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励志文章

2016-11-25

李开复是一个比较内敛,为人处世随和谦恭的人,这样的人却是很励志的,那么李开复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李开复励志文章:年轻的理发师

头发长了,太太催我去理发,还让我去XX理发店,找我姐姐推荐过的一个叫Gary的年轻理发师。好吧,一切听太太的安排。我下班后就径直到理发店找到了那位名叫Gary的小伙子。

Gary看到我,似乎有些惊讶:“你是李开复老师吗?”

“是的。”

“你知道吗?我买了你的书,读了两遍。下次,帮我签个名吧。”Gary有点儿兴奋。

“OK。”

“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你边剪边问吧。家里人还等着我用餐呢。”我拿掉眼镜,催他快开始。

“我如果和老板意见不合怎么办?”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困扰Gary很久了。

“你的老板是什么样的人?”我反问道。

“他人挺好的,对我也很赏识,只是最近有一件事,他当众批评我,让我非常生气。”

“那要看是什么事情。”

“老板批评我对顾客不够周到。” Gary皱紧了眉头。

“他说得有道理吗?”

“也许我可以做得更好。但问题是,我是被洗头的小妹陷害的。她在背后说我坏话,以为我不知道……”Gary 怒气冲冲的样子。

聊了十几分钟,我大概明白了,他太关心他自己的工作,却没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简单说就是人缘不好。我提醒他看看我在书中关于情商和团队合作的讲解。我还告诉他,其实他的老板挺好的,偶尔错怪他一次,也别老放在心上。

他的心情好了许多,对我说:“谢谢李先生。还有一个问题。我想要创业。”

然后,他向我谈起过去他如何放弃读大专的机会,到深圳拜师学艺。这些年,他努力攒钱也略有积蓄。另外,自己还读了不少关于创业和管理的书。现在,他打算自己开间理发店。他很执着,单身,又有一技之长,创业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还是建议他,必须先培养人际关系,另外,对于理发店的运营,也可以在工作时多学习一下,比如财务、采购等方面的事情都要学习。当时,Gary听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

40分钟后,理发结束。Gary诚恳地说:“李先生,非常感谢你的指点。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

“别客气。很高兴能帮助你。”

“下次来理发,一定找我哟。”

“OK。”

“以后开了店,理发我请客。”

“OK。”

“带上眼镜,照照镜子,看看怎么样?”

“不用了,我姐姐那么挑剔的人都夸奖你,你理的发一定没问题。”

回到家里,太太一看到我就大声叫起来:“哇!你的头发好像狗啃的!”两个孩子看到了,一个捧腹大笑,一个要拍照。我赶紧跑到镜子面前。原来,年轻的理发师只顾跟我讨论问题,我的头发却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看着惨不忍睹的头发,我下定决心永远永远不要再去这家理发店了。

年轻的理发师忽视了一点:有理想并追寻理想是好的,但只有先把份内的事做好,才有资格期望更多。

如果你是一个理发师,先把客人的头理好,才有资格找客人帮忙。——头发理不好,客人不回来了,以后怎么帮你的忙呢?

如果你是学生,先把书读好,才有资格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基础课没学好,怎么能找到最合适的工作,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如果你刚进入职场,那就先把分配给你的工作做好,这样才有资格去考虑晋升与发展。——老板交代的事没做好,怎么会给你晋升的机会呢?

对了,我昨天找到了我的新理发店。我女儿爱漂亮,找了一个韩国理发师。我一听到大喜,决定和我女儿用同一位理发师。为什么呢?不是我也爱漂亮,而是我和韩国理发师语言不通,就不会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李开复励志文章:要做积极乐观者

沉默不一定是金,谨小慎微也不一定总是为人处世的经验之道。在机遇稍纵即逝的21世纪里,如果不能抱着乐观的态度,主动把握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机会也许就再也不会降临到你的身边,如果不能主动让别人了解你的能力与才干,你也许就会永远与你心仪的工作无缘。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充分共享,个人能力得以充分释放的世纪。千百年来,人们很少能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选择的机会,也很少能像今天这样可以如此充分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的是积极进取、主动选择,而不是缄默谨慎、被动接受。

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中,我提出了积极主动的三个重要性以及培养积极进取精神的各种要素:

1.对自己的一切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决定也是一个决定,

2.沉默不是金:要想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就必须学会说服他人,向别人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观点。

3.不要等待机遇,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坐等机遇上门,因为那是消极的做法。也就是说,在机遇还没有来临时,就应事事用心,事事尽力。当机遇尚未出现时,除了时刻准备之外,我们也应该主动为自己创造机遇,不能总是守株待兔,等着机遇上门。

积极主动的人总有无穷的创造力。当Google决定在中国各高校成立Google Camp(Google俱乐部)的时候,主管该事情的工作人员来跟我讨论相关事宜,以及如何启动。而我对自己此前在全国20多个高校巡回演讲时遇到的一些非常积极主动的同学印象深刻。我马上想起当时有一位北航的学生曾寄一份电子邮件给我,希望Google在北航做一个俱乐部。我也记起在浙大的一个积极主动的社团曾主办我的演讲,他们做得非常出色。我还记起在南大设计并发起用“六度空间”来寻找我的那四位同学。于是我就跟我的同事们说,你们应该直接去找这几位同学,因为他们是最积极主动的,是符合Google精神的,他们一定会提出很多想法,会成为我们Google Camp的骨干。数月后,这几位同学不但为Google Camp提出很好的意见,而且还在Google实习,开发出了Google Camp推向二十多个高校的计划,甚至可能成为Google的员工。他们的积极主动让他们脱颖而出,也让他们得到了很好的培训机会。

对于积极主动,可能最大的担忧就是“如果失败怎么办”。这里,我希望提醒各位同学:“半杯水是半满还是半空,主要看你是在倒水入杯还是出杯。”希望每位同学都是不断倒水入杯的的乐观人。因为,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失败与挫折。在21世纪里,环境因素时时刻刻都在改变,这更加增大了失败的几率和风险。畏惧失败的人会在失败面前跌倒,并彻底丧失继续尝试的勇气。而乐观向上的人却总能把失败看做自己前进的动力,他们善于从失败中学习,善于把失败看成是提高自己的最好机会。显然,乐观向上的人更容易适应21世纪的竞争环境,更容易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中走向成功。最近有人提出在以上“3Q”之外还要加一个“AQ”。AQ代表adversity quotient,也就是面对困难的能力。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我们确实需要高AQ的人才。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先生为他的朋友题字时,写的是“多想一二”。其中的意思是说,人生不如意处十之八九,要多想余下那一二得意之处。也就是说,我们对于难得的成功要极度珍惜,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个乐观的头脑。

至于那些“十之八九”的失败和挫折,不要过于在意,也不要悲观和失望,而要鼓起勇气,从失败中学习,从失败中完善自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工作经历中就不乏失败的例子。前面提到过我在SGI公司所遭遇的产品没有用户,研发团队被解散的失败经历。但也正因为经历过那一次惨痛的失败,我真正意识到了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从那以后,无论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还是在领导Google中国研发团队的时候,我都时刻提醒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既要在实践中保持创新的精神,又要在创新时紧密联系实践,贴近用户需求。应当说,我从失败中所学到的,比我在成功的经历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从这些经验,我的结论是:不要把失败当作一种惩罚,而应该把失败当作学习的机会。

有一个人在前半生中经历过失业、经商失败、爱人死亡、发表演说失败、角逐国会议员提名失败、未被再度提名国会议员、想转任地方官失败、竞选参议员失败、角逐副总统提名失败等一系列挫折,你能猜出他是谁吗?其实,这个一生中充满失败经历的人就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人物,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我想,林肯总统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就,这应该与他乐观看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取力量的态度密不可分。

李开复励志文章:要做沟通合作者

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19世纪的国家不学会沟通无法生存,20世纪的企业不学会沟通无法生存,21世纪的青年不学会沟通无法生存。”国家的合作是外交,公司的合作是商业协议,人与人的合作则可能是跨国界、跨领域、跨公司的。所以,要成为21世纪的人才,就必须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印度著名企业Wipro的首席执行官保罗曾说过:“我可能早上和一个美国人合作以便更好地与某印度公司竞争,中午向一个中国人下订单,下午和一个法国人签约,晚上把产品卖给英国人。我们能把任何工作移到任何国家。今天的人才不但要适应这种国际产业链中的合作与竞争,而且更需要具备自觉、上进和沟通的能力。”

沟通与合作能力是新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上一节所讨论的“情商”其实就包括了沟通与合作能力。在21世纪,我们需要的是“高情商的沟通合作者”,因为几乎没有项目是一个人可以做出的。因为跨领域的项目会越来越多,所以每个人必须和别的领域的人合作。因为公司会越来越放权,所以每个人必须主动地与人合作,而不是等老板来分配工作。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他孤僻、自傲,不能正面地与人沟通,融洽地和人合作,那么他的价值将大幅度下降。

我以前就遇到过一个极端的例子。当时,公司里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工程师,对公司有不少技术贡献,一个人可以完成好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工作,所以公司过去一次次地提拔他,最后他成为公司惟一“高级副总裁”级别的工程师。但他不愿意与人合作,对其他人不如自己的地方也极为不满。有一次,他将一封回给另一位工程师的电子邮件同时抄送给各级主管经理和总裁,在那封邮件中,他历数了对方在工作中的失误并严加指责,甚至使用了“愚蠢透顶”这样的字眼。这样的邮件在公司内部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同事们对他不满,不再信任他,不愿意与他合作。公司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这种绝顶聪明,但缺乏合作意识,动辄指责他人的“天才”在公司里造成的反面效应其实比他为公司做出的正面贡献大得多,这种人才绝对不适合在一个21世纪的现代企业中工作。

高效能的沟通者善于理解自己的听众,能够使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与听众交流,能够把复杂的信息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在信息随手可得的今天,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信息,而是你是否能合适地用易理解的方式表达这些信息,用说故事的方法来取得共鸣。例如,在计算机领域,我认识不少从事“企业架构设计师(Enterprise Architect)”的工作的朋友。这个高薪的职位其实就是“能说会道的工程师”。有一位架构设计师说:“会做工程师的人很多,但是很难找到这样的工程师——他能到一个不懂技术的客户面前解释一种新的技术,说明这技术对客户有哪些好处。所以,我们在职场上才那么抢手。”

高效能的合作者善于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恰当定位,能快速分清自己和其他团队成员间的职责与合作关系,并在工作中积极地帮助他人或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在团队合作方面,国内一些高校对学生的要求并不很高。例如,我的一个朋友曾在国内某大学开设一门课程。开始时听课的学生很多,但后来他发现,有30%左右的学生自动退出了。他大惑不解,便在课程结束后对退出课程的同学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同学退出课程的原因竟然是:该课程的许多作业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但学生们却对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感到不习惯和不适应。显然,这些学生并不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当他们参加工作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如果能在课堂上积累更多的团队合作经验,那对今后的工作该有多大的帮助呀!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