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关乎着社会经济市场的秩序与发展,所以在这点上不容小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高校工商管理论文
1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平台课程
主要包括管理学、生产与运作、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ERP、电子商务、质量管理等。这部分课程属于物流管理专业之外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相关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入门知识或是整个工商管理专业体系架构的基本科目,这些课程的学习将给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工商管理类通用人才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日后创业提供管理、财务、规划、信息化的立体思维。总体来说,这些专业基础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供了基础的通道,为未来的创业可能提供了最基本的知识储备。
2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创业知识培养
在工商管理类的专业理论课程中,一般会包括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
2.1专业基础课
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两门:物流学和供应链管理,这是本专业的基本入门课,是作为导论性质的课程衔接后续的更专业的课程群。在专业基础的讲授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并将创业人才培养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改革体系之中。以《物流学》课程为例,我们首先启动了考核方式的改革,因为考核方式的变化会带来学生学习内容和侧重点的变化,会极大地改进学习态度从而增进学习效果。这种改革的整体方向是将期末闭卷的一次性考核方式优化成整个学期的不同考核点组成的过程管理考核体系。这个考核体系中会有关于小型物流企业调查和创办物流企业的考核点,与这些考核点相对应的则是整个物流行业中适合个人创业的物流业务,如公路零担、快递业务、一些特殊品的物流等。但更重要的,这些课程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物流功能、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当前物流发展的最新趋势,为学生未来可能进行的物流领域创业提供相对广阔的专业视角,引导其在后面的专科课程学习中有更多的创业思考。在整个课程改革过程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衔接和交叉问题往往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都会面临的问题,这需要两类课程教授的教师和经常进行课程内容的讨论从而实现课程大纲的协调制定,总之专业基础课程应该为后续的专业课保留更多深入探讨的空间,要更多从宽度和广度上像学生展示整个专业的覆盖面,也应该有意识地留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创业需要的专业入门的知识积累的课时。
2.2专业课
专业课程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理论课部分,这对工商管理类每个专业来说都是最重视的课程群,它的存在使不同专业相互有了更明晰的区分。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包括物流客户关系管理、采购仓储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专业外语、企业物流工程、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国际物流学、物流机械设备运用、第三方物流等。从以往大学生创业实践来看,依托本专业进行创业所占的比例很高,从事自己了解和熟悉的行业往往是大学生创业的首选。而即使未来创业没有直接从事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行业,也往往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利用到所学的很多专业知识。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工商管理专业都存在着这种专业知识积淀的必要性。在这些课程的讲授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创业知识的培养,为其今后实践课程学习提供更明确的目标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除了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涵盖教学内容之外,要时时根据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知识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如在配送或运输的课程中,可加入小型物流公司或配货站对货量、不同货物配载量的估算方法,对省内区域配送和同城配送的路径优化选择等。而在物流客户管理课程的讲授中,可以通过课下撰写剧本、课上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在一个职能机构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和细分的小型物流企业里,对上下游的客户的关系维护的运行方式和侧重点。只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率先融入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当中,那么就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于所有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当中。
3专业实践环节中的创业能力培养
高校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其需要构建实践性较强的教学体系、实施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在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实践环节中,可以有效地得以实施。按照实践课程的编排体系,创业教育可以有机地融合进专业实践环节。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实践活动有三类:
3.1讲座和参观类
应用型本科生入学后首先接触的实践活动就是讲座和参观。各高校一般会邀请知名的企业家、社会精英等成功人士来学校给学生做报告,也会经常带领学生去生产、流通类企业去参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社会人的思维和社会生产活动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要想在这个环节融入创业教育,其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邀请的讲座人不见得一定是知名人士,而要选择有创业经历的成功典型,甚至可以请创业取得初步成果的本校毕业生,这种言传身教会更直接地打开学生创业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而在参观企业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企业相关人员讲述企业的发展历史,尤其是那些从弱小起步、点滴成长的企业经历,将更有可能对学生形成更直观的创业意识培养。同时让学生逐渐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方式,为其日后创业行业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当然,各种讲座内容的安排应该和学生所处的年级紧密相关,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低年级学生,讲座应以人生观、价值观、创业激情等为主,而更专业的创业知识和项目选择等报告则适宜放在高年级。
3.2模拟和比赛类
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很多模拟企业实际经营的课程,如物流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ERP沙盘操作、物流系统设计等,都是假定企业处于某种状态之下进行一定的推演,根据最后的绩效来确定优劣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些模拟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分工假设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通过一定的计划、预测、管理、实施以期取得更好的经营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充当领导者,也可能是协作者,小组式的简单分工和未来创业的实际状况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练习来初步感受企业经营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一些预测决策的基本规则和考虑因素,为日后真正进行创业提供了一定练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其创业能力。由于国家当前对于高校创业的广泛重视,大学生各类创业大赛也应运而生,比赛提供更科学的项目设计、更专业的评委参与、更多的资金奖励,因而广泛吸引着全国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们。学生往往会跨专业搭建比赛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大力帮助下,深入思考,团结合作,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无论最后取得怎样的名次,在这些创业大赛的整个过程中,都对师生的创业能力进行了充分的提升。
3.3实习和实操类
应用型本科的专业实践环节一般都包括多次实习,从认识实习到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有很多的形式,可以参观和短暂接触具体的工作岗位,而最有效的应该是四周以上的时间都停留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岗位上,即俗称的“顶岗实习”,在这一过程中,创业教育融合程度取决于合适的工作岗位的选择和实习过程中的深入思考。一般来说,内容相对繁杂的岗位、更多的人员接触、更广泛的客户交流对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比简单的、单纯技术性的岗位更有利。而那些更善于思考的学生在创业方面的受益也会更多,这种学习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师对实习过程的全面把控和适当调整,以及对于实习报告内容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整个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业优秀、思维灵活的学生会率先进入创业的实际操作阶段,这包括应用学校支持建立的一些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项目等。很多地方政府都会对学生创业有关的项目给予一定程序上的便利,甚至进行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还有一些学生会通过淘宝等C2C的平台进行创业,或结伴在闹市的商业区进行简单的零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都应给予大量的支持。包括帮助解决创业时间与上课时间的协调、创业资金的筹措、创业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解答等等。在这一方面值得借鉴的是义乌职业技术学院的淘宝班,它是将创业和专业教学深度结合的一个典范,它的创新思路和经验值得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深入的思考。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新的着力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更好地融合工商管理类的专业教育,通过对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不断调整,探索出一条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理念的高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的新路。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高职院校工商管理论文
一、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背景
首先,是市场导向性。市场导向性由高职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决定,对于学生要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要知道用人单位对于某一类的人才需求和相应的职业技能要求不同且经常变化,这对于高职院校人才技能培养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提出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及时调整其工商管理类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等。其次,培养主体的多元化要求。高职教育如果想要促使人才培养和社会就业间的有效对接,必须引导社会资源充分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因此校企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在市场导向也是就业导向的培养模式下,突出强调了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学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及专业团体,针对人才培养内容和过程共同商定,以确保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目标。第三,能力培养的综合性。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通过系统分析职业岗位和岗位职责等,以确定技能、知识及职业素养的培养结构,并据此设计开发工商管理类课程,合理安排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经济社会中生存能力较强,碰上变幻莫测环境时应变能力较好及遇上困难时可以创新性解决困难的综合人才。最后,是工学结合的实践性。各大高职院校工商管理教育中,能否办出人才培养特色,将取决于行业内相关企业的教学过程参与程度。因此,工学结合的紧密程度就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不同专业知识、技能及素质结构的体系等,不应当是同一种模式的工学结合途径,还应当将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落实好,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
二、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站在企业用人的实际要求上,同企业间签订好人才培养的协议,由校企共同合作,来制订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相关计划,并据此来共同组织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共同参与到工商管理类的教学过程,毕业后,学生将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就业,这样一种的合作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有利于高职院校在教学中的专业设置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学生的技能训练和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要求、培养目标和用人标准等有机协调起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以后,上手快、岗位的针对性及适应能力等都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运营成本,如培训成本将会大大降低。而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这种模式有助于学院的专业建设,并从根本上给学生解决了就业问题,从而更好地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特点。如果高职院校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来培养人才,则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从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同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了类似培养协议的签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被政府所高度重视和引导的行业或企业,在有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才可以促使行业或企业同高职院校间开展订单培养及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2.工学结合的合作教学人才培育模式
工学结合的合作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同行业或企业间共同签订人才培养相关方案。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交替安排学生的在校学习和企业的生产实践,是一种学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实践做法通常是:第一种,学生在校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如一学期或者一年、二年以后,再到企业去进行生产与实践。这样学生可以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企业的生产实践。第二种,行业或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体过程,包括人才培养的方案、课堂教学、教学计划及实习实训所有环节,企业都全程参与进来,同时负起作为主办者的责任。这种模式中,企业与学校是作为两个不同的教学场所,将学校学习和企业的实践结合起来,这是高职院校乐于执行,且学生也可以受益的模式。但是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同样遇到了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要知道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的主体,缺少参与到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功能与职责。通常来说,只有行业或企业高层管理者和高职院校的领导间存在过同事或师生关系,而企业急需要第一线的操作人员,且在学生的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都可以获得较为合理经济补偿情况下时,工学结合的合作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才可以推行开来。
三、完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完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当前所课程教材,大多停留在学科型理论体系上。虽然现在有些工商管理类教材,已经在试着加强理论和实际间的联系,但是基于职业体系的课程教材,仍处于探索中。所以,应当改革高职院校现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上,各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应当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需求与专业特点,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为围绕岗位职业需要的技能型、技术型及应用型等。同时还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实际出发,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工学结合式校企合作等,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多样化、综合化。在教学内容上,可采取双证或多证书形式,依据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岗位变动适应能力的需要作为原则,来构建工商管理类的课程体系及内容。既强调同职业能力相适应的理论知识学习,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创业与拓展能力等适应性知识学习,以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与创业力。
2.积极拓展学生第二课堂实践
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实际情况来看,要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第一课堂固然很重要,然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更加适合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协会下所属各专业分会等,在各自的指导老师辅导下,可以开展各种独具特色的实践活动等,如省际ERP系统大赛、各系组织的物流技能比赛、全国高校联合举办的市场营销比赛及跳蚤市场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学会求同存异、学会创新等,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另外还可以通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及勤工俭学等方式,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学生吃苦耐劳、自力更生及自立自强意识,从而为树立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精神理念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及学生会等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并且学会竞争、学会包容,更主要的是学会合作以及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等。3.提高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教师综合职业素质水平当前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现有教师,一般是由学科型的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即使其中有些教师曾经在企业或者其他机构已经任职很多年,拥有了丰富的生产建设及管理、服务的一级、管理层经验,但站在总体情况下考察,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教师和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所必需具备的技能差距仍然很大。因此,需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综合素质水平。首先,应当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结构。一线教学的青年教师应当90%以上要拥有讲师职称或说是学位,并且要在条件尽可能满足的情况下,聘请企业相关行业的专家来学校任教。其次,应当鼓励并组织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入企业见习、兼职、考察及调研等。这样教师才可以深入企业环境中,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业务流程及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品质与技能等,并归纳编写调查总结报告、教材或相关论文等,这样教师既可以在授课时传授工商管理类理论知识,还可以教授职业技能与操作等。最后,应当和企业家们一块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关于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特质及学校要如何培养人才等不能只是由教育者们单方面来决定,还要多听取一些企业人士及专家的建议。所以,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教师,应当拜访一些企业人士与专家,掌握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与评估意见,并据此修订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方案。
电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1.电大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2.电大工商毕业论文范文
3.电大工商管理实践报告范文3篇
4.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
5.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