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故事
创业如上山打虎,下海抓鳖,需要能力,更需要胆量!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返乡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返乡创业故事1:80后女大学生养鸡创业故事
在曲阜市尼山镇屯里村,有十余户养鸡户,而引领这场养鸡创业大潮的,则是嫁到村里的枣庄“媳妇”魏哲英。魏哲英是80后创业大学生典型,现在的她,却有着更重要的身份——屯里村支部委员,曲阜市第十二届十三次政协委员,济宁市第十二届党代表。回乡创业的她走上了养殖致富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坎坷曲折,三落三起。
放弃工作毅然回乡第一批鸡被秋雨淹没
2002年,魏哲英从聊城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就来到青岛的一家肉鸡公司打工,她所在的公司是集种禽、孵化、肉鸡饲养、肉产品加工、饲料、兽药为一体的龙头出口企业,凭着一番干劲儿,魏哲英一步步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渐晋升到中层管理干部,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成为技术骨干。
在青岛工作的第二年年底,她与老家是山东省曲阜市屯里村的孔宪华结婚了。二人同是单位的大专毕业生,在公司又是中层以上干部,公司优先为他们考虑安排住房问题。然而,正当他们在青岛的事业一片光明时,魏哲英夫妇却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她与孔宪华商量,与其在外面给别人打工,还不如回家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于是,2005年5月份,她与对象双双毅然辞去了工作,回到了屯里村。
因为有工作经验,他们决定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搞肉鸡养殖。几经曲折,魏哲英夫妇用自己家的承包地换下了邻居靠路边的一片场地,进行鸡棚的搭建,可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养鸡场靠近河滩,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回家养的第一批鸡还没出栏,就被一场罕见的秋雨给淹没了。魏哲英告诉记者,第一次养鸡,直接经济损失过万,再加上建棚的一万多元,这一场洪水让他们几乎破产。
东山再起从头开始第二批鸡遭遇禽流感
在一番伤心痛苦之后,魏哲英选择了坚强。收拾残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魏哲英一步一步重新建起了大棚鸡舍,进来了鸡苗。然而,老天爷又给魏哲英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这第二批鸡在成长的过程中,又赶上了全国爆发的禽流感。
据魏哲英介绍,那个时候,人们“谈鸡色变”,不敢吃鸡,肉鸡的价格暴跌。不过,有着良好专业素养和前期养殖经验的魏哲英,在进购第二批鸡时,精心选取了鸡苗,科学饲养,同时与肉鸡收购公司签订了合同,最终,魏哲英的这批鸡,在市场价却跌至每斤2.3元的情况下,仍按照合同以每斤3.1元被回收,这一次,她盈利6000元。
创业的初期,魏哲英也有过后悔的懊恼。放着安稳的工作不干,偏回家养什么鸡啊,这样的情绪也曾困扰过她。然而,倔强的魏哲英还是咬牙挺住,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既然决定做了,就不能再犹豫,而且要做出个样子。
创业刚刚出点成绩
又经历了“拆棚”风波
经历了两次失败和挫折,魏哲英的坚持有了更大的回报。第三批合同鸡挣了8000余元。2006年春天,养鸡行情看好,第四批鸡挣了5600余元……到第七批鸡时,她获利1.2万元。盘点回家创业养鸡一年多的时间,虽历经风雨,却也收获不少,一年的时间,养鸡共盈利5万多元,魏哲英在辛苦付出之后,终于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然而,就在她准备趁势大干一场的时候,问题又找上了门。当初与邻居讲好以地换地,付钱包地两家双赢,可是这位邻居老农眼红心狠,总是想着“找茬”,整天以各种事由到鸡场“视察”,搅合的魏哲英全家不得安宁,事情僵持到2006年10月份,邻居老农非让拆棚,万般无奈之下,魏哲英只好把刚建起不久的大棚和场舍忍痛拆了。
关键时刻,政府出手相助。经过村委会协助,2007年年初,魏哲英转包了一处新场址,2007年2月至4月份,她倾其全部家底,投资10万余元,建成了两座可饲养15000只鸡的大型鸡棚,兴建了50吨的蓄水池,2007年共饲养出栏了8万多只肉鸡,除去成本,纯收入15万元。现在,魏哲英的事业一切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些村民看到她养鸡挣了钱,眼也热了,也要跟着建鸡棚,她都毫不保留地手把手教给他们,并现场指导传授技术。在魏哲英的带领下,屯里村兴起了养殖大潮,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返乡创业故事2:都市白领回家开农派三叔网店卖芒果年卖百吨
从小在芒果树下长大的农家子弟岑参,大学毕业后在港资企业工作了3年,却突然辞职返乡,做起“芒果贩子”,这让家人着实震惊了一把。
岑参的家乡广西田东县林逢镇坛河村,盛产桂七、紫花芒、玉文芒等顶级芒果,但受限于地理位置,田东芒果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很多人只知海南芒果,不知广西芒果。
“我们田东芒果一点不比别的差!”岑参还记得,他在中山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读时,经常带家乡的芒果给同宿舍的同学品尝,看到完全不同于海南鸡蛋芒的田东大香芒,同学们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平时都吃不到?
从小,岑参就爱去屋后的山头玩儿,他的父母在山上种植了300多棵芒果树。每年4月,果树上开着浓密的淡黄色小花,漫山遍野,非常壮观。2012年的一天夜里,岑参突然梦到了家乡的那片芒果林,满树的小黄花变成了枝头累累的果实。他突然觉得,自己也该用成熟的知识和经验去回报家乡。
从高薪的港企辞职,岑参返乡卖芒果的消息一传出,这个世代务农的传统家庭一下炸开了锅,父母觉得“儿子疯了”。那感觉就像芒果还未成熟时,一口吃下去满嘴都是酸涩。
但岑参心里清楚,祖辈都是把种好的水果拿去市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让他们接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微店上卖水果必然有个过程。
都市白领回家“务农”
“亲爱的朋友,最近还好吗?我是你的朋友三叔,我务农啦!逃离城市的繁嚣,每晚早睡,每天早起……”在岑参网店里买过芒果的人,除了会在包装盒里收到“芒果吃法”等温馨提示外,还会收到这么一封热情洋溢又朴实自然的信。
2012年,岑参辞职后回到老家,那时候正是芒果丰收的季节,芒果成为了大街小巷的主角。“能不能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将家乡的优质芒果推向全国?”学习电子商务出身的岑参从中看到了商机。2012年7月,岑参在淘宝的网店注册成功。科班出身的岑参,管理网店顺风顺水。加上田东芒果独特的味道,网店在注册的两个月内便突破80多万元的营业额。
刚开始,他负责推广营销,女朋友帮着做客服,家里人帮忙采购水果。乡邻问起来,他的父母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家人的郁闷就被迅猛上升的销量给冲击得无影无踪了。
开业不到一周,每天的发货量达到四五十件,经营到1个月时,岑参一天要写的快递单有时有上百份,这让他不得不采购一台打印机。那段时间,经常打包发货完已是晚上11点。
他说,品质是他迈出成功第一步的关键。他记得,有一次他和女朋友去果园挑果时,刚挑到一半,果农突然生气不卖了。原来,他们选芒果时,有斑点的不要,畸形的不要,这让习惯了好果次果一起卖的果农不乐意了。
“传统做线下生意时,他们的观念都是差不多就行。但微店买水果的人之所以愿意付出更多的钱,就是为了购买有品质的水果,所以我们必须挑出20%最好的那些果。”岑参解释说,即使有时候被骂哭,他也从未改变采购的质量标准。
“创业有种淋漓尽致的快感,虽然一天下来很累,但你付出每一分努力都会加载在你身上,给你带来成长。”初尝到创业成功滋味的岑参,形容这种感觉就像芒果剥开皮后,散发出的阵阵清甜。
这种新的销售模式,很快在田东这个桂西的小县城传开了。当地快递行业的人最先意识到,原来“看不见的摊”卖水果可以卖得那么好。很快县城里很多人跟风开店,岑参预感到,价格战会越来越严重。岑参注册了公司和商标,抬高了门槛,让地摊芒果变得有“身份”。
田东芒果网络品牌营销中的No.1
捞到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之后,岑参乘势而上,具有战略眼光的他要走特色之路,卖不一样的芒果。
天猫(淘宝商城)上的网店有机会在淘宝商城页面获得推荐,从而增加店铺的浏览量,天猫商品力推的是诚信和商品品质,所以天猫上的店铺能比淘宝上的普通店铺实现更多的成交量,但入驻天猫的店铺需要公司进行注册。2013年,岑参在南宁注册了公司:南宁市农派三叔农业有限公司。
注册了公司,使岑参的淘宝网店进入天猫有了“通行证”。2013年6月,岑参在天猫的网店农派三叔旗舰店注册成功,注册的品牌叫“农派三叔”。品牌的力量和网店管理的严要求高标准运作,在2013年的芒果季里,农派三叔旗舰店注册的第一年就卖出田东芒果近100吨。
从淘宝到天猫,使芒果从一般“地摊货”到“品牌货”的升级, “农派三叔”成为了田东芒果在网络上实现品牌营销的No.1 。农派三叔旗舰店也成为了广西第一家专营本地新鲜水果的天猫旗舰店。
28岁的岑参越来越会“来事儿”:为了芒果保鲜,他在包装上研究了很久,最后在一个工厂定做专门的泡沫箱和纸箱,用三层包装让最远的客户也能吃到仿佛刚摘的果子。
他的广告语亲切极了:“三叔,自家人的味道。”不老的“三叔”还善于用年轻人的语言销售,比如,“嗨,走远点,咬一口太多汁,爆浆!”
就是再忙,他每天也会抽出时间看客户评价,有顾客只是语焉不详表达不满的,他还会打电话跟对方沟通。“有的顾客反映芒果太青了,我就告知他们怎么去催熟。通过印传单,增加页面描述,明确告知顾客食用方法。”通过点滴的改进,他不断改善对消费者的服务。
如今,家乡在他的带动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果农们再也不用为价格低卖不出去发愁了。2012年当地品质较好的芒果能卖每斤1.8元左右,2013年就涨到了每斤3元,到了2014年更是涨到每斤4.5元左右。当地稍有种植规模的果农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比比皆是。
这让岑参特有成就感。他说,创业能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那么大的改变,这比咬上一口馥郁浓香的芒果还要好。
返乡创业故事3:4位大学生养泥鳅创业,从负债40万到年赚百万
提起大学生创业,不少人会想到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之类的高新产业。然而,在舟山市定海区,浙江海洋学院的4名大学生却挑中了又脏又累的水产养殖,他们不挑梭子蟹、大黄鱼这类“高大上”的海产品,偏偏和灰不溜秋的泥鳅看对了眼。2013年起,从负债40万元到年收入上百万元,从最初只想赚份“打工钱”到如今养殖基地扩张到省外,泥鳅远销海外……两年来,4位“泥鳅兄弟”凭着一股韧劲,泥巴里翻出了“大动静”。
象牙塔里“泥腿子”
寒冬里的定海区白泉镇小展社区的泥鳅养殖基地,王小军、贺龙兴、胡秀峰3人正在整修池塘,为来年生产旺季作准备。而贾兴鲁则在江苏连云港的合作养殖基地照看着。
“泥鳅兄弟”4人,是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同班同学,其中3人2013年毕业,而王小军继续读研究生。毕业之际,他们4人的想法出奇地一致: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我们正好用所学的水产养殖技术,打拼一份自己的事业。”
创业,不能跟风。在舟山,大黄鱼、梭子蟹等海产是百姓最为喜爱的餐桌美食,市场大、销路好,吸引了众多水产养殖户。可王小军他们偏不愿去大碗里与别人抢食,决定养殖不起眼的泥鳅。“大学期间,我们跟着导师做过泥鳅养殖的课题,对传统泥鳅养殖存活率低的难题有所突破,这也是我们决胜市场的法宝。”
土地承包费、设备投入费、基地改造费……估算下来,创业成本居然高达40万元之多。“我们几个都来自农村,家人没法给我们太多支持。”王小军说,筹集资金只能靠自己。于是,他们向朋友、亲戚一遍遍讲述创业方案,努力说服对方,终于凑齐了40万元。2013年3月,4兄弟在白泉镇小展社区承包下20亩地,挖塘搭棚,下田当起了“泥腿子”。
泥鳅兄弟勤创业
1个大棚、9口苗塘……渐渐地,泥鳅养殖基地雏形初现。随后,“泥鳅兄弟”又斥资20多万元,引进个大体肥的优质品种台湾泥鳅用于繁殖生产。很快,40万元启动资金被花得一干二净,几个小伙穷得揭不开锅。
这时,胡秀峰提议,在养殖场里种些蔬菜,自给自足,解决生计问题。种地,对于这些农家娃来说并非难事,塘埂上很快就种满了西红柿、大白菜、豌豆等各种蔬菜。想不到的是,不起眼的塘埂竟产量惊人,有大量蔬菜剩余。于是,他们把蔬菜卖掉,购买更多泥鳅苗。
那阵子,他们常常凌晨起床,踩着载有几百斤蔬菜的三轮车,去市场占位卖菜。“起初,我们都很腼腆,不好意思张嘴叫卖,一天都卖不出多少,可一想到养殖场需要钱,大家都豁出去了,整个菜市场就数我们的吆喝声高。”王小军颇为自豪地说,有一晚,他们赚了500多元。
“通宵卖菜虽然苦,但和养泥鳅遇到的困难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因缺乏大规模养殖经验,养殖泥鳅栽了不少跟头。对此,王小军记忆犹新。
2013年6月,首批泥鳅出塘在即。一天夜晚,养殖场突然停电,为泥鳅塘增氧的一个水泵停止运转近一个小时 。等巡夜的贺龙兴发现异常时,整整一塘泥鳅、近10万条都死了。这对急需回笼资金的养殖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兄弟4人一边默默吞下苦果,一边加强夜间值班,轮流巡塘。王小军戏谑地说:“养泥鳅可不容易,稍有粗心大意,它们就跟你玩命,几万条几万条地死给你看!”
资金匮乏、经验欠缺、技术瓶颈……这些一度困扰养殖场发展的难题,并没有难倒心怀梦想的4个年轻人。“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经历困难是正常的。只要挺过去,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养殖场的成功,还有宝贵的人生阅历。”正是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让“泥鳅兄弟”逐渐走向成功。
天道酬勤苦为乐
在前阵子举行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泥鳅兄弟”的参赛项目“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从10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计划类农林渔牧方面的金奖。
小小的泥鳅养殖为何能受到评委青睐?养殖场简陋的平房内,王小军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泥鳅炖豆腐,回答了这个问题。“传统的土泥鳅,个小肉少,养殖周期长,利润少;而我们养的台湾泥鳅,平均一条重2两,个大肉肥,口感鲜美,更具市场前景。”
除了引进品种,技术创新是“泥鳅兄弟”获得成功的又一关键。经过6年努力,王小军等人在浙江海洋学院硕士生导师储张杰博士的带领下,突破了泥鳅育苗的关键技术——泥鳅幼苗敌害豆娘幼虫的防控。利用人工育苗技术、开口饵料技术和敌害防控技术等三大核心优势技术,泥鳅成活率从5%提升到了50%,而繁育成本下降一半多。
2013年6月,获得首笔销售收入3万元;2014年1月,接到温岭客商的第一份大额订单,并正式注册成立“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2014年夏季,是养殖场丰收的季节,安徽、重庆、湖北等地的订单纷至沓来……“泥鳅兄弟”一步一个脚印,梦想的光芒照进了现实,2014年公司销售额达150万元,前来洽谈合作养殖的客商络绎不绝。
“我们打算在这里建一个实验室,继续提高养殖技术。”说到对未来的憧憬,王小军信心满满。新一年,他们既要巩固原有市场,又要加快建立合作养殖基地,在全国各地推广他们的苗种和技术。其中,江苏连云港的合作基地将继续拓展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让泥鳅“游”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