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养生养老方式_田园养生养老设计
田园养生,指的是以田园为生活空间,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身体、治疗疾病、颐养天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田园养生养老方式,欢迎大家的阅读!
田园养生的内涵
田园养生,指的是以田园为生活空间,以农作、农事、农活为生活内容,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身体、治疗疾病、颐养天年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里的田园指的则是广义的田园,包括整个农村地区,即不但包括农业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田园、水域和环境,而且包括农村地区的道路、城镇、集市、村庄、厂矿和自然环境,当然,已经用来生产、准备用来生产、可以用来生产、提供能够满足人们营养需求、品尝需求和原料需求的产品的农业用地却是主要的。
这里的农作物也是广义的,指的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包括作物栽培、树木栽植、畜牧饲养和水产品捕捞、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建筑、流通、服务等。
农事仍是广义的,指的是农村中除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事务,包括政治活动、村庄建设、乡风文明和宗教信仰等。
农活同样是广义的,指的则是农村中的日常生活,包括食、穿、住、行等。
田园养生的类型
1、回归自然。人类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这已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所论证,更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由自然物质中的碳、氢、氧等组成,这也已为现代科学所证明,更也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最初生活在自然之中,生活在原始森林之中,这同样已为科学所揭示,更同样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基于此,人类无不具有回归自然的天性,以期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享受大自然之天然乐趣,就像弗洛伊德所说,人类之所以建房造屋,是为了回到孕育其的子宫一般。显然,在回归自然中,田园自然成为理想的选挥,因为它最接近自然。
2、享受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利用生命、享受生命,使生命蕴藏的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具备的特质得到充分的彰显。利用生命、享受生命有许多种形式,如经商、务农、做工等,又如竞技、比赛、超越等,而回归自然、从事农业、牧歌田园同样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最大特点自然是使生命蕴藏的能量在田园中得到充分的释放,具备的特质在田园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在田园中,生命与田园融为一体,与农业融为一体,特别是通过农作、农事、农活阐释生命,诠注生命,从而实现生命的享受。
3、修身养性。人类的性情除了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外,还无不受到后天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北方人比较粗犷,南方人比较细腻,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比较豪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比较文静。这就是内外因对人类性情影响的粗略例证。人们回归自然,在田园中从事农业劳动,在乡村中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事务和乡村生活,同样会收到来自这些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可以说,久而久之就会修炼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性情。众所周知,农民大多都勤劳、纯朴,这其实就是农业生产、农村事务和乡村生活长期温陶的结果;换句话,人们到田园中养生,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事务和乡村生活,也会修炼出勤劳、纯朴的品德。当然,还会有其他相应的性情。
4、度假休闲。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度假休闲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生活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在闲遐中度过时光、享受生命。显然,实现度假休闲的空间有许多,在家庭里,在城市里,在公园里,在景区里,等等。当然,这些空间也应包括自然、大地、乡村、田园。在这一空间度假休闲,就能在自然、大地、乡村、田园中阐发闲情逸致,在农业生产、农村事务和乡村生活中休生养息,感受别一样的气息,别一样的情趣,别一样的生活,度过别一样的时光。
5、健康身体。健康的身体,是身体各器官的协调、和谐、统一,处于良好的状态。而健康身体,自然就是采用各种措施,包括自然的、人为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药物的等,使身体各器官协调、和谐、统一,处于良好的状态,特别是使已经不甚协调、和谐、统一,处于不良状态的身体各器官,得以恢复,并予增强。这一切在医院可达到,在家庭可过到,在景区可达到,在田园、在乡村也可达到,甚至可以说,在田园、在乡村可达到其他地方难于达到的达到。在田园,在乡村,空气是清新的,视野是开阔的,环境是优美的,无不有利于身体健康;在田园,在乡村,产品是自然的,食物是绿色的,吃法是环保的,无不有利于身体健康;在田园,在乡村,劳动是适度的,活动是有序的,生活是丰富的,无不有利于自体健康。
6、治疗疾病。疾病,病的总称,指的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如头痛、脚痛、身痒等。导致疾病的原因有许多,如劳累过度、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等。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有许多,如休息、吃药、打针等。然而,不管怎样,疗养、调理却不失为一有效的方法。因为所谓生理的不正常,其实就是生理上的不协调,而生理上的不协调却是心理上的不协调所致,所以,实现心理上的协调自然应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基于这一认识,人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兴办疗养院,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清静、优美的地方,结合医疗措施,使疾病患者、特别是慢性疾病患者的身体,在一个不长不短的时段内得以康复。这一实践表明,在乡村、在田园也是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甚至可以说,在乡村、在田园从事疗养更具优势。是的,的确是的。在乡村,在田园,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作物翠绿,景观别致,又能从事具有经济意义的农业生产、具有社会意义的农村事务、具有生活意义的乡村生活,以生命予实在,以精神予纯洁,以心理予愉悦,以生理予协调,无不对调理身心、治疗疾病、康复身体起到积极的作用。
7、颐养天年。健康、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为了使愿望得以实现,人们一直都在探索,探索各种途径和方法,饮食的、药物的、疗养的、自然的……不一而足。无疑,在这些途径和方法里,包括了田园养生。也无疑,通过田园养生,可以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据报道,长寿者大多都是生长于、生活于乡村的人们,这就是实证。至于理由,想必是在田园、在乡村能够提供优美的环境、清静的生活、保健的饮食、适度的劳动。
田园养生的特点
1、乡村性。乡村性,指的是田园养生以乡村为载体的特性。这里的乡村,包括农村中的所有部份,即包括田园、村庄和自然三大块。不过,既然是田园养生,应以田园为主。人类的养生空间有许多,有城市,有山水,但只有在乡村里,在农村的田园、村庄和自然中,在以田园为主的乡村里、在以田园为主的农村的田园、村庄和自然中进行的养生,才是田园养生。
2、“三农”性。这里的“三农”指的不是“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而是“农作、农事、农活”的“三农”。在乡村里,在田园中,以“三农”为田园养生的生活内容的特性,就是田园养生的“三农”性。由上面的论述可知,农作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农事就是从事农村社会事务活动;农活则是从事乡村生活活动,即采取乡村生活方式生活。田园养生的“三农”性,就是强调田园养生必须以“三农”为生活内容,必须在乡村里,在田园中,从事农作、农事、农活,而并非纯粹在乡村居住,更不是将城市的生活方式搬到乡村去,或者可以说,不是在乡村做城里的事情、过城里的生活;如果是的话,就不是田园养生。
3、生产性。生产性,指的则是田园养生不但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特别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的生活内容,而且主要通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特别是主要通过农业生产活动达到养生目的的特性。上面的研究表明,田园能养生,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能养生,能够实现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身体、治疗疾病和颐养天年的目的。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和佐证的。当人们用抓举哑铃来锻炼身体的时候,锄地,将田园的表土锄松,就能收到相同的目的。不过,抓举哑铃属体育锻炼的范畴,锄地才是田园养生。
4、养生性。在田园养生中,强调生活空间——在乡村,讲究生活内容——农作、农事、农活,但是,这些都仅仅是形式和途径,并不是目的,养生才是目的,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身体、治疗疾病、颐养天年才是目的。这就是田园养生的养生性。同上例,锄地,将田园的表土锄松,花费适度体力可达到,花费过度的体力更可达到。但是,花费适度的体力,既可将田园表土锄松,也可收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花费过度的体力,虽可将田园表土锄松得更快更好,但却往往影响身体。因此,花费适度的体力来锄地是田园养生,而花费过度的体力来锄地则不是田园养生。
5、时段性。所谓时段性,指的是田园养生所经历的时间往往仅仅是人的一生的某一个时段或某几个时段,并不是一生。不过,这些时段既不长,也不短,一般应一周以上,几年以内。谈到此,人们很自然会想到乡村的农民,他们大多生于斯,长于斯,祖祖辈辈生活于乡村,劳动于乡村,终其一生都在从事农作、农事和农活,但他们并不是在进行田园养生,而是在过着乡村生活;或者可以说,他们所做的一切,包括所从事的农作、农事和农活,并不是田园养生,而是乡村生活;或者也可以说,对他们来说,农作、农事和农活是一种谋生的职业、生活的方式,而并非养生的途径。由此可见,进行田园养生的都是非农的,都不是农民,都不是以农业为职业的,都不是终其一生从事农业的,而是从事其他职业的,如机关的、教育的、研究的等,从事农业,即从事农作、农事和农活,也就是进行田园养生,只是其一生的某一时段,因此,田园养生具有时段性。
6、生活性。所谓生活性,指的则是把田园养生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的特性。田园养生从事的农作、农事、农活,特别是农活,完全就是一种生活,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它所指的是农村中的日常生活,是食、穿、住、行等。至于农事,其所指的社会事务,包括政治活动、村庄建设、乡风文明和宗教信仰等,虽不是日常生活,但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可以说,是日常生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充,因此,农事也是一种生活,一种生活方式。至于农作,作为田园养生,要求的农作是生活式的,即是适度的,不但不影响身体,而且有利于身体。如锄地,既强调能将田园表土锄松,使其适合农作物种植,又要做到适度,不过度疲劳,就像抓举哑铃锻炼身体一般;否则,就不是田园养生的锄地,也不是生活方式的锄地,而只能算作是一般的农业劳动。
田园养生的设计
1、村庄性与田园性相结合。田园养生以乡村为载体,以包括田园、村庄和自然三大块的乡村为载体。在乡村这一载体中,以田园为主,以村庄为次,以自然为补充,因此,田园养生设计必须做到村庄性与田园性相结合。而所谓村庄性与田园性相结合,就是村庄的田园化和田园的村庄化。其实,村庄也好,田园也好,都只不过是自然的不同用途而导致的结果而已,前者是自然居住的结果,后者是自然耕作的结果,就这一点来说,村庄和田园的统一,即有机结合是完全可能的,也就是村庄的田园化和田园的村庄化是完全可能的。无疑,村庄的田园化和田园的村庄化相结合,关键在于将村庄和田园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特别是将住宅建到田园中,建到田园的不宜耕的土地上,将田园变成住宅的庭院,变成耕作作物的庭院。元阳哈尼族梯田就做到了这一点,山岭的梯田种植作物,山顶建房造屋,建设村庄。
2、自然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田园养生,是在田园中,在包括田园、村庄和自然的田园中,通过农作、农事和农活等形式来实现养生的,来实现回归自然、享受生活、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身体、治疗疾病、颐养天年的,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做到自然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谓自然性,就是在田园的设计中,在田园、村庄和自然的设计中,应尽可能保持原貌,做到人为的改造尽可能地少。所谓审美性,就是在田园的设计中,在田园、村庄和自然的设计中,在做到体现自然性的同时,还必须使其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特别是符合养生者的审美需求,并据此而设计出符合美学规律的田园,符合美学规律的田园、村庄和自然。在城市,在现代城市,在现代花园式城市,无处不在表现着审美性,但却往往难于见到自然性;或者可以说,城市,现代城市,现代花园式城市,不是自然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而是以牺牲自然性来凸现审美性的。因此可以推知,自然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田园——包括田园、村庄和自然在内的田园——应该是怎样的。
3、“三农”性与生产性相结合。田园养生是通过农作、农事、农活来实现的,特别是通过以农作为主的农作、农事、农活来实现的;同时,田园养生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做到“三农”性与生产性相结合。所谓“三农”性,就是田园养生必须通过农作、农事、农活来实现;所谓生产性,就是田园养生必须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所谓“三农”性与生产性相结合,则是田园养生必须通过农作、农事和农活等方式,在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目标中,实现养生的目的。基于此,那些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如不考虑农田的正常生产、农田的亩产量和农田的亩产值的所谓农作、农事和农活,则不能算作田园养生。如在庭院,在住宅,种植花草,种植也如作物一般的桔橙,也可达到养生的目的,但这些不能算作田园养生,而只能算作一般养生。因为其所种植的花草,包括所种植的也如作物一般的桔橙,只是用来观赏,用来活动,用来待弄,只考虑造型,考虑美观,不考虑生产,不考虑桔橙的生产,不考虑桔橙的生产价值,不考虑桔橙的经济效益。
4、养生性与生命性相结合。养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和表现方式,也是人类生命与其他生物生命共生共存的一种方式。因此,在田园养生设计中,必须做到养生性与生命性相结合。所谓养生性,就是田园养生设计中所设计的景物景点及其存在、生活方式必须有利于人们养生;所谓生命性,就是田园养生设计中所设计的景物景点及其存在、生活方式等一切必须遵循生命、特别是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有利于生命、特别是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所谓养生性与生命性相结合,则是田园养生设计中所设计、追求的是人们通过与健康成长的生命、特别是农作物的对话,实现养生的目的。如在田园养生中,种植作物是养生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养生性与生命性相结合这一原则下,种植作物并不完全是为养生而种植,而还是为了作物的存在和表现而种植,即这时的作物应该是健康成长、枝繁叶盛、硕果累累的作物。
5、生活性与劳动性相结合。田园养生既是生活,也是劳动,既是进行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身体、治疗疾病、颐养天年等生活,也是从事农作、农事、农活等劳动,因此,田园养生必须做到生活性与劳动性相结合。所谓生活性与劳动性相结合,就是劳动的生活方式化。采茶作为劳动,讲究的是采茶的速度、数量和质量,如茶农;作为生活,则不过分强调采茶的速度、数量和质量,而在保持一定的、必要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追求采茶知识的认识、劳动的锻炼、技能的掌握、乐趣的获得,如游客。前者采茶就是一种劳动,一种纯粹的劳动;后者采茶则是一种生活,一种生活方式化的劳动。因此,在田园养生设计中,就应该在劳动的场景中,也就是在劳动的田园中,将生活元素设计进去,如将田园设计成景观化的田园,将工具设计成音乐化的工具等;或者可以说,这些就是田园养生生活性与劳动性相结合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