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大景点导游词

2017-03-20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下面是带来的北京六大景点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北京六大景点导游词天安门广场

各位朋友:现在呢,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我先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天安门广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天安门广场呈长方形,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如果人们肩并肩地站在广场上,整个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就是说全北京总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时站在这里,够大的吧!

在明清时期广场可没有这么大,当时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横就是我们今天的长安街,那一竖就是从现在的国旗杆前至毛主席纪念堂前的这一长条形区域,在这一区域的两侧是按文东武西的格局分布着当时政府机关。解放后,原来广场两侧的建筑被拆除,从而形成了今天广场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门广场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现在我为大家以顺时针方向做一个简单介绍,就让我们以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开始吧!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全国人民代表参政、议政、举行重大会议,当家作主行使主权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处46.5米,是现在广场上的最高建筑。整个大会堂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中部为万人大会堂,北端是国宴大厅,整座建筑自设计到完工只用了10个月,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广场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门城楼,它是新中国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广场的东侧矗立着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革命博物馆,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场所。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原来在那里曾有一座门,明代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时又改为中华门,解放后拆除,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为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而建,现在毛主席的遗体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们凭吊、瞻仰、表达深深的敬意。

广场的正中,巍巍耸立着中国第一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为了纪念那些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及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们而建。整座纪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双层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镶嵌有八幅汉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国近百年革命历史。纪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正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见证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一二˙九都发生在这里。天安门广场也是新中国诞生的见证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见证人。现在,它已被全国人民评为“中国第一景”,每天都有来自海内外的朋友们到此参观游览。

好!不多说啦!各位一定想在这里照几张相吧?现在就请各位自由拍照,10分钟后我们在北面国旗杆处集合,谢谢大家!

篇二:北京六大景点导游词故宫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北京来作客,我叫方芳,大家可叫我方导。今天我将带领各位去游览世界闻名的故宫,希望我们能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故宫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在世界上堪称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己有近600年的历史。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大臣的主要场所。其中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文华殿和武英殿分立两侧。内廷是皇上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嫔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

故宫共有9000多间宫殿,雕梁画栋,殿宇辉煌,极尽华丽威严。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非凡技术和丰富相象力的结晶。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镀金的,上有金龙盘绕。透过栏杆往大殿里瞧,你们会瞧见大殿里金碧辉煌。宝座是镀金的,扶手是镀银的,4个香炉是用香木做的,真是富丽堂皇。太和殿后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最让你们惊叹的是保和殿后的一块石雕。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有200多吨重。上面雕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腾云驾雾的飞龙。故宫真不愧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呀!

现在我给大家两个小时的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面对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文物时,要格外珍惜,小心,不要损坏,大家可以用照相机照下自己喜欢的部分。还有,除了照片,你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身影,你什么也别留下。

我们该回去了,希望大家喜欢北京,有机会再来北京参观其它20处文化遗产。

篇三:北京六大景点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导!

现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坛,所以我先给大家将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看手勿动、禁止乱涂乱画”这五点,记得哦!

乘客们,旅游景点已到,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这里是皇帝前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就让我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吧!

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转眼间,我们的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

篇四:北京六大景点导游词颐和园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在颐和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我叫黄嘉仪,你们叫我黄总导。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你们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百米长,分成二百三十七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花,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你感觉到了吗?

大家看,我们现在走到了长廊的尽头。我们面前就是万寿山。大家抬头向上看,那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一下昆明湖吧!你们看,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颐和园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你们看那,还有湖心岛和十七孔桥,请你们自己细细观赏吧!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你们下次来,我还是你们的导游。

篇五:北京六大景点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新茜。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去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游玩。还请游客朋友们自觉保持这里的卫生。

请游客朋友们听听我介绍的长城—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听完我的介绍,游客朋友们请跟着我去游览长城。

从北京出发,经过一百多里就可以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是修筑在八达岭上的,高大坚固,全是用笨重的条石和方方的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的是城砖,整整齐齐,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行。城墙外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每个垛子上都有瞭望口和射口。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城台,是用来屯兵的,城台之间还可以互相呼应。

游客朋友们可以一边游玩一边听我讲关于长城的资料—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连贯,比起秦和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好了,我们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还希望大家把愉快的心情带给家人一起分享。

篇六:北京六大景点导游词-十三陵

各位朋友:

大家好!随着车子的启动呢,我们今天的旅游活动也就正式地开始了。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陪同大家一道参观十三陵。

举世闻名的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在周围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埋葬着明代的13位皇帝,23位皇后以及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以及从葬宫女等。说到这里,有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心里面也许会产生疑问了: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为什么这里只埋葬了13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将都城建在了今日的南京,死后就葬在了南京钟山的“明孝陵”。因为太子朱标早死,所以就传位给了长孙朱允炆。而永乐皇帝朱棣就是从他的侄子朱允炆手里夺得帝位的。朱棣以入京除奸臣为名,发兵南下。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在这次浩劫中下落不明了。有人说当时宫中起火被烧死了,也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这在明朝的历史上还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钰,是因他的哥哥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当了俘虏,宫中不能一日无主的情况下才做了皇帝的。后来英宗被放回来,在他的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死了以后,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把朱祁钰在十三陵区域内修建的陵墓捣毁了,并把他以“亲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金山口。这样,明朝的16位皇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的13位都葬在这里,所以统称“明十三陵”。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十三陵建在一个天造地设的优美的山区里,距离京城大约50公里,整个陵区的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十三陵的陵区是依照风水的原理进行选址和营建的,因为我国古代的人们不论是在兴建房屋或是修筑陵墓等,都十分地讲究“风水”。而皇帝更是自命不凡,不仅生前要过豪华的生活,死后还想继续享受,因此就把对陵地的选择看得至关重要。在选择陵址的时候,必须要选择有山有水、自然环境良好和能够“聚气藏风”的好地方。而十三陵正是这样一处好地方:整个陵区的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南面还有龙山和虎山分列左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门户,正符合风水中的“左青龙、右白虎”之说。中间就像一座巨大的庭院,陵区内还有温榆河水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过,形成了陵区内的抱水。整个陵区以长陵为关键,以大宫门——长陵一线为中轴,北面则以天寿山为镇山。背山面水,聚气藏风,确实是一块理想的陵地。

永乐皇帝之所以选中现在的天寿山,也是经过不少周折的。“靖难之役”以后,朱棣在南京称帝,当时他为了政权的巩固,已经决定迁都北京了。在永乐五年的时候也就是1407年,朱棣的徐皇后去世,当时朱棣为了表示自己迁都北京的决心,就派礼部尚书和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前往北京选择“吉壤”。据说曾选了好几个地方。首先选中的是口外的屠家营,但因为皇帝姓朱,与“猪”同音,而“屠”是宰杀的意思,猪进了屠家肯定必死无疑,所以犯忌讳不能用。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猪和羊本能和睦相处,可是偏偏山后有个村子叫“狼儿峪”,猪旁有狼更危险,也不能用。后来又选过京西的燕家台,可“燕家”与“晏驾”谐音,也不吉利。因为古代的皇帝死亡,除了叫“驾崩”以外,也叫“晏驾”。潭柘寺的景观虽好,但山间幽深狭窄,不利于子孙万代的发展,也不宜采用。后来才来到了现在的天寿山。天寿山那时候叫做黄土山,永乐皇帝亲自视察以后,觉得非常满意,当时就下旨,定黄土山为他的“万年吉壤”。这一年也正是他五十大寿之年,所以封黄土山为“天寿山”。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建长陵,一直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葬入思陵为止,明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230余年都不曾间断。

十三陵从建成到现在已经有300~500多年的历史了,地面上的建筑也曾遭到过多次严重的破坏,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清兵入关时期。那么清兵为什么要大规模的破坏十三陵呢?因为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直接威胁着明朝的安全。结果有人就说什么清兵之所以强盛与他们祖坟的风水有关系,如果将他们的祖坟捣毁就可以消灭清兵。而满族的祖先是金人,金代的祖坟就在北京的房山。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竟然信以为真,果然就派人前往房山捣毁了金陵,并建了一座关帝庙在那镇着。当然这种方法是不能把清兵镇压下去的。结果清兵入关以后,采取了同样的报复手段,对明十三陵大加破坏。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为了笼络汉人,乾隆曾经下令修缮过明陵。可是到了民国时期【1914年左右】,当地的土豪劣绅为了争夺产权,又对十三陵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地修整以及绿化美化,我们才得以在今天去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现在十三陵已经成为我国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各位朋友,以上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十三陵的概况,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对十三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景区里面的情况我会在到达景点以后,再详细地向大家介绍。

(石牌坊)

各位朋友,大家看公路旁边那座高大的石牌坊,那儿就是进入陵区的标志。

牌坊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大、最早的石牌坊,它矗立在这里已经有400多年了。牌坊的结构为五门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高约14米,宽28.86米】,看上去非常的雄伟壮观。大家看,在夹杆石的四周刻有八对狮子滚绣球和十六条云龙的图案。在大家的印象中一定都还记得,皇家的建筑上一般都是采用阳数来表示皇家建筑的尊贵的,而这里的“八”和“十六”是阴数,在这里是阴宅的标志。

(龙、虎二山)

现在我们已经穿过了石牌坊,我们可以看到在神道的左、右有两座小山,这就是我刚才给大家介绍过的龙、虎山。它们是不是像两个士兵在忠实地守卫着陵区的大门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