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那么你知道气候对土壤形成有什么作用吗?小编在此整理了气候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气候对土壤形成的作用讲解
如果土壤由于下行水流使枯粒、有机胶体、碳敷盐或可溶盐在上体中移动而表现出可鉴别的土壕层次,我们称这一土壤发育良好。胶体移动的范围和淀积的深度主要受降水量和降水方式的控制。同时,年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的地区与降水量大而蒸发量小的地区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相代换性酸度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异。
气候因素也通过影响植被类型而控制土壤形成。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下的土壤植被覆盖稀疏,地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和水蚀,因此有机物质累积和剖面发育均很弱。相反,在高温多雨地区,由于降水量大、植被茂盛,土壤发育程度深,多形成红色、低盐基含量和有机质高度分解的土壤。
1.在低降水量地区,富含石灰的母质将形成发育程度较弱、呈碱性反应的钙层土,土壤养分速测仪测量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2.在高降水量地区,由于强烈的风化和盐基淋失,多种母质均将形成酸性土壤;
3.坡地的土壤侵蚀将不停地动失表层正在发育着的土壤;
4.在湿润温暖地区,土壤风化、淋洗和侵蚀较寒冷地区进行的更为强烈;水分在土壤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气候简介
1973 年,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他认为近2000a 中,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呈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 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采用。但近些年来,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其中朱士光等认为2000~ 300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中期) ;
②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气候(公元前8 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 世纪) ;
③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气候(公元前1 世纪中期至6 世纪) ;
④隋和唐前、中期暖湿气候(7~ 8 世纪) ;
⑤唐后期至北宋时期凉干气候(9~ 11 世纪) ;
⑥金前期湿干气候(12 世纪) ;
⑦金后期和元代凉干气候(13 和14 世纪前半叶) ;
⑧明清时期冷干气候(14 世纪后半叶至20 世纪初)。后来许多地理学家对我国的气候变化作了进一步修改,但总得趋势大致如此。
历史时期的气候不仅在气温上有周期性波动,引起冷暖的变化,而且在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总得说来,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是相互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不可一概而论。朱士光等研究认为,气温的变化要快于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气温变化的幅度。在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不完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