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监管实施加强措施,能够使市场经济取得安稳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工商行政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对策
一、教师角色定位
独立学院在本科三批次和专科二批次招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属于在高考中发挥平平或经历了挫折的考生。这些学生基本具有自尊心强、对初到大学新鲜度高、愿意在大学这个新的环境中重新塑造自己、改变自己的特点。鉴于此,作为直接接触学生的一线工作者———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与理解学生的心理,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重新鼓劲,让学生觉得自己不仅学得懂,而且可以学得好。独立学院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实现优秀教学的第一步。传统的高校教学是“权威和管理型教学”[2]。因此,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其地位是权威而不容动摇的。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同时也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教师在独立学院中的角色必须重新进行定位。其“管理者”的角色应该向“管理者+服务者”的双重角色过渡。独立学院的教师对学生,既要管,还要爱,更要引。“管”,即管理,管理课堂纪律、管理学生出勤、管理作业书写、管理学习态度。虽然是大学教师,在“管”这一点上,要把自己当成中学教师,事无巨细,尽量多管。这也是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毕竟大多数学生在此之前都还没要养成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管不行。“爱”,即爱护、喜爱,教师对学生喜爱、对学生爱护,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好意,进而喜欢上老师的课。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辅导员、心理师、朋友,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即引导、引路,独立学院的教师要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他们所学的专业上。有的学生对本专业学习以外的职业技能资格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大学期间自主创业感兴趣,还有的学生立志于毕业后继续在学业上有所深造,如此种种,都是很不错的表现,教师在课上、课余时间可以与学生深入交谈,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道路。独立学院的教师要做到“管”、“爱”、“引”,必须要有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好比商家对顾客。相对于公办高等院校而言,独立学院更接近市场经济,因而必须更加关注服务对象。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独立学院的教师中有相当部分曾经或正在母校担任教学工作,这就更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考虑到母校学生与独立学院学生的区别,注意自身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及行为的变化,注意教学角色的转换。即使在心理上,也不能对独立学院学生存在偏见和歧视,因为这将会或多或少左右教师的教学行为。新的角色定位要求独立学院教师具备“尊重”和“宽容”这两种重要品质。
二、教学方法选择
独立学院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更是一个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保证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特点、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以笔者所任职的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谈谈工商管理课程的几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
1.讲授型教学。讲授型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两千多年前孔子“传道、授业、解惑”开始至今,讲授型教学一直被大家普遍采用。讲授型教学的优点是:讲述严谨、理论框架完整,是一种“正统”的教学方法。但容易带来枯燥、不宜理解等负面影响[3]。专业基础课程是本专业后续学习的基础,对此类课程,采取讲授型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全面、系统、翔实地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当然,就一门课程而言,基本定义、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思路也都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法。
2.实践型教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涉及实践内容多,单纯采取讲授型教学方法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对于和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可进行实践型教学。同时,独立学院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正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理论支撑下的实践动手能力,采用实践型教学可谓非常适合。实践型教学可以是课堂上的案例讨论,如在《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是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组织学生根据一个模拟场景给出投资方案;还可以是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如对《财务会计》进行企业微机模拟做账等等。通过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进而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独立学院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
3.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一种教学模式[4]。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将讲授型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改为由“学生讲、教师与学生共听”或“教师与学生共同练习”的教学形式。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目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正大力提倡此方式。实际上,对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采取互动式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等课程中,采取师生互动就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4.任务型教学。对于知识点较多且纯理论又难于理解的专业课程,可采用此类教学法。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对学生提出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学生尝试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学生思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协助学生完成任务。这样以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被很好的调动起来,学习热情高涨。与此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体现了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应用。《财务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知识点多且应用困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采用任务教学法,并将教学任务具体分解为从一个知识点、一个目的、一个问题入手,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5]。当然,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的划分。针对一门课程不同的章节和不同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三、课堂教学设计
在对独立学院的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之前,应对该课程进行一个总体设计。除了安排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进度以外,还要对教学中的细节进行设计,这是教学计划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一门课程能否从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引入正文的话题是不是吸引人的。因此,事先非常有必要对所引话题做一个设计。一般来说,不知道但又很想了解的内容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货币银行学》引入货币这个概念前,我们可以先介绍货币这个词语最初的意思:在春秋战国以前,“货币”其实是两种不同东西的总称。“货”字从“贝”,指的是珠贝;“币”字从“巾”,本义是帛,与“皮”连用,“皮币”就是毛皮和布帛。当时,诸侯向天子的进贡便有“币贡”和“货贡”之分。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的兴趣就很有可能因此被调动起来,进而有利于后面内容的教与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所讲的内容与现实相结合。比如,现有《货币银行学》课程中所介绍的物物交换,是属于古代的一种交换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其引申到现代网络中的物物交换,同时选取发生在美国的一则新闻“大别针换别墅”作为佐证。这样,不仅能使所授知识点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性,以使学生在听课时具有一定的兴奋度;讲解时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学生也更容易掌握关键的知识点;在做课堂练习的时候,把班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抢答,模拟“开心词典”给出三种求助方式,学生受到比赛激励,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活跃学习氛围。
四、结语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独立学院也不例外。独立学院的各类专业教师、尤其是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只有对教学策略进行精心设计,才能够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这也是众多独立学院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工商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训
一、引言
近十几年来,我国地方省市通过对原有的大中专院校的合并重组建立了一批地方本科院校,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源将会越来越紧张,就业形势短期内不会得到纾解,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意识到在未来省部级重点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双重夹击下,地方新建本科院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一些地方院校将商业竞争策略移植到学校的发展战略中来,通过STP理论的应用,将高校的发展战略通过市场细分(S),选择目标市场(T)目标市场定位(P)这样一个过程确定下来。目前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确定了服务地方经济,打造特色学科和专业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构思。战略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学校战略构思的实现需要二级院校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跟进和配合,需要对战略的制定、执行、评价进行全过程管理,需要一批应用性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和打造。工商管理作为社会热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地方需求和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关问题做了初步研究。
二、相关文献
杜沔等指出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目标定位过高、忽视全人教育和通识教育等问题。应当重新确立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应该实行改革措施,全面改革课程体系,改编教学模式,加强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企业家精神。李永强认为作为一种应用型教育,工商管理教育任务是培养职业经理人。我国从美国引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同时,没有把握住其内在价值,从而使得工商管理教育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多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照搬西方管理教育理论和模式;二是课程设计方面忽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三是教学方法仍然是填鸭式,忽视启发式教学;四是教学方式单一;五是工商管理教育缺乏合格的教师,教师实践能力十分缺乏。阎军印等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了能力型和素质型,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要把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蔡月祥指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当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其目标。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当满足社会需要、学术需要和个人需要三个方面。而社会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起决定性作用。社会需要是高等学校存在的基础,学术需要和个人需要均受到社会需要的限制。从社会需要来看,社会上大量需要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目前县级国有企业几乎己不存在。中小国有企业己改制为非国有企业,这些新改制企业迫切需要选拔一批市场型经理人才充实管理岗位。赵艳丽等从中外工商管理类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总量、课程设置结构、课程设置的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了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设想。在课程总量上,文章认为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时总量和课程总量均偏高。专业课的课程和课时也多;我国传统上重视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学时多。课程设置总量偏高势必使学校重视第一课堂而忽视第二课堂,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赵红梅讲到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设应首先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也是高校生存的首要条件。通过对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研究,结合笔者的实际调查研究和多年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经验,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
三、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应用能力的欠缺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
从朱镕基总理要求在大学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以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曾经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和认可,只是在最近几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遇冷,笔者针对这种情况调研了多家企业,一些企业指出了多数地方院校培养的工商管理毕业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难以胜任企业工作且职业发展无后劲。面临企业的具体工作,一些学生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手,能够发现企业问题并提出管理方案毕业生更是寥寥无几。招聘进来的学生要么由企业重新培训改造,要么被企业束之高阁。
(二)就业困难受冷落。近些年来,用人单位反映地方院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就业竞争力弱,牌子不及重点大学硬,动手能力不及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生,在目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下滑趋势,企业更愿意招聘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期望值适中的学生。
(三)缺乏工作信心。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感觉自己专业性不强,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会计、策划方面的知识泛泛掌握而不深入,似乎哪个部门的工作都能做,但都缺乏深入的专业能力,于是面试时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自信,工作中出现畏惧情绪。
(四)企业更喜欢从内部提拔管理人员,能够提供给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管理岗位特别有限。原因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相比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这些本科毕业生与企业磨合期会很长,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择上,往往倾向将管理岗位留给从具体工作岗位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一线人员。由以上四点,我们能够看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出口不畅,进口不旺”的现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挑战,而欧美、日本人才市场对工商管理毕业生的需求呈现总体规模逐年扩大的趋势,以此观之,改变培养模式,加强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这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激烈的院校竞争中实现“惊人一跳”提供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四、新建地方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
新建地方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有效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知难而进,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投入问题。新建地方院校,尤其是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同时地方政府对地区文化发展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认识不清,导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新建地方院校的教学经费捉肘见襟,因此,必要的教学设施尤其是实验室实训室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的不完整。
(二)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存在问题。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实施达不到课程预期目标。大多数工商管理教师比较年轻,缺乏实际管理经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缺乏高学历和双师型人才,由于资金和学院声誉的因素,优质合格的人才不愿意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作任教,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专业教学要求。
(三)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在欧洲国家,比如德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企业对大学生实习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这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制度性保障,中国的企业对大学生的实习多采取应付的态度,或者是将学生看做廉价的劳动力,仅提供一个具体操作岗位,学生很难对企业管理获得深入全面的了解。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美国相比,中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和课时总量过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和课时总量更是过多,给学生留下的自由学习发展时间过少。日本工商管理专业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比例大,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和资源的限制,选修课过少,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从课程内容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对课程内容整体上缺乏规划,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复现象,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
(五)培养目标定位过高。新建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大众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培养目标上定位模糊或者依然沿袭过去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未来的岗位发生错位现象,比如现在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仍然是企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但是学生毕业能够问津的工作岗位绝大多数是基层具体工作岗位。
(六)实习流于形势、走过场。实习、实训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且不可逾越的一环,如果这一环节缺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变成缘木求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多采取学生自主寻找单位实习,实习效果收效甚微。对于多数校企联建的实习基地也是有名无实,从全国范围来看,成功实习基地建设的案例寥寥无几。
(七)、专业缺乏特色。中国部属和省级重点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照搬欧美90年代的做法,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又模仿重点大学的做法,这样培养的人才呈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难以实现错位经营、打造特色专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八)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缺乏深入研究。新建地方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并且依托几个地方重点行业,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地区经济和行业研究不够,缺乏对重点行业管理岗位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是与市场需求脱节,表现为上手不快,专业不精的现象。
五、在三位一体模式下打造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以上问题有些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有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无法解决上述所有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围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在实用原则、量力而行原则、资源有效整合原则下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泰勒在《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从微观层面上看,课程编制要考虑三个因素:学科特点、学生和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要遵循这一原理,需要在统筹规划,互相兼顾,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本科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践实训教学方面进行细致安排,以下为依据泰勒的框架所设想的问题解决之道。
(一)学科特点方面。管理学是个综合、交叉性学科,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文、工程类学科的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学科齐全,有一定的相关学科基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来支持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比如可以鼓励学生选择数学、物理、计算机、中文、法律等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同时请其他专业的教师做一些学术报告等,另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与其它专业的教师经常做一些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并同他们做一些横向、纵向课题;学校在制度上可以允许文、理、工等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时选择转入到工商管理专业学习,以密切学科和专业之间的交融,这样管理理论才会有具体的目标和指向,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管理理论的空洞化和模糊化倾向;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优化内容,精简课程之间大量重复内容,在专业上设置几个方向,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二)学生方面。第一,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和生源特点,应该对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的人才应该面向企业事业单位的基层管理岗位,应该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第二,本科在校生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验,这样会出现两个问题,其一是对管理理论感觉抽象难懂或者简单化,误以为记住了就是理解了。其二就是即使有一定理解也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去,这需要工商管理教学要从传统范式向现代建构主义范式转变,不但注重学生学习机制的同化作用,更要求注重学习的顺应作用,在学生低年级的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中国历史和文学素材中提炼案例,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在高年级阶段,应该从国内外优秀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提炼案例,使学生站在管理学科的前沿并培养国际化的视野;第三,由于企业缺乏配合高校学生实践实习的动力机制,同时中国目前的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学生实践实习过程企业应该承担的义务,因此,多数企业在对待学生实习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学生的实习效果一直不尽理想,为此,求人不如反求诸己,新建本科院校为促进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大力支持经济管理学院建立几个校内企业,由专业老师指导,学生经营管理,比如可以代理几个品牌,由几个年级段的学生分工合作,在真刀实枪中学习管理;第四,合格工商管理人才专业的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多数高校往往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成为工商管理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缺陷和短板。根据笔者调查,学生在求职、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往往是这方面的问题。新建地方院校在学生心理素质历练上应该大做文章,落实错位经营培养的战略意图,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学校建立拓展训练基地,通过各种拓展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心理承受能力,拓展训练可以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之一,地方企事业单位拓展训练的需求近几年很旺盛,在寒暑假期间为他们提供人力资源拓展训练服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社会需求。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的目的是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但是,如何更好的预测和把握社会需求并且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却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缺乏了解和预测社会需求的有效渠道。因此,建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的教师要参与地方经济管理项目并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时,新建院校应该大力支持经济管理学院,应该成立管理咨询公司和市场调查类公司,这样的服务机构就自然成为联系企业和学校的桥梁,整合学校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和预测社会用人需求。
总之,工商管理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个支柱,需要更多的受力点去支撑,比如需要学校较大的支持力度,需要授课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