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爱情心理学论文

2016-12-20

爱情心理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许多心理学家对爱情的内涵、构念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几个重要的理论模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爱情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爱情心理学论文范文一:大学爱情心理学论文

摘要:坐看大学生恋爱的花朵,缘起缘灭,花开花落。大学生千军万马经过高考,挤过了独木桥后,学习压力缓解了,课余闲暇时间多了,面对的是崭新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大学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多数大学生投入爱河使得恋爱成为大学时代的一种普遍现象,浅谈一下大学生这种恋爱现象的利与弊。分析清楚了大学生恋爱的取向和利弊以后,我们再理性的回头看看这种现象。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过恋爱。而且,恋爱对青年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因为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在此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也就是说,经过了恋爱。恋爱对一些个性因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为提高青年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恋爱现象是生理和心理成熟的表现,在成年人中是必然现象,是人类的必经阶段,那么到底大学生恋爱是好还是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做一个简单的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大学生 恋爱 当代 利弊 婚姻 大学

恋爱就象吃辣椒,不吃的时候它总是奇香无比,但真正吃的时候却辣的你痛不欲生,后悔莫及,发誓永不再吃,然而辣劲刚过,你又对它朝思暮想。越辣越香,越香越辣,你永远在思念与后悔之间游离,这就是恋爱的逻辑。

——《恋爱的人们》罗曼

一:什么是恋爱

恋爱,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但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古代的父系社会,爱情有另一种体验,

并不是单纯的一夫一妻制。爱是生命的渴望,情是青春的畅想,爱情的意义在于:让智慧和勤劳酿造生活的芳香,用期待与持守演绎生命的乐章,用真诚和理解谱写人生的信仰。

对恋爱的释义是:爱恋;留恋。 宋代刘斧 《青琐高议后集·小莲记》:“公将行, 小莲 泣告:‘某有所属,不能侍从,怀德恋爱,但自感恨。’” 明朝王廷相 《雅述上》:“生计微则家贫无所恋爱矣。” 刘半农 《扬鞭集·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2.今特指男女相爱的过程。 叶圣陶 《线下》:“没有恋爱的结婚就是牢狱,活生生的一男一女就是倒楣的囚徒。”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再没有比恋爱的青年人敏感了,对方一丝一毫的变化,都能感受出来。”

二、大学生的爱与喜欢

记得有句描写大学生恋爱的语言很好:“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恋爱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双方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甜甜的雨水。

大学生的恋爱,要分清喜欢与爱。喜欢,只有在一起的时候,才惦记着对方。 爱,是哪怕是在一起,每一秒钟也都在思念思念他。 喜欢一个人,多数许多朋友,也会觉得快乐。 爱一个人,是多一个人,都会难受的两个人的世界。 喜欢一个人,是甜腻的。爱一个人,是苦尽甘来的。 喜欢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很开心 爱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会莫名的失落 喜欢一个人,你不会想到你们的将来。爱一个人,你们常常在一起憧憬明天。喜欢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永远是欢乐。爱一个人,你会常常流泪。喜欢一个人,当你们好久不见,你会突然想起他。爱一个人,当你们好久不见,你会天天想着他。喜欢一个人,当你想起他,你会微微一笑。爱一个人,当你想起他,你会对着天空发呆。喜欢一个人,你会想他有了孩子,你一定会很喜欢。 爱一个人,会有一天,你突然很好奇:将来我们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喜欢一个人就是希望大家都开心。爱一个人希望他会更开心 喜欢一个人,你要得只是今天。爱一个人,你期望的是永远 喜欢一个人,是看到了他的优点。爱一个人,是包容了他的缺点。当你站在你爱的人面前,你的心跳会加速。

三、恋爱的优点

1、恋爱,让两人情系对方,相互搀扶

恋爱中男女,总是喜欢相互黏在一起,不弃不离,可能是两颗心彼此的碰撞,心理总是想着彼此的一方。责任心也就油然而生,而恋爱中男女双方的责任心则显得更为重要。爱情从来不是个人孤立的心理活动,双方在生活的征途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彼此间的责任才会真正带来爱情的幸福。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大多都在父母和家庭的照料下成长,思想上的不独立性和生活的依赖性都极强,但当开始恋爱后,受其自主心理的影响会开始追求独立并逐渐摆脱家庭过多的束缚,此时如果加以正确的诱导和教育,有利于培养其正确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要懂得为恋人负责就是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同样更是为自己负责。这样今后步入社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2、恋爱,让男男女女们处理关系更加得心应手

恋爱中的男女需要不断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处理两人的关系,这个关系就不仅仅是恋人的关系,还有恋人与周围的人关系。恋爱本身就具有自私性和占有性,那么在恋爱中的那女,就得适当和恰当地去处理和彼此双方的朋友关系和社会关系。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不可避免的要与很多异性接触,而这些人和事的复杂性是难以想象的,所以,现在和自己恋人的交流接触就成为了一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培养自己的表达,判断,选择等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和他人沟通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处理好恋爱过程中,与恋人之外的其他异性的关系,无疑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怎样既能与恋人保持亲密关系,却不影响自己同其他异性的交往,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分清友谊与爱情的差别,对日后处理类似问题也提供了经验。

3、恋爱,让两人共品青涩的苹果

听到的一句形容大学恋爱的话是:青涩爱恋。因为不成熟,因为不计较现实的许多,所以青涩,所以柏拉图。为这一点,我觉得它很美,简单就是一种美。爱是人心中真纯的感情。人生总有许多阶梯不可俞越,要来的终归挡不住,青春岁月里那些风花雪月里的事,是千金换不来的真纯。学会爱,学会承受失败,体会分别与相聚的种种,人的成长会才变得有意义。人生有两个头,来时和去时都不是我们所能把握,那么从容的走这个过程,不要过早的加上沉重给它.爱就是爱,没有理由,但它让人更愿意活着!多摔点跟头,人才会真正长大。

4、恋爱,让两人共同进步、提高

恋爱是一种使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是分担,是给予,是责任,是惺惺相惜。相恋的两个人因为彼此而相互鼓励和规划自己的未来。两个人知道,大学的四年是短暂的,为了两个人的未来,需要不停地努力去提高自己,真正为了毕业后的生活里,两个人能真正的在一起。他们需要在大学里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以后的发展前程,明白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是考研、是考公务员、还是直接工作?那么工作的地方怎么选址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双方去思考,不断地让两人共同进步和提高。

四、大学恋爱的缺点

1、大学恋爱的物质基础

在大学期间的恋爱行为或者说是所有的活动的起点来源于家里人的支持,上学期间有几个人有获得经济上独立的能力,搞恋爱关系就要消耗很多的金钱,也就是说,你在学校和心上人的潇洒是建立在父母的汗水上的一种行为。

恋爱不是一个单纯理念化过程,更是一个实践过程。恋爱实践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不考虑物质基础的恋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只是一种人神相通的带有神秘色彩的精神状态。当代大学生经济上不能独立,学习阶段所需费用主要由家庭支撑。据析,大学生的爱情支出,除了一部分是从生活费里省出的,当然也有大学生表示会自力更生。看来昂贵的“恋爱消费”最终还是家长的血汗钱。

2、大学恋爱的学习问题

对于恋爱中的大学生,大学本身就是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大大学习的场所,一旦去恋爱,就会分部分精力去经营自己的爱情,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一直是许多恋爱中的大学生感到头疼的难题。

正如许多大学生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做到恋爱与学业两个都不耽误。不否认那些学习目标明确、自制能力强的大学生可以做到。但是,依旧有很多大学生,他们中有很多人习惯了中学时被管制的生活,曾经考上大学是他们的目标,而此时他们往往还没有找到自己在大学的目标,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他们是否可以理智的选择恋爱对象,使自己的学业不受影响则很难保证。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付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学业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不能过于分散。因此,在打下牢固学识基础之后,大学生才可以从事如恋爱等学业以外的活动。学业基础不够牢固情况下的恋爱,会对学业造成不利影响,情况严重者还会引起情绪上的较大波动,严重时引起一系列不可估量的后果。

3、你能承受恋爱失败么

上大学时心理年龄是很小的,思想也不成熟,没有能力去处理那失败的恋爱带来的问题。所以,在爱之前应该考虑清楚,要知道爱并不是一种收获,更多的是付出,是责任。有的时候不去爱也是一种爱。如果爱了,我为你们真挚的爱情和你的勇气喝彩,毕竟,爱情高于生命,但光凭勇气并不能解决问题,还是要冷静下来,正确处理各种问题。

正确处理恋爱的失败,有些大学生在失败的恋爱后更多的是消极地去看待整个人生,把恋爱当成了自己的一切。有些大学生由于失败的恋爱,思想上看不开整个过程,成天沉溺于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甚至是走上犯罪和自我毁灭的道路,这一系列的结果是数不胜数的。

五、怎样去看待利与弊

两个人恋爱,第一在时间上肯定就会要相互的牺牲一下,我就不相信两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保持一致,如果是这样,那这两个人肯定是在一起生活不了的;爱情是需要灌溉培养的,这就需要两个人要为对方着想,肯定是会分散自己的一部分的精力的;两个人谈恋爱,肯定相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讲,和大家在一起共处的时间就会减少,有很多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都会失去。

当然,在现实中恋爱肯定是有利有弊的,利可能就是象前面说的那样子了,可能有心理上的鼓励啊,暗示之类的,但是要从整体上来说,从总体上来说,能够很好的处理好恋爱中相互关系的还是比较少的,为什么大学恋爱的成功率会那么低呢?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我认为大学恋爱还是弊大于利的。但是我也鼓励大家,遇到机会还是不要错过,有些东西失去了可能就找不回来了!

爱情是一种情感,是用心去投入,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爱情更多的是付出和责任。更难受的是,所有同学们认为利弊的关键,是谈恋爱对自己是否有用?判断利弊的标准并不是是否对己有用。爱情是一种情感。既然是情感便不能压抑,问题是已经没有人因为爱所以爱了,都是过多的考虑其它因素。

同样,也有为了其他目的而爱的。当然我明白爱情是不能当面包的,但面包更不能当爱情!如今的社会,爱情已不在高贵纯洁,早已沦落为一种工具,找个有钱的男朋友已成为女生们的大势所驱。但,我想,应该还有那么一部分人,仍坚持追寻那份真挚的爱。

把这些情况微缩到大学,因此,我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的,因为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刚从高中温室踏出,还纯洁着的我们,如何去抵挡社会的腐蚀。我们还是先成长,先弄清面包和爱情的关系,或者先得到面包吧,这是从大的方面说的。从小的,刚从高中踏出的我们对什么的好奇,对爱情也是如此。大学生们不是谈恋爱,而是谈——恋爱,是为爱而爱。不可否认有一见钟情的存在但机率应该很小,而大学中相识不过几周便恋爱的大有人在。(因为我身边的同学有如些现象),这也是大学谈恋爱的潮流,所以双方都想恋爱,一拍既合,互惠互利。这种爱情对学习和生活是毫无益处的,浪费金钱精力时间,不会为对方着想,都认为对方是自己存在的。也许,初恋者不赞同我的意见,但是过来人不会否定我的说法。

参考文献 :

穆铭《完全图解恋爱心理学》南海出版社 2008年05月。

白石浩一(日);《恋爱心理学 》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社。1986-12-01

李喆雨(韩)《心理沫沫茶--恋爱心理学法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8 李达烨《男人的真话与谎话》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09

彭彦彰 《情爱物语——情爱告白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3年01月

玉锦《橡皮爱情:商品经济下非常态的两性关系 》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01月

张维青,刘纳《男人的特权女人的选择》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12月

大学爱情心理学论文范文二:大学生恋爱心理学

一、发展中的恋爱史

从从前的媒妁之姻到父辈的自由恋爱,再到如今的恋爱泛滥,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反映了时代在进步,人们对待传统的爱情观念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反作用于我们,影响又是如何呢?

从父辈口中了解到,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自由恋爱兴起不久,这个时期的恋爱显得非常神圣,青年男女获得自主选择权,他们谨慎而又优雅的选择灵魂伴侣,牵手都要付出很大勇气,双方都可能要承受传统爱情观带来的压力,那是一个恋爱的新时代。直到现在,父辈们都非常骄傲当初在新时代作出的慎重选择。

如今,幼时父辈提及的“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已经逐渐长大,在父母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下,面对新事物、新世界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然而有些观点时常让父辈们感到无所适从,它已悄然改变。就当代大学生而言,恋爱观与父辈们的已经大不相同。

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 当前,在大学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是一股"恋爱风",这都不为过。调查情况表明,大学生中已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年级学生高达50~60%,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

2.低龄化 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纪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

3.公开化 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而当前大学生们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儿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这种种现象都反映出:爱情观随时代改变着。

二、为什么大学生可以恋爱,而中学恋爱则遭到反对?

中学里大多数恋爱都是遭到父母、老师及社会反对的,大学里的恋爱普遍是没有认可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中学的时候的恋爱被称之为“早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国外的“性自由”、“性开放”的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成

熟的阶段逐渐提前,但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得许多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产生。社会虽然受西化影响,但是教育还没来得及跟上步伐,中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不得不遭到压制。

在我看来,与此同时,中学生还背负了升学的压力,父辈们教育的“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前途”、“谈恋爱会影响学习”等等。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大多数人不会拿前途去做赌注,因此大多数人都站在了“不赞成”的这一方。面对同龄人的爱情予以不解的态度。

在父母看来,中学时期的爱情是不成熟的、不理智的,加之年龄不大,不能独立的处理好这些事情,会影响学习成绩,影响前途。因此反对中学生恋爱。

对去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里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大家都为未来而拼搏着,谈恋爱似乎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为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尽可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大学校园里主要的奋斗目标。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社会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平和的环境。大学校园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如同一个小型社会,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属于思想意识形态成熟的关键时期。二十多岁的大学生正处在花季年龄,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追求人生的美丽时刻,希望去了解异性并得到异性的关注。并且,爱情是人生的必修课,她必将登上大学生青春的舞台因此大多数观点针对于大学生恋爱是不提倡也不反对的。

三、当代大学生对待爱情应有自己的立场

(一)、恋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且不要刻意的追求爱情。

上文中已经提及的,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性爱的好奇心理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

3.依赖心理

4.补偿心理

5.游戏人生心理

这样的心理都是不对的。上了大学有了新的环境,会感到孤独寂寞是很正常的,这是人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如果在经历这种孤独寂寞时,不以正确的方式去克服就会带来许多的问题。所以,对于有这些心理困境的大学生应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挖掘和排列一下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及特征,并学着变换一下思维方式,用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去对比,以增强自信、悦纳自己。

别因为寂寞而错爱,别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爱情虽然与婚姻不是一回事,但是也不能儿戏。爱情,会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背景出现,不一定是现在,不一定是大学。如果没有合适的爱情就静观其变,不经意间就会有特别的收获。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个人是否对异性有吸引力,是否非要在大学期间拥有如意恋人,并不意味着今后的生活如何,“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许提前消失。

(二)、正确的认识爱情与友情

中学时,同学们打成一片,那时的感情纯真烂漫。异性的区别似乎也不那么明显。而大学与中学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初进大学,没有搞清状况,弄出许多问题是很普遍的。

在大学要认清爱情与友情。现在在好朋友中常存在这样一种感情:介于爱情、友情之间,兼有两者的优、缺点,似乎无法分辨。这种感情被称为第四类情感。当我们面对这种情感的时候可能会不知所措,毕竟人的理性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掩盖一个人的感性。这种感情有时候也会被称作“暧昧”。

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并缺乏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识更证实了他们的性心理发育的确滞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

没有认清爱情与友情会造成尴尬的局面,遇到这种情况是,双方都应表明态度,以免造成伤害。

(三)、当爱情降临时

(1)懂得迎接爱。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懂得拒绝爱。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四)、理性的对待爱情

(1)爱情与学习和事业

A、爱情与学习,冲突与否

许多人认为有了爱情心智就会变的混乱,影响学习。爱情与学业是可以双丰收的。正确的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对未来的发展也是有积极地意义的。

B、爱情与事业,就轻孰重

据调查显示,对于“毕业后是先找工作还是先稳定感情”这个问题。有89.4%的大学生都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前者,有65.9%的学生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一位恋爱中的男生说:“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事情,使自己多有些本事。”这说明,在大学生心中,事业还是重于爱情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事业可以抛开爱情,但爱情必须是建立在事业的基础之上的。的确,爱情的建立离不开基础,“万丈高楼平第起”,恋爱也是如此。

年轻人正应该抓住可贵的时间,在事业上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把爱情看成是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事业与爱情,本质上就是人生的主旋律和第二主旋律,只有这二者配合得当,才能有美好的意趣。因而罗素便说:“为了爱情而牺牲事业是愚蠢的,但为了事业而完全牺牲爱情同样是愚蠢。”所以那种“若为爱情故,二者皆可抛”的伟大精神是不可效仿的。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有责任创造新型的,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共产主义道德要求的爱情方式和行为,能体现出恋爱的纯洁和高尚,做到既不古板又不轻率,既炽热、活泼、丰富又理智和深沉,使恋爱双方都能获得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和美的享受。

(2)爱情与责任

恋爱理想化。大学生心目中,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也就是说,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可现实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他们在其心理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在思想上表现出理想化,在恋爱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寻找对象,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进行交往,如果有一点与自己的模式不想符合,恋爱就即将失败,但往往在交往和寻求对象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则忽视了实际的现实情况。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一方面,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性解放” “性自由”。在这样的思想下,出现了恋爱不是为了婚姻,恋爱不是真情的表现。把恋爱当成毕业后发展的“动力源”;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忽视了道德、社会、法律的约束和谴责。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这样的想法又为大学生本应正常的恋爱涂染上了不光彩的一笔。

(3)爱情与经济

恋爱中浪漫化。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排成了时刻表,互相送礼物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则是劳师动众的大摆宴席、精心准备让对方感觉到惊喜。但在浪漫的同时,恋人对爱情的成功却并不看重。

以上只是一部分我对爱情的看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