在自己的想法和对蚂蟥养殖的相关资料的收集完成之后,朱文历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但只是在自己提供技术条件的前提下让父亲进行养殖,而不是自己在毕业后进行养殖——因为朱文历知道,如果父亲知道他想毕业后回老家从事蚂蟥养殖,断然不会答应的!
在得到父亲的肯定后,朱文历向学校请了一周时间的假,带着父亲转遍了网络上能够查到地点的江苏全省大大小小30多家蚂蟥养殖场,当年下半年就在老家承包了50多亩地,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地进行了蚂蟥养殖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摸索一下蚂蟥的具体市场行情。
为确保成功,在朱文历的建议下,采用了标准化养殖的方法,在2011年先搞了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全部采用无公害化养殖,尤其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生物调节,严禁抗生素的使用。而在收获捕捞时,则避开使用一些地方采用的硫酸铜或菊酯类农药等方式,而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捕捞,确保了蚂蟥的质量,当年就收益4万多元。
【闯荡,只为积累更多经验】
“其实回乡的想法一直埋在心底,但我深知,如果大学一毕业就回乡,一来父亲不一定会答应,二来也不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尤其是不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谈到回乡之前的经历,朱文历深有感触地说,“只有通过实际的社会工作才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积累到更多的技术和市场经验。”
大学毕业后的朱文历,先后在浙江、江苏等地的三家大型水产养殖企业工作过,而这对于朱文历而言,与其说是工作,还不如说是一种游历。因为有了这种游历,也使得他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市场经验,可以说是为他的回乡创业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回乡,当好村官又创业】
“知子莫若父,其实当初文历让我养殖蚂蟥,我就知道这小子想回来,特别是看到我在家承包了50多亩地,实在太辛苦了。”朱文历的父亲朱秀兵谈起儿子回乡的时候,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朱秀兵说:“2013年,地方党委招聘大学生村官,我知道后就打电话征求了他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回来应聘,其实当时打电话,我也很矛盾,既想儿子回来,又不想他回来,毕竟当时他在镇江那家企业的基本年薪已有十万元,另外加各种提成,怎么说也有15万元,而且上了那么多年的学,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现在我又让他回来,将来会不会怪我呢!”
得知消息后,朱文历也感觉回乡的时机到了,尽管在外闯荡了还不足2年,但是既然家乡需要了,还是早些回去,为乡亲们早做贡献。朱文历这样想,尽管工资低,但是毕竟可以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且还能够带领众多的乡亲一起致富,这一人回乡众人致富的事情再好不过了。
打定主意后,朱文历如期参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后备干部招聘考试,并顺利通过了考试和考核,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郭村镇大彭村村委会代副主任,开始了他的回乡创业、示范引导农民致富之路。
【引导,示范服务引民富】
回到家乡后的朱文历,一方面着手学习农村工作方面的工作经验,一方面对原先家中的蚂蟥养殖进行扩量提质。在不耽误村委会工作的情况下,2014年,朱文历将自家原先的1000平方米蚂蟥养殖水面扩大至7000平方米,当年受益由上年的16万元增至50多万元,2015年,再次增扩了3000平方米,使得蚂蟥养殖水面增至1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在朱文历的带动下,特别是由于有了他的无偿技术援助,更使得许多群众乐于干起了蚂蟥养殖。当地村民石万玉原本是一位从事多年的养鸡专业户,在看到了朱文历的成功后,也跟着他养殖起蚂蟥,今年年初,石万玉由于养鸡出现了亏损,养殖蚂蟥之初就连进苗的钱的没有,得知这一情况后,朱文历在自己贷款养殖的情况下,毅然给石万玉垫付了7万多元的蚂蟥苗款,让石万玉的养殖得以顺利开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朱文历的带动下,郭村镇的蚂蟥养殖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迄今为止,当地的蚂蟥养殖净水面已超过3万平方米。加之由于全部采用了无公害化的养殖技术,蚂蟥质量较高,引得河北安国、四川荷花池、安徽亳州、广西玉林等地的药材经销商纷纷前来收购。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创业不仅是自身的需要,也是我引导当地百姓致富的职责。今后,我还将会把蚂蟥的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引导更多的百姓走上蚂蟥养殖的致富之路。”看着丰收在望的蚂蟥养殖场,朱文历感慨地说,“现在我们的规模还有限,待到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出更多引导农民致富的模式,争取和大的药厂直接合作,甚至是通过招商引资将我们这里成为药厂的生产基地,将更多的养殖效益和就业机会带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