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盘架子和实作
在实作中,双方接触的一瞬间,劲力的转换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有得到明师的指点和自身的体悟,方能领悟真正的内涵。 通过太极拳的盘架可训练周身整体混元力(脏腑混元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盘架子和实作。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盘架子和实作一、盘架中整劲的求取(即外三合)
在练习太极拳的初级阶段,要加大身法,放慢动作,刻苦地盘习拳架,把身上的大小关节充分拉开,练松练柔,动作练和顺,上下充分协调。此阶段必须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规规矩矩地盘架,做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周身感觉顺遂,圈也圆了,逐步做到各个关节和肌肉群都能一动无有不动,动作协调,均匀连贯,连绵不断,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这时,学者自我感觉良好,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有一种匀整的感觉。但是这是假想中的匀整,一旦与人交手乃是空洞无物,此时亟需老师及时引导,以免误入歧途、事倍功半。此阶段老师必须从细从严给学者捏架,指导学生用意指导动作,处处体现自转与公转的微妙变化、柔化刚发在套路意识中的运用,了解阴阳相济的微妙变化过程,即“出奇在转关”是也。此时练得愈慢愈柔为佳,不宜用力带气,须知何时换劲,慢至何时以柔、至何时可以刚,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习练,盘架中整劲的感觉才慢慢得以体现。此时已有发整劲的感觉,偶尔定势发力时也较顺遂,但是仍不能用于技击。
太极拳的盘架子和实作二、求取内整(即内三合)
通过上段的练习,习者有了以外带内的感觉。但此种感觉时有时无,习者必须通过量变达质变使这种感觉稳定下来。当内在的感觉稳定而充实以后,习者要以丹田内在的鼓荡、胸腰运转来带动外部形体的运动,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内动带外形,由内而外,以外引内,最后做到内外合一、表里一致。
此时内劲渐渐明显,内在感觉也充实匀整而有力度。这种渐渐明显的内劲是通过长期下苦功进行松圆练习而得来的,是用意识贯注而形成的,它似松非松、亦刚亦柔、刚柔相济,极为沉重而又极为虚灵,以意运气形于骨膜骨节之中,运于肌肤之上。和庆喜公《耍拳解》中云:“所谓懂劲者,即要由丹田发出转化的劲。”此劲如能灵活运用,即会出现一触即发的理想效果。如拳论所云:“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飞。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显神奇。”
太极拳的盘架子和实作三、内外相合,一动全动(即六合归一)
通过外形与内在的有机结合,一动意则由丹田转化之内劲瞬间达与肌肤之上,瞬松瞬緊,缓緊缓松皆由丹田运起,以意行之,内外匀整,使周身上下、内外形成了一个整体。此时还不能达到较理想的搏击水平,习者还必须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有效练习,掌握好在太极圈中劲力的阴阳变化,掌握好手、眼、身、法、步的练习方法,在练拳走架中要带有明显的攻防意识,再结合推手练习、模拟实战练习,就可使这种整劲很好地运用于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