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2017-06-26

导语:近些年,各种理念、方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在我看来,那些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上是最有实效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内心感悟去创设点拨环节,在学生有所感悟但是不够明确的地方进行点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二次思考,发展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认知冲突的体现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然而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关键的依据是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认知方式和生存状态的视角观察教师的教学现状,发现不少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学习建构过程。那么学生究竟应以怎样的方式建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冲突的理论。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

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念出现了前后不一致时,也就是出现了所谓认知上的失调,这时他们的心理会出现紊乱或不安,就会力求通过重新组织或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新的认知上的平衡。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认知冲突会经常遇到,它是学习现象发生的前提条件。现在很多一线老师都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正确运用这些认知冲突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如支玉恒老师讲《只有一个地球》,于漪老师讲《木兰诗》,黄厚江老师讲《黔之驴》,黄玉峰老师讲《兰亭集序》,秦晓华老师讲《荷塘月色》等,他们都巧妙的应用认知冲突的理论,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论经纬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促进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通过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课堂知识的拓展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冲突的理论,笔者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探讨学生为什么要建构知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应创设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产生矛盾,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学生为消除这种认知冲突,进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探究欲望。并带着问题迅速的融入到课堂情境中来。例如支玉恒老师在讲《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他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猜今天这堂课主要讲什么?因为这篇课文是说明文,学生从原有的认知中提取信息,从“知识性”、“客观性”、“科学性”等来分析,同学们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谈到:地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环境污染严重;地球很美丽,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唤起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等等。但是支老师摇了摇头,这些内容文章里都很清楚了,老师再讲有什么意思。这时,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可以帮助自我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向,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二)利用认知冲突,促进动态生成

学生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因一些新知识、新问题情景一时难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产生认知冲突,这些认知冲突往往使课堂生成偏离教学预设的轨道,课堂上出现意外的动态生成。这些意外生成是课堂上难得的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的认知冲突,顺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让课堂焕发出崭新的生命活力。例如于漪教师在执教《木兰诗》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木兰在替父从军的过程中,那些男军们没有发现木兰的小脚,古代不是有缠小脚的习俗吗?为什么他们没有发现?这位同学的问题把老师难住了,把在场的所有同学难住了。学生新发现的这个问题情境与他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这个冲突把学生们吸引住了。于是,于漪老师就和全体同学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缠小脚原来是明清时候的习俗,在宋代并没有这种规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与教师一起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因此他们就会高度自觉、积极、主动,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种动态生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完全融于到课堂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基于认知冲突,充实课堂拓展

有些时候,学生通过阅读解决问题,因为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及生活经验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时他们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认知新知识、新情景时会出现认知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认知。这时,学生感到困惑,出现认知的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密切的关注,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冲突及症结所在,对知识进行拓展补充,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消除认知冲突的目的。例如黄厚江老师讲《黔之驴》这篇课文中,他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虎的故事比驴的故事生动全面,那课题怎么是黔之驴,不是黔之虎呢?黄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对学生的认知起到了冲突,他们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已经无法解释这个新问题。这时黄老师对知识进行扩展,搭了一个背景资料展示的教学支架,柳宗元的《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性的文言,在学习中不仅要知人论世,而且要考虑到文体的特点,从当时的背景出发,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代,朝中很多官员地位显赫却无多少本领,作者就借驴讽刺朝廷中那些位高权重却昏庸无能的大臣们。同学们以后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也可以联想到这头黔之驴!

三、教学建议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激起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学生专注知识的探索,再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过程。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认知冲突的产生和解决过程,正是学习者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实现认知结构转变的过程。这三个老师所讲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中是有所忌讳的,然而正因为这样的教学,教师真正地是以学生为主体,才真正能够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挖掘教材道德元素,强化学生人生观

语文教学实现人文回归,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语文学科属于基础工具学科,开展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为其他学科学习增加学力,还能够为学生认知社会、启迪人生发挥重要导向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人文回归,是道德教育的自然体现。“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至理名言。所以,道德教育相比文化学习,其主导意义更深远。中学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不只是教学资源,更是教育人的重要载体。这些典范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为培养学生人生观提供重要范本。像《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个人物,其生活环境造就了其病态形象,但其主观不努力也让人心生怨恨。正如鲁迅所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要汲取一些做人的教训。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和戴望舒的《我用残存的手掌》等等,都为我们唱响爱国之歌。我们从这些教材的学习中,自然能够获得道德教育的洗礼。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从教材的挖掘中,提取教育要素,升华文本内质,让文道统一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原则。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并不是牵强附会,语文教学众多要素中都和学生认识成长有较高的契合度。教师能够抓住这些切入点,将道德教育元素和语文教学元素相互贯通,文道统一就会自然凸显出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