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

2016-12-06

通过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后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用。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一)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这个学期开学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在课堂上一些环节处理得不好,没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没有形成互动的局面,没有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课上得生硬,沉闷,不知不觉落入到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朗诵诗歌环节做得不错。

第一,对诗歌内容分析用时过长。我是反对对课文进行繁琐分析的,但是在这节课上,我却不自觉地走上了繁琐分析的道路。可能是课前看的参考资料太多了,在课文旁边写下了许多批注,在课堂上,又想把每一点都讲到。

第二,学生活动少。教师的讲解过多,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学生活动少。我很清楚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教师。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为什么学生活动不起来?原因有二:一是我讲的过多,二是学生不善于发言,不愿意主动地在课堂上说。农村的孩子由于环境的的影响,大多是比较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他们早已经是习惯于听老师讲,自己安静地听。要改变这种状况很难,但不是不可能,只能教师善于鼓励,正确引导,巧妙点拔,就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在这节课上,我鼓励学生讲话了吗?没有。针对较难的问题,我作了哪些引导?没有。在课堂上,我力图改变这种沉闷的学习状况了吗?也没有。当然也就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课堂上,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教学的: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祖国的哪些地方?分别抓住了这些地方的什么典型事物?

2细心促进会诗人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的起伏变化。

3注意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词语,看看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下面分别说说这三个问题的处理情况:

第一个问题太浅显,学生很容易找出来,根本就不用教师指导。设计这个问题是浪费时间。如果非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到黑板前写一写就可以了。而我讲这个问题大约用去了15分钟,边讲边板书。因为课前我设计了这个板书。

第二个问题最好是在学生反复朗诵的基础上促进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只要读好了,再加上教师的点拔,学生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在课堂上,我见学生回答不上来,就直接把答案说出来,代替了学生思考,因而也就错过了精彩的生成。

第三个问题是比较容易的。课堂上,我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但是没有人愿意上来写,于是我就点名。有三个学生上去写了,他们都写正确了。我作了简单的评价。这个问题虽然有了学生参与,但是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只是被动地参与。

如果再学习这首诗的话,我会把朗诵放在教学的重点。带领学生反复地朗诵,在朗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只要朗诵好了,一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阅读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就是朗诵的艺术。《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感情充沛,语言顿挫激昂,最适宜朗诵。为什么不把朗诵放在教学的重要的位置呢?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二)

我在教《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课时,选用了诵读法和演读法这两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在进入正题后,我先用诵读法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在大体理解全诗内容之后,运用演读法进行教学。演读该诗,先要设计好情感基调、情感变化及角色。我先让学生讨论读该诗用怎样的语调、语速,学生通过讨论后觉得应该是整体上语速比较低缓,语调比较深沉,但有变化,在由“沦陷区”转入“解放区”时,语速稍微加快,语调逐渐升高。达成共识后,讨论角色分配,哪部分由老师领读,哪部分由男生合读,哪部分由女生合读,男女生交错合读,商定之后,开始演读。演读效果与我估计的有差距,主要是没有读出感情,没有达到预设的高潮。原因有:

一、演读之前,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全诗的内容,即读懂该诗;

二、演读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诗人的感情,即进入角色;

三、演读之后,要让学生反复体味全诗所表达的情感,达到人诗合一。

我想今后在运用演读法时,只要注意以以上几点,会收到预设的效果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三)

现代诗歌的教学是一个难点。比起现代文教学和古诗文教学困难了许多,特别是一些象征意义的诗歌和朦胧诗,更是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是几首现代诗歌,因为以前遇到过困难,所以的不敢大意。每课教学之前我都要认真地备课。

第二课是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意思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在上课之前我大约用三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了备课。我先是反复地朗读这首诗。我的普通话不好,在朗读时力求读得准确、有感情。读了十多遍,其中的意思渐渐清晰起来。也基本把握住了朗读的技巧,读出了感情。我又参考了几本资料,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经过认真思考,我给这节课只定了一个教学目标:通过反复朗诵,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前,我给每课书都定了二到三个教学目标。为何给这篇课文的教学只定一个教学目标?我认为这节课只要完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定多了也没有用,也没有必要定的多。以往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符的现象,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能体现教学目标。这样就给教学带来了混乱,失去了教学的方向。现在我意识到教学不能面面俱到,定一个目标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有一个明晰的教学方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认为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整体要求,但具体到每节语文课,每一次阅读教学要有所侧重点,不是三维目标都得兼顾。如果硬是要求每节课都得体现三维目标,反而使语文教学流于形式,目标与教学过程两张皮。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而定。如果这篇课文适合知识与能力的训练,那么就应该把掌握知识与训练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如果另一篇课文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那么就应该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重要的位置。《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感情充沛,通过一系列意象来表达对处在深重灾难的祖国的热爱。因此,易于通过反复朗诵来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这样确定教学的目标,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二是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兼顾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

并且我确定了教学的策略:以读为主,理解为辅。设计了教学导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参考一些资料,我拟定提出了10个问题。

上午第三节课开始了,我走向讲台,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我和学生一齐朗诵了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我之所之用这首诗作导语,是因为它和要学习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有着相似的主题。导入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在这两首诗的衔接上我的语言组织得不好。

接下来,我先范读课文,由于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自我感觉读得还可以。之后,我让学生读课文,集体读,个人读,齐读,通过这几遍,有些学生已经会背诵了,这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然后,我指导学生读诗,在指导中自然穿插走教案上设计的10个问题。学生听课比较专心,也能够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但是我渐渐感觉到这样分析过于繁琐了。以至于下课铃响了,还没有讲完课文。只好在匆匆忙忙中结束这节课。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果以传统的标准衡量,还算可以。但是放在新课改的今天,就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鲜活的生命存在,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只是提出了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回答。这是单向的交流,不能算是师生互动,更谈不上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扮演的是知识的拥有者,把自己的想法或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告诉给学生,剥夺了学生失去思考的权利,学生失去的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问题设计得太繁琐。共设计了10个问题,学生如果要一一回答,也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到这节课没有完成任务也就难免了。由此我想到,教学一定要突出重点,删去冗繁的东西,这样才能上课才能游刃有余。课前备课时我参考了多本资料,有《三点一测》、《倍速学习法》、〈教材全解〉。备课有必要参考这些资料,对教材理解得越深越透彻,越能在上课时得手应手。但是不应该把参考资料上的分析不加选择地搬到课堂上来。我有这样的心理,只恐怕学生不会了,讲得越多越,学生见到的题越多,对考试越是有利。这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在我思想上作崇。删繁就简,永远是课堂教学的法则。尽管我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只要逐步克服缺点,持之以恒地反思教学,就一定能够有所进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