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讲道德的故事
道德,就好似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就无生命可言。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讲道德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讲道德的故事篇一:机器人也要讲道德
根据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机器人》里有这样一个场景:2035年的一个早晨,机器人与人类一起穿梭在美国芝加哥繁忙的街道上,它们在送快递,帮主人遛狗,做搬运工,急着回家给主人拿急救药品——这并非遥不可及,日前,谷歌公司的机器人汽车项目就有可能让这一虚构成为现实。
今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为一辆搭载谷歌智能驾驶系统的汽车颁发了牌照,允许这辆无须人工驾驶的汽车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行驶。据行业人士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在欧美有望于3年至5年后投入使用。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网站公布的数据,自1961年以来,全球机器人的销售总量已达230万,2011年销量最高,达到16万台。眼下,全球机器人产业已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上升期。
阿西莫夫定律的困境
当机器人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由此引发的法律与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教授诺尔·沙吉举例说,设想你的机器人汽车正在开往停车场,此时一个儿童正在附近玩耍。一辆卡车开来,溅起的尘土干扰了机器人汽车的传感器,机器人汽车因不能感知儿童的存在而造成交通事故。那么谁应该对此负责,是机器生产厂家、软件工程师还是机器人自身?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聪明,用途越来越广泛,机器人最终将面临这样一种情境:在不可预知的条件下做出道德判断——在有平民存在的情况下,无人飞机是否应该对目标所在房间开火?参与地震救援的机器人是否应该告诉人们灾难真相,即使那样会引发恐慌?机器人汽车是否应该为了避免撞到行人而突然转向,即使那样会撞到其他人?
1942年,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目睹人类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看似完美的三定律在电影《我,机器人》中遇到了麻烦;在儿童和成人同时出现交通事故时,机器人会计算出成人存活率高,选择优先救成年人,而不是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教会机器人进行道德判断就被提上了日程。
像人一样学习道德
怎么教机器人学会道德判断?《道德机器:教会机器人如何判断对和错》一书的作者之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教授科林·艾伦表示,这要从人类修习德行的方法中去寻找。
他举例说,2010年4月的美国纽约街头,一名见义勇为的男子在与歹徒搏斗后奄奄一息,但在近两个小时里,先后有20多名行人路过却无人伸出援手。该男子终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人们对道德的理解有时候并不和实际行动相符。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此,艾伦解释说,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本能地”做出反应,并没有考虑行为所产生的道德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地践行有道德的行为,最终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在以后再遇到道德选择时,才能不经思考就能表现出良好的品行。
因此,艾伦认为,可以设计一些具有简单规则的机器人汽车。当汽车遇到上述情况的时候,学习着去进行救助,然后再根据一些道德规范,对机器人汽车的“救助”行为进行分析和肯定,从而逐渐培养起它们的道德感。
然而,另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接踵而来。当人类本身尚对诸如网络下载、堕胎以及安乐死等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的时候,工程师们也不知道应该将哪一套道德体系输入机器人。同时,将一种价值判断应用于具体案例时,也会有分歧。比如,在不伤害到别人的情况下,实话被认为是美德。如果说谎能促进友谊,且不伤害到双方,这时说谎就是“对的”。基于人类道德的差异性,机器人的道德可能会有若干版本。
当机器人像人一样开始学习并实践道德,它们是否会超越和取代人类?艾伦说,他现在还不担心这一点,眼下需要做的事是如何教会机器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至于怎样的道德判断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恐怕连人类有时候都还没有弄清楚。
关于讲道德的故事篇二:爱的道德
布拉格实在非常小,小到只用半天时间就能走完。但是根据米兰·昆德拉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改变的电影《布拉格之恋》让它闻名于世。
卡夫卡生前就居住在这个城市的黄金小巷22号。卡夫卡每天都要到西贝斯卡大街的雅可咖啡馆里进行思考和写作,维持生命的就是老板送的几片面包,他从来不问世事。卡夫卡的特立独行引起了一个女人的注意。她坐到卡夫卡对面,从桌子上拿起他写好的稿纸阅读,卡夫卡写一页,她便读一篇——那是《变形计》手稿,在当时没有谁能读懂,但这个女人是个例外。在离开之前,她通过酒侍留下一张便笺,上面写着:“我不得不承认,我喜欢上了你和你的作品。”
这个女人是俄罗斯著名记者密列娜·杰森斯卡。当时她已经是一位银行家的夫人,但是杰森斯卡对卡夫卡隐藏了这一切。从此以后,他们开始通过布拉格的绿色邮差交流情感。
但是,1920年的一个偶然机会让卡夫卡得知杰森斯卡原来是有夫之妇,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后卡夫卡便停止了与杰森斯卡的一切联系。1921年,当杰森斯卡再次来到布拉格,再次来到这家咖啡馆时,她没有见到卡夫卡。熟悉的亚麻桌布下,空留了一副旧刀叉。
杰森斯卡来到布拉格的那个晚上,卡夫卡坐在咖啡馆幽暗的灯影里给杰森斯卡写出了最后一封信:“我现在已经记不起你脸庞的样子呢,只有你离开咖啡桌那一霎那的背影及衣饰历历在目。”
他们后来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卡夫卡弥留之际,人们才听到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的他口里呢喃着杰森斯卡的名字。
不横刀夺爱,不在爱的名义下苟且,把爱人放在光明之外,把自己放在光明之处。卡夫卡用孤寂的一生表达了自己对爱的尊重——这应该就是爱的最高道德了吧。
关于讲道德的故事篇三:1500欧元的道德底线
我到德国留学,那天去交学费。
交完300多欧元的注册费和保险费之后,收费的老师给了我一张1800欧元的收据,我稀里糊涂地收下了,到另一个房间办其他事情。可是我知道我还有1400元的语言学费没有交。于是我就问办公室桌前的另一个中国同学到哪里交学费,她很诧异地看着我手里的收据说:“你不是已经交过了吗?”我立刻反应过来,是收费的人弄错了。
我当然知道1500欧元对于我这种穷学生来说是怎样的一种诱惑,可是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我做出了决定,这笔钱我必须交上去。我转身走出去找弄错收据的那个人,结果发现办公室的老师跟我一起出来了。他在弄清楚情况之后,很凶地批评了弄错收据那个人,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很诚实。”我微笑着说了一声“谢谢”,可是我心里想的是:“其实我并非诚实,我也没那么高尚。”
现在来分析一下我那几秒钟的所思所想。在通常的观点上,这件事会有两个相反的结果。
坏的结果是谁没交学费最终被查出来,那当然是一件面上极端难看的事情,而且对中国人的影响极坏。
好的结果是这1500欧元归我所有,这笔钱足够我半年的生活费。
可是,在深层含义上,这两个结果所面对的道德处境都是我不能承受的。前者意味着在众人眼中的道德败坏,而且代表着中国人的道德败坏,虽然这个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德国人导致的,但是在道德上理并不在我们一方。后者呢?后者意味着我的下半辈子将永远受到良心的拷问和谴责,因为它严重越过了我心中的道德底线,它将为我的人品抹上最大一笔污点。事后很多人说:“学校那么有钱,又不差你那一点。”可是我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看的。其中的道理,不用细说。
事后想起这件事,觉得自己的做法完全正确。我决不能为了这1500欧元下半辈子不得安生,我买的是一片良心的清宁。为这片清宁,我宁愿明年冒着烈日和暴雨去打工干活,因为自己辛苦劳动得来的钱花得理直气壮。
这件事是我出国以后面对的最严峻的道德考验,让我踏实的是,它为今后可能遭遇的一切波峰浪谷开了一个好头,远多于诚实和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