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2017-06-06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全新的一种课程形态,它的实施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的热点、亮点,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篇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首次在教材中以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得到完整的呈现,综合性学习首次正式地全面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成为语文教学一个新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更自由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魁力。

一、目标的确定要强调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应该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的综合,如:用口头、书面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自己的见闻或感想;还应该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的综合,要特别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第一单元的综合学习“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之前,我们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应该是综合的,只有这样综合性学习才会有实效。一方面教材中已经有提示“……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和同学交流”,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涵盖语文知识和能力,能够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具体的可以概括为:能运用合适的书面表达形式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并能和同学交流。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一份学生课余生活的纪录,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体验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相互交流的乐趣。而在这一个层面上学生将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语文课程的目标将获得更全面的实现。

二、过程的展开要强调实践性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实践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一是实践的文化性。即所开展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要有文化意味、文化内涵。如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就不仅仅是收集一些反映中华文化的图片和资料,还可以深入地分析某一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们对他的态度和心理等。这样,“中华灿烂文化” 的文化昧就更浓,当然,这也得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以及当地的教学资源进行选择。

二是实践的自主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可以“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教师可以以个别指导的形式在学生商量分组、确定内容、制定活动方案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三是实践的体验性。语文学习本身十分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综合性学习更是如此,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中华灿烂文化”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一学剪纸,对比一下剪纸作品和其他的美术作品的效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听一出京剧,品味其中的韵味,甚至可以学唱几句。在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美妙灿烂。

三、方式的选择要强调自由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自由的学习实践,而不是删除许多复杂的因素,把语文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抽取出来,进行“纯粹”的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自由的学习,除其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是自由的以外,主要表现在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手段也是自由的。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甚至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

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提示了学习方式的自由性,教学中要深刻领会这一点,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在学生分组讨论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敢于学习。比如,了解“端午节” 的民间习俗,当然需要查看有关的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渊源和相关的知识;同时可以去收集一些端午节时人们开展各种活动的照片;还可以去访问附近的老人,听他们讲讲屈原的故事,说说端午节民间习俗的变化;还可以学着包粽子,做香袋;最后可以综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一次汇报。当然,作为三年级的学生要求不能过高,要注重学习活动中的感受。

四、学习的组织要强调合作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学生群体的合作学习。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要群策群力,发扬合作精神,通过综合性学习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的能力。人际交往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形态,也是语言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合作,它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比如,在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有的提供活动照片,有的了解课余活动内容,有的负责撰写简单的报告,有的进行简单的统计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是一个人员分工、协调、合作的过程。每一个参与学习的成员都应该明确工作的任务、工作的方法以及预期的成果,同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协调和修正。比较理想的组织状态是能从学习小组构成人员的知识面、特长、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在组内形成相对固定的分工。

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篇二:浅淡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内容提要: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当前课改中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师生开发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二、多方面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以此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有位教育家说:“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所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

一、师生开发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

1、适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教学策略。

教材中的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是与课文、习作或阅读内容相衔接的,它们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有机地集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根据教材在综合性学习编写上的特点,鉴于不同年级的不同内容的安排,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目标上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走进春天》,在低年级可以安排找春天,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目标定位在感受春天的美好,积累描绘春天的词句;在高年级则可以安排写春天的美景,听春天的音乐,读春天的诗歌,编春天的故事……目标定位在应用语文,陶冶高尚情操。

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优化学习资源。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拓展课本内容。如秋天到了,落叶纷飞,这时指导学生进行《叶贴画》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收集材料,发挥想象,和美术学科相整合,进行树叶拼图,并把自己的作品设计说给大家听,使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在综合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3、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摇篮。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学生感兴趣,愿意去探究,去学习的,特别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倾注全部的热情,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如我校教师上的《谁不夸俺家乡好》,因为我县是一个旅游县,并享有“诗词之乡”“碰柑之乡”“娃娃鱼之乡”等的美誉,学生深感家乡的美好,由衷地为家乡感到骄傲自豪,因此在上课时夸家乡、写家乡等,学生非常积极地投入进去。

4、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自主选择内容。

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活动的内容要满足于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认知要求及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学得好。仍然是《谁不夸俺家乡好》一课,在夸家乡一环节中,喜欢唱歌的可以唱赞美家乡的歌,画画好的可以画家乡的美景,对诗词感兴趣的可以朗诵甚至自己写赞美家乡的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采取各种形式,极大地发展了学生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多方面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1、共同参与,多些实践体验。

学生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一般不是指向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要关注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人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阐释、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终身学习和发展。如我校老师在《靖安空气质量调查》活动中,让学生查找有关靖安空气的资料,老师带着学生亲自到街道口、广场、工业园区调查空气质量,现场访问周围居民,调查空气污染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危害,发布信息,撰写报告。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和多方面的能力。

2、重视指导,点拨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是能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发掘学生创新潜能,展示学生才智、获得多样结论的方法,是能开拓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充分开掘语文学习资源的方法”。 ③教师的指导,在综合性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提高学习质量的潜能,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举一反三,学会迁移,举三反一,悟出学习语文的规律。我在《广告ABC》这一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品析广告词”,我并不是放任学生自由分析,而是先列举一则广告词,指导学生从它的设计、遣词造句及它的广告效应等等来分析。学生学会了方法后,对其它几则广告词的品析就容易得多了。

3、重视合作,多向沟通互补。

合作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综合性学习的“合作”,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宽容,进行信息交流,精神沟通、情感交融和智力互补。因此,“语文课标”特别强调合作,它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可让几个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综合性学习,如,一起办板报、手抄报,一起开展社会调查,一起组织诗歌写作及朗诵会,等等。 仍然举例《广告ABC》活动,在“我为家乡出份力”这一环节中,学生组合成小组,在一个小组里,有的为家乡设计广告词,有的把设计好的广告词写在卡片上,有的为广告词配画,有的设计边念广告词边走模特步动作,大家发挥所长,共同努力把家乡的真、美、好展示出来,宣扬出来。

4、运用网络,开展综合性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手段,以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时空范围,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比如在《我能为学校做什么》的综合性学习中,可让学生实地采访、网上采集,经加工、存储后成文,最后在网上传送,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交流。在《美味瓜果奇异会》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让学生自由挑选一种水果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并在电脑中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旁边可配上简短的文字,介绍这种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产地等。我曾听过一节以“走进三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网上搜集、整理的有关三国方面的资料进行展示,实现资源共享,并让学生分类成立展示小组,有关于三国典故的,有关于三国人物介绍的,有关于三国著名战役的,还有关于三国的成语及歇后语的……在这节课上,学生不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出现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的一次重大挑战。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和实施,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①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②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③杨再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走向》、《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2年第10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