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冲刺知识
随着考试的来临,你做好冲刺准备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考研政治冲刺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2016考研政治冲刺知识: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大发展阶段。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其特征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19世纪70年代以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一,自由竞争中资本的集中,导致生产集中。在自由竞争中,各资本家在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利益驱动下,以及在竞争的外部压力下,不断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进行资本积累,以满足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这就使个别资本的规模迅速增大,社会资本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资本集中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大经济杠杆,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以及以股份公司为主要形式的资本联合,使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从而产生了生产集中地趋势。
第二,19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生产集中的物质基础,大大加快了生产集中的步伐。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得到迅速发展,重工业取代轻工业开始处于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这一显著变化,在客观上要求生产的进一步集中。因为重工业生产规模大,它的发展需要集中大量资本,集中大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资本主义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集中。
第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也加速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多次经济危机,危机加速了中小企业的破产和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并,从而使生产集中程度提高。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取得高额垄断利润而结成联盟,以控制和操纵一定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生产高度集中之所以会形成垄断,一是因为生产集中达到很高程度时,垄断的形成便有了可能。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因而垄断统治的确立也就成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根本的经济特征。垄断统治的目的是凭借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来保证垄断资本家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依靠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基本形式。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出僦商品时规定的大大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它等于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经济落后国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原材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的统治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但是,作为自由竞争直接对立物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同时并存,并且使竞争的特征、形式、手段、范围和后果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竞争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竞争又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只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仍然存在,竞争就不可避免。第二,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存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企业。在非垄断企业之间,以及非垄断企业和垄断企业之间势必会展开激烈的竞争。第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垄断组织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它们之间进行着剧烈的竞争。由于各垄断组织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它们的实力对比经常发生变化,因而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
垄断条件下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具有以下新的特点: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目的已不是取得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而是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第二,竞争的手段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资本转移进行的,部门内部的竞争则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来击败竞争对手。在垄断时期,垄断资本家在经济上主要是依靠垄断的高压统治,在政治上仰仗政府的力量来战胜竞争对手。为了达到目的,垄断资本家有时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第三,竞争激烈程序和后果的不同。垄断资本的竞争双方都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的垄断组织,从而使得竞争特别激烈,更具有持久性,竞争造成的破坏也更加严重。第四,竞争的范围不同。自由竞争主要发生在国内经济领域,垄断时期的竞争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
2016考研政治冲刺知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首先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便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这表现在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相。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即:W-G-W(W代表商品,G代表货币);资本流通公式即:G-W-G.。
这两个流通公式的区别是:第一,流通形式不同。具体表现在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即前都是为了买而卖,后者是为了卖而买;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即前者两级都是商品,后者两级都是货币;流通的媒介不同,即前都是货币,后者是商品。第二,流通内容不同。前者的实际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而后者的实际内容是价值增殖,因此,资本流通公式实际上是G-W-G'。第三,流通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后者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货币,在G-W-G'中,G'=G+△G,即预付的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这个增殖额(△G)称为剩余价值(用字母m表示)。第四,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前者在获取使用价值时目的就达到了,流通过程就结束了,而后者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它的运动是无止境的。
在简单商品流通中,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而在资本流通中,作为资本的货币则能带来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流通方式G-W-G'最明显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本质,所以被称为资本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存在着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等价原则进行,流通中不可能产生价值增殖,但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却是资本经过流通过程发生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就在于说明价值增殖的产生。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等价交换;二是不等价交换。如果是等价交换,显然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价值量是既定的,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不等交换,买者与卖者身份是相对的,一方所得就是另一方所失,交换双方的价值总量在流通中并没有增加。
其次,剩余价值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因为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就不能同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也就不能使价值得到实现和增殖。
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要在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前提下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就必须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找到一种特殊商品,它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2、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任何社会的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力就不能进行社会生产。但劳动力只有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才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自己的劳动力能够出卖。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这两个条件,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农奴制度瓦解和手工业者分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由于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维持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和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劳动力价值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平,受到劳动者所在国家的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同时,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会发生变化。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各种生活资料的价值不断降低,从而使劳动力价值趋于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维持劳动者和家庭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在日益提高,从而使劳动力价值趋于提高。总之,在劳动力价值决定问题上,这两个方面起着相反的作用,后一个方面是影响劳动力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显然,在一定时期,各国的劳动力价值是可以确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支出,也就是劳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人真有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特点。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过程中逐渐消失,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劳动力的劳动过程能够创造价值,不仅能够创造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正因为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具有这样特殊性,资本购买了劳动力商品以后,就可以实现价值增殖,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才得以解决。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资本的本质,首先它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次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最后它不能是静止,而是永不停止和不断加快速度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