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创业故事

2016-12-17

创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在世界各国,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农户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农户创业故事1:夫妻俩养鸽子年利润百万

胶州胶东街道办事处朱家寨村的孙立国夫妇,在偶然的机会发现养鸽商机,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每年10多万只鸽子销售到岛城市场。由于养殖的鸽子供不应求,每年的利润达到百万元。眼下,致富后的孙立国有了更大想法,除了扩大规模增加蛋鸽养殖数量外,还将对鸽子进行深加工,对于爱好养鸽的村民,他愿意免费传授鸽子养殖技术,带动更多人致富。

夫妻俩改行养殖鸽子

记者在朱家寨村的国霞养鸽场看到,一只只白色的鸽子在笼子里悠闲地吃着饲料。据孙立国介绍,他原先从事过很多行业,开过半挂车,开过收割机,经营过饭店,养鸽子之前还贩卖辣椒。

2001年初,他到威海收购辣椒,偶然间看到有家大型规模化养鸽子企业,当时就萌发养殖鸽子的念头。刚开始父母觉得风险大并不支持他的想法,但妻子却非常支持他,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购回600对“美国白羽王”和“泰森”种苗,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养殖的鸽子生病了不少,好在及时请教专家,到了年底一算账,鸽子数量增加了不少,还小赚了一笔,让他对养鸽信心倍增。

一年出笼10万只乳鸽

“养殖鸽子有很多学问,刚开始我不懂,都是一步一步琢磨出来。”孙立国告诉记者,鸽子喂原粮,只要把小麦、玉米、高粱、豌豆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就行,不需要加工,再配以中沙、贝壳粉、骨粉、鱼粉和红土等矿物质,让种鸽多产健康蛋、促进乳鸽快速增长。他还安装了自动饮水器,全自动喂料机,既节省了人力,又减少了饲料的浪费,降低了鸽子的喂养成本。现在每月至少出栏上万只乳鸽,由于鸽子不适合长途运输,他养殖的鸽子主要销售到岛城市场和周边的高密、诸城等地,一年下来至少能出栏10多万只。

“今年的饲料比往年便宜,鸽子的利润自然增加了不少,每只鸽子的利润在7元左右。”孙立国说,自己养殖鸽子的品种是“美国白羽王”,因繁殖率高,宰杀褪毛后皮色和肉色好,非常受客户的青睐,每年向他购买种鸽的养殖户也有很多,每对种鸽的售价在120元左右,每年的利润近百万元。

“下步我打算再扩大规模,对鸽子进行深加工,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说起今后的养殖规划,孙立国信心满满地说,争取在三至五年内,将养鸽场发展成为山东省内最大的鸽子养殖基地和种苗基地。现在他已经成立养鸽专业合作社,他愿意免费传授养殖技术,让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

农户创业故事2:高松涛和他的新西兰车厘子

“你看到的这一片车厘子树可不普通,是从新西兰引进的改良品种。明年,500亩车厘子挂果成熟后,将成为武汉乃至湖北最大的车厘子种植示范基地,到时候你们就可以品尝到武汉产的车厘子了。”指着一片绿油油的车厘子树,高松涛对记者说。

做过餐饮和房地产

回归田园种车厘子

今年42岁的高松涛是土生土长的江夏人,从小在农村长大。1993年从葛店化工厂下岗后,他做过餐饮、化工贸易、房地产等行业,积累下一笔资金。但从小便有土地情结的他,一直希望能在家乡做点什么。

高松涛打算投资农业,可做什么创业项目呢?头脑精明、爱思考的他发现,近年来车厘子这种水果在国内渐渐受宠,特别是春节前后,尽管价格比一般水果高,还是卖得很俏。同时,他了解到,在武汉乃至湖北地区还没有大规模的车厘子种植基地。

高松涛兴奋起来,“何不种植车厘子”。可他又担心了:很多资料显示,车厘子对种植条件要求很高。受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国内虽有引进但数量不多。能不能成功引种,创业风险似乎有点大。

到底武汉能不能种?他跑遍全国,请教了多名农业科研院所专家,结论是:车厘子根据品种不同,有的喜欢温暖潮湿,有的喜凉爽干燥,生长气温在-20℃以上即可,花粉期不能低于-3℃。土壤方面,保水力较强的砂壤土或砾质壤土都适合栽培。“物以稀为贵,如果在武汉种植成功,一定能够赚钱。”胆大的高松涛决定赌一把。

既然做,就要全盘规划。2011年初,高松涛创办了湖北腾飞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随后的一年时间内,他多次赴日本、中国台湾、山东等地考察,学习相关技术。

之后,他在江夏孙家店村流转了1505亩土地,从山东、新西兰引进一批改良的大规格车厘子苗木,每亩种植70棵,共种了500亩,以早、中、晚品种搭配,共引种了黄蜜、红灯笼、美早、先锋等8个品种。

还没挂果先有订单

拟打造特色观光园

“赚钱没有那么容易,虽然前景看好,但是结不出果子来也是白搭。”自从种下果苗后,高松涛坦言,“每一天都寝食难安”。他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农田里,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成为行家里手,如何保证果苗顺利挂果?这些都是盘桓在他脑海里的问题。

车厘子挂果需要4至7年,在这么长的培育期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实有些方面也可以省省,但既然要做,就争取做到完美。”眼界开阔的他暗下决心,不仅要种出车厘子,还想种出高质量的无公害绿色果子。

为此,他不断地烧钱。车厘子使用的肥料是从中化国际定制的有机肥。每亩需要4至6吨有机肥,每年还要不断补充。市面上普通肥料一吨卖700元至1500元。他购买的有机肥一吨需要3500元。如此悬殊的成本投入,在高松涛看来是值得的,“施有机肥结出的果实颜色好、糖分高”。

从前期拿地、购苗木,到后期养护、买肥料等,迄今为止高松涛已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

边种树边学技术。早在七八年前,高松涛就参加过北京农和论坛,结交了很多农业博士、种植专家。因此,在种植过程中碰到问题,他便虚心地向专家请教。“目前,武汉市场上,进口车厘子每斤售价近百元,国产的每斤最低也得四五十元,一般成年树年产量约3000斤/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150万斤,初略算下来,一年经济效益近亿元。”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在几年的种植过程中,他利用各种机会向外界推介他的车厘子果园,甚至邀请别人到未挂果的果园来参观。目前,已经有几家水果批发市场老板与他签下预订单,承诺只要果子达到一定级别,有多少收多少。

未来,高松涛有自己更远大的目标。“公司的规划是打造现代农业特色观光采摘园。采摘园规划1505亩,除了种植车厘子,还有葡萄、火龙果园。此外,还将建立苗圃培育基地,种植樱花、紫薇、海棠等花卉苗木。”

农户创业故事3:退休老人三冲茶叶创业年入1200万

本是到了享清福的年纪,家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的退休老人陶德武却因为对家乡茶叶的一片深情,将一家濒临倒闭的茶叶公司接手过来。四年来,陶德武四处奔走,找政府帮忙、到银行借贷,克服重重困难,奇迹般地把公司盘活了。

如今,陶德武的三冲茶叶公司在隆林已是家喻户晓,因为该公司已拥有5000多亩的高山生态茶园,年产干茶100多吨,年收益1200多万元,成为了该县集种植、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退休老人不清闲?痴情茶叶首创业

开车从德峨镇政府出发,绕着盘山公路向三冲村方向行驶,十几分钟后,在山腰的一处,一栋富丽堂皇的建筑出现在记者眼前。记者本以为是一处旅游景点,没想到,这栋气派的建筑竟是隆林三冲茶叶公司的办公楼。在办公楼左前方,是生产加工车间,著名的三冲茶叶便是在这里加工的。

说起当初退休后为何还要创业,陶德武告诉记者,是一份牵挂。原来,陶德武在退休之前是一名乡镇干部,主抓当地的茶叶生产工作。“干了几十年,对原来主抓的隆林三冲茶叶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三冲村海拔1680米,地势高峻,山岭连绵,峰峦起伏,溪流纵横,土壤肥沃,常年云雾缭绕,“晴时早晚遍山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素有“云雾三冲”之称。在这里,种植的茶叶因得益于地形和气候的优势,成为当地的一大农业特色。

1996年,由于市场的原因,原来经营三冲茶叶的那家企业业绩下滑,产品卖不出去,资金短缺,一些农户也申请退出。当时主抓三冲茶叶的陶德武忧心忡忡。通过听取专家意见和自己反复思考,他建议企业采取统一收购农户茶叶、统一采集、统一管理、先囤货等方式,使得企业渡过难关。2005年7月,陶德武退休。当乡镇领导询问他今后的打算时,他跟领导说,他想把那家三冲茶叶公司盘下来自己做。“很多人都私下议论开了,反对的声音很多,说我年纪一大把了,有福不好好享,尽瞎折腾。”

盘下三冲茶叶公司后,陶德武每天都很忙:走基地、进车间、跑市场,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每次碰到熟人,他们都说,看你在公司忙里忙外,跑不停,哪里像退休的人哦!”

两起两落不灰心?力挽狂澜救公司

2007年,茶叶市场出现波动,普洱茶被炒得虚高,其他品牌的茶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三冲茶叶也不例外。

“茶叶卖不出去,大家都很灰心,不想做,想退出。”虽然自己也很着急,但看着大家低落的心情,陶德武还是咬牙坚持,并逐一找员工谈话,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为了带动员工和农户的积极性,陶德武创新了企业发展模式,成立茶叶合作社,将肥料免费供应给农户,待到茶叶收成时,按市场价收购。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几乎濒临倒闭的三冲茶叶公司死而复生。

2009年,陶德武的三冲茶叶再次面临危机:市场上疯狂抢购茶叶,提高茶叶价格,导致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公司又一次面临倒闭的危险,陶德武这次是铁了心也要挽救。“不贷就死,贷了还有机会挽救,赌一把!”陶德武称那次的路走得特别艰辛,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拿出来补进去,还找银行贷了20万元。“真的是把老本都赌上了,当时我的行为很多人都不理解,家人也反对,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几个月后,公司的效益重新好转起来,陶德武心中那沉重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当时的压力是很大的,还好挺了过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陶德武仍感慨不已。

两次的坚持,让陶德武对三冲茶叶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也特别感激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为此,他在做强做大公司的同时,也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带动三冲村的村民种植茶叶走上致富路。“我们跟农户签合同,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发放肥料,收购农户茶叶,请农户帮忙采摘茶叶,工钱一天100元。”陶德武告诉记者,刚开始只有30多户加入,后来随着公司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信誉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农户加入到种茶行业。“到现在为止,已经有500多户加入。”

“现公司拥有5000多亩高山生态茶园,有524户农户种植茶叶,形成红、绿茶一系列产品的生产线,年产干茶100多万吨。去年,公司的总收入有1200多万元,今年的收入会更高些。”陶德武说,隆林三冲茶叶现已经走出隆林,走出广西,卖到了广东、浙江、湖北、河北等地。

女承父业挑大梁?希望走出新天地

公司做大做强了,陶德武开始思考今后公司的发展。“我现在年纪也大了,跑不动了,想找个接班人来替我管理公司。”陶德武膝下一儿一女,本来他打算让儿子接班,但是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的儿子对此不感兴趣,于是他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女儿身上。“我女儿陶思艺刚好是学商务的,算是专业对口。”陶德武告诉记者,他女儿2011年毕业,毕业后就跟着他在公司学习。“她学得很快,两年的时间就懂了很多,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包装。”

2013年,陶思艺成为了公司的法人,对外营销全部由她负责。也就是在这一年,三冲茶叶“翅东”牌金毫红茶获得了第三届广西名优特“中心产品”金奖。在记者采访当天,陶思艺正从南宁准备上北京参加茶叶展销会。之后,记者电话采访了陶思艺。她告诉记者,她学的商务专业知识对她的帮助很大,此外,由于到各地进行营销,也使得她视野开阔了很多。“我想在父亲制定的公司发展模式上进行新的尝试和发展,走出新特色,让公司能够更好地发展。”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